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鼠和大象》教學設計三篇
篇一:《老鼠和大象》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生富有表現力的歌唱與表演,引導學生體驗歌曲中刻畫的不同的動物形象。
2.能較好的完成“老鼠和大象”的節奏游戲。
教學重、難點
1.能夠進行二聲部演唱,重點練習八度音程的音準和六度音程的音準,聲音和諧。
2.能夠有感情地進行表演唱。
教材分析
這是一首兒童敘事體歌曲。歌曲運用行進的節奏、朗讀的穿插以及舒展開闊的音高進行,敘述大象與老鼠在廣場上的遭遇,表現大象的碩大、老鼠的渺小以及自不量力的老鼠的下場。音樂開始弱起的十六分節奏,第一小節三個八分節奏和兩個十六分節奏,以及第三小節兩個八分節奏,共同組成的一個富于動感的行進動機,與同音反復和級進的音高進行相結合,模仿平穩行走中的大象。經過與此類似的兩小節動機之后,音樂過渡到四小節為單位的樂句,節奏拉寬,旋律也加入跳進。緊接著音樂進入二聲部的合唱,節奏舒緩,音域開闊,抒情的語氣詞富于歌唱性,在平緩中顯出開闊和高遠的意境。音樂再現歌曲的第二、三句,在逐漸消失的歌聲中結束歌曲。歌曲節奏樣式豐富,樂句由短而唱,節奏由緊促而舒展,音域由窄而寬,演唱形式有獨唱有合唱,整個歌曲有張有弛,收放適當,在對比中有統一,適于歌唱,表演效果頗佳,難度適中。
教學過程(一份供任課教師參考的完整教案)
一、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我們小時候都說過歌謠,今天老師也給你帶來了一首歌謠,你們聽聽熟悉嗎?如果你會讀這個歌謠,也可以一起來讀。
欣賞《小老鼠上燈臺》動畫。
生:跟隨動畫的歌謠一起朗讀。
二、節奏練習
教師出示大象和老鼠節奏。
1.學生模仿大象走路聲音讀節奏。
2.學生模仿小老鼠叫聲,拍手讀節奏。
3.男生模仿大象的節奏,女生模仿老鼠的節奏進行練習。
三、《老鼠和大象》歌曲學習。
師:剛才老鼠和大象可真默契啊,可是在我們今天的故事中,大象和小老鼠可沒有這么默契。在它們之間到底發生了什么事情呢?
1.學唱第一段。
(1)初聽第一段。
師:在剛才的音樂中,你聽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呢?
生:聽到了大象馱著貨物走過來。這段音樂讓我們看到了一只勤勞穩重的大象,它馱著糖果和鮮花,把甜蜜和芳香送到各個地方。
(2)學唱第一段。
師:我們再來聽聽這一段,如果你能夠跟著音樂哼唱就輕輕地演唱旋律。
生:跟音樂演唱旋律。
師:在剛才的演唱中,老師發現有的同學演唱節奏時不太準確,在一字多音的地方,大家要唱準。
教師指導:指導學生演唱,唱準十六分音符的時值和大跳音程。學生如果唱不準就先請學生讀節奏。
師:隨歌曲第一段音樂。同學們跟著音樂做演唱的口型,看看你心里唱得和范唱是不是一樣?
生:隨音樂張口默唱。
師:歌曲中有沒有重復的句子?重復句子的旋律一樣嗎?哪不一樣?
生:有重復句子,旋律不同,后半部分不一樣。
教師指導:指導學生演唱最后的兩句旋律。
2.學唱合唱部分。
師:用琴帶學生先演唱高聲部的旋律。重點練習八度音程的音準和六度音程的音準。 生:跟琴練唱。
師:用琴帶學生演唱低聲部旋律。
生:跟琴練唱。
師:指導學生進行合唱,注意指導聲部間的`均衡,指導學生的音準。唱“啊”的時候要告訴學生口型要張圓,口腔打開,喉頭放松,聲音不要白。
3.學習第二段歌詞。
師:出示第二段歌詞。大象給大家帶來了禮物和鮮花,它雖然走起路來很笨重,但是非常的可愛,這時候老鼠來了。
教師操作:一邊敲響板一邊按節奏讀歌詞。
生:請一名同學按節奏朗讀歌詞,教師進行指導。
師:指導全體同學一起朗讀歌詞。教師用響板打恒拍伴奏,引導學生最后一句的力度從弱到強。
4.學習第三段歌詞。
師:指導學生跟琴演唱歌曲的第三段。
5.隨歌曲《老鼠和大象》伴奏完整地演唱歌曲。
師:教師伴奏,讓學生完整地演唱歌曲。
6.歌曲處理。
師:指導學生體會大象把糖果和鮮花送給大家的幸福和自豪,用歌聲表現出來。大家朗讀第二段的時候,體會老鼠偷偷摸摸的樣子,用稍弱的力度來朗讀,第三段再把大象幸福和自豪的感覺演唱出來。
生:欣賞《老鼠和大象》動畫并有感情地演唱。
四、歌表演
師:我們現在分成幾個小組,每個小組設計不同的演唱形式進行歌表演吧。
1.分角色進行歌表演。
同學分別扮演大象、老鼠、貓、路上的行人等進行表演。
如果讓你為歌曲設計演唱形式,你怎樣來做?
