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冊品德與生活教學工作計劃范文合集5篇
時間的腳步是無聲的,它在不經意間流逝,相信大家對即將到來的工作生活滿心期待吧!一起對今后的學習做個計劃吧。好的計劃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下冊品德與生活教學工作計劃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下冊品德與生活教學工作計劃 篇1
一、同學現狀分析:
一年級的小同學,整體看他們活潑好動,大多數尊敬師長,團結同學,對人有禮貌,熱愛關心班級集體,學習勤奮。但大多數同學都是獨生子女,或多或少地有一些不良習氣,局部同學對他人的尊敬,對集體榮譽的珍惜趨于外表化,為了做給他人看而做,行動上缺乏自主性,在處置人際關系中意識狹隘。在新學期中應注意理論聯系實際,讓同學思想不時提高,自覺行動,形成良好的習慣。
二、本冊教材的知識系統和結構:
本冊教材共有13課,大致可分為:溫暖的家、美麗的春天、快樂的星期天、炎熱的季節。
三、教學目的和重難點:
1、初步知道家庭的基本構成以和家庭成員間的關系。
2、能用自身特有的方式表達對家人的感謝。
3、親近自然,喜歡在大自然中活動,感受春天的美。
4、通過各種活動了解生活中常見的自然現象。
5、通過觀察感受炎熱的盛夏,體會他給人們的生活、工作帶來的利與弊。并學會看天氣。
教學重點:
1、學文明理,培養同學正確做人的意識和能力。
2、培養同學關心、保護同學的品質。
教學難點:
形成正確的行為習慣。
四、教學中的主要措施:
1、認真備課,注意教學方法,加強課堂教學,切實上好每一節課。
2、依照激情---明理---導行---反饋的思路教學。
3、適當補充教材,豐富教學內容,強化觀點形成。
4、采取跟蹤調查,聯系家長等措施,促進同學良好意識、習慣的形成。
五、教學進度:
每周一課時。
下冊品德與生活教學工作計劃 篇2
一 具體目標
1、體驗自主策劃、自主活動的愉快,能感受到自己的進步和變化,并初步開始計劃自己的生活和行動。
2、在班集體中能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意見,與同學合作,共同做大家商量好的事。
3、能注意到周圍環境的變化,并能通過動手做而獲得有關知識和經驗。
4、學會與季節變化想適應的簡單保健和安全常識,并在生活中運用。
二.內容重點
1、健康、安全地生活——了解并運用簡單的健康、安全的生活常識,能辨別好的和不好的生活習慣,并開始在生活中有意識地要求自己。
2、愉快、積極地生活——能體驗到學習的樂趣和自主策劃、自主活動的樂趣;為自己的成長和進步感到自豪,對二年級的學習和生活充滿信心和向往之情。
3、負責任、有愛心地生活——愛護周圍的自然環境,節約資源;關愛他人,了解常見的職業,并對為自己生活服務的人充滿感激之情;了解作為二年級小學生的責任,并樂于去承擔。
4、動腦筋、有創意地生活——對周圍的動植物、自然現象有好奇心,并能通過一些簡單的假設和驗證進行探索;能有創意地利用廢舊材料來豐富自己的生活和活動。
三、教材簡析
本冊教材內容以《全日制義務教育品德與生活課程標整》為依據,在與上冊教材銜接的基礎上,同樣按照兒童生活的時間線索,即從新年新學期開始,經歷春天、兒童節,一直到期末準備上二年級,迎接暑假生活的到來。五個單元都有各自的圖標、主題,有表現主題活動的畫面,還有貫穿全書的“小精靈”,提示活動要點。本冊教材由五個單元活動組成,每個單元包含若干主題活動:單元名稱 主題內容
1.單元一《新學期,你好》
主題一 《寒假生活交流會》 主題二 《春節知多少》 主題三 《新的學期新的我》
2.單元二《春天來了》
主題一 《春天在哪里》 主題二 《我們播種春天》 主題三 《和春風一起玩》 主題四《春天的盛會》
3.單元三《歡樂總動員》
