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四年級品德與社會下第二單元教學計劃

時間:2022-06-15 16:19:34 教學計劃 我要投稿

四年級品德與社會下第二單元教學計劃

  時光飛逝,時間在慢慢推演,相信大家對即將到來的工作生活滿心期待吧!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寫計劃吧。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計劃很難寫?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四年級品德與社會下第二單元教學計劃,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四年級品德與社會下第二單元教學計劃

  一、教學目標

  態度:體驗農民在農業生產中付出的勞動與智慧,懂得尊重勞動成果,體驗勞動的愉悅,熱愛勞動,尊重勞動者。

  能力:通過調查、收集、分析、運用資料等方法,能夠對農業與生活的關系進行簡單的探究,了解、體驗、嘗試農業勞動;能夠提高自身的勞動能力和勞動素質。

  知識:知道農業的相關知識,了解農業生產與人們生活的密切聯系,了解農業文明的發展歷程及現代農業和農村經濟的發展狀況。

  二、單元內容

 1、我們的衣食之源

  2、農業大家庭

  3、面對自然災害

  4、“考察”農業的歷史

  5、蒸蒸日上的新農村

  三、單元教學基本思路

  農業是人類社會最古老的物質生產部門,也是人類社會最基本的物質生產部門。它不僅是衣食之源、生命之本,而且是國民經濟的基礎。由此可見,農業在日常生活和社會發展中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但如何從學生的心理特征和和認知水平出發,激發學生了解農業的興趣,引導他們探究農業與生活的關系,這正是本單元設計的基本出發點。依據《品德與社會》課程標準的要求,教師要引導學生“通過日常生活中的某種農產品,探究農業生產與人們日常生活的關系,體驗農民為此付出的勞動與智慧”。因此,本單元在教材呈現方式上,注意從學生的日常生活出發,從學生熟悉的衣食住行說起,呈現學生知道或了解的農作物或農產品,由此激發學生的興趣、思考和探究意識。本單元的重點同樣不是講述具體的、系統農業生產知識,而是通過一些簡單農業知識,讓學生了解農業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引導學生懂得農業在我們生活中的重要作用,體驗農民的辛勤勞動,懂得尊重勞動者和珍惜勞動成果。

  本單元第一個主題是“我們的衣食之源”,首先從學生最熟悉的日常生活開始,通過呈現一些學生熟悉的圖片形式,引導學生去了解農業、農業所涵蓋的內容,思考日常生活與農業的密切聯系。第二個主題“農業大家庭”旨在引導學生通過討論、調查、收集資料、交流等方式,探究農業生產的特點——季節性、地域性。引導學生通過訪問了解“餐桌上的變化”,通過角色扮演體驗“水果今昔”,通過討論、調查了解不同區域、不同季節的農作物,讓學生感受現在農作物、農產品的豐富多樣。通過呈現稻谷、管理、收獲的一組圖,引導學生了解農作物的生長過程,體驗農民為之付出的勞動與智慧,懂得尊重農業勞動,形成正確對待勞動的態度。第三個主題“面對自然災害”,則是通過一些資料和圖片,了解自然災害對農業生產造成的極大破壞和危害,檢驗人類與自然災害作斗爭的可貴精神,并懂得合理利用自然條件才是防止自然災害的最好方法。第四個主題“‘考察’農業的歷史”,通過對農業歷史的展開,引導學生了解農業發展與社會發展的關系,理解農業的發展不僅是衣食之源、生存之本,而且還孕育著文明,蘊涵著豐富的文化。同時也從中感受現代科技給農業帶來的變化。最后一個主題是選學內容,主要是引導學生了解現代農村的改革,感受農村與過去相比翻天覆地的變化。有條件的學校可以組織學生直接去農村參觀、訪問農戶。

  由于本單元的內容,對農村學生來說非常熟悉,但對城市學生又相當陌生。因此,教材呈現了多樣的活動方式,以適應不同地區、不同學校的學生。教師在進行這一單元的教學時,一定要注意從學生的實際生活出發,引導學生思考并探究農業與生活的關系,這一點貫穿本單元內容的始終。

  四、單元教學指導建議

  1、教師要根據本地區、學校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展開教學活動。

  這一單元的內容對于農村學生和城市學生而言,有著很大的不同。因此,教師要根據具體情況有針對性展開各種教學活動。比如,對于農村學生,這一單元內容絲襪熟悉,有些活動可以讓演親自去體驗、探究,以獲得知識、提高能力;而對于城市學生,這一單元的內容比較陌生,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時注意創設一些與學生有關的生活情境,引導學生在多樣的活動中去了解農業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懂得農業的`重要性等等。再比如,由于農業生產的地域性特點,不同地區有著不同的農業生產和農作物等,因此教師一定要根據本地農業生產特點進行教學。

  2、教師要注意激發學生了解農業、探究農業的積極性。

  由于這一單元的內容,總體來說離學生的生活較遠,因此教師要通過討論、角色扮演、訪問、實地調查、參觀等多樣的活動方式,引導學生在不同的活動情境中形成了解、探究農業的興趣。同時,教師也要鼓勵每個學生積極參與活動,并注意讓每個學生都有參與的機會,關注每個學生的個性特點,并根據其特點給予不同的指導和幫助,從而使每個學生的潛力都能得到充分發揮。

  3、教師要關注學生收集、處理、分析資料能力的提高。

  這一單元的內容決定了學生的許多調查需要到實踐中,通過觀察、訪談等方式得出結論,這就要求教師要引導學生通過多種途徑收集準確、豐富的信息資料,并對收集的資料作進一步的處理、分析,以提高他們收集、選擇、處理信息資料的能力。

  4、教師要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各種體驗、探究和嘗試活動。

  這一點在這一單元的教學中尤為重要。由于農業生產與學生的實際生活還有一定的距離,因此創設豐富多樣的活動情境就特別關鍵。如果條件允許,教師要組織一些到農村參觀、訪問、調查等活動,讓學生在親身經歷中檢驗農業與生活的關系;如果條件有限,教師要在教學中努力創設一些情境,引導學生通過角色扮演、討論、模擬情境等方式,體會農業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五、單元教學評價建議

  1、學生是否能積極參與各種活動?

  2、能夠比較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意見和想法。

  3、能夠與同學積極合作、交流并分享學習成果。

  4、能夠通過多種渠道收集準確、豐富的信息資料,并進行分析、處理。

  5、調查、訪問、實踐活動是否獲得真實、深刻的感受?

  6、單元內容學習后是否能在生活中運用所學知識?

【四年級品德與社會下第二單元教學計劃】相關文章:

品德與社會-教學計劃05-08

《品德與社會》教學計劃05-11

品德與社會的教學計劃03-29

品德與社會的教學計劃12-10

品德與社會的教學計劃12-10

《品德與社會》教學計劃01-29

英語八下第二單元課件03-23

品德與社會第一單元教學設計12-19

品德與社會教學計劃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