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初三下學期物理教學工作計劃

時間:2022-10-14 16:40:56 教學計劃 我要投稿

初三下學期物理教學工作計劃7篇

  時間就如同白駒過隙般的流逝,我們的工作又將在忙碌中充實著,在喜悅中收獲著,讓我們對今后的工作做個計劃吧。計劃到底怎么擬定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初三下學期物理教學工作計劃7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初三下學期物理教學工作計劃7篇

初三下學期物理教學工作計劃 篇1

  一、指導思想:

  繼續做好九年級物理第16、17章新課教學工作,以最新一年中考為目標,以物理課本為藍本,以課程標準為理念,以考試說明為指導,教學中,應該關注學習過程中如何使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學習,培養學生觀察、分析、探究、歸納總結得出物理概念及規律的能力,把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及創新精神作為教學的終極目標,教學的活動中心放在使學生自我獲得知識,完善知識,彌補不足,以真正體現”的三維目標,扎實深入、全面高效地做好”工作。

  二、教學目標:

  1、提高學生的實驗技能,使他們能獨立進行實驗操作,力爭中考實驗操作考試合格率達90%以上。

  2、進一步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對各種類型的習題,能運用多種途徑進行解答。

  3、進一步提高學生運用所學的物理知識去解答生活和生產中的實際問題的能力。

  4、力爭中考平均分達40分以上,優秀率、及格率比往屆有明顯增長,低分率控制在10%以內。

  三、學情分析:

  經過半年的學習,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有所增加,思維能力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有所加強,學科整體成績提高很快,但是由于學生學習基礎、思維能力、認識水平、學習基礎等方面發展不平衡,導致有些學生的物理成績很差,逐漸失去物理學習的興趣,物理考試成績兩極分化現象比較明顯。

  初中物理教學分兩年,八年級教學主要是聲學、光學、熱學(部分)、電學等部分,這些內容相對來說比較基礎容易,但是普遍感覺學生八年級物理知識不扎實,一旦接觸相對教難的九年級力學、熱學內容,學生學習比較困難、異常吃力。因此要使學生熟悉掌握初中物理的這些基本知識,掌握新課改需要的各種技能,復習工作就顯得非常重要和迫切。

  四、教學措施:

  以學生為主體,堅持講練結合的教學模式,課堂要求師生互動;研究非智力因素的影響,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多渠道收集中考信息,加強復習的針對性;加強對學困生的個別輔導,課堂上提出明確的復習任務;組內教師團結協作,充分發揮集體的力量。

  1、重視基礎:對物理現象、規律和基本的實驗操作,要有全面細致的了解。因此,認真研究書本中出現的每個問題,是學習的第一步。在學習過程中,要注重對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學習,盡量減少超過教學要求的繁難試題的無效練習,提高學習效率。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學習應靈活多樣、適當拓寬,促進有意義學習。

  2、聯系實際:注意觀察生活中經常接觸的物理現象(如家用電器等),能利用生活中最常見的物品設計實驗,會用學過的物理知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在學習過程中對習題中出現的與生活相關的電現象進行透徹的分析是學好電學知識的重要手段,切忌就題論題。能從不同角度對問題進行深入的分析,是學好物理的必經之路。

  3、關注探究:在中考的各類試題中,實驗與探究題所占的比例既是最高的,也是部分同學在學習過程中感到頭疼的問題。對實驗探究的學習,應以考試說明所規定的基本要求為依據。實驗能力作為進行科學探究所需的重要能力,在學習過程中也應得到足夠的重視。實驗學習應包括:實驗器材的選擇、實驗方案設計、實驗數據的分析、處理及必要的分析與論證等內容。

  4、強化規范:規范是成功學習的前提。因此,在學習過程中應強化解題規范化訓練,明確方法、嚴格要求。學習時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嚴格實驗的規范訓練,強調過程與方法,注意實驗問題的開放性;作圖應嚴禁隨意性、強化準確與規范的訓練;注意書寫格式的規范:簡答題應強化”三步書寫;計算題中的重要步驟應有簡要的有助于解題的文字說明。各種題型都有不同的書寫要求和解題格式,按規范格式書寫既有益于問題的順利解決,又能減少不必要的失誤,對自己形成嚴謹的科學態度也是有益的。

  五、時間安排:

  新課講授從從1月31日至2月19日,約3周12課時;第一輪復習從2月20日至4月22日,約9周36課時;第二輪復習從4月23日至5月20日,約4周16課時;第三輪復習從5月21日至6月18日,約4周16課時。具體內容安排見下表:

  周次

  教學單元

  教學內容

  課時

  第1-2周

  第十六章

  熱和能

  8

  第3周

  第十七章

  能源與可持續發展

  4

  第4周

  第一輪:聲學復習

  章節復習

  4

  第5周

  第一輪:光學復習

  章節復習

  4

  第6-8周

  第一輪:電學復習

  章節復習

  12

  第9-11周

  第一輪:熱學復習

  章節復習

  12

  第12周

  第一輪:力學復習

  章節復習

  4

  第12-13周

  第二輪:題型專題

  專題復習

  8

  第14周

  第二輪:難點專題

  專題復習

  4

  第15周

  第二輪:熱點專題

  專題復習

  4

  第16-19周

  第三輪:模擬測試

  模擬測試

  16

  六、復習內容及要求:

  從2月27日至6月18日這總共4個多月,19周的時間,如何充分利用這有限的時間,注重效率,以期取得最佳的復習效果。

  我校擬將整個復習按”、”、”三個層次,將平時分散學習的各部分知識,根據其內在聯系分專題進行有序組合,形成一個系統的知識網絡。雙基過關涵蓋學科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使學生查漏補缺,力爭”。能力提升重視知識的把握與整合,突出綜合能力訓練,提高應試水平。綜合創新關注新題,活用知識。做到舉一反三,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及運用多學科知識綜合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具體做法如下:

  1、第一輪復習以課本為主,夯實基礎。復習過程中,主要幫助學生理解、記憶基本概念,熟悉基本的公式、定律等。原則上每個章節配兩份練習題,習題全部由備課組教師商定:一份以基本概念為主,緊扣課本和課標,不拓展不加深,習題量以45分鐘為限,可作為隨堂復習筆記,真正做到使每個學生都動起來。另一份,主要檢測學生對基本概念的理解,公式、定律的運用,習題量以45鐘為標準,可作為本章檢測試題,命題主要由組內教師輪流完成,題目主要從備課組的幾本資料和習題庫中選取,提前兩天交文印室印刷,重點章節適當再加一份檢測試題。第一輪復習按照聲學,光學,力學,熱學,電學五個板塊進行知識梳理。

  具體安排如下:

  第一周:物理基礎知識和聲學部分。

  第二周:光學部分。知識點有:光的直線傳播、光的反射、平面鏡成像、光的折射、透鏡對光的作用、凸透鏡成像及應用,共計6個;分項細目有11個,其中1個要求理解;基本技能有1個:1、會用光的反射定律畫光路圖。主要措施:參照近5年中考試題,以作圖題、聯系實際題來訓練對各個知識點的復習。

  第三周至第五周:電學部分。知識點有:電荷量、導體和絕緣體、電路、電流、電壓、電阻、歐姆定律、串聯電路和并聯電路的特點、電能和電功、電功率、焦耳定律、磁體和磁極、磁場和磁感線、電流的磁場、電磁鐵、磁場對電流的作用、電動機、電磁感應、發電機、家庭電路、安全用電,共計21個;分項細目有51個,其中14個要求理解;基本技能有8個:1、會用電流表測電流;2、會用電壓表測電壓;3、會讀電能表示數;4、會畫簡單的串并聯電路圖;5、會連接簡單的串并聯電路;6、會用滑動變阻器改變電流;7、會讀電阻箱示數;8、會用右手螺旋定則判斷磁極和電流方向。

  主要措施:以電學綜合題的訓練帶動復習各個知識點,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第六周至第八周:力學部分。知識點有:質量、密度、力的概念、重力、同一直線上二力的合成、二力平衡、長度的測量、機械運動、速度和平均速度、慣性及慣性定律、摩擦、壓力、壓強、液體內部的壓強、大氣壓強、氣體壓強跟體積的關系、浮力、阿基米德、物體的浮沉條件、杠桿、滑輪、功、功率、機械效率、機械能、聲音的發生及傳播、樂音及噪聲,共計27個;分項細目有77個,其中28個要求理解;基本技能有9個:1、會用刻度尺測量長度;2、會用鐘表測量時間;3、會調節托盤天平,會使用游碼,會用托盤天平稱質量;4、會用量筒(量杯)測體積;5、會用彈簧測力計測力;6、會作力的圖示和力的示意圖;7、會查密度表;8、會組裝簡單的滑輪組;9、會畫力臂。主要措施:采取分塊復習的方法,以典型例題的講解突破難點、提升能力。

