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教學工作計劃合集六篇
時間過得可真快,從來都不等人,我們的工作又進入新的階段,為了今后更好的工作發展,現在就讓我們制定一份計劃,好好地規劃一下吧。什么樣的計劃才是好的計劃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高中政治教學工作計劃6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高中政治教學工作計劃 篇1
一 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高三年級現有10個班級,1個選科類型(?),理科5個班級,文科2個班級。文科(1)班相對重點班,學情基本良好,文科(2)是普通班,學情開始有所好轉,但文科總體不是很好,學生的基本素質較對于理科班學生有很大的差距。
二、本學期提高教學質量的主要措施
1、精心備課。針對工作量相對較輕的情況,我們會精心準備每一節課。每節課都設計一份教學案。內容包括本節課的高考考點、考點綜述、重難點突破,易混點、近年有關本考點的歷屆高考題、該節課的反饋練習等。認真研究《浙江學科教學指導意見》,不讓學生走彎路。
2、提高課堂效率。以教學案為基礎,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充分做好課前準備、課后鞏固。
3、分層次教學。針對基礎較好的學生多給一些時間自由消化,針對基礎薄弱的學生,每節課留5分鐘對重要觀點進行強化記憶。
4、發揮課代表的作用,自覺組織背誦和默記。及時聯系老師,反饋信息。
5、每周一次綜合測試,及時講評。
高中政治教學工作計劃 篇2
一、指導思想
。1)面向全體學生,實施素質教育,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為學生全面發展奠定基礎,切實提高中學德育工作和課程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2)結合高中思想政治新課程標準,明確所教年級的教學目標的要求,從整體上確定與把握教學內容,以新課程標準為教學依據,結合當前教學改革的新形勢,學習和實踐新的教學理念,探索以學生為主體的新的教學模式。
。3)認真做好高考備課的工作,取得高考的豐收。
二、教學目標
通過《思想政治》的教學和復習,使學生進一步鞏固對馬克思經濟﹑政治﹑哲學和文化等一些基本理論知識的了解,使學生能夠說明常見的經濟和政治現象,學會運用相關原理分析問題的能力,學會理論聯系實際的分析能力,提高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運用能力,加強學生的高考應試能力。
三、教學要求
1、學習《課程標準》,并且結合《課程標準》中的識記、理解、運用的不同層次的基本要求,準確地貫徹在教學過程中,落實教學內容,把握教材的特點。
2、要充分利用有限課時,努力提高課堂效率。重點突出,難點講透。要積極創造條件,充分運用各種形象、直觀和現代化教學手段進行教學,以期獲得更好的教學效果。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思想實際,充分利用各種豐富的教育資源開展教學活動。
3、認真貫徹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將教材中的基本知識、現實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學生思想認識的問題有機結合起來,做到科學性和思想性統一,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理論觀察分析實際問題的能力。
4、加強學習,更新教育觀念,轉變教學行為和學生的學習方式,積極有效地探索和實施研究性學習,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自主性。重視對學生學習過程的指導,引導學生通過自己的研究和思考獲得結論。同時做好后進生的較換工作。
5、在認真學習、備課、講課的基礎上,積極參加市和縣里及校內的有關教研活動,互相學習,有意識地捕捉教學和教育的信息,更新教育、教學理念,提高自身的素質,以適應教學改革的新要求。
四、教學活動設計
1、同組指導教師的教學意見
2、師生交流會
3、研究教學實踐課
4、參觀示范課、講座、集體備課
5、、新高考教育的研究
高中政治教學工作計劃 篇3
一、指導思想
緊緊抓住課本,切實抓牢基礎;關注知識之間內在聯系,形成立體知識體系;注重講練結合,突出能力培養;落實教學環節,提高學生應試的水平和能力。關注新課標。
二、總體復習安排
時 間 教學內容
20xx年8月5日-20xx年3月中旬 第一輪復習(系統復習,按考點復習)
20xx年3月中旬-20xx年5月中旬 第二輪復習(專題復習,構建知識網絡,穿插時政,結合熱點。)
三、具體設計
1.第一輪復習(系統復習):基礎能力過關。
、倌繕耍合到y復習高中政治全部內容,夯實基礎知識,構建知識網絡,熟稔高考考點。