主題一 《“六一”大策劃》 主題二 《“六一”大行動》 主題三 《開心“六一”》
4.單元四 《我要上二年級了》
主題一 《我的這一年》 主題二 《二年級生活怎么樣》
5.單元五 《暑假來了》
主題一 《怎樣過暑假》 主題二 《健康、安全要牢記》 附頁 《廢舊物品用處大》廢瓶、空罐、廢紙、塑料泡沫、 廢紙盒等的利用
四、班級學生分析
一年級的絕大多數學生活潑好動,好表現自己,愛聽老師表揚。一學期的行為規范訓練,學生已養成一些良好的習慣。課間能文明休息了,能注意衛生,不亂扔紙屑,按時完成作業,上課時不守紀律、做小動作的人少了,知道要為集體爭光,集體榮譽感非常強。由于是獨生子女,許多小朋友在家里是小皇帝,待人接物都以自我為中心,他們有的雖然獨立意識強,個性也很強,但自理能力很差;有的社會交往雖積極主動,但卻不善于共處,缺少團結協作精神。今后,行為規范訓練還需加強,反復抓,抓反復,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行為習慣。
五、采取措施
1、以密切聯系兒童生活的主題活動或游戲為載體,以正確的價值觀引導兒童在生活中發展,在發展中生活。
2、課堂從教室擴展到家庭、社區及其兒童的其他生活空間;時間可以在與學校其他活動或學科的配合和聯結中彈性地延展;評價關注兒童豐富多彩的體驗和個性化的創意與表現。
3、讓兒童更多地是通過實際參與活動,動手動腦,而非僅僅依靠聽講來學習。
六、教學時間安排
第一單元 新學期,你 好 6課時
第二單元 春天來了 7課時
第三單元 歡樂總動員 6課時
第四單元 我要上二年級了 4課時
第五單元 暑假來了
下冊品德與生活教學工作計劃 篇3
一、班級分析:
本班共有35個學生。全體學生都活潑可愛,品德優良,有上進心,對各科文化課學習非常投入,但由于學生年齡小,可塑性強,知識面窄,這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學中不斷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通過身邊的人和事,開展積極有益的各種活動,對學生進行養成教育。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分為四個單元,有如下幾個特點:
1、以學生的現實生活為基本線索設置主題。
2、突出養成教育的要求。
3、突出“活動性”和“做中學”。
4、突出圖畫、圖片在呈現教材內容方面的特殊作用。
5、體現一定的開放性。
三、教學具體目標:
總目標:
培養具有良好的品德行為習慣,樂于探究,熱愛生活的兒童。
分目標:
(一)情感態度方面:
1、愛親敬長,愛集體、愛家鄉、愛祖國。
2、珍惜生命、熱愛自然、熱愛科學。
3、自然、誠實、求上進。
(二)行為與習慣方面:
1、初步養成良好的生活、勞動習慣。
2、養成基本的文明行為,遵守紀律。
3、樂于參與有意義的活動。
4、保護環境,愛惜資源。
(三)知識與技能方面:
1、掌握自己生活需要的基本知識和勞動技能。
2、初步了解生活中的自然、社會常識。
3、了解有關祖國的初步知識。
(四)過程與方法方面:
1、體驗提出問題、探究問題的過程。
2、嘗試用不同的方法進行探索活動。
四、教學措施:
1、充分體現教學的生活性,遵循生活邏輯,以兒童的現實生活為課程內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聯系兒童生活的主題活動和游戲為載體,以正確的價值觀引導兒童在生活中發展,在發展中生活,體現道德寓于生活的方方面面,沒有能與生活分離的“純道德的生活”的理念。
2、遵循教材開放性的特點,重視本課程面向兒童整個生活世界,重視地方、學校、教師與兒童的創造性。在教學中積極探索教材,擴展到家庭、社會及其他生活空間的方法,使其教學寓于生活。
