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教學計劃

時間:2020-11-03 14:41:10 教學計劃 我要投稿

【精選】教學計劃匯編十篇

  時間稍縱即逝,我們又將奔赴下一階段的教學,我們要好好計劃今后的教育教學方法。你知道領導想要看到的是什么樣的教學總結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教學計劃10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精選】教學計劃匯編十篇

教學計劃 篇1

  一、指導思想:

  綜合實踐活動是基于學生的直接經驗,密切聯系學生自身生活和社會生活的、體現對知識的綜合運用的實踐性課程。它打破教育與生活的隔離,孩子們在學校當中在與其他場合當中一樣,需要享受一種完整的生活。學習的過程就是生活的過程,教改也好,課改也好,第一項任務就是把生活的權利還給孩子,把學習的過程變成生活的過程,加強學校教育與兒童生活、社會生活的聯系。它改變單一的課程結構,改變教學方式,為學生表現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提供空間。

  二、學習情況分析

  三年級小學生文化基礎知識、社會閱歷和人生體驗還非常有限,所以在實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目標應該是“在體驗中研究”,即以形成直接體驗為主,在研究和解決問題方面,強調養成初步的方向。實施綜合實踐課程,就是要為學生提供更多的機會,讓他們了解周圍的生活環境,關注自己及同伴當中的心理健康、人際交往問題,激發他們對自然和社會問題的好奇心,擴大視野,積累經驗。總之,就是要讓他們更多地去看,去聽,去想,去試。

  根據孩子的特點,我們今學期的研究主題是:自我生活:洗手的學問。

  三、學習目標

  學會從日常生活中發現問題;初步學會把一個問題分解為不同的要素和層次;有條理的收集有關日常生活方面的事實和素材;了解科學小實驗的一般步驟;養成良好的個人生活習慣。

  四、實踐方式

  資料的收集與整理;問卷調查;小實驗。

  五、方法引導

  如何分析、表述問題;知道每個觀點要有事實或資料作為依據;學習小組如何分工;如何上網查資料。

  六、學科整合

  與科學、品德與生活、健康教育、語文整合。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學會問題的表述;了解問卷調查的方式。

  七、課時安排

  每周一課時,便于師生都做好充足的課前準備,便于開展活動時進行資源共享。

  具體安排:

  1、2月份,制定計劃,選取課題

  ⑴書寫致家長的一封信,使家長了解綜合實踐活動這門課程。

  ⑵與學生一起選取課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⑶根據課題制定本學期的教學計劃。

  2、3、4、5月份:主題活動:洗手的學問

  ⑴制定小組計劃,分工合作。

  ⑵收集材料。

  ⑶調查采訪。

  ⑷討論交流。

  3、6月份,舉辦實踐活動。

  ⑴組織發動。

  ⑵物品準備。

  ⑶開展活動。

  ⑷活動總結

教學計劃 篇2

  河口中心小學踢毽子社團活動的教學計劃 踢毽子運動是一項良好的全身性活動,不需要專門的場地和設備,運動量可大可小,還有助于培養人的靈敏性和協調性,確保每名學生受益,更因其踢法簡單、花樣多,容易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能夠為終身體育打下堅實的基礎,是非常適合小學生的體育項目。

  立足于農村小學所特有的教育資源,我針對踢毽子的特色活動作了一些初步的開發和嘗試,效果比較顯著。以踢毽子為特色的體育活動,不僅能很好地貫徹落實每天鍛煉一小時的要求,還能切實改變學生的身體狀況,同時也是對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的繼承和發揚。

  我在總結踢毽子特色活動經驗的基礎上,以培養學生踢毽子的興趣為目標和出發點,在實踐中大膽嘗試、開拓創新,以多種活動手段促進學生踢毽子興趣的生成,推進踢毽子技能的提升,實現踢毽子特色活動的新發展。

  一、“運動無極限,快樂永相伴”,促進踢毽子興趣的生成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教育的首要金科玉律是讓孩子們感受到勞動的歡樂和學習成功的歡樂,是在孩子們的心中喚起自豪感和自尊感。”運動興趣是建立在運動基礎上,只有具備駕輕就熟的運動技術,才能進一步發展運動技能,與此同時運動興趣也逐步培養起來了。真正做到以活動促進學生踢毽子技術的提高,以技術的提高促進踢毽子技能的發展。