②要求:第一輪復習應遵循按章節或單元從知識要點、重難點、例題講解、練習鞏固、單元檢測、講評的程序進行。
、圩⒁馐马。
第一,引導學生夯實基礎知識,建構知識網絡 。要求學生復習必須立足于課本,熟練掌握教材所涉及內容,指導學生把書本知識串通、綜合起來,加強記憶。近年來,文綜考試下的政治試題基礎性非常突出,對主干知識,核心概念的考查有增無減,呈現出回歸課本的勢態,所以,教師一定要引導學生夯實基礎知識,督促學生牢固掌握基礎知識。
第二,此階段要理論聯系實際,在知識點的復習中要關注黨和國家的大政方針政策,結合熱點,穿插熱點,補充熱點內容。
第三,開始訓練學生科學的解題思維,培養學生基本的解題能力。良好的思維習慣的養成,主要是指導學生解題時能遵循這樣的思路并反復訓練。
a.閱讀題目。
b.分析題意,確定答題方向和范圍。(仔細審題,確定理論范圍和行為主體)
c.根據已有的知識判斷問題材料情景有無符合的知識原理。
d.根據題目所給信息,確定應選用什么樣的語言和基本知識原理來表達。
2.第二輪復習(專題復習,構建知識網絡):綜合能力突破。
、倌繕耍壕o扣時政熱點,重組知識,訓練技能,查漏補缺,構建知識網絡,完善體系。
、谝螅旱诙啅土暡皇堑诙閺土,它是建立在第一輪復習基礎上的深入、綜合和提高,使由知識到能力轉化的一個重要階段。
、郾据啅土暿强记暗臎_刺階段,本輪復習要做到:立足學科內綜合,加強學科間滲透;精選試題,規范答題,提高學生的應試技巧和得分能力。
、茏⒁馐马棧捍穗A段要實際聯系理論,特別要重視和注意時政熱點專題復習,要注意掌握好那些與考點內容相關的重大時事熱點問題。與教材的知識點對接,既是對教材知識點的應用,又是對教材知識點的重新梳理,是對學生知識和能力的再一次提升。
第一,在綜合訓練階段為使學生將所學到的分析與解決問題的方法、技能充分結合起來,應培養學生良好穩定的心理素質,要求他們注意以下幾點:
a.要注意審題,強化審題意識。在審題中,要注意審材料,審范圍,審主體,審分值,審設問,通過反復訓練,可以提高學生的審題能力。
b.要研究試題題型的設計,提高應試技巧。一般來說,高考試題的設問主要圍繞三個方面考察,即是什么,為什么,怎么樣,弄清設問的方向,可以提高答題的準確性。
c.答題要確切、簡煉,書寫規范、工整,盡量采取要點式答題。答題時要準確應用政治術語,防止用原理生搬硬套。避免出現答案寫得不少,得分卻極少的現象。
高中政治教學工作計劃 篇4
一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本人本學期共帶兩個高三年文科班,文科(9)班相對(16)班程度較好,有一部分尖子生,學困生較少,學情基本良好,文科(16)無尖子生,大部分學生在學,但無主動性,同時學困生較多,具體表現為不交作業,不記不背,更談不上綜合運用能力。總的看來,文科總體不是很好,學生的基本素質較對于理科班學生有很大的差距。
二、本學期提高教學質量的主要教學目標:
1、立足教材,把握考綱規定的每個考點所涉及的基礎知識。
能力建立在知識的基礎上,必須對基礎知識做到全面、認真的復習;A知識主要包括:一是教材中顯性的基本知識,即通常所理解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二是對教材知識延伸的隱性知識,即教材文字背后的東西,也就是通常所說的.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
2、整體把握知識的內在聯系,幫助學生構建知識網絡,對知識有整體的把握和理解,從而做到活學活用知識。
3、深化知識,訓練和提高學生的解題思維和分析能力。
三、本學期提高教學質量的主要措施
1、會精心準備每一節課。內容包括本節課的高考考點、考點綜述、重難點突破,易混點、近年有關本考點的歷屆高考題、該節課的反饋練習等。
2、提高課堂效率。以教師講解為主導,教師課堂分析、講解重點、難點和知識結構以及知識點之間的內在聯系,突出學科主干知識,突出知識的條理性、系統性;以學生練習為主線,幫助學生認識高考試題的特點、分析問題的基本思路和基本方法、組織答案的基本要求等,從而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
3、分層次教學。針對基礎較好的學生多給一些時間自由消化,針對基礎薄弱的學生,課下教師親自檢查對重要觀點進行強化記憶。
4、發揮課代表的作用,自覺組織背誦和默記。及時聯系老師,反饋信息。
5、每周一次綜合測試,及時講評。
高中政治教學工作計劃 篇5
高二思想政治課本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南,結合中學生的認識和實際,構成世界觀、人生觀教育的一個體系。課本由前言和既帶有專題性又有內在邏輯聯系的八課組成。
貫穿全書的主線是“兩個統一”:主觀與客觀的統一,個人與社會的統一。
課本的內在理論體系表現為“三個統一”: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的統一,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一,世界觀與人生觀的統一。
教學總目標
