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教學計劃范文匯編七篇
光陰迅速,一眨眼就過去了,很快就要開展新的工作了,此時此刻需要制定一個詳細的計劃了。相信大家又在為寫計劃犯愁了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教學計劃7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教學計劃 篇1
閱讀教學的總體目標是“加大閱讀量,開拓閱讀面,激發閱讀情,提高理解度,加強閱讀質”。
具體目標:
1、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意識和能力。在閱讀時間、形式、速度、方法、內容諸方面都能有較大的突破;
2、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在閱讀中不僅要“讀進去”,還要“吐出來”。采用多種方式引導學生獲得多種信息,獲得獨特體驗,在交流中張揚學生的閱讀潛能、語言表達力。
3、培養學生的智力水平。在語言得到豐富積累的同時,培養語感,發展思維,提高思維水平,提高各學科的學習水平。
4、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尤其是要注意到拓寬學生對于自然科學知識面,幫助學生形成科學的認識論和世界觀。
5、把“閱讀教學”作為提高教師教學素質的重要手段。教師借助閱讀手段使自己成為學生學習最好伙伴,最佳啟迪者和組織者。
6、“作文”和“閱讀”相互交融,相得益彰,彼此成為深化優化課改實驗的最佳支撐和組合。
閱讀教學的管理
抓好閱讀教學的管理。具體地組織好閱讀教學,定期不定期的開展閱讀競賽活動。發動學生帶來閱讀資料。組織好閱讀小組,對閱讀資料進行分類篩選,注明閱讀字數,閱讀時間、提出閱讀任務,做好“學生閱讀情況記錄”。
學生在閱讀中要做到:
閱讀要求:
1、為自己指定一份“本學期閱讀計劃”(可在家長和老師幫助指導下完成制定任務。)
2、給集體提供閱讀資料,可以提出一到兩個閱讀題目。做到共享閱讀資料。
3、積極參與學校、班級的閱讀主題交流、閱讀質量測試等各項活動。
閱讀速度:
提倡朗讀,每分鐘不少于50至60字。
閱讀內容:
閱讀淺近的文學語言類讀物,如童話、兒歌、寓言、故事;要閱讀一些數學讀物;自然、社會科學類讀物(如:《十萬個為什么》低幼版,和有關的圖文讀物。),也可以選讀一些適合學生的“有聲讀物”。
閱讀方式:
提倡課內閱讀為輔,課外閱讀為主的方式。
閱讀組織形式:
組織閱讀小組,小組內閱讀層次互補。每個小組里要選定組長,負責領導監督管理本小組的閱讀進程。
具體安排如下;
第三周:初步認識標點符號。
第四周:同音字的辨別。
第五周:注意區分前后鼻音
第六周:如何正確使用量詞。
第七周:“的”“地”的正確搭配。
第八周:AABB型詞語練習。
第九周:如何讓學生認識多音字。
第十周:慶祝“五一”勞動節。
第十一周:好書大家讀。
第十二周:背誦課文比賽。
第十三周:朗讀比賽
第十四周:古詩朗讀比賽。
第十五周:聽故事講故事比賽。
第十六周:好書大家讀。
教學計劃 篇2
為了全面貫徹素質教育理念,加大校園文化建設的力度,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特此組織“朗誦特長班”。朗誦是一門藝術,朗誦是口語交際的一種重要形式。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朗誦水平。根據特長班學員特點結合學校實際情況,制定一下計劃:
一、特長班活動目的:
1.通過各項活動,拓展學生的朗誦水平,激發學生閱讀詩歌的興趣;培養朗誦新秀。拓寬學生視野,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在文學實踐活動中全面提高語文素養,培養學生留心觀察主動探究、團結合作、勇于創新的精神。
2.把朗誦、文學欣賞、結合起來,提高學生審美修養,定期開展活動,提高學生的朗誦理論水平和對作品的欣賞能力。
3.健全組織,積極開展各項活動,有計劃、有組織地開展好各項活動。
4、深化素質教育,通過朗誦特長班開展表演、交流研討等活動,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同時讓學生體驗合作與成功的喜悅。
二、特長班活動計劃:
第一次:提出本學期特長班計劃。(共同討論)
第二次:朗誦的要點
第三次:朗誦的技巧
第四次:朗誦的基本表達手段
第五次:語速
第六次:舉辦朗誦比賽。(社員全體成員)
第七次:技能訓練
第八次:朗誦的技巧舉例
第九次:名家與朗誦
第十次:根據朗誦內容選配樂,配樂朗誦
第十一次:教師挑選學生抽測朗誦情況
第十二次:生自選朗誦資料,進行表演比賽。
第十三次:總結收獲,評選表彰優秀社員。
教學計劃 篇3
一、教學目標:
1.初步培養學生對于傳統文化的興趣,為將來的厚積薄發創造條件。
2.誦讀經典,積累豐富的語言,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3.直面經典,汲取中華文化的精髓,提高學生的人文素質。
4.誦中感悟,感受經典蘊含的思想性和藝術性,陶冶情操,凈化心靈。
二、教學內容:
本學期誦讀內容為三部分:
1、古詩十二首。
2、名人名言十句 。
3、帶“龍”的成語9個;含有“想”意思的成語6個;表示杰出、不一般的成語5個;描寫態度和藹的成語5個;成語接龍一組。
三、教學時間:
1.每周的經典誦讀課及一、三、五的晨間誦讀時間進行誦讀指導。
2.每天語文課上用1-3分鐘進行復習鞏固。
3.學生課外復習背誦。
四、教學策略:
1.教師范讀為主,輔以講解部分知識點。
2.學生反復朗讀為主,要求背誦積累。
3、檢查落實
。1)開辟“古文誦讀園地”評出每月的誦讀明星 。
(2) 每月統計學生的背誦進度。
。3) 集體展示,評選班級明星。
五、三年級課外閱讀推薦書目
一、必讀書目。
1、《語文經典讀本》
2、《愛的教育》
3、《稻草人》 葉圣陶 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1979年版
4、《寶葫蘆的秘密》 張天翼 農村讀物出版社20xx年版
二、選讀書目。(根據各自愛好有選擇性的閱讀。)
1、楊紅櫻系列
2、《周恩來》
3、《雷鋒的故事》
4、《岳飛傳》
5、《小學生十萬個問不倒》
6、《中國節日故事》
7、《中華美德故事》
教學計劃 篇4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通過教學使學生了解違法犯罪的基本知識,知道一般違法與犯罪的區別
2.能力目標:能夠結合違法犯罪的有關案例,正確判斷違法和犯罪行為,提高辨別是非的能力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在思想上樹立避免違法犯罪的觀念,不做法律禁止的事情
學情分析:
初中生正處在生理和心理發生巨大變化的關鍵時期,特別是他們的獨立意識和成人感大大增強,但是又因為年齡和閱歷所限,還不能真正做到明辨是非,法制觀念比較淡薄,而且自制力欠缺,經不住各種不良誘惑而養成種種不良行為習慣,甚至走上違法犯罪道路。所以在初中階段,尤其是在七年級下學期,加強有關違法犯罪方面的教育十分重要。
教學重點難點:
一般違法和犯罪的區別
重難點確定依據:
學生因對有關法律知識了解不深入,不能正確判斷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哪些不良行為屬于違法,不能正確區分一般違法與犯罪;且此知識點有著承上啟下的作用,掌握好一般違法與犯罪的關系,自然引出下一課時防微杜漸的重要性。
教學用具:
多媒體 ,卡紙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三國時期的劉備留給后人一句名言: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這句話說告訴我們:只要是”惡”,即使是小惡也不要做;只要是”善”,即使是小善也要做?墒牵诂F實生活中,有的人偏偏“惡小而為之”,最終做出違法的事情來,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這其中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但與他們不懂法,不知道什么是違法,什么是犯罪,有不良行為不注意加以矯治有很大關系。這一節課我們就來學習有關這方面的法律知識。
板書:8.1勿以惡小而為之
一般違法與犯罪的區別
講授新課:
【請你來幫忙】
展示案例“拾金而昧違法嗎?”。例舉三種不同觀點,請學生談談自己的看法,如何看待拾金而昧。
學生談論后,針對是否違法,出示相關法律規定:
20xx年3月16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一百零九條:拾得遺失物,應當返還權利人。拾得人應當及時通知權利人領取,或者送交公安等有關部門。
《中華人民共和民法通則》第七十九條規定:拾得遺失物、漂流物或者失散的飼養動物,應當歸還失主。
《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七十條規定:將他人的遺失物或埋藏物非法占為己有,數額較大,拒不交出的,處兩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兩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引導學生得出結論:拾金而昧是違法行為。
過度:除了拾金而昧,我們身邊還有很多值得我們思考的行為,請看大屏幕。
【你說我說】
問:你的身邊存在下列行為么?這些行為是違法行為么?