  第九周:熱學部分。知識點有:溫度、熔化和凝固、氣化和液化、升華和凝華、分子動理論、內能、熱量、比熱容、熱機、能的轉化和守恒,共計10個;分項細目有33個,其中2個要求理解;基本技能有2個:1、會用液體溫度計測溫度;2、會查熔點表和比熱容表。

  主要措施:以探究題、實驗題、圖像題為訓練形式帶動復習各個知識點。

  2、第二輪復習,主要進行以專題為引導的能力提升。這一輪復習注重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有針對性的突出重點、難點、考點,課堂練習題以近幾年中考試題為主,同時備課組每位老師出一份綜合測試題,內容和形式直指中考。

  具體分為三類:第一類是題型專題,如:”、”、”等;第二類是難點專題,如:”、”等;第三類是熱點問題專題:如”、”、”、”、”、”等。本輪復習重在方法指導和能力提高。

  3、第三輪復習,以縣內模擬考試和城區中考練兵題為主進行模擬考試訓練,同時對學生學習情況進行查漏補缺,再進行有針對性的補救。以上做法,既讓學生得以考前練兵,熟悉中考的試題類型,也可讓教師在考前有限的時間內提高復習效率。同時,教師要注重訓練學生的解題技巧,練習試題根據實際情況另定。

  做好五月下旬畢業班首批考試工作和六月下旬的中招畢業考試的輔導準備工作,確保每個學生順利畢業。在三輪復習過程中,復習計劃還將隨上級政策及我校實際情況變化進行適時調整,以適應學生的實際情況,真正做到以學生為主體。爭取使學生通過總復習,每個人都能取得不同程度的進步,適應下一階段的學習。

初三下學期物理教學工作計劃 篇2

  指導思想

  經過一學期,對班級我胡了認識,在新的挑戰面前,內心暗下決心,要通過自己的努力,多學習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幫助學生完成初三這關鍵的一年班級情況

  面對二種層次的班級,應該有不同的應對方式(13)(16)班為B班,學生的高低差距跟大,從上課和作業看出,學生積極性不高,作業不認真。有一批學生,底子薄,雖然上課能坐著聽,但明顯人在心不在,或根本聽不懂,有些動手的主動性也很差,其學習能力非常低。

  (23)班為C班,大部分能上課跟著走,不講話,不做與課堂無關的事,但學習積極性極低。教學分析

  由于初三的內容相對初二來說較難,因此,在復習教學中就更要突出“三基”的訓練,要狠抓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方法。要在基礎知識的訓練基礎上,進行基本技能的訓練,進行基本方法的滲透。對基本技能的訓練要貫穿于整個物理教學的全過程,要針對不同的學生進行不同的訓練,同時要幫助學生總結物理學的基本研究方法,如:“控制變量法”、“等效法”、“類比”、“模型”等。

  初三復習內容較多,深度也有所加深,學習的方式與初二不同,以學生的理解為主,在中考中的比重也較多,需要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強,有一定的專研精神,相互之間的合作,也將是他們學好物理的有效方法,對課本上出現的實驗,應該能做就做,重在對實驗思想的深化,實驗結論處理方法的練習。由于在力學和電學的計算較多,推理性的分析方法也會大量應用,所以要有必要的練習,對重點難點也需精要分析,對教師的課前備課,及習題準備有較高的要求。教學策略

  1、 注重教材體系,加強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的培養。新教材不僅在傳授文化知識,更注重于培養能力。教師要充分利用教材中已有的各類實驗,做到一個一個學生過好訓練關,凡是做不好一律重做,直到做到熟練為止。每一個實驗都要寫好實驗報告,寫好實驗體會。

  2、 講求教學的多樣性與靈活性,努力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教學不能默守陳規,應該要時時更新教學方法。本期我要繼續實踐好興趣教學法,雙向交流法,還要充分運用多媒體,進行現代化的多媒體教學,讓科學進入物理課堂,讓新的理念武裝學生頭腦。使得受教育的學生:學習的觀念更新,學習的內容科學,學習的方法優秀。