知識方面:通過教學,使學生懂得世界為什么是客觀存在的物質世界,能以自己的理解有條理地進行表述;懂得客觀物質世界是運動的,運動是物質的根本性質,同時了解到運動不是雜亂無章,而是有規律的,應做到認識事物運動規律、按規律辦事;懂得矛盾的含義,了解到我們的世界是一個充滿矛盾的世界,沒有矛盾就沒有世界;懂得世界是普遍聯系的整體,沒有聯系就沒有世界,世界上根本不存在孤立的事物存在;懂得由事物的聯系構成事物的運動,由運動引起事物的變化發展,分清事物運動、變化、發展的關系。
能力方面:通過教學,訓練學生抽象思維能力,能初步體驗出哲學理論的抽象性;訓練學生辯證思維能力,初步體會“兩個統一”、“三個辯證”之間的關系;提高辯證思維,分析具體實際問題的能力,分清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辯證法與形而上學的表現。
覺悟方面:能了解有神論、形而上學的荒謬性,自覺堅持無神論、唯物辯證法,能自覺要求自己,想問題、辦事情要從國情出發,要把立足點放在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上。
教材分析和教材對象分析
高二政治由前言和八課組成的,前言著重講哲學的概念及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意義。
八課內容共分四個部分:
第一部分:講物質和意識辯證關系,是唯物論知識,它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前提和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主要是第一課。
第二部分 :講事物聯系、運動、變化發展方面知識,是唯物辯證法部分,闡述唯物辯證法的根本觀點及與形而上學的根本區別,主要是二、三、四三課內容。
第三部分:從認識論上講了現象、本質、認識的發展與深化及認識與實踐的關系等等屬于馬克思主義哲學認識論部分,主要是五、八兩課。
第四部分:集中講人生觀問題,但不是純粹的人生觀,而是以主觀與客觀的統一觀點來闡述人的行為準則,人生價值與理想。
就教育對象學生來說,高二學生思維能力有限,學生水平參差不齊,因此,要引導學生入在教學過程中,力求做到由淺入深,培養學生思維能力。
高中政治教學工作計劃 篇6
一、指導思想
本學期工作以我校的工作思路為指導思想,根據所負責的年級的特點,以《新課程標準》為準繩,以培養學生全面素質為宗旨,以提高課堂效率為主線,開展務實、新穎、高效的教學活動。同時,積極配合學校的各項工作,引導廣大學生關注國際國內時事,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熱情及學習思想品德課的積極性,提高中學生的政治、人文素養。
二、工作目標
1.在教育實踐中,積極推進素質教育,不斷優化課堂教學模式。提高課堂學習效率。
2.在本學期,高標準完成各項教學質量指標。在一分兩率上爭取再有所提高。
3.利用多種教學手段和方式激發學生學習本學科的積極性,著重語言規范化表述的教學,加強書面表達能力的培養,加強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
4.抓實抓牢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教學。
5.做好XX學生的第一輪復習工作
三、具體措施
1.加強思想政治工作和常規管理,重視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對學困生既要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習的自覺性,更要對他們進行學法指導。
2.強化理想前途教育、學習目的性教育和形勢教育。引導學生逐步關注書本以外的國內外重大時事,培養他們學會關心政治、關注世界、關注國家和民族。
3.強化質量意識,優化課堂教學結構,著力提高課堂效率,向 40 分鐘要質量;要面向全體學生,不歧視任何一個學生;課堂上做到精講多練,課后認真做好培優補差工作。
4.復習階段,要認真制定復習計劃,精心組織復習,做到以綱為綱、以書為本,講清概念,揭示規律,指點迷津,提高學生的審題、解題的能力及速度。
5.引資料、學經驗。充分利用網絡平臺,搜集資料,拓寬學生知識面,拓展學生視野。積極參與聽課、評課活動,相互學習,取長補短,共同提高。
6.認真組織測試,強化綜合訓練,抓住學科的薄弱環節,及時補救。
7.加強學法指導,常規教學中,爭取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只起到引導作用,引導學生主動學習,主動參與,主動探究。
【高中政治教學工作計劃】相關文章:
高中政治教學教師工作計劃10-08
高中政治的教學反思07-28
高中政治的學期教學工作計劃02-09
高中政治教學工作計劃10-20
高中政治教學工作計劃01-28
高中政治教學教師工作計劃范文07-07
高中政治教學工作計劃06-02
高中政治教學教師工作計劃范文07-07
高中政治教學教師工作計劃范文07-07
高中政治教學教師工作計劃范文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