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字4》語文教學設計
教學目的要求:
1、學會本課6個生字,認識兩條綠線內的3個字,認識筆畫“”,能利用圖畫和聯系生活實際理解詞語。
2、正確誦讀韻語,了解一些昆蟲的名稱,培養學生探索自然的興趣,激發學生熱愛自然的感情。 識字4第一課時教案教學設計精品
教學重難點 :讀準 “采、牛、蟲、蟀”的音,正確書寫生字。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滲透學法
1、出示課文插圖,啟發談話:“今天,老師和小朋友一起到大自然中走一走,看一 看,邊玩,邊學習《識字4》中的詞語,好嗎?”(出示生字詞)
2、引導學生思考:如何通過自己的努力學會這課生字詞。(學生討論、交流)
3、教師小結:小朋友可以借助拼音讀準字音,借助圖畫了解詞義,多種方法記住字形。已經認識課文中部分生字的小朋友,可以重點學那些自己不認識的字。
[教師應盡可能滿足不同層次的學生學習的需要,讓學生在原有認知的基礎上,有所發現,有所提高。]
二、創設情境,看圖學詞
1、教師引導談話: “今天,我們到野外去的任務是什么呢?”(隨機出示詞語:觀察采集昆蟲)
(1)讓學生用多種方式讀詞語。
(2)指導看圖:“瞧,已經有一些小朋友在觀察、采集昆蟲了,誰能把這兩個詞語貼在圖中相應的位置上?”(兩人合作在圖中貼卡片詞)齊讀詞語。
讓學生聯系圖畫,說說“觀察、采集”的意思。
[文中的插圖和表示事物的詞語是一一對應的,教師借助圖畫創設虛擬的探究環境,讓學生產生身臨其境之感,引導學生在觀察和動手貼卡片的活動中,自主識字和解疑。]
2、引導讀詞:“我們要觀察、采集哪些昆蟲呢?”(隨機出示詞語:螳螂螞蟻蟋蟀 蝴蝶 天牛 蜻蜓)
(1)讓學生自由認讀詞語,再指名讀詞語。
(2)引導質疑:“在大自然中采集昆蟲,首先要學會觀察和尋找,課文中哪些昆蟲自己從未見過?”(學生質疑、解疑。)同座討論,在圖中哪些地方能找到這些昆蟲。(課前將昆蟲模型貼在圖中相應位置上)
(3)指名“采集昆蟲”。(要求學生將“采集”到的“昆蟲”擺在黑板上相應的詞語下面。去拼音認讀詞語。
(4)拓展延伸。電腦出示昆蟲圖片,讓學生說說昆蟲的名字,聽聽蟋蟀的叫聲,看看蜻蜓捕捉害蟲的樣子。(出示標本)談話:這是小朋友們采集的昆蟲做成的標本。這些標本可以長期保存,供人們欣賞和研究。讓學生說出6種昆蟲中,誰是“除害能手”?(小結:像蜻蜓、螳螂這樣的.益蟲,大自然中還有許多,同學們可以到課外書中查閱有關資料,并向身邊的人發出倡議,不要傷害益蟲。)
[教師引導學生在觀察和實踐的活動中,調動已有的生活經驗,將識字和認識事物合起來,將課內外知識相互滲透,既交給學生識字的主動權,又適時給予指導,較好地處理了教與學的關系。]
3、引導思考:日常生活中,我們能從哪些地方采集到昆蟲?(隨機出示詞語:田野 樹林花叢)請會讀的小朋友起立讀。全班齊讀。
三、指導朗讀,總結全文
1、讓學生自己試讀詞串。
2、指名讀。
3、教師引讀小結:小朋友,今天我們一起到大自然中干了哪些事?(指導讀:觀察 采集昆蟲)。我們去了哪些地方?(指導讀:田野 樹林 花叢)。我們觀察、采集了哪些昆蟲標本?(指導讀:螳螂 螞蟻 蟋蟀 蝴蝶 天牛 蜻蜓)
4、讓學生打開語文書,配樂朗讀詞串。
5、小結:同學們通過自己的努力,借助拼音讀準了字音,借助圖畫
理解了詞義,相信小朋友能想出許多好辦法記住字形。
四、復習鞏固,指導寫字
1、出示文中4個生字,學生借助筆順表書空筆順。
2、讓學生自主記字形(選自己認為最容易記的字交流記字的方法。引導學生用多種方法記生字。如“牛”①數筆畫記憶;師示范寫“牛”②聯系事物記憶,板書象形字;③熟字“二”或“十”加筆畫記憶)。
3、指導學生描紅“牛”,“田。
【《識字4》語文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識字4》 語文教學設計05-30
語文教學設計識字406-03
識字4語文教學設計07-06
語文《識字4》優秀教學設計06-15
語文識字教學設計09-23
語文識字教學設計08-22
語文識字的教學設計10-28
語文《識字》教學設計11-11
語文識字的教學設計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