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高一數學教學計劃范文匯總三篇
時光在流逝,從不停歇,又迎來了一個全新的起點,不如為接下來的教學做個教學計劃吧。那么教學計劃怎么寫才能體現你的真正價值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一數學教學計劃6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高一數學教學計劃 篇1
一、指導思想
準確把握《教學大綱》和《考試大綱》的各項基本要求,立足于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教學,注重滲透數學思想和方法。針對學生實際,不斷研究數學教學,改進教法,指導學法,奠定立足社會所需要的必備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基本能力,著力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運用數學的意識和能力,奠定他們終身學習的基礎。
二、教學建議
1、深入鉆研教材。以教材為核心,深入研究教材中章節知識的內外結構,熟練把握知識的邏輯體系,細致領悟教材改革的精髓,逐步明確教材對教學形式、內容和教學目標的影響。
2、準確把握新大綱。新大綱修改了部分內容的教學要求層次,準確把握新大綱對知識點的基本要求,防止自覺不自覺地對教材加深加寬。同時,在整體上,要重視數學應用;重視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如增加閱讀材料(開闊學生的視野),以拓寬知識的廣度來求得知識的深度。
3、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觀念。學生的發展是課程實施的出發點和歸宿,教師必須面向全體學生因材施教,以學生為主體,構建新的認識體系,營造有利于學生學習的氛圍。
4、發揮教材的多種教學功能。用好章頭圖,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發揮閱讀材料的功能,培養學生用數學的意識;組織好研究性課題的教學,讓學生感受社會生活之所需;小結和復習是培養學生自學的好材料。
5、落實課外活動的內容。組織和加強數學興趣小組的活動內容。
三、教學內容
第一章集合與函數概念
1.通過實例,了解集合的含義,體會元素與集合的屬于關系。
2.能選擇自然語言、圖形語言、集合語言(列舉法或描述法)描述不同的具體問題,感受集合語言的意義和作用。
3.理解集合之間包含與相等的含義,能識別給定集合的子集。
4.在具體情境中,了解全集與空集的含義。
5.理解兩個集合的并集與交集的含義,會求兩個簡單集合的并集與交集。
6.理解在給定集合中一個子集的補集的含義,會求給定子集的補集。
7.能使用Venn圖表達集合的關系及運算,體會直觀圖示對理解抽象概念的作用。
8.通過豐富實例,進一步體會函數是描述變量之間的依賴關系的重要數學模型,在此基礎上學習用集合與對應的語言來刻畫函數,體會對應關系在刻畫函數概念中的作用;了解構成函數的要素,會求一些簡單函數的定義域和值域;了解映射的概念。
9.在實際情境中,會根據不同的需要選擇恰當的方法(如圖像法、列表法、解析法)表示函數。
10.通過具體實例,了解簡單的分段函數,并能簡單應用。
11.通過已學過的函數特別是二次函數,理解函數的單調性、最大(小)值及其幾何意義;結合具體函數,了解奇偶性的含義。
12.學會運用函數圖象理解和研究函數的'性質。
課時分配(14課時)
第二章基本初等函數(I)
1.通過具體實例,了解指數函數模型的實際背景。
2.理解有理指數冪的含義,通過具體實例了解實數指數冪的意義,掌握冪的運算。
3.理解指數函數的概念和意義,能借助計算器或計算機畫出具體指數函數的圖象,探索并理解指數函數的單調性與特殊點。
4.在解決簡單實際問題過程中,體會指數函數是一類重要的函數模型。