3、引導兒童熱愛生活,學習做人,對兒童進行深入淺出的道德的、科學的、生活的啟蒙教育,為兒童形成積極的生活態度和實際生存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礎,使他們在價值多元的社會中形成健全的人格和正確價值觀打下基礎。
4、積極鼓勵兒童直接參與主題活動、游戲和其他實踐活動,使兒童通過活動,動手動腦,培養學生的道德品質。
5、珍視兒童的生活價值,尊重兒童的權利與學生和平相處,以誠相待,使學生享受愉快、自信、有尊嚴的學校生活。
五、教學安排:
單元主題 | 活 動 主 題 | 活 動 內 容 | 課時 | 備注 | |
我 生 活 的 地 方 | 1、我愛家鄉的山和水 | A.說說我的家鄉 | 2 | ||
B.畫畫我的家鄉 | |||||
C.家鄉的故事、家鄉的歌 | |||||
2、美麗的重慶 | A.家鄉物是座山水城 | 2 | |||
B.家鄉美景真迷人 | |||||
C.建設家鄉新農村 | |||||
3、我的家鄉物產多 | A.我的家鄉產什么 | 2 | |||
B.家鄉物產展示會 | |||||
C.富饒的重慶 | |||||
4,我家門前新事多 | A.我們小區的變化 | ||||
B.我們村里的變化 | |||||
C.我們學校的變化 | |||||
D.家鄉路得變化 | |||||
5.可愛的橋都 | A.橋梁博物館 | ||||
B.重慶的“橋梁之最” | |||||
讓 家 園 更 美 好 | 6、我們的大地媽媽 | A.大地媽媽養育了我們 | 2 | ||
B.大地媽媽哭了 | |||||
C.小調查 | |||||
D.家鄉的環境問題 | |||||
7、美化家園 | A.給垃圾找家 | 2 | |||
B.廢舊物品再利用 | |||||
8、花草樹木點頭笑 | A.森林舞會 | 3 | |||
B.花草樹木本領大。 | |||||
C.我是護綠小衛士 | |||||
D.綠色重慶行動 | |||||
9、我和動物交朋友 | A.我喜歡的動物 | 3 | |||
B.明明和小鳥的古樹 | |||||
C.長頸鹿媽媽的訴說 | |||||
快 樂 的 少 先 隊 員 | 10、鮮艷的紅領巾 | A.我們是少先隊員 | 3 | ||
B.紅旗一角的故事 | |||||
C.歌樂山下的英烈 | |||||
11、紅領巾胸前飄 | A.多彩的少先隊活動。 | 3 | 其中活動準備1 | ||
B.紅領巾告訴我 | |||||
12、快樂的“六一” | A.我們餓節日 | 4 | |||
B.讓我們關注 | |||||
我 們 在 成 長 | 13、我們長大了 | A.成長大看臺。 | 2 | ||
B.我懂事了。 | |||||
14.暑假生活我安排 | A.我的暑假計劃 | ||||
B.大家出主意 | |||||
下冊品德與生活教學工作計劃 篇4
一、本學期應達到的教學目標
1、初步知道家庭的基本構成以及家庭成員間的關系。
2、能用自己特有的方式表達對家人的感謝。
3、親近自然,喜歡在大自然中活動,感受春天的美。
4、通過各種活動了解生活中常見的自然現象。
5、通過觀察感受炎熱的盛夏,體會他給人們的生活、工作帶來的利與弊。并學會看天氣。
6、能發現學習生活中的快樂,從而激發對學習生活的愛與樂趣。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過程,在本單元的學習中通過尋找校園內、生活中的有趣豐富的學習活動,體驗學習的快樂。了解多渠道的學習方法,了解豐富的學習途徑。
二、學情分析:
大部分學生懂禮貌,講文明,對學校常規有了基本的了解,比較能夠適應學校生活。一年級的孩子活潑好動,天真可愛,但由于現在獨生子女多,孩子大都是以自我為中心,缺乏生活常識和生活的基本技能,因此在引導兒童了解家庭,感受親情,學習溝通,學會幫助別人是尤為重要的。
