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語文《秋游》最新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蘇教版小語教材第三冊的第一篇課文《秋游》語言生動形象,讀起來給人一種“詩畫合一,身臨其境”的美感。其中第二、三、四自然段重點描繪了秋游時天空、農田以及同學們游玩時歡快的情形,勾勒出了令人神往的優美景圖,因此,引導學生在朗讀中進一步理解這些詞語在課文中的意思便是這節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通過朗讀,進一步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在課文中的意思。
3.了解課文內容,感受秋天的美以及給人帶來的歡樂,培養學生欣賞美的健康情趣和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二、課前準備
1.觀察實踐:組織學生到野外進行一次秋游。
2.教學用具:CAI課件
三、教學設計
(一)導人新課。
1、課前播放有關夕陽的影像資料。
2、一曲動聽的音樂,將我們帶人了美麗的秋天。前幾天,老師和同學們一起到外面盡情地玩了一番,
誰能給我們說說你印象最深、覺得最美的地方是什么樣的?
3、學生談見聞和感受。
4、進入新課,齊讀課題。
[設計意圖:通過檢查學生課前實踐觀察時收集到的信息并進行交流,以學定教,自然導入課題,不僅激發了他們觀察生活的興趣,還把語文和生活結合起來,非常自然地進入了新課的學習,讓學生對課文所描述的內容有了初步的感知。]
(二)檢查復習。
1、游戲:摘云朵
2、合作復習
3、開火車讀生字
4、看錄像,聽范讀
5、讀自己最喜歡的課文段落。
[設計意圖:把每一個生字的字音讀準,這是指導學生有感情朗讀課文的第一步。讓學生將所學的知識在游戲中進行復習鞏固,孩子們學得開心,調動了參與學習的積極性。范讀作用是無可替代的,學生通過細看錄像中的景象,靜聽課文的范讀,能清晰地掌握每個自然段所描繪的情景,為他們的自主學習提供“拐杖”。]
(三)有感情地朗讀,激活畫面。 指導朗讀第二自然段。
1、老師也非常喜歡課文的第二自然段,注意聽老師讀,待會兒請同學們給我評評?
2、師生評價。
3、輕聲讀讀這段中你最喜歡的一個句子,聲音輕些,速度慢一些,看看你還能想像到些什么?
4、指導朗讀。
A:藍藍的天空一望無邊 師:讀這句時,你好像看到了什么? 生:天是藍藍的,大大的。換詞一望無垠、無邊無際……
師:全班同學一齊讀讀這句話。
B:幾朵白云有時像一群白兔,有時像幾只綿羊。
師: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云是多種多樣的,有的像……有的像……有的像……可好玩了。
5、美美地把這一段課文讀讀。
【設計意圖:學生有感情地朗讀,是學生情感外顯的特殊形式。在指導學生朗讀時,我們不但要讓孩子們的多種感官參與學習,重視在學習過程中觀察、聯想、發現和創造等多種能力的培養,更要引導他們讀得有滋有味,真切地體會作者在字里行間流露的感情,并用自己的語言、想象、朗讀把這種語言文字的感情表達出來。】
自學第三、四自然段。
1、引導:讓你用彩筆來畫農田,你準備用幾種顏色?
讀書——找句子——說話——補充內容
板書:黃——稻子 紅——高梁 白——棉花
紫—— 綠—— 黑——
2、那么美的景色,這么美的課文,你還有別的`方法把課文讀得更生動,學得更有趣嗎?
3、學生反饋。
4、創造方法,合作學習。 5、展示成果。 6、結合插圖有感情朗讀第三、四自然段!
如果你就是課文里的這個小朋友,此時此刻,你最想說些什么?
【設計意圖:指導學生科學地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進行自主學習,讓學生在合作中探究,在合作中發現,并大膽地提出自己的問題和發表自己的觀點,真正將課堂還給學生,讓他們做課堂的主人。】
齊讀第一自然段。
了解內容,明白說了什么事!