  學習踢毽子的技術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怎么才能更加直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運動技能?怎樣才能促進學生踢毽子興趣的生成呢?在開展踢毽子的活動中,我們要遵循健康第一、快樂為先的原則,以下方法對促進學生的運動興趣有比較直接的效果和作用:

  (一)對比法

  “腳內側踢和腳外側踢” 是基本踢法之一。開展“腳內側踢”活動時,我要求學生做到左腳支撐,右大腿帶動小腿,屈膝向上擺,膝關節外展小腿上擺擊毽子的一剎那,踝關節內屈端平,用腳弓內側把毽子把毽子向上踢起。而“腳外側踢”是與腳內側踢相反的動作。踢毽子時,左腳支撐,右大腿帶動小腿,膝關節內扣,小腿內外側上擺,擊毽子的一剎那,勾腳尖,踝關節外屈端平,用腳外側巴毽子向上踢起。

  在“腳內側踢和腳外側踢”的活動指導中,一方面對比技術的掌握程度和技術使用的合理性,讓學生在學習和練習的過程中進行技術動作的自我改正和提高;另一方面對比是否有小組合作學習和練習的主觀意向,讓學生具備小組合作學習和練習的習慣與能力。

  (二)競賽法

  踢毽子是小學生十分喜歡的一種體育活動,通過競賽的形式,使學生掌握多樣式的踢毽子方法,是很有必要的。

  同時,為了活躍課堂的教學氣氛,我讓學生兩人一組結對,以比賽的形式,相互激勵,使學生達到提高踢毽子技能的目的,既可收到良好的教學較果,又可促進學生身心的發展,提高學生的彈跳能力,靈敏性、協調性等。

教學計劃 篇3

  一、同學現狀分析:

  一年級的小同學,整體看他們活潑好動,大多數尊敬師長,團結同學,對人有禮貌,熱愛關心班級集體,學習勤奮。但大多數同學都是獨生子女,或多或少地有一些不良習氣,局部同學對他人的尊敬,對集體榮譽的珍惜趨于外表化,為了做給他人看而做,行動上缺乏自主性,在處置人際關系中意識狹隘。在新學期中應注意理論聯系實際,讓同學思想不時提高,自覺行動,形成良好的習慣。

  二、本冊教材的知識系統和結構:

  本冊教材共有13課,大致可分為:溫暖的家、美麗的春天、快樂的星期天、炎熱的季節。

  三、教學目的和重難點:

  1、初步知道家庭的基本構成以和家庭成員間的關系。

  2、能用自身特有的方式表達對家人的感謝。

  3、親近自然,喜歡在大自然中活動,感受春天的美。

  4、通過各種活動了解生活中常見的自然現象。

  5、通過觀察感受炎熱的盛夏,體會他給人們的生活、工作帶來的利與弊。并學會看天氣。

  教學重點:

  1、學文明理,培養同學正確做人的意識和能力。

  2、培養同學關心、保護同學的品質。

  教學難點:

  形成正確的行為習慣。

  四、教學中的主要措施:

  1、認真備課,注意教學方法,加強課堂教學,切實上好每一節課。

  2、依照激情---明理---導行---反饋的思路教學。

  3、適當補充教材,豐富教學內容,強化觀點形成。

  4、采取跟蹤調查,聯系家長等措施,促進同學良好意識、習慣的形成。

  五、教學進度:

  每周一課時。

教學計劃 篇4

  目標任務:

  主要是通過足球理論學習和足球信息的采集交流,對足球這門課程有一個全面的了解。通過親身體檢,掌握足球運動的學習的方法,掌握好正確的投籃手型,熟練的足球球性,良好的戰術素養,可進一步提高足球水平有著決定性的作用,足球運動是一項集體項目的運動,團隊合作是足球運動的靈魂,因此在學習足球的過程中可增強團隊合作精神,

  教學內容:

  1、二人基礎戰術配合,學習踢墻二過一配合,直傳斜插配合是學習足球的入門級別。

  2、技術單元(強化傳球,停球,一對一持球突破)考核過桿,射門。

  3、足球比賽的策劃,組織編排。

  4、足球裁判,學習足球競賽規則,足球裁判法,考核足球裁判的常用手勢。

  5、復習足球裁判常用手勢,臨場裁判實習。學習足球裁判的臨場分工和合作,學習過人和傳球技術。提高一對一個人進攻能力,強化跑動中射門能力。

  6、個人防守,集體進攻戰術,學習和掌握7人制與11人制比賽的不同和相同點,7人制比賽的位置分工和合作,掌握控球技術、組織和進攻能力。

  1、 足球二級水平教學目標

  (1)學習校園足球比賽的策劃,編排和組織方案。

  (2) 強化足球基本功,進一步提高技戰術水平。

  (3)學習足球競賽規則,學習和掌握足球裁判的基本方法。

  2、足球二級水平教學內容

  模 快

  教 學 內 容

  教 學 單 元

  A

  足球比賽的策劃。組織編排

  1、單循環賽

  2、淘汰賽

  3、分組循環,交叉淘汰

  B

  足球運球突破技術和7人制戰術

  1、強化傳球,停球,一對一持球突破

  2、踢墻二過一、斜傳直插戰術

  C

  足球競賽規則和裁判法

  1、學習足球裁判的常用手勢

  D

  課外活動交流和比賽

  1、各班組織A,B兩支球隊參加全校7人制足球賽。

  2、參加足球社團,結交足球球友,提高自已的足球水平。

  E

  足球裁判實踐

  1、復習足球裁判常用手勢,臨場裁判實習。

  2、學習足球裁判的分工和合作

  F

  強化傳球,停球,一對一持球突破、過桿,射門。

  1、學習跑到中傳球、停球、射門。

  2、提高一對一過人能力

  3、強化過桿,射門能力。

  G

  學習和了解足球比賽全場攻防戰術

  1、個人防守

  2、集體進攻戰術

  H

  課外活動交流和比賽

  1、學長指導高一年級各單元參加全校足球聯賽。

  2、組織足球社團活動,吸收新的球友加入社團。

  3、足球二級水平考試方法和評分標準

  分值

  考 試 內 容

  得分和扣分方法

  20分

  每節課考勤

  曠課一次扣2分

  30分

  老師和同學一起評測

  曠課一次扣1分,課堂演講評球加5分

  10分

  每人交一份下一年度全校足球賽策劃方案作業

  不按時交作業扣5分,創新方案加5分。

  20分

  過桿射門

  15秒20分,25秒10分

  20分

  考足球裁判的常用手勢

  隨機抽查考5個手勢,每個手勢4分

教學計劃 篇5

  【學習目標】:

  1、描述人體的免疫功能,及三道防線。(重難點)

  2、區別人體的特異性免疫和非特異性免疫。(重難點)

  3、說明計劃免疫的意義。

  【學習過程】:

  生活中有些人常常出現過敏現象,器官移植時為什么要“匹配”器官,通過本節課的學習,相信你能找到答案。

  一、自主學習

  自學課本P75-80頁內容完成下面問題:

  1、人們的生活環境中雖然有大量的病原體,但有的人卻沒有生病,原因是人體有_______功能。

  2、人體的三道防線分別是什么:

  ① ;

  ② ;

  ③ 。

  3、了解抗體、抗原的概念然后指出抗原、抗體與吞噬細胞之間的關系:

  刺激淋巴細胞產生 ,抗體與抗原結合,促進了 的吞噬作用,將抗原清除。

  4、免疫是人體的一種 ,人體依靠這種功能識別“自己”和“非己”成分,從而成分,從而 和 進入體內的 物質,或人體本身產生的 細胞和 細胞等,以維持人體的健康。

  5、計劃免疫是根據某些 的發生規矩,將各種安全有效的 ,按科學的免疫程序,有計劃的給兒童接種,已達到 、 和 相應傳染病的目的。

  6、接種卡介苗可以預防 ,接種百白破疫苗可以預防 、 和破傷風這三種傳染病。

  二、合作探究

  (一)小組討論,找出人體三道防線的組成和功能:

  7、第一道防線由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組成,它們具有________和_ _____________作用,此外還有_________________作用。

  8、第二道防線是由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組成,它們分別有_______ _______和___________ __作用。

  9、第三道防線主要由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組成,其作用分別是_____ _____和_________ __。

  10、第一道防線和第二道防線是人生來就有的,因為對 都有防御作用,所以叫做 (又稱為 )。而人體的第三道防線是人出生以后才產生的,通常只對 或 有免疫作用,因此叫 (又稱為 )。

  11、大家來談一談免疫都有哪些功能?