從總體上講,較上學期,學生的常規意識、行為習慣有了明顯的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較高,上課能專心聽講,認真完成作業,尤其對班級事務較關心,班級榮譽感逐漸形成,對自己的學習表現出較高的學習欲望。希望在這個學期的學習生活中,學生能夠養成良好的習慣,班級中能夠形成樂學、善學、會學的良好學風,在各個方面都能有所提高。
三、教材分析
第一單元《我的家人與我的伙伴》,我的一家人、家人的愛、我為家人添歡樂、我和小伙伴四個主題。本單元以學生家庭生活內容、場景、氛圍、人物、故事等為基礎構建學習主題,關注與兒童現實生活的聯系。解決兒童在家庭生活中遇到的問題,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形成正確的家庭觀念、勞動觀念等最好的教育載體。
第二單元《美麗的春天》,春天來了、太陽照啊照、風兒吹啊吹、春種忙又忙四個主題,“春天來了”這一主題通過對春天來臨的感受,使學生在欣賞春景的同時,了解天氣、季節變化對生活的影響。“春種忙又忙”,在學生參與種植的實踐活動中,形成初步的愛護花草樹木的生態意識。“風兒吹啊吹”,主要引導學生從感受風,制造風的`探究、體驗中,了解生活中常見的自然現象和科學常識,讓學生在貼近生活的親身體驗中完成多種能力的培養。
第三單元《健康生活每一天》,我換牙了、我有一雙明亮的眼睛、小心 別傷著三個主題, “小心 別傷著”,讓學生感悟在公共場所要遵守規則,注意安全,愛護公共設施,以及熱愛大自然的美等。“我換牙了”讓學生正確看待換牙現象,愛護牙齒,養成良好的刷牙習慣。“我有一雙明亮的眼睛”讓學生深刻認識到眼睛的重要性,懂得如何保護眼睛。
第四單元《炎熱的夏天》,夏天歡樂多、給你提個醒、快樂的夏令營三個主題,讓學生具有初步的健康常識,了解天氣、季節變化對人們生活的影響。通過觀察天氣的變化,以及天氣變化給人們生活帶來的影響,了解天氣預報的有關知識和測量天氣的簡單方法,最后,通過有計劃地安排,過一個有意義的暑假生活等。
四、教學重點難點:
1、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形成正確的家庭觀念、勞動觀念等最好的教育載體。
2、了解生活中常見的自然現象和科學常識,讓學生在貼近生活的親身體驗中完成多種能力的培養。
3、讓學生學會有計劃地安排自己的生活,能在成人的幫助下控制和調查自己的情緒。
4、了解生活中常見的自然現象和其他科學常識。
五、教改措施及教學中應注意的問題
1.根據學生年齡特點,在教育中以強化、感受、體驗為主要的教育方式。
2.通過真實的生活背景,引發他們內心的道德情感與規范意識,并自覺地接受規范制約。
3.在豐富的學習中感受生活,學會生活。
4.以兒童直接參與的豐富多彩的活動為主要教學形式,強調寓教育于活動之中。
5.要注意將活動的過程、方法、技能、與知識融合起來,而不是僅僅羅列知識和技能。
六、教學進度安排
與區教學進度相同。
下冊品德與生活教學工作計劃 篇5
一、學情分析
一年級共有學生93人,其中女生57人,男生36人。經過上一學期的努力,絕大部分學生已經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他們愛學習,有上進心。通過學習,學生有了自己的科學思維方式 ,對品德與生活探究過程有所了解,并能運用這一方法解決問題。一年級是小學生知識、能力、情感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他們對自我、他人、家庭、社會有了一些淺顯的認識,養成了一定的良好的行為習慣。隨著學生的社會生活范圍的不斷擴大,迫切需要進一步認識了解社會。因品德與生活課程的開放性、活動性、實踐性較強,絕大部分學生樂于學習這一門課程,能積極投入到品德與生活課程的課內外的學習活動中去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學內容共分三個單元,放眼看世界、珍愛和平生活、只
