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丁冬冬學識字》一年級下冊第一課時的教學設計
識字是低年級語文學習的重要內容。識字教學,不僅要使學生能認讀,還要培養(yǎng)學生識字的愿望和逐步學會獨立識字的方法。一年級下冊第14單元《丁丁冬冬學識字》一課(課本83頁),通過帶“木”字旁的生字、詞語的教學,使學生感悟到漢字表意的特點,培養(yǎng)學生的識字能力,激發(fā)學生識字的積極性。在識字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養(yǎng)成善于思考的好習慣。依據(jù)新的教學理念和本課的教學目標,我設計了如下教學活動:
一、讀一讀。
1、自由讀。運用已有的識字方法閱讀課文,畫出自己不能解決的困難,如不會讀的生字或不明白的詞語等。
2、指名讀。指名較優(yōu)秀學生讀,起帶頭和示范的作用。要引導學生正確的評價,特別是生字的發(fā)音。如: 案板、休息等。
[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依據(jù)本課的特點(生字詞語有很多是常見的、學生容易理解的),放手讓學生充分的自由讀,并培養(yǎng)學生讀書就動筆,讀書就思考的好習慣。]
二、說一說,議一議。
1、分小組說一說。4~5人為一組,每人把自己不懂得的生字、詞語在小組內交流,有利于相互學習,共同解決困難。教師要注意觀察學生的表現(xiàn),留給他們充分的時間。
2、在全班說一說。把小組交流中遇到的困難在全班說。對學生的提出的問題,教師要給予巧妙的引領,如:“木桶”一詞,教師可提出:木桶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呢?“案板”一詞,教師可提問:誰注意過廚房內切菜是在什么東西上面?等等。
[在這項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在學習中善于合作、探究的學習意識和習慣,能尊重他人,善于傾聽別人的建議。同時教師的啟發(fā)提問,有利于引導學生學習聯(lián)系生活實際解決困難的方法。]
三、想一想。
1、(出示第一組詞語:樹木 森林 樹枝 樹根 柏樹 梨樹 桃樹 柳樹 木材 木板 木棍 木桶 休息)小聲讀一讀,想一想,這些字為什么都有“木”?
生:“柏樹 梨樹 桃樹 柳樹”都是樹的名字,所以有“木”字。
生:“樹枝 樹根”都是樹的一部分,所以帶有“木”字。
生;“木板 木棍 木桶”都是用“樹”做成的,所以有“木”字。
生:“休息”就是人在樹林里勞動時,太累了,靠在樹邊休息一下。所以“休”里也有“木”字,還有“人”字呢!
[學生的感悟是非常真實的,發(fā)自內心的,無需教師再作評價。]
2、(出示第二組詞語:桌椅 木床 衣柜 書架 案板 門框 梳子 棚子)小聲讀一讀,想一想,再跟同桌說一說:這些字為什么都帶“木”字?
3、想一想,還會有哪些字可能是帶木字旁呢?(比如:樹的名稱、家里的東西等)學生一邊說,教師可直接把同學的回答板書在黑板上。
[在教學實踐中,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調動學生已有的生活儲備感悟漢字,讓學生充分的感悟漢字表意的特點,學生的積極性特別高漲,為學生應用所感悟的漢字表意的特點來指導自己的閱讀實踐奠定了基礎。]
四、寫一寫。
1、引導學生觀察“根 材 板”,木字做偏旁時有什么變化呢?
生:“木”做偏旁時捺變成點。
生:“木”做偏旁時要寫的窄一些。
2、學生觀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自己練習寫2遍。
3、建議學生也可以從課文中挑選幾個帶木字旁的字,練習寫一寫。
[在書寫活動中,既有重點的引導,同時又放手讓學生自己練習;既有對所有學生的要求,又有對學有余力的學生的建議和引導。這樣即能尊重學生,同時又使所有的學生都能得到滿足。]
五、讀一讀,背一背。
1、自由讀兩句古詩,找出帶木字旁的字多讀幾遍。
2、(教師和學生)齊讀。
3、背一背(自由背、齊背、指名背)
[教師能參與學生的讀、背古詩活動,既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又能引導學生感受古詩的音韻美。]
六、找一找。
作業(yè)設計:
1、從課外書、廣告紙等資料上,找一找?guī)咀峙缘淖郑部蓡枂柤议L。可以寫一寫,也可做成粘貼畫的形式。
2、讀一讀,也可背一背古詩《詠柳》。
[本項活動有兩個,是學生學習課文的延伸,也體現(xiàn)了生活中處處能學到語文的教學理念。活動一,教師給學生提出了查找資料的途徑,同時又引導學生去尋找更多的途徑。活動二,教師尊重了學生的差異,可以讀一讀,也可以背一背,使學生都能在良好的學習心態(tài)下,把作業(yè)處理得更好。]
【《丁丁冬冬學識字》一年級下冊第一課時的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丁丁冬冬學識字》第一課時教學設計08-02
第一單元識字學詞學句教學設計05-29
一年級下冊《識字1》第一課時教學設計11-17
語文第一單元識字學詞學句教學設計05-28
《丁丁冬冬學識字三》教學設計02-17
《丁丁冬冬學識字一》教學設計06-21
《丁丁冬冬學識字》的教學設計范文02-14
《丁丁冬冬學識字3》教學設計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