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語文課文《絕句》教學設計

時間:2021-06-13 20:20:34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語文課文《絕句》教學設計

  關于教材鉆研:

語文課文《絕句》教學設計

  《絕句》是唐代詩人杜甫的一首膾炙人口的寫景小詩,該詩畫面明麗,語言形象,情感歡悅,意蘊暢達,描寫了成都草堂明媚的春色,表達了詩人愉快的心情和對和平的向往。整首詩雖然只有28個字,但字里行間卻洋溢著韻味無窮的美。

  一、色彩美。

  詩人展開語言的調色板,選用繽紛的色彩,將眼前的景物描繪成一幅絢麗多彩的畫面,使它產生了誘人的魅力。黃鸝、白鷺、翠柳、青天,四種景物四種顏色,黃綠相間,白藍輝映,讀來怎能不令人心曠神怡?怎能不令人心情舒暢?

  二、意境美。

  這首詩描寫的是公元759年春末夏初成都浣花溪旁杜甫草堂前生機勃勃的景象,抒發了作者難以抑制的喜悅之情。前兩句“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由近及遠,由低及高,寫的是動景,草堂周圍翠綠的柳樹上成對的黃鸝在歡唱,一派愉悅景象,有聲有色,構成了新鮮而優美的意境。后兩句“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由遠及近,寫的是靜景,作者身在草堂憑窗遠眺西面的雪峰上千年不化的積雪,低頭瞥見門外停著的來自萬里之外的東吳的船只,不禁喜上心頭。短短四句詩,卻描寫了諸多景物,遠近結合,動靜交錯。色彩明麗,有條不紊,勾畫出一幅春意盎然,清新開闊的自然景色的畫面,抒發了詩人對祖國山河無比熱愛和愉悅的情感。

  授課課型:古詩

  教學方法:詩情畫意教古詩,讀、畫、品、寫相結合。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詩句。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背誦《絕句》。

  3、通過本課學習,激起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準確理解詩意,有感情地通讀詩句,感受詩歌表達的愉悅之情。

  教學難點:

  1、引導學生正確理解“窗含”、“千秋雪”及相關詩句的意思。

  2、品讀出詩歌的節奏和重音,引導學生體會語感。

  教學準備:

  1、教師:多媒體課件、生字卡片

  2、學生:預習本首古詩,搜集有關詩人杜甫的資料。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設計理念】:這么美的詩,這么美的意境,如何讓二年級的小朋友體會出來呢?他們活潑好動,大膽且獨立,喜歡讀書和表演,但語言的表達能力、思維能力又欠佳,有意注意的時間比較短。利用情境,情境的創設是學生有感情朗讀的重要前提,聯系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創設情境,在理解詩句上,結合畫面讓學生體會意境,在評價朗讀中提高學生誦讀能力。于是,我就我設計了情境激趣——自讀古詩——感悟意境——拓展遷移的教學模式。

  一、談話激趣,揭題解題。

  1、談話導入:現在什么季節?春天是什么樣的?

  2、是呀,春天萬物復蘇、繁花似錦,到處都充滿了生機!同學們都積累了哪些描寫春天的古詩,指名背誦。

  【設計意圖】:利用回憶頭腦中的積累,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師啟發性的談話,可以拉近文本內容和學生的距離,使學生興趣盎然地進入課堂。

  3、師板書課題,解釋“絕句”

  4、學生交流詩人杜甫的資料,師補充。

  二、自讀自悟,學習古詩。

  (一)繪一幅彩畫

  1、初讀全詩,要求把詩句讀準確、讀通順。

  2、用生字卡片檢查生字認讀情況。游戲識字,采用多種形式讓學生識記生字。

  【設計意圖】:識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同時也是低年級教學的重點,以自主識字、游戲檢查、充分交流相結合,有效調動學生的識字熱情。

  3、字正腔圓地讀給自己聽,指名讀古詩,正音。

  4、古人說:“詩不離畫,畫不離詩。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再讀古詩并思考給這首詩配一幅畫,你認為都應該畫上哪些景物?關鍵是要說明自己的理由。

  5、同桌討論給詩配畫并說明理由。根據學生的回答,師相機引導并板書。

  【設計意圖】:既打破了傳統的逐詞逐句地對古詩進行分析理解的陳舊模式,又讓學生可以學會和他人合作。

  6、質疑,交流對這首詩的疑問。帶著疑問再讀古詩。解決一些疑問。

  7、師解說詩句的意思,生接詩句。

  8、根據剛才繪制的圖畫,給這首詩編故事。

  【設計意圖】:這樣因勢利導地引導學生放飛想象的翅膀,想象詩句所描繪的畫面,把學生的思維引向更為廣闊的大自然中去,從而感悟大自然的美好春光以及更深地體會到詩人對大自然的熱愛,同時在學生說話的過程中既訓練了他們的口頭表達能力,又在無形中理解了詩意,內化了語言。