5.理解對數的概念及其運算性質,知道用換底公式能將一般對數轉化成自然對數或常用對數;通過閱讀材料,了解對數的發現歷史以及其對簡化運算的作用。
6.通過具體實例,直觀了解對數函數模型所刻畫的數量關系,初步理解對數函數的概念,體會對數函數是一類重要的函數模型;能借助計算器或計算機畫出具體對數函數的圖象,探索并了解對數函數的單調性和特殊點。
7.通過實例,了解冪函數的概念;結合函數的圖象,了解它們的變化情況。
課時分配(15課時)
第三章函數的應用
1.結合二次函數的圖象,判斷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存在性及根的個數,從而了解函數的零點與方程根的聯系。
根據具體函數的圖象,能夠借助計算器用二分法求相應方程的近似解,了解這種方法是求方程近似解的常用方法。
2.利用計算工具,比較指數函數、對數函數以及冪函數增長差異;結合實例體會直線上升、指數爆炸、對數增長等不同函數類型增長的含義。
3.收集一些社會生活中普遍使用的函數模型(指數函數、對數函數、冪函數、分段函數等)的實例,了解函數模型的廣泛應用。
4.根據某個主題,收集17世紀前后發生的一些對數學發展起重大作用的歷史事件和人物(開普勒、伽利略、笛卡兒、牛頓、萊布尼茨、歐拉等)的有關資料或現實生活中的函數實例,采取小組合作的方式寫一篇有關函數概念的形成、發展或應用的文章,在班級中進行交流。
課時分配(8課時)
3.1.1 | 方程的根與函數的零點 | 約1課時 | 10月25日 |
3.1.2 | 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 | 約2課時 | 10月26日27日 |
3.2.1 | 幾類不同增長的函數模型 | 約2課時 | 10月30日 | 11月3日 |
3.2.2 | 函數模型的應用實例 | 約2課時 | |
小結 | 約1課時 |
考生只要在全面復習的基礎上,抓住重點、難點、易錯點,各個擊破,夯實基礎,規范答題,一定會穩中求進,取得優異的成績。
高一數學教學計劃 篇2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通過具體實例了解冪函數的圖象和性質,并能進行簡單的應用.
過程與方法能夠類比研究一般函數、指數函數、對數函數的過程與方法,來研究冪函數的圖象和性質.
情感、態度、價值觀體會冪函數的變化規律及蘊含其中的對稱性.
教學重點:
重點從五個具體冪函數中認識冪函數的一些性質.
難點畫五個具體冪函數的圖象并由圖象概括其性質,體會圖象的變化規律.
教學程序與環節設計:
材料一:冪函數定義及其圖象.
一般地,形如 的函數稱為冪函數,其中 為常數.
冪函數的定義來自于實踐,它同指數函數、對數函數一樣,也是基本初等函數,同樣也是一種形式定義的函數,引導學生注意辨析.
下面我們舉例學習這類函數的一些性質.
作出下列函數的圖象:利用所學知識和方法嘗試作出五個具體冪函數的圖象,觀察所圖象,體會冪函數的變化規律.
定義域
值域
奇偶性
單調性
定點
師:引導學生應用畫函數的性質畫圖象,如:定義域、奇偶性.
師生共同分析,強調畫圖象易犯的錯誤.
材料二:冪函數性質歸納.
(1)所有的冪函數在(0,+)都有定義,并且圖象都過點(1,1);
(2) 時,冪函數的圖象通過原點,并且在區間 上是增函數.特別地,當 時,冪函數的圖象下凸;當 時,冪函數的圖象上凸;
(3) 時,冪函數的圖象在區間 上是減函數.在第一象限內,當 從右邊趨向原點時,圖象在 軸右方無限地逼近 軸正半軸,當 趨于 時,圖象在 軸上方無限地逼近 軸正半軸.
例1、求下列函數的定義域;
例2、比較下列兩個代數值的大小:
[例3]討論函數 的定義域、奇偶性,作出它的圖象,并根據圖象說明函數的單調性.
練習
1.利用冪函數的性質,比較下列各題中兩個冪的值的大小:
2.作出函數 的圖象,根據圖象討論這個函數有哪些性質,并給出證明.
3.作出函數 和函數 的圖象,求這兩個函數的定義域和單調區間.
4.用圖象法解方程:
1.如圖所示,曲線是冪函數 在第一象限內的圖象,已知 分別取 四個值,則相應圖象依次為:.
