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學五年級下冊美術教學計劃(精選7篇)
時間的腳步是無聲的,它在不經意間流逝,我們又將奔赴下一階段的教學,寫一份教學計劃,為接下來的工作做準備吧!如何把教學計劃寫出新花樣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人教版小學五年級下冊美術教學計劃,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小學五年級下冊美術教學計劃 篇1
根據本校這學期的教學計劃目標我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和學生的年齡特點制定本學期五年級的教學計劃。
一、基本情況分析:
學生知識能力學習習慣分析:五年級學生對美術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掌握不是很好,學習習慣比較差,對美術的學習興趣也一般。
二、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對美術學習的興起和良好的學習習慣的養成。
2、提高學生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掌握。
3、注意培養和發展學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在教學環節和活動方式的布局上注意開放性和立體性。
4、通過啟發聯想訓練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
5、在美術活動中大膽的采用各種造型方式,并借助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
三、學習內容:
(一)以傳授美術基本知識和技法為主,提高學生美育方面的.理論素質和技能素質,擴大學生視野,接觸手工各方面的實踐,豐富表現力,在此基礎上充分發揮學生的內在潛力在繪畫手工操作、圖案各方面提高興趣,進行新的學習和創造。
。ǘ┮悦枥L和立體造型的方法選擇適合于自己的工具材料。
。ㄈ┯涗浥c表現所見所聞、所感所想的事物。
(四)發展美術構思與創作的能力。
(五)傳遞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小學五年級下冊美術教學計劃 篇2
同學知識能力學習習慣分析:
五年級同學對美術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有一定的掌握,學習習慣比較好,對美術的學習興趣也比較濃厚。
教學目的任務:
1、注意培養和發展同學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在教學環節和活動方式的布局上注意開放性和立體性。
2、通過啟發聯想訓練同學的發明性思維能力。
3、在美術活動中大膽的采用各種造型方式,并借助語言表達自身的想法。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培養同學的創新意識和動手實踐能力。
教學難點:同學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空間想象能力的培養。
個人教研專題:
小組合作學習中同學學習習慣意識的培養。
完成任務的措施:
1、認真備課、上課。
2、做好課前的各項準備活動。
3、拓展教學思路,做到以人為本,因材施教,因地制宜,以求達到最佳教學效果。
課時布置:
第一周:印象深刻的事
第二周:水墨游戲――山水
第三周:紙花
第四周:插花
第五周:壁飾
第六周:英俊的腳
第七周:漂亮的.鞋
第八周:鞋的聯想
第九周:我設計的鞋
第十周:黑、白、灰
第十一周:字的聯想
第十二周:版面設計
第十三周:報頭題飾和尾花設計
第十四周:秋風瑟瑟
第十五周:雕蘿卜(一)(二)
第十六周:非洲雕刻(一)(二)
第十七周:卡通畫(一)(二)
第十八周:可愛的家鄉
第十九周:我崇敬的人
第二十周:復習考試
小學五年級下冊美術教學計劃 篇3
美術課程教學是對學生進行美術教育的主渠道,根據美術新課程標準,為了讓全體學生生動、活潑、主動地發展,提高學生的審美潛力,使學生成為有健全人格、有創新精神的.合格人才,特制定本期教學計劃如下:
一、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共安排了14課,其中有欣賞課2課,繪畫課8課,工藝美術課4課。本冊繪畫課中安排了三課《學畫中國畫》,工藝課中安排了版畫,由于實際狀況和授課條件的關系,完成有必須困難,擬據實際狀況選學。其它的和學生生活息息相關,能夠完成。