  (二)生活中我們會遇到下面這些問題,結合本節知識想想是為什么?

  12、人們成常說保持個人衛生,如勤洗手,勤洗澡等可以減少疾病的發生,這是為什么?

  13、為什么出過水痘的人不會再受水痘病毒的侵襲呢?

  14、為什么有些人在出過魚蝦后會出現過敏,過敏反應的出現是表示你的免疫能力下降了嗎?

  三、系統總結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大家了解了免疫的有關知識。

  ①人體的三道防線的組成和功能;

  ②非特異性免疫和特異性免疫的區別;

  ③免疫的功能;

  ④計劃免疫的意義。

  四、反饋檢測

  15、下列屬于人體的'第三道防線的是( )

  A、溶菌酶和肝臟 B、血液和消化液

  C、淋巴細胞和淋巴器官 D、皮膚、黏膜

  16、下列免疫中,屬于非特異性免疫的是( )

  A、接觸過麻疹病人的人不會再患麻疹 B、接種過卡介苗的人不得肺結核

  C、患過天花的人不會再患天花 D、眼淚中的溶菌酶能殺死細菌

  17、能產生淋巴細胞的器官是( )

  A、脾 B、肺 C、腎 D、心臟

  18、人呼吸道黏膜上的纖毛的作用是( )

  A、殺菌作用 B、吞噬作用 C、清掃作用 D、保護作用

  19、下列哪一項不能稱為人體的第一道防線( )

  A、皮膚角質層防止細菌入侵 B、呼吸道黏膜能黏附細菌,形成痰排除體外

  C、消化道中部分病菌被殺死 D、血液中的細菌被吞噬細胞消滅

  20、下列有關抗體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A、抗體是由淋巴細胞產生的 B、抗體是一種蛋白質

  C、一種抗體能消滅多種抗原 D、抗體是在抗原物質入侵人體后產生的

  21、人體產生抗體的過程是( )

  A、抗原→淋巴細胞→抗體 B、抗原→胸腺→抗體

  C、抗原→脾臟→抗體 D、抗原→淋巴結→抗體

  22、皮膚的保護作用,淚液的殺菌作用都屬于人體的( )

  A、非特異性免疫 B、特異性免疫 C、第二道防線 D、第三道防線

  23、下列屬于特異性免疫的是

  A、黏膜分泌物具有殺菌作用 B、唾液中溶菌酶溶解病菌

  C、呼吸道黏膜上的纖毛清掃異物 D、患過天花的人以后不會再患天花

  24、保衛人體的第一道防線是 和 。

  25、體液中的 和 是保衛人體的第二道防線。

  26、非特異性免疫的特點是,人人 就有,不針對某一特定的 ,而是對多種 都有防御作用。

  27、人體的第三道防線主要是由 和 組成的。

  28、病原體入侵到人體內刺激淋巴細胞,淋巴細胞就會產生一種抵抗該病原體的特殊蛋白質,叫做 。引起人體產生抗體的物質叫做 。

  29、完成連線

  A 疫苗 ① 預防的疾病

  B 卡介苗 ② 脊髓灰質炎

  C 百白破 ③ 肺結核

  D 糖丸 ④ 百日咳、白喉、破傷風

教學計劃 篇6

  一、教學內容:

  ① 種植幾種觀賞植物;種植油菜花

  ② 自我服務和家務勞動;

  ③ 生活小常識,勞技課教學計劃。

  這些內容不僅注意適應中學生的年齡特點和接受能力,而且具有思想性、科學性、實踐性和趣味性。

  二、本學期勞技課的教學目的

  1、使學生掌握一些簡單的種植方法。

  2、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自立能力和耐心細致的高尚品質。

  3、提高學生對勞動生活的學習態度和興趣。

  4、培養學生愛科學,愛生活,用科學的創新精神。

  三、本學期教學工作安排

  1、培養學生熱愛勞動的好習慣。

  通過了解,班上的大多數同學都是獨生子女,過慣了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壞習慣,面對這種情況,首先要對學生進行好的思想教育,告訴他們勞動創造了人,勞動是最光榮的,講一些熱愛勞動的小故事,來培養他們熱愛勞動的好習慣。