2.分男女生進行歌表演。
男生的音色很渾厚,表現大象。
女生的音色比尖細,表現老鼠。
3.全班的同學共同進行歌表演。
五、課堂小結
大象把幸福和鮮花送給了路上的每一個朋友,同時也得到了朋友們的祝福,你們也要像大象一樣,關心和熱愛自己的朋友們。
篇二:《老鼠和大象》教學設計
一、指導思想與理論依據
(一)指導思想
以審美為核心,聆聽音樂、表現音樂使學生充分體驗歌曲的豐富情感。利用童話故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可以積極的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來。從學生的實際生活出發,學習用聲音、節奏表現音樂形象。在教學過程中,設定生動有趣的創造性活動內容、形式和情景,發展學生的想象力,增強學生的創造意識。
(二)理論依據
興趣是學習音樂的基本動力,課堂充分發揮音樂藝術特有的魅力,以豐富多彩的教學內容,激發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學生生活經驗相結合,創造生動活潑、靈活多樣的教學形式,為學生提供發展個性的可能和空間。通過音樂豐富學生的形象思維,開發學生的創造性潛質。
二、教學背景
(一)教學內容分析
本課是人教版四年級上冊的內容,這是一首兒童敘事體歌曲。歌曲運用行進的節奏、朗讀的穿插以及舒展開闊的音高進行。敘述老鼠與大象在廣場上的遭遇,表現大象的碩大,老鼠的渺小以及自不量力的老鼠的下場。
歌曲為兩段體,音樂開始,弱起的十六分節奏,第一小節三個八分節奏和兩個十六分節奏,以及第三小節兩個八分節奏,共同組成的一個富于動感的行進動機,與同音反復和級進的高音進行相結合,模仿平穩行走中的大象。經過與此相類似的兩小節動機之后,音樂過度到第四小節為單位的樂句,節奏拉寬,音高也加入跳進。緊接著音樂進行二聲部的合唱,節奏舒緩,音域開闊,抒情的語氣詞富于歌唱性,在平穩中顯出開闊和高原的意境。音樂再現歌曲的第二、三句,在逐漸消失的歌聲中結束歌曲。
歌曲節奏樣式豐富,樂句有短而長,節奏由急促而舒展,音域由窄而寬,演唱形式有獨唱和合唱,整個歌曲有張有弛,收放適當,在對比中有統一,適于歌唱,表演效果頗佳,難度適中。
歌曲利用三段歌詞講述了一個完整的故事,每段歌詞又有一個主要的音樂形象,利用力度、速度輔助聲音表現歌曲中的音樂形象,使歌曲更增加了趣味性和表演性,也可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獨立思考、展開想象進行音樂的二度創作。
本課處于人教版四年級上冊的第六單元,本單元是由敘事性樂曲構成的單元。敘事性歌曲在之前的教學中也有涉及,例如三年級上冊第七單元《音樂中的故事》就是以敘事歌曲為主的單元。因而在本課學習時學生對這種音樂表現形式已經熟悉。要求學生深入地體驗音樂,發揮音樂想象能力,參與音樂活動,既根據音樂想象編撰具體情節,不拘于具體情節,拓展更寬的音樂想象空間。
(二)學生情況分析
本課是一首帶有念白的歌曲,這是學生之前沒有接觸過的,對于他們來說有很大的吸引力。以童話的形式出現,對于四年級的學生來說也有極大的興趣。
1、學生學習起點能力分析
1)學習的可能起點
首先是對敘事性歌曲的音樂形式已經很熟悉,能夠從中找到鮮明的音樂形象,并給予表現。弱起小節的歌曲也已經接觸了很多,例如本冊《我們的田野》、握。
2)學生的現實起點
學生對于歌曲中的音樂形象比較熟悉,能夠準確說出其形象特征,但如何準確用音樂的手段表現音樂形象還有待引導和學習。其次,對于弱起的十六分節奏的掌握比較困難,本歌曲又將其放置于歌曲的開始部分,更加大了難度,如何引導和采用輔助措施使學生掌握是教學設計中需要考慮的主要問題。
2、學習態度分析
歌曲中的音樂形象都是學生所喜歡的,在她們喜歡的童話故事中也常常出現,因而在教學設計中,利用童話故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可讓學生更好的把握音樂形象。在表演創作方面,四年級的學生仍有較強的童真和表現欲望,利用其這一特征,可以讓學生在演唱的同時模仿、表演、表現音樂形象,增加其學習的樂趣。