  3、嚴格要求學生,練好學生扎實功底。學生雖逐步懂得了學習的重要性,也會學習,愛學習,但終究學生的自制力不及成人。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以學生嚴格要求,不能放松任何一個細節的管理。做到課前有預習,課后有復習,課堂勤學習;每課必有一練,杜絕學生不做作業、少做作業,嚴禁學生抄襲他人作業;教育學生養成獨立思問題的能力,使每一個學生真正做到學習成為自已終身的樂趣。

  4. 做好課后輔導工作。很多學生愛動、好玩,缺乏自控能力,常在學習上不能按時完成作業,有的學生抄襲作業。針對這種問題,抓好學生的思想教育,并使這一工作貫徹到對學生的學習指導中去,還要做好對學生學習的輔導和幫助工作,尤其在后進生的轉化上,對后進生努力做到從友善開始,從贊美著手,所有的人都渴望得到別人的理解和尊重,所以,和學困生交談時,對他的處境、想法表示深刻的理解和尊重,還有在批評學生之前,先談談自己工作的不足,加強師生交流,讓他們意識到學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對學習萌發興趣。做好課后輔導工作,還要注意分層教學。在課后,為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相應的輔導,以滿足不同層次的學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

  5、對B班,教師與學生要互動,以基礎題為主,教師引導學生多重復訓練,對能學的大部分學生提出明確要求,不能放松,上課的時間也是針對的重點,力爭在課堂上將最核心的內容掌握。

  6、對C班,加強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和基礎知識的理解。

初三下學期物理教學工作計劃 篇3

  一、教學思想:

  教育學生掌握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運算能力、空間觀念和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使學生逐步學會正確、合理地進行 運算,逐步學會觀察分析、綜合、抽象、概括。會用歸納演繹、類比進行簡單的推理。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逐步培養學生具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實事求是的態度。頑強的學習毅力和獨立思考、探索的新思想。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同時針對初三學生的特點,教學上打算在全面抓好"雙基"的同時,拔出一部分尖子起領頭作用,對有學習積極性而基礎一般和較差的人給予大力的幫助,提高他們的學習成績,對躺倒不學的人首先做好他們的思想工作,在采用較低難度的作業和要求逐步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他們的學習成績。

  二、在教學過程中抓住以下幾個環節

  1、理論學習:

  抓好教育理論特別是最新的教育理論的學習,及時了解課改信息和課改動向,轉變教學觀念,形成新課教學思想,樹立現代化、科學化的教育思想。

  2、備好每堂課

  認真鉆研大綱和教材,做好各階段的總體備課工作,對各單元、專題做到心中有數,備好學生的學習和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寫好每節課的教案,做好課后反思和課 后總結工作,不斷

  斷提高自己的教學理論水平和教學實踐能力。

  4、做好課堂教學

  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習興趣,以中考為指揮棒,以自主、創新、合作為主線,以培養學生能力為中心,全面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5、批改作業

  精批細改好每一位學生的每份作業,學生的作業缺陷,師生都心中有數。對每位同學的作業訂正和掌握情況都盡力做到及時反饋,再次批改,讓學生獲得了一個較好的鞏固機會。

  6、做好課外輔導

  課后能對學進行針對性的輔導,解答學生在理解教材與具體解題中的困難,指導課外閱讀因材施教,使優生盡可能“吃飽”,獲得進一步提高;使差生也能及時掃除學生障礙,增強學生信心,盡可能“吃得了”。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物理的積極性,擴大他們的知識視野,發展智力水平,提高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總之通過做好教學工作的每一環節,盡最大的努力,想出各種有效的辦法,以提高教學質量。

  三、教學進度:

  第一周:第一章 第二章

  第二周:第三章 第四章

  第三周:第五章 第六章

  第四周:第七章 第八章,第一次模擬考試

  第五周:第九章 第十章

  第六周: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七周: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八周: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第十七章,第二

  次模擬考試

  第九周:專題復習一,專題復習二

  第十周:專題復習三

  第十一周:專題復習四,第三次模擬考試

  第十二周 綜合復習

  第十三周 綜合復習

  第十四周 綜合復習

  第十五周 綜合復習

  第十六周 中考

初三下學期物理教學工作計劃 篇4

  初三是學生人生中關鍵的一年,每位學生、家長都想在最后能考上一個理想的高一級學校,作為教師就是要盡可能的幫助他們實現這個愿望,在“以學生為本,全面可持續發展”這樣一個教學理念下,結合新學期高效課堂的構建,對本學期的物理教學作出如下的計劃:

  一、指導思想:

  以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精神和“可持續發展觀”等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科學發展觀,堅持“促進全體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的教研工作方向,以常規教研工作和教學常規落實工作為基礎,進一步增強教研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以校本教研為重點,不斷提高我的業務素質;以課程改革為動力,加強課堂教學的研究、指導與評價,努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益,為使我的物理教學質量大幅度提高而努力工作。

  二、目標任務:

  1、協助班主任搞好班級工作。

  班主任的班級管理工作只靠一個人是不行的,需要各任課教師的通力合作。我作為物理任課教師容易了解學生的情況,定能和其他班主任互相協作搞好班級管理工作,創造一個適易學生學習的環境。

  2、做好教研、教改和教學工作。

  教學工作是科任教師的主要工作,此工作需要一定的技術水平,因此有必要作好教研、教改和教學工作。本期主要做好新課教學工作和中招實驗考試的訓練工作。積極創造條件參加學校舉行的教案評比、優質課評比、論文評比、自制教具的評比、學生小論文的評比等比賽。和其他教師一起做好教研課題《用生活實例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的研究工作。本課題的研究已進入開題階段,要注意收集各種案例、撰寫結題報告。

  3、加強對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德育教育于課堂教學中。在物理教學過程中有很多德育教育素材,因此在教學中應注意這些素材的使用,切實加強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集體主義教育等。

  三、方法措施:

  1. 在教學中體現“以學生為本”

  在課堂教學中要有意識地教給學生“怎樣發現問題”、“怎樣提出問題”、“怎樣研究問題”、“怎樣分析問題”、“怎樣反思”、“怎樣交流”等等。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而教師則變成學習的組織者和引導者。

  2. 課堂教學中注意“三基”的訓練

  由于初三的內容相對初二來說較難,因此,在教學中就更要突出“三基”的訓練,要狠抓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方法。要在基礎知識的訓練基礎上,進行基本技能的訓練,進行基本方法的滲透。

  對基本技能的訓練要貫穿于整個物理教學的全過程,要針對不同的學生進行不同的訓練,同時要幫助學生總結物理學的基本研究方法,如:“控制變量法”、“等效法”、“類比”、“模型”等。

  3. 加強演示和學生實驗

  初中物理教學以觀察、實驗為基礎。觀察自然界中的物理現象、進行演示和學生實驗,能夠使學生對物理事實獲得具體的明確的認識,觀察和實驗,對培養學生的觀察和實驗能力,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引起學習興趣都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教學中要加強演示和學生實驗

  4. 重視物理概念和規律的教學

  物理概念和規律是物理知識的核心內容。要培養學生關注物理現象,引導其從現象的觀察、分析、實驗中形成物理概念,學習物理規律,繼而對規律的發現過程產生興趣。初中物理中的概念和規律,多數是從物理事實的分析中直接概括出來的,因此在教學中要注意培養學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初三下學期物理教學工作計劃 篇5

  初三物理下學期教學工作計劃摘要:

  新的學期又開始了,為了使初三物理下學期教學工作順利有序的進行,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學校要求初三物理教師都要制定并寫出初三物理下學期教學工作計劃,初三物理下學期教學工作計劃是該科教師在學期開學后提前做好的準備工作,也是學校使用范圍最廣的論文,初三物理下學期教學工作計劃。首先經過初三物理備課組對初三物理下學期教學工作計劃的草稿展開討論,然后再在自己的初三物理下學期教學工作計劃中要對學情、教材內容和教學目標、教學措施、教學進度等進一步做詳細的說明,才算是真正制定好了初三物理下學期教學工作計劃,并在實際工作中,初三物理老師要嚴格按初三物理下學期教學工作計劃里的要求和措施去實施,如果出現特殊情況,也可以對初三物理下學期教學工作計劃中的某些內容做適當調整。在平時教研活動時,經過討論也可對初三物理下學期教學工作計劃有所變動,但要以完成學期目標為基本,可以改變教學措施和方法,對教學內容不可隨意刪減。本空間的初三物理下學期教學工作計劃是經過老師精心編寫而成,但也可能對你不適用,有什么意見請提出。