二、學生狀況分析
學生已經到了五年級,學習任務比以前更重一些,時間不多。但是本年級學生對美術這門課有著相當濃厚的興趣,愿意學。還有部分同學個性愛好,在這方面也有特長。針對這些優勢和不足,只要揚長避短,適時點撥,點滴滲透,學生在美術方面的知識和技能都能夠有必須的增長和提高。
三、重點難點
根據學生狀況和地域的狀況,我決定把本期重點放在工藝課上。本期工藝課中的《美化板報、墻報》與學生活動關系密切,有實用價值,所以把這一課及其相關資料作為重點。
本學期教材安排的素描基礎:物體的結構比例和透視基礎。這兩方面的資料共有四課,專業性很強,概念抽象,學生沒有接觸過,比較難于理解。這是本期學習的一個難點。
四、教學模式
結合美術學科特點和學生實際狀況,在本期的教學活動中,以多種方式進行教學,室內和室外教學相結合,知識講解與實際操作技能相結合,想像與寫實相結合,教師引導和學生自主學習相結合。
五、課時安排
每周2節課一節課新授一節課練
小學五年級下冊美術教學計劃 篇4
一、教材分析
造型表現:運用形、色、機理和空間等美術語言,浙美版五年級美術教學計劃以描繪和立體造型的方法,選擇適合于自己的工具、材料,記錄與表現所見所聞、所感所想的事物,發展美術構思與創作的能力,傳遞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設計應用:運用對比與和諧、對稱與均衡、節奏與韻律等組合原理,浙美版五年級美術教學計劃了解一些簡單的創意、設計方法和媒材的加工方法,進行設計和裝飾,美化身邊的環境。
欣賞評述:欣賞、認識自然美和美術作品的材料、形式與內容等特征,通過描述、分析與討論等方法,了解美術表現的多樣性,能用一些簡單的美術術語,表達自己對美術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綜合探索:結合學校和社區的活動,以美術與科學課程和其他課程的知識、技能相結合的`方式,進行策劃、制作、表演與展示,體會美術與環境傳統文化的關系。
二、學期目標
1、培養學生科學的觀察方法和藝術概括力,分析立方體、圓柱體的結構特征,認識立方體、圓柱體的透視變化規律,能寫生簡單的生活物體透視現象。
2、繼續傳授中國畫筆墨技能,學生進行彩墨畫練習;欣賞中國現代中國畫大師作品,培養民族自豪感。
3、學習淺顯的手工技法。
4、培養學生抽象思維和實物中提煉幾何體的能力。
5、提高學生彩墨畫的技法與概括能力,能夠獨立的完成自己所要想要畫的內容。
6、在手工中培養學生的耐心、細致能力。
三、學情況分析
該年級段學生表達力強,有自己的獨到的想法,生活習慣上比較講究自我能力體現,不敢落與他后,學習能動性強,上課紀律上比較活躍。經過多年對該年級的了解,每個學生都有著自己獨到的特色,根據情況的不同,針對性教學方法也有所不同,學困生抓美術技能技巧的基本功,多讓他們看看優秀作品,多采取鼓勵性評語,多發揮他們自我能力的表現,展示每一個的自我特色;特長生教學中注重體現作品的價值的不同,學生自我感情的不同,各科知識、日常生活百態、各種欣賞相結合,來讓學生有更多的創作空間;中檔學生上課紀律認真專心,對基本知識的掌握有自己的獨到的見解,處于其他兩者的中間,但在手工方面還缺乏創意與自我體現。
四、措施
1、強造型能力的培養,對簡單的幾何形體進行寫生,并指導正確的觀察方法,以確定如何對事物進行造型處理,特別對困難的學生進行仔細研究分析。
2、具體手工能力比較弱的班級,多滲透本人最拿手的工藝能力,使該年級段的總體水平,有一定能力的提高。
3、班內作品展評及各種教學手段,以增強競爭意識及榮譽感,互相學習,提高美術興趣。
小學五年級下冊美術教學計劃 篇5
一、全冊教學理念:
1、運用形、色、肌理和空間等美術語言,以描繪和立體造型的方法,選擇適合于自己的工具、材料,記錄與表現所見所聞、所感所想的事物,發展美術構思與創作的能力,傳遞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2、運用對比與和諧、對稱與均衡、節奏與韻律等組合原理,了解一些簡單的創意、設計方法和媒材的加工方法,進行設計和裝飾,美化身邊的環境。
3、欣賞、認識自然美和美術作品的材料、形式與內容等特征,通過描述、分析與討論等方式,了解美術表現的多樣性,能用一些簡單的美術術語,表達自己對美術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4、結合學校和社區的活動,以美術與科學課程和其他課程的知識、技能相結合的方式,進行策劃、制作、表演與展示,體會美術與環境及傳統文化的`關系。
二、教學情況分析:
浙美版第九冊教材分造型與表現、設計與應用、欣賞與評述、綜合與探索等課型,其中綜合與探索課比重較大,主要來培養學生綜合能力和繪畫、手工制作技能的探索
三、措施:
1、加強造型能力的培養,對簡單的自然物進行寫生,并指導正確的觀察方法,以確定如何對事物進行造型處理。
2、面向全體學生,拉近個別超常學生與后進學生的距離,加強對后進學生美術上的培養。
3、學習“色彩原理”的理論性知識,以加強他們分析觀察事物的顏色變化能力。
4、加強對工藝上的技巧能力培養。
四、全冊課時安排:
本學期講授新課共25課時。
五、全冊教學內容、課時及單元課時計劃
小學五年級下冊美術教學計劃 篇6
一、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本班有學生31人。其中女生15人,男生16人。本班學生對美術的審美感不強,沒有基礎的畫法技巧,由于知識面不廣,造成學生在美術設計和應用中存在空白。因此,本學期著重讓學生學習設計知識、中國水墨畫知識、手工知識等,為學生以后的創作打好扎實的基礎。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本著以促進美術素養的形成為核心,探究性美術實踐活動為主線,人文性單元結構為基本特征的理念,以“接近社會、貼近學生、學以致用”為原則,選擇符合五年級學生身心特點的教學內容設計課題,形成了新的'美術教材新體系。全冊共有15課,內容涵蓋造型。表現、設計。應用、欣賞。評述、綜合。探索4個學習領域,其中造型。表現和設計。應用占有較大比重,欣賞。評述除了藝術瑰寶單元的內容外,其余大多隨堂教學,分配在各課之中。技能方面是按照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原則排列的。
三、教學目標
1、運用形、色、肌理和空間等美術語言,以描繪和立體造型的方法,選擇適合于自己的工具、材料,記錄與表現所見所聞、所感所想的事物,發展美術構思與創作的能力,傳遞自己的思想和情感。(造型、表現)
2、運用對比與和諧、對稱與均衡、節奏與韻律等組合原理,了解一些簡單的創意、設計方法和材料的加工方法,進行設計和裝飾,美化身邊的環境。(設計、應用)
3、欣賞、認識自然美和美術作品的材料、形式與內容等特征,通過描述、分析與討論等方式,了解美術表現的多樣性,能用一些簡單的美術術語表達自己對美術作品的感受。(欣賞、評述)
4、結合學校和社區的活動,以美術與科學課程和其他課程的知識、技能相結合的方式,進行策劃制作、表演與展示,體會美術與環境及傳統文化的關系。(綜合、探索)
四、教學措施:
1、進行班內、班際作品展評,以增強競爭意識及榮譽感,互相學習,接觸各種材料,提高美術興趣。
2、充分和利用設計,繪畫,寫生等教學手段,調動學生學習興趣和激情。
3、利用示范,多媒體等直觀手段進行欣賞以加強學生的興趣,開拓視野,并輔以技法訓練及增強其表現力。
小學五年級下冊美術教學計劃 篇7
一、學生現狀分析:
本屆五年級學生,我和他們一起度過了四年級的美術教學生活,所以對他們比較熟悉,學生當中的大部分都是喜歡美術這一學科的,他們渴望美,欣賞美,創造美。經過一年的訓練,他們的對于審美能力的認識和表現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我清醒地認識到他們在通往美學德道路上還有走錯路的'情況、停滯不前的情況、倒退的情況等等,如:在造型、設色等方面綜合能力較低,因此在教學中要對此進行針對性的訓練,提高其造型、設色、構圖等綜合能力。這就要求在五年級的美術教學中我必須面向全體,兼顧個體的差異,對他們進行全方位的美育教育。
二、本冊教材知識系統與結構
本冊教材由繪畫、欣賞、工藝三大部分組成。
繪畫的基礎知識:中國畫、水彩畫、素描、速寫、記憶畫、靜物寫生。
欣賞內容:美術作品中的動物、靜物欣賞。
手工:紙工、泥工。
三、本冊 教材總的教學目的:
(一)、對學生進行美育教育,逐步培養學生對自然美、社會生活美、藝術美的感受,愛好和審美能力。
(二)促進學生智力和才能的發展。
。ㄈ┦箤W生掌握美術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
難點:是對學生造型能力和審美能力而言主要是指創造美這一目的。
重點:培養學生擁有較高的審美眼光,對美的表現力,能認識生活當中的真、善、美、丑。
所采用的主要教學措施或方法:
1、講授談話法; 2、演示法; 3、觀察法; 4、練習法; 5、觀摩、欣賞法
【小學五年級下冊美術教學計劃】相關文章:
小學下冊美術教學計劃02-15
五年級下冊美術教學計劃11-16
五年級美術下冊教學計劃12-22
五年級美術下冊教學計劃08-23
五年級下冊美術教學計劃11-16
下冊美術教學計劃01-10
小學五年級美術下冊教學計劃(通用15篇)04-01
小學五年級美術下冊教學計劃(通用13篇)02-01
五年級下冊美術教學計劃范文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