2.在同一坐標系內,作出下列函數的圖象,你能發現什么規律?
高一數學教學計劃 篇3
為圓滿完成新高一的教學任務,使學生全面系統的掌握必修一到四的學習內 容,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我們高一數學組秉承“高一決定高考,細節決定成敗”的思想,從初、高中銜接起認真分析學情,積極研討,制定本學期教學計劃如下:
一、學生基本狀況:
(1)本年級共12個行政班,學生860人。在中考數學成績滿分120分的基礎上,我級100分以上的人很少,相對來說90分以上屬于高分,絕大多數90分以下;學生數學底子薄弱,學習環節不完整,學習習慣不科學;另外,班級差異大,層次多。我們要加強集體備課力度,夯實基礎,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2)由于初高中分別實施課改教學,高中教學內容與初中所學銜接度遠遠不夠,存在較大斷層,我們需制定并學習銜接材料,并且在新授的同時適時補充一些內容,勢必擠占新課的授課時間,時間緊任務重。我們要珍惜每一堂課,優化每一環節,提高學習效率,探索高效課堂。
(3)高一作為起始年級,作為從義務階段邁入應試征程的適應階段,學生有的是一份執著,期望值也較大。理想的期盼與學法的突變,難度的加強與惰性的生成等等矛盾沖突伴隨著高一新生的成長,我們必須轉變教學理念,并落實在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才能不負眾望。
(4)剛剛進入高一的學生還停留在初中時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以及對數學學習的散漫認識上,我們要從學生的認識水平和實際能力出發,研究學生的心理特征,做好初三與高一的銜接工作,幫助學生解決好從初中到高中學習方法的過渡。從高一起就注意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思維方法,良好的學習態度和學習習慣,以適應高中領悟性的學習方法。
二、教學內容任務:
本學期完成數學人教A版《必修1》和《必修2》兩冊內容。
三、教學措施要求:
(1)注意研究學生,做好初、高中學習方法的銜接工作;加強自我學習,特別是兩個綱領性文件——《國家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準教學要求》和《20xx年山東省高考數學科考試說明》的學習,吃透大綱,準確把握教學要求,提高教學效率,不做無用功。
(2)加強集體備課,發動全組同志,確定階段主講人,集思廣益,討論優化教學方案;各班級統一進度,分層要求,分層作業,分層考試;注意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輔助數學教學;注意運用多媒體、投影儀、電腦軟件等現代化教學手段輔助教學,提高課堂效率,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3)著眼于基礎知識與重點內容,集中精力打好基礎,分項突破難點。充分重視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教學,為進一步的學習打好堅實的基礎,切勿忙于過早的拔高,上難題。同時放眼高中教學全局,注意高考命題中的知識要求,能力要求及新趨勢,這樣統籌安排,循序漸進,使高一的數學教學與高中教學的全局有機結合。
(4)培養學生解答考題的能力,通過例題,從形式和內容兩方面對所學知識進行能力方面的分析,引導學生了解、訓練數學能力和培養數學素養。
(5)讓學生通過單元考試,檢測自己的實際應用能力,從而及時總結總結總結總結經驗,找出不足,做好充分的準備。
(6)精心組織教學,保護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重視數學學習能力培養;抓好尖子生與后進生的輔導工作,提前展開數學分層培養和數學基礎輔導。
【關于高一數學教學計劃范文匯總三篇】相關文章:
職高數學教學計劃范文【精選】03-25
數學教學計劃范文7篇03-15
小學的數學教學計劃范文03-21
關于五年級數學教學計劃范文匯總9篇03-16
關于六年級數學教學計劃范文匯總6篇03-22
關于三年級數學教學計劃范文匯總五篇03-28
關于四年級數學教學計劃范文匯總5篇03-26
關于小學數學教學計劃6篇03-16
初二數學的教學計劃范文03-22
關于四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范文匯總九篇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