展示圖片:
行為1:隨意橫穿馬路
行為2:四處張貼小廣告
行為3:攔路搶劫
行為4:尋釁滋事,打架斗毆
行為5:隨意亂丟垃圾
行為6:成年子女不贍養年邁父母
行為7:吸毒販毒
行為8:拾金而昧
(學生回答過程中,要請學生簡要評析為什么該行為是違法行為)
由學生答題,引出:
做了法律所禁止的,是一種違法行為。不履行法律規定的義務,也是一種違法行為。
板書:1.違法行為----凡是不履行法律規定的義務或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為都是違法行為
過度:既然是違法行為,就會受到一定的處罰,如果你是法官,你將如何處罰這些違法行為呢?
【請你來斷案】
小組討論:如果你是法官,會對這些行為處以這樣的懲罰?
行為1:隨意橫穿馬路 行為2:四處張貼小廣告
行為3:攔路搶劫 行為4:尋釁滋事,打架斗毆
行為5:隨意亂丟垃圾 行為6:成年子女不贍養年邁父母
行為7:吸毒 行為8:拾金而昧 行為9:販毒
為了避免學生處罰的方式太過空泛,出示小提示,提醒學生可以參考下列處罰方式:有期徒刑,無期徒刑,罰款,死刑,警告…
學生討論后回答。
教師進一步問:你為什么對不同的行為采取不同的處罰呢?(為什么有的處罰是有期徒刑,有的處罰只是警告呢?)
教學計劃 篇5
一、 指導思想
多年來,我國的中小學在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時,往往緊跟形勢,德育教育中常常灌輸大而空的道理,教育成果不明顯。造成這一結果的原因是,缺乏貼近學生生活,可以規范學生行為的讀本。根據至圣先師孔子關于生活規范的教誨編寫而成的《弟子規》,具體闡述了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與學習上應該恪守的行為守則規范。該書全面講解了孝敬父母、關愛兄弟、尊敬長輩、修身養性、為人處事等方面的基礎,三字一句,朗朗上口,通俗易懂,是啟蒙養正、防邪存誠的最佳讀物。
我校開展學習《弟子規》活動,與國家倡導“八榮八恥”社會主義榮辱觀理念相一致,有利于加強和改進學生的思想道德建設,有利于學生養成教育。
二、 活動目的
學校作為一種特殊的育人場所,師生不能僅僅擁有“知識”,更重要的是要有“文化”。誦讀《弟子規》是熏陶學生思想、規范學生行為的'一種好方法。通過引導師生誦讀《弟子規》,能夠使師生弘揚國學文化,傳承國學精髓,接受圣賢智慧的教育!兜茏右帯肥侵腥A傳統經典文化,是一把構建幸福和諧人生的鑰匙。誦讀《弟子規》可以使師生在思想和行為上都得到教育,有助于擁有健康美好的人生,從而有助于和諧校園、和諧班級的構建。
三、 活動計劃
(一) 加強領導,制定計劃。
為了使學習《弟子規》活動能扎扎實實地開展,我們成立了以席占京校長為組長,以德育副校長為副組長,以教導主任、政教主任、各年級組長為成員的領導組。經過領導組的討論,制定本計劃。
(二) 學習對象
全體學生、教師以及家長。
(三) 宣傳動員
為了使師生充分認識學習《弟子規》活動的意義,學校首先召開教師會、班主任和語文教師會,使有關教師重視起來。其次,學校利用國旗下的講話、黑板報、班級學習園地、校訊通、家長會等平臺,向學生和家長宣傳動員,積極營造學習《弟子規》的良好氛圍。
(四)學習方式
1、教師
“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作為“學為人師,行為世范”的教師,正已才能正人。因此,在學習《弟子規》的活動中,教師不僅要率先學習,而且還要將其落實到行動中,從教育教學及生活的細節、小事做起,本著“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做人理念,做好學生的表率,做到“教學相長”。學校對教師的學習,不限具體的時間,不限定內容,不限定進度,但從學生對教師評教方面對教師進行反饋。
2、學生
對于學生的學習,我們堅持激發興趣,貴在引導,以生為本,力求做到以下幾方面: ① 讀:每天上午、下午、晚上預備前集體誦讀《弟子規》。