有一個地球。每個單元下設3個學習主題。本冊教學內容主要突出了視野的全球化,主要涉及到我的家鄉、我是中國人、走進世界等三個方面的課程內容。
(一)放眼看世界。1、世界有多大;2、多彩的世界;3、與世界同行。
(二)珍愛和平生活。1、戰爭的記憶;2、和平衛士; 3、放飛和平鴿。
(三)只有一個地球。1、地球哺育了我們;2、地球的傷心事;
3、為了地球的明天。
2、教材的設計思路及特點
A、教學內容視角的全球性
本冊教學內容將看似距離學生遙遠、實際上已與學生的生活不可分割的當今世界,通過地理環境、文化遺產、節日風俗、民族習慣、科學技術、戰爭與和平等不同側面,展示在學生面前。啟發并引導學生走進世界、關心并初步了解世界,將自己的生活、家鄉、文化、思考與世界的發展聯系在一起,增進對世界的親近感,愿意成為一個自立于世界的中國人。本冊教學內容主要是拓展學生的視野,為進入中學的學習奠定基礎。
B、以認識世界為主線,促使學生了解世界的地理、世界的發展史,把握人類社會進步的步伐。
C、注重把握世界發展的熱點問題,促進學生社會性發展
本冊教學內容的設計將歷史與現實緊密聯系起來,在分析審視歷史的同時,關注世界(人類)熱點問題的分析,使學生能縱向看待分析人類社會發展中出現的問題,形成科學合理的分析解決問題的思路。
D、以探究性學習為主,體現主題學習的綜合性,實現學習方式的轉變
E、以學生的情感體驗為基礎,讓學生在親歷中感悟和提高本冊教學內容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學生在親歷親為中經歷了學習的過程,學生走進了歷史、走進了事件,親歷了情感的波動,使學習內容與情感互動、與道德教育互動,情感的提升的效果真實有效,
三、教學目標
(一)、學會合作
1、知道社會生活中有許多事情只有合作才能做好。
2、懂得戰勝困難、獲得榮譽等都需要合作,明白合作的必要性及重要性。
3、增強學生的合作意識。
(二)、放眼看世界
1、初步知道世界的海陸分布及主要的地形等基本常識。
2、了解一些人類的文明遺產
3、知道一些國家的生活習俗、傳統節日、服飾、建筑、飲食等狀況。
4、知道我國已加入的一些國際組織,了解這些國際組織的作用。
(三)、放飛和平鴿
1、和平,我們共同的愿望
⑴知道世界各地的人們表達向往和平的方式,懂得和平的含義。
⑵了解為和平服務的組織,掌握為和平事業做出貢獻的人物事跡。
⑶激發學生熱愛和平的思想情感。
2、戰爭,人類的災難
⑴了解戰爭給人類帶來的不幸與災難,進一步體會和平的美好。⑵使學生更加珍惜現在的和平環境,居安思危,增強優患意識。
(四)、只有一個地球
1、地球,生命的搖籃
⑴認識到地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家園。
⑵通過活動,激發學生對地球媽媽深深的愛。
2、大自然的訴說
⑴了解由于地球生態環境遭到嚴重破壞,溫室效應、沙塵暴、珍惜物種瀕臨滅絕等問題挑戰著人類,使學生感 受到保護環境已刻不容緩。
⑵讓學生了解當前環境狀況,并探究問題產生的原因,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
3、地球累了
⑴知道人中問題是當今世界的重要問題之一,了解人口膨脹給人類生活造成的影響。
【下冊品德與生活教學工作計劃】相關文章:
品德與生活下冊教學計劃01-21
小學品德與生活下冊教學總結08-03
人教版《品德與生活》下冊教學計劃05-29
下冊品德與生活教學工作計劃八篇05-24
【精選】下冊品德與生活教學工作計劃4篇06-11
【精選】下冊品德與生活教學工作計劃三篇06-11
【精選】下冊品德與生活教學工作計劃3篇06-11
【精選】下冊品德與生活教學工作計劃四篇06-11
下冊品德與生活教學工作計劃錦集07-25
下冊品德與生活教學計劃三篇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