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錯的蘋果》的優秀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 認識7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
2 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了解本課的大概意思,學習概括文章的寫作順序。
3 嘗試用多種方法理解詞語,學會與人合作。
4 在朗讀的過程中,體會父親和兒子不同的心理變化;理解對話語言的情感;感受孩子們的天真和創造力。
教學重點:
在充分理解詞語的基礎上,體會父親與兒子的不同心情,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理解小男孩能切出“五角星”的原因,并通過這個故事受到啟示,敢于質疑傳統打破常規。
教學程序:
一、復習導入。
板書課題:切錯的蘋果。生齊讀課題。說說通過上節課的學習自己已知道了哪些內容?
師及時予以評價。
二、朗讀感悟。
1 、回顧上節課根據課題質疑時提出的問題:為什么要切蘋果?怎樣切蘋果的?讀課文,找一找哪些自然段分別寫這兩個內容的?
2、指名讀課文第一自然段,說說兒子為什么要切蘋果。
3、這段中的“顯示顯示”一詞能不能換個詞來說?(展示展示、炫耀炫耀……)
從這個詞中可以看出兒子怎么樣?請你用一個詞語來概括一下。
4、生活中,你是否和他有過同樣的感受?你是怎么和爸爸媽媽說的?
在文中找出兒子說的話并用浪線畫出來,然后再練習讀一讀。
當兒子請爸爸看看蘋果里面有什么時,爸爸是怎么想的呢?請你找出爸爸說的話讀一讀,說一說自己讀懂了什么?
5、同桌之間練習讀兒子和父親的對話。
6、兒子切出的蘋果里面真的會和他說的那樣有星星出現嗎?請同學們在文中找一找描寫兒子切蘋果的語句用直線畫出來。
(1)引導學生畫出文中小男孩切蘋果的方法及由此產生圖案的有關句子,并和通常的切法進行比較。
(2)當堂實物演示:理解句中的“橫切面”、“清晰”等詞語。
(3 )用“清晰”一詞造句。
(4 )引導學生讀懂這些句子。
7、讀最后一個自然段。
讀爸爸的'話。
師:這幾句話講“我”深有感觸,感觸有兩層意思,一層深一層,所以說是“深有感觸”。那“我”的感觸的第一層意思是什么?
生:(這鮮為人知的圖案竟有那么大的魅力)
師:“這鮮為人知的東西”指的是什么東西?
生:(蘋果里的五角星)
師:這一層肯定了蘋果里的“五角星”魅力很大。那么為什么要用上“竟”字呢?請聯系上下文想想。
師:第二層意思是什么?
生:(蘋果里隱藏著“五角星”的這個秘密傳到幼兒園,再傳給“我”,“我”又傳給大家,證明它有很大的魅力。)
師:說說你從小男孩切蘋果的方法中想到了什么。
師總結:往大處說,創造力來源于打破常規的想法和做法,采用新的思維方式和辦事方式。
三、拓展延伸。
說一說,生活中你有沒有文中這樣類似的經歷,或者是親眼看到,或親耳聽到的,從自己說的事例中,你有什么想法和看法?
板書設計
顯示新本領攔腰橫切
17 切錯的蘋果 { 清晰看出 從未見過更沒想到 } 創造力
深有感觸 有魅力傳秘密
【《切錯的蘋果》的優秀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教育故事:切錯蘋果的故事03-27
分蘋果優秀教學設計08-25
《我是蘋果》教學設計優秀范文02-05
《一個蘋果》的優秀教學設計06-09
《一個蘋果》優秀教學設計11-28
蘋果家族-教學設計06-17
蘋果家族教學設計06-17
摘蘋果的教學設計06-25
《我是蘋果》的教學設計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