② 背:要真正使學習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對《弟子規》必須熟讀會背。“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
、 寫:這里的寫有兩種方式,一是與學生的書法練習結合起來,二是讓學生寫學習《弟子規》的讀書筆記和讀后感。
、 行:既然《弟子規》是啟蒙養生的好讀本,那么學習《弟子規》就不能“紙上談兵”,而必須落實在具體的行為行動中。通過教師率先垂范,讓學生認真踐行《弟子規》,落實日常行為規范和養成教育。
、 評:通過形式多樣的評比活動,使學生保持學習活動的興趣,使學習活動開展得更廣泛,更深入、更持久。我們擬開展的活動有:手抄報、展覽、朗讀比賽、背誦比賽,主題班會等。我們還要把學生學習《弟子規》的情況作為對學生進行綜合素質評定的一項重要內容。
3、家長
一方面,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和良好道德品質的養成離不開家長的教育引導,另一方面,家長的行為舉止和理念對學生也有著重要的影響。
、 我們要求班主任通過家訪、家長會、校訊通等途徑,指導家長用高尚的人格、良好的言行做好孩子的表率,做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師”。
② 我們要求家長及時將孩子學習《弟子規》的情況,以及孩子學習《弟子規》后的行為變化情況及時向班主任進行反饋。
學習《弟子規》任重而道遠,我們將不斷總結經驗,努力積淀書香校園,努力構建和諧校園。
教學計劃 篇6
教學目標
1.理解二次根式的定義,并會應用此定義判斷一個根式是否為二次根式;
2.會運用二次根式中被開方數的非負性,求被開方數中字母的取值范圍;
3. 會運用二次根式的非負性求值。
教學重點
重點:理解二次根式的定義;
難點:二次根式的非負性的靈活運用。
教學過程
一、回憶引入
1、什么叫做一個數的平方根?如何表示?
一般地,若一個數的平方等于a,則這個數就叫做a的平方根。
2、什么是一個數的算術平方根?如何表示?
正數的正的平方根叫做它的算術平方根。0的算術平方根平方根是0
用 (a0)表示。
3、平方根的性質:
正數有個平方根且互為 0有個平方根就是; 沒有平方根。
二、探究新知
探究一:
1.請同學們認真思考以下幾個問題,然后填空。
。1)、塔座所形成的這個直角三角形的斜邊長為米。
。2)、圓形的下球體在平面圖上的面積為S,則半徑為(3)、正方形的邊長是。
。4)、要做一個兩直角邊的長分別是7cm和4cm的三角尺,斜邊的長應為 cm.
觀察上面的填空你認為所填的各式有哪些共同特點?
方數。
2.請你根據二次根式的定義,說說一個式子要想成為二次根式應該具備哪些條件?
3.下列各式是二次根式嗎?
練習1:判斷下列各式中哪些是二次根式?
(1)1 (2)?16 (3)3?2 (4)?x(x?0) 2
。5)(m?3)2 (6)a2?2a?2
探究二、從二次根式的定義中你能知道被開方數及二次根式的取值范圍嗎? 小組討論,代表發言。
總結:被開方數為非負數,二次根式也為非負數,所以二次根式具有雙重非負性。
1.根據被開方數的非負性確定下列二次根式中字母的取值范圍。
例2:確定下列二次根式中字母的取值范圍:(師生合作共享探究的樂趣)
?1a?1?211?2a?3?x?x?1
歸納:求二次根式中字母的取值范圍的基本依據:
①被開方數零;②分母中有字母時,要保證分母。 練習2:字母取何值時,下列二次根式有意義?
(1)x?1 (2)2a?3(3)
思考:
當x是怎樣的實數時,x2 在實數范圍內有意義?x3 呢?
小組討論,代表發言,說出理由。
練習:字母取何值時,下列二次根式有意義? 1(4)2b?1??2b x
(1)(a?3) (2)?3x (3)24x (4)(21x2
2.二次根式非負性的應用
舊知遷移,若|x-3|與(y+3)2互為相反數,求x與y的值是 。 例:1.若x?3與(y+3)2互為相反數,求(x20xx)的值是 。 y
2.若a?2?2b?7?0,則a?2b?
