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音的長短》優秀教學設計
課題
聲音的長短
課時
1
課型新授
目的要求
l.引導學生通過聆聽、模仿生活中的聲音,發現聲音是有長短的。
2. 引導學生傾心地聆聽、模仿,培養模仿能力、表現能力和合作能力。
3.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和積極性。
重點
體會和感受聲音的長短
難點
三聲部的合作練習
關鍵
通過學生的聆聽和模仿感受聲音的長短
教具
頭飾、圖片、錄音機、打擊樂器
板書設計
聲音的長短
教學內容
教師的引導
學生活動
教學說明
一、組織教學
師:今天老師和大家到大森林去玩好嗎?
二、新課學習
1.師:大家扮演的小動物真可愛,老師還給大家帶來了許多好朋友,你猜猜它們是誰?能模仿嗎?
2.師:你還想模仿準的聲音?
3.師:小花貓的聲音和小鴨子的聲音有什么不同?小鴨子和小雞的聲音有什么不同?
4. 師:好,那么,老師有一個建議,你覺得你扮演的小動物聲音長就坐到左邊,你覺得聲音短就坐到右邊好嗎?開始行動。
5. 師:看,老師送的禮物(打擊樂器),你來敲一敲,它們怎么來表現長音和短音?
6. 師:下面,我們來做一個小游戲,長音我們找一個小動物做代表(小花貓),短音找一個(小雞)。好,老師手里的小音符哪一個表現小花貓好些?哪一個表現小雞好些?(出示節奏譜)
7. 師:合唱加打擊樂器合奏。
三、小結:
這節課,我們知道了聲音是有長短的,你再來聽一聽哪些聲音長?哪些短?生活中只要認真觀察,就會發現許多有趣的事。
生:模仿扮演的小動物,律動進教室
生:聆聽小動物的聲音并模仿。
生:小組合作討論匯報小花貓的聲音長,小鴨子的聲音短;小鴨子的聲音長,小雞的'聲音短。
生:分組坐好。
生:用打擊樂器表現、感受長音和短音的不同。
生:討論匯報長音用 表示,短音用 表示。
生:小組合作合唱練習打擊樂合奏。
生:聆聽生活中的聲音,找出長音和短音。
這一環節,引導學生聆聽,模仿,感受青的長短,很貼近學生的生活,內容適合一年級學生的特點,使其模仿能力想像能力得到充分的發展。
這一環節,在學生發現了音有長短之后,更進一步地引導學生感受音的長短的表現作用,使學生的表現能力得到很好的發展。同時,也培養了學生之間的合作意識和能力。
課后
感想 這一課是學生歡樂的一課,也是難忘的一課,孩子們頭帶頭飾,通過“模仿→比較→合作實踐”的環節進行學習,效果都很好。
【《聲音的長短》優秀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聲音的長短優秀教學反思07-31
比長短教學設計04-09
《比長短》教學設計08-22
數學比長短的教學設計01-22
《比長短》優秀教案設計08-13
比長短教學設計方案06-29
數學《比長短、高矮》教學設計09-26
小學數學比長短的教學設計04-08
《比長短》教學設計5篇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