(三)教學方式與手段說明
1、利用故事情節貫連課堂,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2、利用師生接唱形式,讓學生了解掌握歌曲結構。
3、引導學生發揮想象,并指導學生利用節奏、力度、速度等音樂要素準確表現音樂形象。
4、利用指揮提示,解決節奏難點,即弱起的十六分節奏。
(四)技術準備
1、PPT
用PPT軟件,將譜例、圖片、音樂緊密結合,使教學過程清晰明了。
2、頭飾
音樂形象頭飾,是學生更易于表現音樂形象
(五)前期教學狀況、問題與對策
狀況一:學生對“念白”形式比較陌生,在此之前的教學中從未接觸過。 狀況二:弱起小節的準確演唱
問題1:弱起小節的準確演唱
對策:利用響指、指揮輔助掌握
問題2:結尾長音的時值
對策:利用劃拍和聽范唱使學生了解和熟悉
問題3:念白節奏的準確掌握
對策:利用模仿、啟發手段引導學生把握連續的十六分音符節奏,以及弱起的十六分節奏,由慢至快逐漸掌握。
利用《老鼠和大象》合唱練習,掌握弱起的十六分節奏。
三、教學目標
(一)“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通過演唱,讓學生可以有表情地演唱歌曲的前兩段,表現音樂形象特征。
(二)“過程與方法”目標
通過朗誦、節奏讓學生積極思考怎樣運用不同的速度、力度表現音樂形象及情感
(三)“知識與技能”目標
1、能利用輔助方法掌握弱起小節
2、能準確表現念白部分
四、教學重點與難點
(一)教學重點
1、能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2、能在演唱中表演
(二)教學難點
1、準確掌握弱起小節
2、利用念白表現音樂形象
五、教學過程 教學流程圖
六、學習評價方式
采用學生自評與教師評價相結合
※根據感受歌曲,對比、評價自身演唱,學生在學習體驗中自我評價、自我調整、自我完善。
※教師結合學生課堂表現及時進行評價,進行錄音試聽,糾正學生學習中的錯誤,鼓勵學生結合生活、大膽表現。教師評價貫穿于整個學習過程
七、教學設計的特點
八、教學反思
篇三:《老鼠和大象》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
學唱并表演歌曲《老鼠和大象》
教學目標:
1、學唱歌曲《老鼠和大象》,能有表情的演唱。
2、能在演唱中表演《老鼠和大象》
教學重點:
能用多種形式熟練地演唱歌曲,并加以表演。
教學難點:
歌曲的弱起部分、說唱部分及一字多音部分。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電子琴
一、導入
師:請同學們看看他們?認識嗎?(出示鼠和貓的卡片)是誰啊?
生:貓和老鼠
師:對了,人們在講故事的時候經常把貓和老鼠放聯系在一起,他們的故事可多了,我們還看過的一個關于他們兩個的一個動畫片是什么啊?
生:貓和老鼠
師:那么今天我們這節課上他們兩個可不是主角了,那到底誰是主角呢?而且他們又講了一個什么樣的故事呢?你們想聽嗎?現在就讓我們一起到音樂中來聽一聽。
(播放音樂)
二、學習歌曲
1、完整地欣賞一遍歌曲
師:好了,歌曲我們聽完了,歌曲有意思嗎?
生:有意思
師:歌曲的歌詞寫的非常有意思
師:那么這首歌的主人公是誰啊?
生:大象,老鼠
師:還有一個小小的配角聽出來了嗎?是誰啊?
生:是貓
師:是貓,最后貓把老鼠一口給吃掉了。那么這首歌曲分為幾個段落,聽出來了嗎? 生:三段
師:三段,但是在這三段當中有一個非常明顯的特點,那就是第二段的歌詞是怎樣的? 是說的,是朗讀出來的,不是唱出來,帶有旋律的但是不帶音樂的那么這三個人物又都講了一個什么樣故事呢?下面就讓我們分段來聽一聽。首先我們來聽第一段,聽一聽第一段里的主人公是誰?講了一個怎樣的故事?
2、學習第一樂段
師:好了,第一段我們聽完了,第一段出場的主人公是誰啊?