三、小結
本節課學習了二次根式的定義及性質。掌握用二次根式的定義判斷一個式子是否為二次根式,根據的二次根式的雙重非負性能夠求解被開方數中字母取值范圍;能夠根據二次根式的性質求二次根式的值。
四、布置作業
課本P5練習題,習題21.1復習鞏固第1題。
五當堂檢測:
1指出下列各式中哪些是二次根式?哪些不是二次根式?為什么
。1)x2?1 (2)a?2?a?2?
。3)a?b?a?b?(4)a
(5)5m2 (6)m?n?m?n?
2、當x取怎樣的實數時,下列各數在實數范圍內有意義?
。1)x?1(2)?5x
。3)4x(4) x?12x?1
1
b?a3
、若(a2與|b+1|互為相反數,求的值。
4、若a?2+b?3=0,則a2?b?
教學計劃 篇7
一、指導思想:
為了弘揚中華傳統文化,讓詩詞的魅力深植于學生的內心。讓學生從小熱愛誦讀詩詞,學會賞析詩詞,從而發自心底的喜歡中國文化,并愿意竭盡全力繼承和發揚中華的傳統文化的教學。 《千字文》是一部優秀的童蒙讀物,也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得到了人們的普遍重視和喜愛!肚ё治摹吩谥袊糯耐勺x物中,是一篇承上啟下的作品。它那優美的文筆,華麗的辭藻,是其他任何一部童蒙讀物都無法望其項背的。正因為如此,我在教學中注重培養學生對《千字文》誦讀與賞析,宏揚中國傳統文化,培養愛國情感。
二、教學目標:
1、認識中國傳統文化的豐厚博大,了解國古代的優秀詩文。
2、培養學生對經典詩文的誦讀興趣,讓學生愛上閱讀。
3、在讀古文、背古詩的過程中,宏揚中國傳統文化,培養愛國情感。
4、豐富學生的文學儲備,加強其文學功底,促進學生成為一代具有豐厚文化底蘊的新世紀人才。
5、通過讀古文、背古詩,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幫助學生修身養性,凈化心靈,陶冶情操。
6、認識常用漢字,使80%的學生能夠獨立閱讀低幼讀物。
7、開發兒童的記憶潛能,發展學生的語言、思維、想象及表達能力,為兒童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
三、教學重難點:
疏通文意,熟讀成誦。
四、教學措施:
1、朗讀教學法,以讀促學,以讀帶學。
2、合作探究法,學習小組相互討論,相互啟發,合作探究領會文章。
五、課程計劃:
第一周:誦讀“天地玄黃——律呂調陽”(課本、多媒體)
第二周:誦讀“云騰致雨——菜重芥姜”(課本、多媒體)
第三周:誦讀“海咸河淡——有虞陶唐”(課本、多媒體)
第四周:誦讀“吊民伐罪——率賓歸王”(課本、多媒體)
第五周:誦讀“鳴鳳在竹——豈敢毀傷”(課本、多媒體)
第六周:誦讀“女慕貞潔——器欲難量”(課本、多媒體)
第七周:誦讀“墨悲絲染——虛堂習聽”(課本、多媒體)
第八周:誦讀“禍因惡積——忠則盡命”(課本、多媒體)
第九周:誦讀“臨深履薄——言辭安定”(課本、多媒體)
第十周:誦讀“篤初誠美——去而益詠”(課本、多媒體)
第十一周:誦讀“樂殊貴賤——禪主云亭”(課本、多媒體)
第十二周:誦讀“雁門紫塞——勉其祗植”(課本、多媒體)
第十三周:誦讀“省躬譏誡——凌摩絳霄”(課本、多媒體)
第十四周:誦讀“耽讀玩市——悅豫且康”(課本、多媒體)
第十五周:誦讀“嫡后嗣續——工顰妍笑”(課本、多媒體)
第十六周:誦讀“年矢每催——焉哉乎也”(課本、多媒體)
【【實用】教學計劃范文匯編七篇】相關文章:
【實用】學期教學計劃范文集錦七篇12-27
精選語文教學計劃范文匯編七篇12-13
【精品】語文教學計劃范文匯編七篇12-18
【推薦】語文教學計劃范文匯編七篇12-18
實用的小學教學計劃范文匯編六篇12-30
【實用】聘用合同范文匯編七篇09-17
【實用】學期教學計劃集錦七篇12-15
精選小學語文教學計劃范文匯編七篇12-19
實用的小學數學教學計劃范文匯編六篇12-19
【精華】教學計劃模板匯編七篇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