  新課標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小組合作為古詩配畫的環節正是充分體現了這個理念。畫前巧妙的點撥和引導增強了學生作畫的信心,他們作畫的過程也正是理解和感悟詩意的一種外在表現,他們的畫再現了杜甫草堂周圍多姿多彩、清新開闊的自然景觀,正所謂“詩中有畫,畫中藏詩”,而畫后的展示、說畫、賞畫更讓他們由畫之美自然地體味到詩之美,至始至終置身于濃濃的詩情畫意之中遐想著,體驗著,感悟著,徜佯著。

  (二)品一幅彩畫

  1、用波浪線畫出詩中描寫顏色的詞語,從中體會詩中所描繪的亮麗色彩。

  2、用單橫線畫出詩中描寫動作的詞語,從中體會動態畫面的美。

  3、用雙橫線畫出詩中出現的數量詞。

  4、指導朗讀,看動畫聽錄音范讀,指名讀,挑戰讀。

  5、試著背誦這首詩。

  (三)展一片天地

  1、杜甫的詩還有很多,你還知道哪些?

  2、比較閱讀。出示杜甫的另一首《絕句》,為學生展一片天地。自由試讀。

  3、讀后交流和課內的《絕句》的相同點。看看同樣是杜甫的詩,你發現了什么?

  4、師小結

  【設計意圖】:在進行“大量讀寫,雙軌運行“的實驗中,我改變傳統的古詩教學一節課學習一首古詩的習慣,盡可能地增加課堂學習密度,從課內延伸到課外,注意課內外結合,使學生在課堂中接觸大量的古詩,讀背積累二、三首,了解更多詩人優秀的詩作,帶領學生遨游詩作的海洋。這樣,同學們的眼界開闊了,誦讀古詩的興趣也增加了。此時,再鼓勵誦讀詩人其他詩篇,使學生由此及彼,不局限于一節課、一本書,就可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布置作業

  1、背誦并默寫《絕句》。

  2、收集杜甫的其他作品,準備在古詩園地向全班同學介紹。

  3、收集其他詩人描寫春天的詩作,準備參加“春之聲”賽詩會。

  4、把你已經創作好的春天的詩,向本班“三人行網絡”投稿。

  板書設計: 17、古詩兩首

  詩: 絕句 (杜甫)

  情: 愉悅、熱愛大自然

  畫意: 彩畫:黃 翠 白 青

  動畫:鳴 上

  【評析】

  1、古詩的課堂應該多些詩味。讓學生感受古詩文的魅力,應該“難得糊涂”,應該追求“霧里看花”“水中望月”的境界,不必強調“字字落實,句句清楚”。輕字詞解析(但不能廢),重誦讀感悟(但不能概全)。從而使課堂多些生趣,多些個性。所以在教學時我采用詩情畫意教古詩的方式設計了我的教學,不僅打破了傳統的教學方式,還把學生帶進了音樂美、意境美、語言美當中,教學設計可謂構思巧妙、獨具匠心、一舉兩得。

  2、誦讀感悟是提高古詩文教學有效性的關鍵。“讀書百遍,其義自見”,“文章不厭百回讀,熟讀精思子自知”,“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等等皆是明證。因此,我把有感情的朗讀這首詩作為本節課教學的重點,通過自由讀、看動畫聽錄音、指名讀、比賽讀、分組讀、配樂讀等多種形式,讓學生在充分的朗讀中感悟詩人描寫的意境和情感。古詩的讀要有層次,教學時我指導學生依次讀出語感,讀出情感,讀出美感和讀出好感,使得每一步的朗讀都更具有目的性、層次性。最后的背誦也就水到渠成了。

  3、一課所學的古詩僅為例子,以此生發的拓展不可少。教學完課內的這首詩之后,我又向學生拓展了詩人杜甫的另外一首《絕句》,引導學生讀后說說自己的發現,這樣由課內延伸到課外,課內與課外相結合,從而充實課堂的容量,增加課堂的密度,還調動學生向課外探索的興趣。

  4、低年級的教學識字寫字是重點,要想讓學生對字形記憶更為深刻,把生字放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去識記,是一種很有效的辦法。本課我教授的兩個字“絕”、“鳴”都是在板書時順帶著記字形,學寫法的,省時省力,學生也易于掌握。

  不足之處是老師的導和扶還是太多,總是不放心學生學不懂學不好,沒有給學生更大更多的學習主動權。其次,生字的書寫只教了兩個,沒有全部完成生字書寫的教學任務。還需要在備課上下功夫,爭取讓自己的課堂更加有效。

【語文課文《絕句》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課文《絕句》教學設計范文06-26

課文絕句的學案設計08-21

《絕句》語文教學設計06-18

絕句的語文教學設計10-31

絕句教學設計(《絕句》杜甫教學設計)04-15

小學語文教學設計《絕句》07-28

《絕句》教學設計12-06

《絕句》教學設計08-05

《絕句》教學設計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