  2、積極進行勞動課的課堂教學改革,提高課堂效率。

  勞動課的教學不僅要重視理論知識的傳授,更要重視學生掌握勞動技能和各種能力的培養。因此在課堂上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引導學生掌握勞動和種植方法,學會總結規律,在學生掌握了簡單勞動和種植方法的同時,學會創新,給學生創造一個寬松和諧的學習氣氛,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掌握知識,提高了技能,陶冶了品德。

  3、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教師采用靈活的教學方法,充分調動學生熱愛勞動熱愛生活的興趣。

  4、經常帶領學生參加適當的社會實踐活動,培養他們大膽創新,勇于競爭的實踐能力。

  總之,在本學期教學中,要以以上的總體計劃來完成勞技課的教學工作,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為社會培養出高素質人才。

教學計劃 篇7

  一、指導思想:

  我班共有59名學生,本班學生學習努力,進取心強。行為習慣方面:學生能按照一日行為規范來做,但自覺性還有待提高,尤其是男孩子在這方面的養成習慣做得還不夠,下課會有奔跑現象出現,經常要老師同學提醒。

  學習情況:大部分學生思維活躍,作業能認真完成,有一定的競爭意識。但也有少數學生沒有很好的學習習慣。

  品德情況:學生愛集體,愛勞動,愛師長,愛同學,有較強的集體榮譽感。但由于是獨生子女的關系,會出現自私、虛榮心、盲目自滿的思想。

  結合這種情況我將做一下準備和計劃:

  二、具體工作:

  (一)班級建設

  1、文化建設:在開學一到兩周內,將教室文化布置到位,教室布置相應內容如下:班風、班訓、班級公示、我們的作品、語文學習成績一覽表、圖書角、衛生角等除了硬件方面的建設,還力爭在一學期內充分發揮學生、家長的主觀能動性。

  2、學習建設: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永遠是學校工作的中心,因此將采取各種辦法調動孩子們的學習積極性,讓他們主動學習,積極學習。從提高作業質量入手,到每一課、每一單元、每一學科知識的落實,讓每一個孩子都能夠得到發展,讓每一個孩子都能夠享受到學習的樂趣,體會到成功的喜悅。

  3、安全教育:安全教育是前提條件,將不遺余力的督促學生注意各方面的安全,上學放學,課中課余,將安全防患工作做到位,杜絕安全隱患。對于一些危險性的游戲,禁止學生參與;上學放學路上的安全,將與家長溝通,一起進行教育。

  (二)管理方法、途徑

  為了更好地開展工作,提高學生學習的紀律性和自覺性,我認為應該對學生的情況有一定的了解,但學生的內心世界,我還不敢說完全掌握。為了深入了解學生的思想狀況,我主要采取以下幾種途徑:

  (1)與學生交談。有計劃地利用班隊會課與學生交談,通過召開中下生座談會、召開班干部會議等方式來了解學生情況,增加師生感情消除學生與教師之間的隔膜,有利于開展工作。

  (2)不定期抽查學生的作業。通過平時的觀察與檢查學生的書面作業,了解學生的學習態度和進度,學生出現較大的進步要及時鼓勵與表揚,當學生的成績出現較大的退步時,要及時調查原因,扭轉局勢。

  (3)進行家庭訪問、召開家長會。通過與生父母的對話,了解生在家庭、社會等方面的表現情況。爭取家長對學校工作的配合。

  (4)在學習上對學生嚴格管理。常寫觀察日記,提高孩子們的寫作能力。

  (三)日常工作

  (1)組織好學生參加升旗和做操。

  組織學生參加每一周的升國旗,是對學生進行形象具體的愛國主義教育,做課間操是班主任堅持跟班指導,要求學生做到精神飽滿,姿勢正確,動作符合節奏,做操完畢整理好隊伍,依次返回課室。

  (2)檢查本班學生值日生工作。

  班級的值日制是培養生良好道德品質和自治自理能力的重要途徑。學校通過班級的值日工作,對他們進行關心他人,關心集體,熱愛勞動,培養勞動習慣等方面的教育,都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四)組織和培養班集體

