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語文七年級上《憶讀書》教學設計
學習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把握文章的主要觀點。
2.理解讀書的好處,明確應該多讀書,培養讀書的興趣,學會讀書。
教學重點
理解文章的主要觀點,學會讀書。
教學難點
了解文中提到的眾多作品。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以所學的《孫權勸學》導入
二、介紹作者
1、教師結合課本的注解,簡單介紹有關冰心的情況。
學生認真聽記,初步了解冰心。
三、檢查預習情況
四、整體感知
1.學生朗讀課文并思考:本文的寫作順序?在這篇文章里冰心想說什么?
讀書好、多讀書、讀好書。(這句話是本文的中心)
五、研讀課文
1、“多讀書”表現在哪些方面?
2、 讀書有哪些好處呢?
學生討論“好”具體表現在哪些地方,從文中找出這方面的語句,具體分析。
① 書中生動的故事情節和人物形象能激起人的各種情感,讓人獲得多種美的享受。
例如:《三國演義》讓作者感到“津津有味”,“好聽極了”,還“含淚上床”,“哭了一場”;
《水滸傳》讓作者“大加欣賞”,“氣憤填胸”;
《紅樓夢》讓作者“嘗到‘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一個朝代和家庭的興亡盛衰的滋味”;
現代優秀的文學作品讓作者“心動神移,不能自已”;
《茶花女遺事》則讓作者對外國小說“有了廣泛的.興趣”。
以上內容體現了“讀書好”這一中心。
② 讀書能擴大知識面。
例如:讀《三國演義》可以了解三國時代的“天系大勢”。
讀《紅樓夢》可以了解到“一個朝代和家庭的興亡盛衰”的歷史。
讀《茶花女遺事》等外國小說可以“知道許多國外的人情世故”。
③ 讀書對寫作有很大的幫助。
讀《聊齋志異》對文言作文有很大幫助
④ 讀書有助于提高人的品德修養。
第11段“從讀書中……得不到的”
小結:本節我們重點分析“讀書好”具體表現在在四個方面,這些都是作家的經驗之談,希望我們讀后有所收益。
3、“讀好書”在冰心看來又應是如何的?
在欣喜回憶晚年不能“行萬里路”,仍能“讀萬卷書”情況后,分別從古典文學、現代文藝作品兩方面給讀者傳授挑選、比較書的經驗。情節要精彩,人物要生動,感情真實質樸。
4、你是怎樣讀書的?
5、 冰心的讀書經歷給了你什么啟示?
有選擇,然后廣泛涉獵,要有恒心。
六、拓展延伸
1、四大名著是哪幾本書?
2、 你們知道哪些關于讀書的名言警句?(學生交流)
七、布置作業
以《我與書》為題寫一篇作文。
板書設計: 憶 讀 書(冰心)
一、多讀書 :自認字后……晚年(從時間上寫)
涉足古今中外,讀書萬卷(從書的種類、數量上寫)
二、 讀書好:寫作 情感 知識 思想品德
三、讀好書: 挑選、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