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凡取與和同是人的教學設計

時間:2021-06-11 14:36:55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凡取與和同是人的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凡取與和同是人的教學設計

  1、學生能流利、有節奏地朗讀全文,背誦全文。能讀準“與、己、仆、俾、勢”等字音。

  2、通過老師的串講,學生能簡單了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能夠結合實際來談談如何按照這句話去做。學生要知道如何對待他人的幫助和怨恨,明白如何能讓人信服自己。

  3、簡單了解“請君入甕”的故事,知道范仲淹,背誦《江上漁者》。

  二、教學重、難點

  本課篇幅較短,語句也不難理解,但所講內容和現實生活有一定距離。教師應盡量讓學生熟讀成誦,并用現代眼光去看待這些內容。這既是本課的重點,也是難點。

  三、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老師設置情景:我們在班級打掃衛生的時候,大家都不喜歡倒垃圾,但是你卻看到值日小組長偏讓同學甲去倒垃圾。如果這時,你是同學甲,你會怎么想呢?以此引出“己所不欲”課文內容。

  (二)初讀感知

  (1)師范讀《凡取與》部分的內容,師領讀,生齊讀,糾正字音。

  (2)本課篇幅較短,老師可根據學生具體情況挑選課文中的生字、難字進行指導范讀,再由學生跟讀,在此基礎上給時間讓生自由拼讀,達到熟練拼讀的程度。

  (三)理解經典(顯示PPT)

  (1)凡取與 貴分曉 與宜多 取宜少 將加人 先問己 己不欲 即速已

  北師大版國學經典 教案

  ①本句主要講的是凡是接取東西,一定要清清楚楚,給人家東西要多,取東西要少。結合導入時的情境,明白要把什么事情加到別人身上,先問問自己,如果這件事情自己都不樂意,就不要要求別人也去做。

  ②講述孔融讓梨的故事,讓學生明白應該多付出少索取。講述“請君入甕”的故事,進一步體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

  ③認識神奇漢字“分”。

  (2)恩欲報 怨欲忘 抱怨短 報恩長 待婢仆 身貴端 雖貴端 慈而寬 勢服人 心不然 理服人 方無言

  ①有恩要報答,有怨恨就要忘掉;別人的怨恨要少,報答人家恩德要多。 ②結合生活講父母的養育之恩,不是理所應當的,需要兒女長大以后去 報答。在生活中對待商店、飯店的服務人員要平等,要有理解之心。和人交往的時候要不能靠權勢要以理服人。

  ③朗讀感悟,背誦全文。

  (四)詩歌賞讀

  ①范讀《蟬》

  ②簡單介紹范仲淹,理解詩意,知道吃鱸魚時,除了品味其味道鮮美以外,也要想到打魚人的辛苦。

  ③熟讀并背誦。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本課除了熟讀課文,讀準重點字音外,重點讓學生知道“仁者”是道德品質非常高尚的人,知道親近仁者的好處和不親近的壞處都有哪些。并背誦《竹石》,簡單了解鄭板橋其人。

  (一)回顧學習

  朗誦《凡取與》內容,復習回顧。

  北師大版國學經典 教案

  (二)朗讀感悟

  先讓學生自由朗讀課文,并在朗讀中感悟:親近仁者和遠離仁者會有什么樣的不同結果。在朗讀中,師注意學生朗讀的問題,為學生有針對性的范讀,解決不懂的'問題,注意朗讀的節奏、韻律、停頓。再整體讀,分讀,誦讀。

  (三)理解經典

  (1)同是人 類不齊 流俗眾 仁者希 果仁者 人多畏 言不諱 色不媚 ①師范讀,學生跟讀

  ②告訴學生同樣是人,但類別不一樣,往往是世俗的庸人多一些,仁者少一些。真正的仁者,人們都敬畏他的直言不諱,心胸坦蕩。強調“仁者”就是在品德、才藝、學習等方面都非常優秀的人。適當舉些歷史偉人,如周恩來。

  ③講述日積月累的故事。教育我們不要說假話,不要為了諂媚別人就不分好壞地贊揚。

  (2)能親仁 無限好 德日進 過日少 不親仁 無限害 小人進 百事壞

  ①師范讀,學生跟讀,自由讀領悟親近仁者的好處和不親近仁者的壞處。 ②告訴學生親近仁者,道德水平每天都會提高,過錯每天就會減少;不親近仁者,害處就會增多,小人就會接近。

  ③認識神奇漢字“小”。

  (3)師生共同回顧全文進行朗讀比賽,師生、生生比賽讀,在朗讀的基礎上熟讀成誦。

  (四)詩歌賞讀

  ①范讀《竹石》,生跟讀,自由朗讀。

  ②簡單介紹歷史名人鄭燮和他的“難得糊涂”,并簡單講解全詩,理解竹子堅韌的性格象征著仁者的品格。

  ③朗讀并背誦詩歌

  (五)讀一讀

  學習讀一讀中的四個句子,了解四書,簡單介紹句子的意思,力求背誦。

【凡取與和同是人的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女媧和人》教學設計06-18

女媧和人教學設計06-13

凡卡的教學設計10-01

《凡卡》的教學設計12-04

凡卡教學設計08-18

《凡卡》教學設計08-11

《凡卡》教學設計05-25

《江凡》教學設計02-13

凡卡教學設計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