【設計意圖:水到渠成,不露痕跡地表白,摒棄了以往歸納、升華中心的生硬,不失時機地把握住學生情感升華的一瞬間,無形之間滲透德育,教學效果很好。】
(四)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1、秋天給我們帶來了美麗,更給我們帶來了快樂,我們贊美秋天,把課文連起來讀一讀。
2、自讀全文。 【設計意圖:這么美的課文,只有多讀,才能真正領悟到文中之意,體會到文中之情,學生才能在情感上與作者產生共鳴,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五)回歸板書,總結全文,課外延伸。
1.美麗的秋天,曾令無數人陶醉,進而為它寫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佳作。讓我們走近秋天,更多地了解它吧!同學們上上網,網上的資料可多了,有你喜歡的資料,可以動手抄寫下來。
2、若有時間,課堂交流展示,若無時間,課后交流。 [設計意圖:在新課標中,教會學生學會積累,這是一個新興的技能。把收集、處理信息的指導不失時機地放進課堂,避免了“君子動口不動手”的尷尬。]
附:板書設計
秋 游
天——藍 云——白 稻子——黃 打滾兒 逮螞蚱 亮開嗓子
高梁——紅 棉花——白 奔跑追逐 笑著喊著
美麗 開心
(第二課時)教學簡案
【教材分析】
這是一篇情景交融的散文。全文生動地描繪了同學們在老師的帶領下去郊游的情景,表達了孩子們沉浸在秋天大自然中的歡樂心情。
全文共有4個自然段。第一自然段簡要敘述了同學們在老師帶領下去郊外秋游。第二、三自然段分別描寫了秋天里天空、白云、稻子、高粱、棉花等形態和色彩上的特點,描繪了一幅充滿生氣的秋景圖。第四自然段敘述了同學們秋游時在草地上盡情玩耍的情景,充分展示了同學們在大自然的懷抱中盡情享受的愉快心情。
【教學要求】
1、通過對課文的朗讀、感悟,感受秋天的美好景象,激發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掌握“郊”、“涼”兩個生字,會用“有的……有的……有的……”說一句話。
3、背誦課文。
【教學重難點】
如何在美讀課文中讓學生去感受秋天的美好景象,培養學生流利正確地說話。
【教學準備】
圖、生字卡片、錄音帶、幻燈片。
【教學時間】
兩課時(本課為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開門見山,揭示主題
小朋友們,在上新課之前我們一起拍手來念一首兒歌好嗎?(師生拍手一起朗誦兒歌《秋天到》。)
這首兒歌里描寫的景色美嗎?昨天老師已經帶大家到郊外秋游了一番,你們還記得都看到了什么嗎?(師根據學生的回答,相機出示圖畫。)
二、進入情境,美讀課文
(配樂)呀,這兒真是一個美麗的地方!(師范讀第一自然段)想和老師一起到郊外游玩的小朋友,請站起來和老師一起走吧!
請同學們繼續自由地美美地把課文讀一讀,一會兒告訴老師你覺得哪個自然段寫得最美?(生自由讀課文)
(隨機教學)
1、讓學生在讀、評、畫、議中學習第二、第三自然段,感受秋天的美景。
讀:選擇自己喜歡的自然段讀一讀,采用多種鼓勵的方式激發學生讀的興趣。
評:讓學生實實在在的發表自己的意見。
畫:給學生一幅輪廓圖,讓學生給各種景物涂上顏色。抓住“顏色美”這一特點,更深入地感受秋天的美。
議:讓學生自由走動交流、展示自己的畫。
2、讓學生在玩、讀、評中學習第四自然段,感受郊外秋游的快樂。
玩:讓學生根據第四自然段的內容進行表演,在表演中切身體會快樂的感覺,激發學生用快樂的心情朗讀課文。
(讀、評的方式同上。)
三、做“摘蘋果”的游戲,進行說話、識字訓練。
1、小朋友們今天表現得可真棒,秋姑娘可高興了,她給大家送來了一棵蘋果樹。呀!滿樹的蘋果又大又紅,你們想摘嗎?可是,秋姑娘說了,你們要回答出她的問題才能摘。2、
出示問題:
①藍藍的天空一望無邊,幾朵白云有時像……,有時像……。
②用“有的……有的……有的……”說一句話。
③“郊”怎樣讀?你用什么辦法記住這個字?你會寫嗎?
④“涼”怎樣讀?你用什么辦法記住這個字?你會寫嗎?
四、整體感知,深化主題
1、再讀課文。
2、秋天的景色美嗎?你們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贊美一下秋天嗎?
(學生思考,發言。)
【二年級語文《秋游》最新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秋游》最新教學設計10-20
小學語文《秋游》教學設計10-20
語文《秋游景山》優秀教學設計10-20
小學語文秋游景山教學設計10-20
小學語文《秋游景山》教學設計10-20
小學語文秋游教學設計范文10-26
小學語文二年級《秋游》的教學設計資料12-17
《秋游》教學設計01-17
秋游教學設計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