  一、指導思想

  本學期初三物理科已全面進入中考復習工作,面對中考復習,我們是以《初中物理課程標準》為依據。在復習中,強化基礎教育,幫助學生掌握好物理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提高學生應用物理知識的能力,教學中,加強生活、科學、技術和社會相聯系的教學,關注學習過程中如何使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學習,培養學生觀察、分析、探究、歸納總結的能力,工作計劃《初三物理下學期教學工作計劃》。

  二、教學目標

  1、努力提高學生的實驗操作技能,使他們能獨立進行實驗操作,力爭中考實驗操作考試合格率達98%以上。

  2、強化學生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對各種類型的考題,能熟練運用多種解題方法進行解答。

  3、使學生能熟練運用所學的物理知識去解答生活和生產中的實際問題。

  4、力爭中考平均分達90分以上,優分率達85%以上,及格率達90%以上,低分率控制在3%以內。

  三、教學措施

  1、對學生要嚴格要求。學生雖逐步懂得了學習的重要性,但學生的自制力不是很強。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對學生嚴格要求,不能放松任何一個細節的管理。做到課前有預習,課后有復習,課堂勤學習;每課必有一練,杜絕學生不做作業、抄襲他人作業;教育學生養成獨立思問題的習慣,使每一個學生真正做到學習成為自已終身的樂趣。

  2、要重視基礎教學:物理現象、規律和基本的實驗操作是教學的基礎。因此,認真研究書本中出現的每個問題,是學習的第一步。在學習過程中,要注重對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學習,在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學習中,應靈活多樣、適當拓寬,促進有意義學習。不做超過課程標準的繁難試題,提高學習效率。

  3、聯系實際:注意觀察生活中經常接觸的物理現象(如家用電器等),能利用生活中最常見的物品設計實驗,會用學過的物理知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在學習過程中對習題中出現的與生活相關的電現象進行透徹的分析是學好電學知識的重要手段,切忌就題論題。能從不同角度對問題進行深入的分析,是學好物理的必經之路。

  4、關注探究:在中考的各類試題中,實驗與探究題所占的比例既是最高的,也是部分同學在學習過程中感到頭疼的問題。對實驗探究的學習,應以考試說明所規定的基本要求為依據。實驗能力作為進行科學探究所需的重要能力,在學習過程中也應得到足夠的重視。實驗學習應包括:實驗器材的選擇、實驗操作、實驗方案設計、實驗數據的分析、處理及必要的分析與論證等內容。

  5、強化規范:規范是成功學習的前提。因此,在學習過程中應強化解題規范化訓練,明確方法、嚴格要求。學習時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四、教學課程和時間安排

  周次日期教學內容課時備注

  補課2.1-2.8第1講聲音的產生與傳播第2講聲音的特性噪聲與聲的利用第3講光的傳播光的反射與平面鏡成像第4講光的折射凸透鏡成像及應用

  補課2.18-2.27第5講物態變化第25講分子熱運動內能第26講比熱容熱機第27講能源與可持續發展

  一3.1-3.7第6講電流和電路第7講串并聯電路第8講電壓電阻第9講歐姆定律

  二3.8-3.14第10講電功率及其測量第11講電與熱安全用電

  三3.15-3.21第12講磁場電流的磁場第13講電動機與發電機第14講信息的傳遞

  四3.22-3.28第15講宇宙和微觀世界第16講質量和密度第17講運動的描述時間與長度的測量

  五3.29-4.4第18講力與運動第19講彈力重力摩擦力第20講杠桿簡單機械第21講壓強流體壓強與流速

  六4.5-4.11第22講浮力及其應用第23講功功率機械效率第24講機械能

  七4.12-4.18綜合一與聲音相關的問題綜合二與光相關的問題綜合三與物態變化相關的問題綜合四與內能和熱量相關的問題

  八4.19-4.25綜合五與密度相關的問題綜合六與壓強、浮力相關的問題綜合七與運動和力相關的問題綜合八與做功、機械相關的問題

  九4.26-5.2綜合九電路的連接和控制綜合十歐姆定律電功率綜合十一電與磁

  十5.3-5.9專題一作圖專題二簡答

  十一5.10-5.16專題三實驗5+2

  十二5.17-5.23專題四計算題5+2

  十三5.24-5.30基礎補漏5+2

  十四5.31-6.6作圖實驗5+2

  十五6.7-6.13計算創新

  十六6.14-6.20自我調整

  十七6.21-6.27中考

初三下學期物理教學工作計劃 篇6

  一、指導思想:

  繼續做好九年級物理第21、22章新課教學工作,以課程標準為理念,以考試說明為指導,教學中,應該關注學習過程中如何使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學習,培養學生觀察、分析、探究、歸納總結得出物理概念及規律的能力,把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及創新精神作為教學的終極目標,教學的活動中心放在使學生自我獲得知識,完善知識,彌補不足,以真正體現“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的三維目標,扎實深入、全面高效地做好“三輪大復習”工作。

  二、教學目標:

  1、提高學生的實驗技能,使他們能獨立進行實驗操作,力爭中考實驗操作考試合格率達90%以上。

  2、進一步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對各種類型的習題,能運用多種途徑進行解答。

  3、進一步提高學生運用所學的物理知識去解答生活和生產中的實際問題的能力。

  4、力爭中考優秀率、及格率有明顯增長。

  三、學情分析:

  經過半年的學習,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有所增加,思維能力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有所加強,但是由于學生學習基礎、思維能力、認識水平、學習基礎等方面發展不平衡,導致有些學生的物理成績很差,逐漸失去物理學習的興趣,物理考試成績兩極分化現象比較明顯。

  初中物理教學分兩年,但是感覺學生八年級物理知識不扎實,一旦接觸相對教難的內容,學生學習比較困難、吃力。因此要使學生熟悉掌握初中物理的這些基本知識,掌握新課改需要的各種技能,復習工作就顯得非常重要。

  四、教學措施:

  以學生為主體,多渠道收集中考信息,加強復習的針對性;加強對學困生的個別輔導,課堂上提出明確的復習任務;與同組教師團結協作,充分發揮集體的力量。

  1、重視基礎:對物理現象、規律和基本的實驗操作,要有全面細致的了解。因此,在學習過程中,要注重對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學習,盡量減少超過教學要求的繁難試題的無效練習,提高學習效率。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學習應靈活多樣、適當拓寬。

  2、聯系實際:注意觀察生活中經常接觸的物理現象(如家用電器等),能利用生活中最常見的物品設計實驗,會用學過的物理知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在學習過程中對習題中出現的與生活相關的電現象進行透徹的分析是學好電學知識的重要手段,切忌就題論題。能從不同角度對問題進行深入的分析,也是復習物理的必經之路。

  3、關注探究:在中考的各類試題中,實驗與探究題所占的比例既是最高的,也是部分同學在學習過程中感到頭疼的問題。對實驗探究的學習,應以考試說明所規定的基本要求為依據。實驗能力作為進行科學探究所需的重要能力,在學習過程中也應得到足夠的重視。實驗學習應包括:實驗器材的選擇、實驗方案設計、實驗數據的分析、處理及必要的分析與論證等內容。

  4、強化規范:規范是成功學習的前提。因此,在學習過程中應強化解題規范化訓練,明確方法、嚴格要求。學習時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嚴格實驗的規范訓練,強調過程與方法,注意實驗問題的開放性;作圖應嚴禁隨意性、強化準確與規范的訓練;注意書寫格式的規范:簡答題應強化“有所依據、有所說明、簡要結論”三步書寫;綜合題中的重要步驟應有簡要的有助于解題的文字說明。各種題型都有不同的書寫要求和解題格式,按規范格式書寫既有益于問題的順利解決,又能減少不必要的失誤,對自己形成嚴謹的科學態度也是有益的。

  五、時間安排:

  見進度表

  六、復習內容及要求:

  復習按“雙基過關”、“能力提升”、“綜合創新”三個層次,將平時分散學習的各部分知識,根據其內在聯系分專題進行有序組合,形成一個系統的知識網絡。雙基過關涵蓋學科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使學生查漏補缺,力爭“雙基一分也不丟”。能力提升重視知識的把握與整合,突出綜合能力訓練,提高應試水平。綜合創新關注新題,活用知識。做到舉一反三,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及運用多學科知識綜合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具體做法如下:

  1、第一輪復習(3.9---5.10)