  (1)確立共同的奮斗目標、培養良好的班風。

  班主任在了解和研究學生的基礎上,向全班學生提出明確的前進目標,并制定出有效措施,鼓勵全班學生努力去實現奮斗目標,一個奮斗目標的實現,就可以使班集體達到鞏固和發展。

  一個優秀的班集體還應該有良好的班風,正確的輿論。這種班風、輿論對學生有很大的教育作用。為此,班主任必須培養良好的班風,而培養班風要以正確的輿論做起。班上有了正確的輿論,壞事在班上就得不到支持,就會很快被制止,學風、班風就可以達到鞏固的目的。

  (2)選拔、培養和使用班干部。

  實踐證明,班干部是班主任的好助手,正確選拔、培養和使用班干部,有利于班主任搞好班上的工作。

  (3)做好個別學生的教育工作。

  班主任在組織學生開展集體活動的同時,要注意對學生進行個別教育工作。班集體中總有一些比較特殊的學生,他們或是學習差,或是性格孤僻,或是頑皮搗蛋。班主任必須做好這些特殊學生的教育工作總之,對個別生不能一概而論為差生,要區別對待,對癥下藥,因材施教。班級管理是一門藝術。班主任要在工作中努力吸取新經驗,充分發揮班主任的教育作用,引導學生健康成長。

  三、工作目標:

  本學期我班的基本目標是:建立一支有進取心、能力較強的班干部隊伍,全體同學都能樹立明確的學習目的,形成良好的學習風氣;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規范,弘揚正氣,逐步形成守紀、進取、勤奮的班風。

  四、班級愿景:

  本學期的班級目標是:團結和諧,積極發展!為著這個目標,我們將不遺余力的努力奮斗!

教學計劃 篇8

  一、指導思想:

  以黨的教育方針為指導,以堰十一中的計劃目標為統領,以《高考政治考試說明》為依據,以夯實學生的基礎知識和提高知識應用能力為核心,充分發揮備課組的集體智慧與力量,加強學法指導,堅持有效的訓練,提升我校高三學生政治學科成績。

  二、教學目標及對策

  1、立足教材,夯實“雙基”;督促學生在課堂上多背、多寫,熟練掌握教材,理解和靈活運用教材上的理論知識。

  2、立足課堂,提高效率;立足規范,提高能力。著力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懂得從經濟、哲學、政治、文化等多角度去分析、思考、解決熱點問題,著眼于學生能力的提高。

  3、精選二輪復習資料和試題,增強二輪復習的實效性、針對性和仿真性。

  4、歸納總結高考試題題型與解題方法技巧,進行變式演練。強化學生模擬訓練,著重題型訓練、規范訓練、限時訓練、變式訓練。

  5、重視每一次綜合檢測與講評,做到講練結合。

  三、第二輪、第三年輪復習要求:

  1、第二輪時間:20xx年3月15至5月初,第三輪5月初至6月初。

  2、主要目的:應用能力、考試技巧水平提高

  3、具體方法:回歸書本

  一是結合考綱,對反復考的考點,以往沒考過的考點,今年新增的考點,要高度注意,務求系統、規范、完整的把握。

  二是重溫知識體系和板塊,力求完整系統。與一輪復習對基礎知識的復習不同,三輪復習對基礎知識的復習更加注重知識結構網絡的梳理,強調從宏觀上把握知識的結構體系,把握知識的內在聯系,通過梳理,把學過的知識條理化、系統化、網絡化,切實掌握主干知識和重難點知識。從而提高應試能力和解題技巧,達到舉一反三、融會貫通的能力。

  一是要重溫舊題,盡量熟悉時政熱點和重點規范思維方法,做到胸中有數;

  二是統覽教材,熟悉教材的關鍵點、關鍵詞等骨干性語言。

  訓練必要的答題技巧

  ①審好題是答好題的關鍵,模擬訓練要從審題入手,而審好題的訣竅就是多讀題。古人說“讀書千遍,其意自現”。審題的關鍵也是多讀。好多同學做錯題的主要原因就是讀題太少,不舍得在讀題上下工夫,而是草草一度就憑印象選擇或答題,往往會造成“下筆千言,離題萬里”。

