《回顧拓展》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結合本單元“走進祖國西部”的專題學習,交流課內外的學習與活動,在交流中積累學習方法并理性的分析總結自己的學習方法,不斷進行改進。
2、引導學生交流在課內外學習中的真實感受,鼓勵學生大膽發表自己對西部建設、發展的看法或者建議,激發學生努力學習、建設西部的豪情。
3.從課文中汲取寫法特點,在交流探討中提高習作水平。
4.引導學生就自己的某一點體會暢所欲言,學會發表自己的看法和見解,培養語言表達能力。
5.引導學生朗讀、背誦古詩詞,并能談談對詩詞的理解和體會。
教學重點、難點:
1、學會總結與回顧,并能理性的分析學習所得,不斷改進學習方法。
2、從三個角度來展示交流綜合性學習的學習成果,在豐富的形式中交流回報。
教具準備:
1.搜集有關西部情況介紹、發展狀況、西部建設等方面的圖片和文字資料。
2.閱讀并背誦古詩詞。
3.搜集與詩詞有關的趣味語文故事。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設計和安排:
第一課時 口語交際
口語交際
一、營造氛圍,激發興趣
1.播放歌曲《大中華》。
2.聽了這首歌你有什么感受?
師補充敘述:我們的祖國幅員遼闊,江南水鄉,塞外風光,西部高原,濃郁的地理特色,迥異的風土人情,作為中國人,我們無比自豪和驕傲!
3.教師利用課件展示全國各地的小學生的學習和生活情況,以及部分山川風物的圖片、文字資料。
二、出謀劃策,建立聯系
1.走出我們現有的空間,走進更廣闊的世界,站得更高才能看得更遠,你們想結交更多的朋友,了解他們的學習、生活情況嗎?想更深入地了解他們那里的風景和物產嗎?今天我們就來策劃一次和遠方的小伙伴的“手拉手”活動。
板書:策劃“手拉手”活動
2.要和遠方的小伙伴心手相牽,我們首先要做的`準備工作是什么?
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建立聯系
3.遠方的小伙伴和我們相隔遙遠,千山萬水把我們阻隔,我們怎樣才能和他們建立聯系,認識他們、了解他們呢?請大家出謀劃策。
4.學生分小組交流探討。
5.學生集體交流。
根據學生的交流板書:方式:網絡報刊雜志各類書籍電視欄目……
三、集思廣益,開展活動
1.與遠方的小伙伴建立起聯系之后,我們就要著手思考如何開展“手拉手”活動來增進彼此的了解了。相信大家一定都有自己的想法和見解,就請大家先在組內商量和交流。
2.學生分小組商量。
(教師參與各小組的探討活動中,要對活動的可行性以及可以為對方做些什么有益的事來進行具體的指導。)
3.學生全班交流各小組的策劃情況。
(1)你們的策劃讓人感動,看,有充滿關懷的支助活動,有情真意切的書信往來,有簡潔流暢的情況介紹,有豐富多彩的聯誼活動,還有方便快捷的網上交流……
(2)每一項活動的開展,都蘊涵著同學們的想法和思想。但是每一項活動都應該有其可行性,請你就自己活動設計的可行性方面來談一談。
學生交流活動設計的可行性,對其他同學進行啟發。
(3)面對不同地區的小伙伴,我們可以為對方做些什么事呢?
四、深入探討,課外延伸
1.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你是否想把自己精心的策劃的活動付諸實踐呢?
2.備課的時候老師在報刊雜志、網上、電視節目和搜集了一些小伙伴的聯系地址,你愿意把自己的“手拉手”活動構思告訴他們,與他們一同架起友誼的長橋嗎?
(出示聯系地址)
3.經過剛才的商量,你們一定還有很多與小伙伴建立聯系的方法,請大家課后再收集一些,然后我們下節課把自己的建議告訴他們。愿我們的“手拉手”活動開展得有聲有色,讓我們和遠方的小伙伴心手相牽。
第二課時 回顧·拓展
(一)內容回顧,資料交流。
1.教師用課件展示本組四篇課文內容,并配以旁白:在近兩個周的時間里,我們與蒙古族同胞共話夕陽,我們走進了古老蒼涼的雪域高原,觀賞了風沙漫卷的茫茫戈壁上頑強生存的白楊。駝鈴聲聲的絲綢之路,西部的旖旎風光還歷歷在目,西部建設者可歌可泣的故事還縈繞在我們腦際。
2.相信你們收集到的資料更多,能介紹給我們大家嗎?
3.學生交流自己收集的圖文資料,并談談自己對西部的感受。(可以利用展示臺)
(二)回眸課文內容,揣摩寫作特點。
1.快速瀏覽課文《草原》和《白楊》,并思考這兩篇課文在寫法上有什么特點。
2.小組交流:
(1)把這兩篇課文中你最喜歡的部分或者你認為寫得最美的句子推薦給大家,并說說原因。
(2)你認為這兩篇課文在寫法上有什么特點?
【《回顧拓展》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拓展回顧教學設計10-29
《回顧·拓展》教學設計10-31
回顧拓展的教學設計11-09
《回顧·拓展七》教學設計05-14
《回顧·拓展六》教學設計05-08
《回顧·拓展三》教學設計03-25
回顧拓展四教學設計03-07
《回顧·拓展五》教學設計05-12
《回顧·拓展六》教學設計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