  以課本為主,夯實基礎。復習過程中,主要幫助學生理解、記憶基本概念,熟悉基本的公式、定律等。緊扣課本和課標,不拓展不加深,真正做到使每個學生都動起來。第一輪復習按照聲學,光學,力學,熱學,電學五個板塊進行知識梳理。

  2 、第二輪復習(5.11--6.7)

  主要進行以專題為引導的能力提升。這一輪復習注重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有針對性的突出重點、難點、考點,課堂練習題以近幾年中考試題為主。 具體分為三類:第一類是題型專題,如:“作圖專題”、“實驗專題”、“比例、方程等計算專題”等;第二類是難點專題,如:“電路分析和故障判斷”、“綜合能力訓練”等;第三類是熱點問題專題:如“開放題”、“信息題”、“實驗設計題”、“綜合類型題”、“應用題”、“科學方法題”等。本輪復習重在方法指導和能力提高。

  3、第三輪復習(6.8--6.21)

  進行模擬考試訓練,同時對學生學習情況進行查漏補缺,再進行有針對性的補救。以上做法,既讓學生得以考前練兵,熟悉中考的試題類型,也可在考前有限的時間內提高復習效率。同時,要注重訓練學生的解題技巧。 在三輪復習過程中,復習計劃還將隨實際情況變化進行適時調整,以適應學生的實際情況,真正做到以學生為主體。爭取使學生通過總復習,每個人都能取得不同程度的進步,適應下一階段的學習。

初三下學期物理教學工作計劃 篇7

  指導思想

  新學期,新校區,對新班級我懷著激情面對他們,在新的挑戰面前,內心暗下決心,要通過自己的努力,多學習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幫助學生完成初三這關鍵的一年班級情況

  面對三種層次的班級,應該有不同的應對方式(3)班為重點班,大部分學生的學習習慣較好,智力也不成問題,但也發現有個別的懶蟲,在開學的初期就作業馬虎,上課精力不集中,主要集中在3-4個男生,女生的智力上有5個左右,學習比較吃力,需要個別輔導。

  (17)班為B班,學生的高低差距跟大,從上課和作業看出,有大概15個左右的學生,底子薄,學習積極性低,雖然上課能坐著聽,但明顯人在心不在,或根本聽不懂,有些動手的主動性也很差,其能力只能與C班同類。

  (24)班為C班,能上課跟著走,不講話,不做與課堂無關的事,但學習積極性極低。

  教學分析

  初三教學內容較多,深度也有所加深,學習的方式與初二不同,以學生的理解為主,在中考中的比重也較多,需要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強,有一定的專研精神,相互之間的合作,也將是他們學好物理的有效方法,對課本上出現的實驗,應該能做就做,重在對實驗思想的深化,實驗結論處理方法的練習。由于在力學和電學的計算較多,推理性的分析方法也會大量應用,所以要有必要的練習,對重點難點也需精要分析,對教師的課前備課,及習題準備有較高的要求。

  教學策略

  對A班,以學生為主,力求提高他們的主動性,不能死灌,發揮他們學習上的自由度,但對中考的必要訓練也要到位,課堂要針對中檔學生進行訓練,適當有部分拔高,對學習困難的學生多好個別輔導工作,使其不要落后太多。工作上力求抓實,對課堂要重點把握,作業的處理要及時,能有計劃的安排作業及講解,對學生的課后輔導工作要及時有效,從而提高班級的整體水平。

  對B班,教師與學生要互動,以基礎題為主,教師引導學生多重復訓練,對能學的大部分學生提出明確要求,不能放松,上課的時間也是針對的重點,力爭在課堂上將最核心的內容掌握。

  對C班,教師為主,學生要求他們動起來,跟著教師寫寫畫畫,不要讓他們自我放棄,課堂就是學習的地方,與學習無關的事不能做。

  我相信通過自身的努力,一定能將工作做好。

【初三下學期物理教學工作計劃】相關文章:

初三物理下學期教學總結03-02

初三物理下學期教學工作計劃11-15

初三物理下學期教學計劃03-14

初三物理下學期的教學計劃04-05

初三物理下學期教學計劃07-12

初三物理下學期教學計劃11-01

2022初三物理下學期教學工作計劃12-08

初三物理教學的工作計劃05-06

初三物理下學期教學計劃范文04-05

初三物理下學期教學計劃范文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