  ②提高選擇題正確率。選擇題的首選解法是排除法。排除法包括排錯法和排異法,排錯法用來排除錯誤選項,排異法用來排除與題干無關的選項。經過排除以后還要對剩下的“正確”選項進行可行性驗證,經證明言之成理才為正確選項,這些步驟缺一不可。此外還可以使用定義法、因果關系法等。

  ③回答題解答要規范簡潔。答好回答題的要求是,語言簡潔、條理清晰、書寫規范、重點突出、切中要點、準確使用學科語言。答好回答題也離不開審題,而且關鍵在于審題,審題包括審材料(審清材料包括那些信息)、審設問(審明問題指向),切忌盲目作答。最后留出7天左右的時間用于學生的回歸教材、強化記憶、查漏補缺,進一步強化基礎知識的記憶,整理錯題筆記,加強對知識和能力的鞏固。調節和平衡考前心態,在心理上打下高考堅實基礎。

  四、具體措施:

  1、備課功夫花得深,重基礎,促能力,知識的結構網絡化、輻射化。

  2、上好課,向40分鐘要質量,有廣度、深度、難度。

  3、專題講座要科學化、理論化,實踐性強,引導學生關心時政,關心國內外重大熱點問題。

  4、詳細落實看書、練習、測驗、考試、評講、課外輔導等環節,不輕易疏漏。

  五、教學資料:

  20xx屆高三政治教學主要選用的資料是《新課標導學》

教學計劃 篇9

  一、 生活活動

  教師重點引導:1、 提醒幼兒隨時注意將秋衣掖進褲子,尤其在大、

  小便后。

  2、 提醒幼兒在洗手后要抹油,注意不要抹的太多,手心、手背、手腕等處都要抹到并涂抹均勻,。

  3、 提醒幼兒在戶外活動前穿背心,能自己拉好拉鎖,翻下衣領,幫助個別能力弱的幼兒拉好拉鎖。

  二、活動區活動

  1、活動區,包括以下幾個區域:音樂區、建構區、小超市、閱讀區、美工區、插接區、益智區

  2、教師重點指導美工區,指導幼兒制作圖書,重點指導幼兒能將零散的、自制的書頁想方法連起來。

  三、 教育活動

  活動名稱:神奇的火車

  活動目標:1、啟發幼兒大膽想象并以繪畫的形式表達自己的想象。

  2、用較連貫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講述自己繪畫作品。

  活動過程:

  一、 激發興趣,引出課題

  師:小朋友你們聽誰來了?(播放火車啟動的音樂)對,就是火車來了,這還是一列神奇的火車呢!

  二、 引導幼兒回憶故事情節

  1、 教師提問:“這列火車和一般的火車一樣嗎?為什么說它是列神奇的火車?車上都有那些乘客?”

  2、 幼兒講述故事中的情節

  三、 親自體驗,想象變化

  1、師:神奇的小火車真有趣,小朋友想不想乘坐神奇的小火車?那就請你們坐上這列神奇的小火車,想想你下車時會變成什么?(播放火車開動的音樂)

  2、師:神奇的小火車到站了,這列火車真神奇,能使里面的乘客發生變化,你們已坐過這列神奇小火車了,大家想想看,你自己變成了什么,請小朋友用你的小畫筆來告訴我們,好嗎?(啟發幼兒充分展開想象,大膽描述自己的想象。

  四、 幼兒創作,教師指導

  五、 幼兒講述自己作品,師生共同欣賞

  三、 戶外游戲

  (一)集體游戲:影子、跳遠比賽、我們都是木頭人

  目標:練習雙腳跳、行進跳、雙腳向前、向上跳

  (二)分散游戲:手頭玩具自選

  手頭玩具:拉力器、球、繩、包、飛盤、棍

  目標:幼兒按意愿選擇活動器材,嘗試一物多種玩法。

教學計劃 篇10

  一、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該年級共有71名學生,絕大多數學生活潑好動,好表現自己,愛聽老師表揚。一學期的行為規范訓練,學生已養成一些良好的習慣。課間能文明休息了,能注意衛生,不亂扔紙屑,按時完成作業,上課時不守紀律、做小動作的人少了,知道要為集體爭光,集體榮譽感非常強。由于是外來民工子女,許多小朋友不懂禮貌,待人接物不太清楚,他們有的沒有獨立意識強,個性也很強,但自理能力很差;有的社會交往雖積極主動,但卻不善于共處,缺少團結協作精神。今后,行為規范訓練還需加強,反復抓,抓反復,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行為習慣。