生:大象
師:對,是大象,大象在哪?地點在哪,你們來告訴我,在一個很大很大的廣場,他們在干什么,誰能來告訴我。
生:是大象馱著鮮花和糖果送往各個地方。
師:把鮮花和糖果送到各個地方,那么大象是非常無私的,也是非常勤勞的。
那么第一段中唱到大象馱者糖果走在什么地方?走在廣場上,而且非常的依然自得,并且這段旋律給我們什么感覺?中間有一段“啊、、、、、、、、、”這段旋律感覺怎么樣啊?很抒情,很流暢,感覺人們對大象怎么樣?非常好,是在贊美大象
師:第一段就好是講大象馱著糖果,把糖果送到各個地方,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學一學第一段歌詞,我們先來看一下第一段歌詞,在這當中有一個比較難的節奏,就是歌曲的第一句,我們先來看一 下,前面我我們有再一次遇到了弱拍起,這個節奏不太好掌握,現在我們一
起來按節奏把第一句的歌詞讀一讀。
(教師教讀第一句歌詞的節奏)
師:來看一下譜子,(教師范唱歌譜),發現了什么啊?這兩句是一樣的,來跟老師一起唱一。 (教師教唱第一句歌詞)
師:現在我們就來學習第一段歌詞
師:在這一段中你感覺最抒情的是哪一句?
師:對了,就是“啊(教師唱)這個地方
師:在唱這一句的時候我們一定要注意我們音高還有要把感情帶進去。
師:這首歌的旋律有點難度,下面老師把一句分成兩句教給大家唱。
(它馱著糖果和鮮花,)重點教唱
師:把這個地方完整的唱一遍,同學們跟著唱一唱
師:在唱“啊”的時候,你要感覺象咬著一個蘋果一樣,聲音往前送
3、學習歌曲的第二樂段
師:這是我們演唱的第一段,第一段的主人公是大象,我們接著看故事發展到后來又發生了什么變化呢?剛才我們說過了,第二段是一段朗誦,我們來看一下第二個出場的是誰呢?我們共同的來聽一聽。(播放第二段音樂)
師:好了,第二段我們聽完了,出場的主人公是、、、、、
老鼠:是小老鼠,小老鼠,在干嗎?對了,在偷吃蛋糕,還得意洋洋的,接下來故事又怎樣發展的,對了,他還嘲笑大象笨樣,然后還要怎樣?對了,還要跨到大象的背上吃大象背上的糖果,你感覺這是可能的事情嗎?
師:為什么不可能呢,一會我們到第三段去尋找答案,我們先來看第二段,剛才老師說國第二段是說的,沒有旋律,但是中間也有一小段旋律,是什么啊?是啊、、、、、
師:非常好。這里有一句形容老鼠到處跑的詞是什么啊?“出溜出溜”,形象的表現出了老鼠非常的狡猾,滑稽。我們先來看在這段歌詞當中有一個這樣的記號,這是一個什么記號,反復記號,這就證明在這一句里我們要反復讀歌詞。剛才我們在音樂中聽到了,反復后有一段非常抒情的唱。然后唱完之后,又接到了底下,接著朗讀,這段比較復雜,我們先來學習它的節奏
(教師教學節奏)
師:怎樣能把老鼠的那個“得意洋洋”的神情表現出來呢?
(引導學生從語氣上表現)
4、學習第三樂段
師:故事發展到這里,又有了什么進展呢?讓我們接著來聽第三段。
師:這回是誰出場了?
生:貓
師:然后發生了什么事情?
生:貓把老鼠吃掉了。
師:非常好,第三樂段與第一樂段的旋律是相同的,我們一起來演唱一遍。
學生自學第三樂段
5、鞏固學習歌曲
師:歌曲的三段歌詞我們都學完了,現在我們就完整地把歌曲唱一遍。
(1)學生有感情地齊唱歌曲,教師鼓勵學生積極學唱,盡快做到用歌聲講述《老鼠和大象》的故事。
(2)師,我們在一起來看看歌曲,請同學們想一想我們應該用怎樣的情緒去演唱歌曲呢? 學生帶著情緒演唱歌曲。
三、合成表演
1、劃分角色
師:現在老師想讓同學們根據歌曲的內容來創編一段表演,把這個故事用你們方式表演出來。好,現在我們就分一下角色。
2、學生分角色表演
3、教師進行評價
四、小結
師:在這首歌曲中,我們看到了大象的忠厚善良和樂觀向上的品格,同時也看到了自高自大,自不量力的老鼠,從這首歌曲中你學到了什么?
生:學習大象無私奉獻的精神,在學習生活中要樂于助人,這樣才能得到大家的喜歡
五、結束
【《老鼠和大象》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歌曲《老鼠和大象》教學設計12-20
《老鼠和大象》教學反思范文06-29
《老鼠和大象》教學反思范本07-03
《老鼠和大象》說課稿03-05
老鼠和大象說課稿11-02
大象和老鼠童話作文05-18
大象和老鼠比賽作文12-12
《城里老鼠和鄉下老鼠》教學設計05-01
《高老鼠和矮老鼠》教學設計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