  二、單元教材簡析(教學目標、重點、難點)

  總要求:促進學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發展,為學生認識社會、參與社會、適應社會,成為具有愛心、責任心、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個性品質的社會主義合格公民奠定基礎。

  (一)情感?態度?價值觀

  1、珍愛生命,熱愛生活,養成自尊自主、樂觀向上、熱愛科學、熱愛勞動、勤儉節約的態度。

  2、在生活中養成文明禮貌、誠實守信、友愛寬容、公平公正、熱愛集體、團結合作、有責任心的品質。

  3、初步形成民主、法制觀念和規則意識。

  4、熱愛祖國、珍視祖國的歷史、文化傳統。尊重不同國家和人民的文化差異,初步具有開放的國際意識。

  5、關愛自然,感激大自然對人類的哺育,初步形成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

  (二)能力

  1、能夠初步認識自我,控制和調整自己的情緒和行為。初步掌握基本的自護自救的本領。養成良好的生活和行為習慣。

  2、能夠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感受和見解,能夠傾聽他人的意見,能夠與他人平等地交流與合作,學習民主參與集體生活。

  3、學習從不同的角度觀察、認識、分析社會事物和現象,嘗試合理地、有創意地探究和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學習對生活中遇到的道德問題做出正確的判斷和評價。

  4、學習搜集、整理、分析和運用社會信息,能夠運用簡單的學習工具探索和說明問題。

  (三)知識

  1、初步了解兒童的基本權利和義務,初步理解個體與群體的互動關系。了解一些社會組織機構和社會規則,初步懂得規則、法律對于社會公共生活的重要意義。

  2、初步了解生產、消費活動與人們生活的關系。知道科學技術對人類生存與發展的重要影響。

  3、了解一些基本的地理知識,理解人與自然、環境的相互依存關系,簡單了解當今人類社會面臨的一些共同問題。

  4、知道在中國長期形成的民族精神和優良傳統。初步知道影響中國發展的重大歷史事件。初步了解新中國成立和祖國建設的偉大成就。

  5、知道世界歷史發展的一些重要知識和不同文化背景下人們的生活方式、風俗習慣。知道社會生活中不同群體、民族、國家之間和睦相處的重要意義。

  三、主要教學措施

  1、全面把握課程目標,改變過去偏重知識學習,忽略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培養的教學觀念,通過多種教學活動,掌握必備的知識。

  2、善于調動和利用學生已有的經驗,結合學生現實生活中實際存在的問題,共同探究。

  3、創設學習情境,靈活選用教學組織形式為學生的自主學習和生動活潑的發展提供充分的空間。

  4、充實教學內容,從教科書擴展到學生的整個生活空間,把教學內容與本地區實際有機結合起來,同時關注社會新的發展和變化,增進課程內容的現實性和親近感。

  5、拓展教學空間,不局限于學校和課堂,創設條件盡可能向社會延伸。讓學生積極參與社會實踐,體驗社會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

  四、提高教學質量的措施

  1、活動中把握低年級兒童身心發展的基本特點,順應低年級兒童的學習特點,遵循低年級兒童品德形成發展的規律。做兒童活動的指導者、支持者和合作者。

  2、創造性的使用教材,有效地開展活動。

  3、教學活動之后,利用兒童尚存疑問之處或再提出新的教育要求,引導兒童把活動不斷向縱深發展。做好教學活動的后記工作,對課程標準和教材提出建設性的意見,對教學活動主題的變更、活動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和解決的辦法以及兒童的表現等進行記錄、分析。

【【精選】教學計劃匯編十篇】相關文章:

小學音樂下冊教學計劃匯編【精選】03-25

精選四年級上冊教學計劃模板匯編十篇03-23

精選會議方案匯編十篇12-04

精選一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范文匯編十篇04-13

精選香山作文匯編十篇03-03

【精選】夏雨作文匯編十篇04-10

【精選】日落作文匯編十篇04-04

精選日落作文匯編十篇03-19

精選秋風作文匯編十篇03-21

精選友情作文匯編十篇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