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二年級道德與法制上冊教學計劃

時間:2021-04-03 09:08:02 教學計劃 我要投稿

二年級道德與法制上冊教學計劃范文

  時間過得飛快,我們的教學工作又將抒寫新的篇章,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教學計劃了。很多人都十分頭疼怎么寫一份精彩的教學計劃,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二年級道德與法制上冊教學計劃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二年級道德與法制上冊教學計劃范文

  一、學生基本情況分析:(學生情況、學習本學科的知識水平、習慣、能力、興趣等)

  本班共有學生人,其中男生人,女生人,這些大部分聰明好學,上進心強。初步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行為習慣,學習較認真,能比較有興趣的參與到老師預設好的一些實踐活動中來,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較強。但由于學生年齡小,也出于安全方面的考慮,本學期,主要是在課堂內開展教學,以兒童的生活為核心,以觀察、操作、探索、調查、游戲為主要形式,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創新意識,引導他們學習簡單的處理信息,獲取新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雖然通過一年級的學校生活,學生的自理能力有了提高,能做到關心集體,熱愛學校,但是學生的年齡比較小,自控能力差,堅持性短,所以我們老師要多指導、多教育、多開展活動,讓學生掌握基本的生活知識和勞動技能,對自然現象或生活中的問題有探討的興趣。讓學生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的接班人。

  二、教材分析(本冊教學內容、教學目標、重難點、各單元主題解讀)

  整冊教材的編寫既具有針對性,又具有實效性。在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的同時嚴格遵循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和學習的心理特點,以兒童的社會生活為基礎,密切聯系學生的生活經驗,整合兒童與自我、兒童與社會、兒童與自然的關系,精選有教育價值和生活典型意義的案例作為教材內容,引導學生健康,安全的生活,愉快、積極的生活,負責任、有愛心的生活,動腦筋、有創意的生活。教科書內容在促進學生的良好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展為目標的同時,力求反映現代社會對公民素養的要求。全冊內容共分為五個單元:第一單元:開開心心每一天;第二單元讓我的身體更棒;第三單元:我會照顧自己;第四單元:我生活的地方;第五單元我愛綠樹,我愛藍天。這四個單元既有培養學生交際能力,熱愛家鄉的思想情感,又有掌握自然規律和生活中所需基本生活常識的體驗、探索、調查的實踐機會。

  教材編寫的基本特點:

  1、尊重兒童的生活和需要,以學習主題構建教科書體系。

  品德培養回歸生活,就是強調要加強品德教育的生活性和活動性,本教材遵循兒童的生活邏輯,以兒童的現實生活為基礎,以兒童生活時間和空間發展為線索,選取兒童生活必須的、感興趣的、真實的、對兒童發展意義的內容設計主題活動,根據兒童的`認知特點,按照由易到難的原則,對所選內容進行精心的安排,引導兒童到真實世界中去體驗、感受、領悟,在生活中發展,在發展中生活。

  教材以兒童生活為主線,把課程標準中的三條軸線、四個方面的內容精心組合起來,打破學科界限,按照由易到難、由近及遠的原則,結合時令、節假日等合理安排。單元內部各主題相互聯系,每個主題中的各個活動之間也具有良好的邏輯性、順承性,由此突出了單元內容結構的嚴謹性。

  2、重視主題活動和游戲中的體驗感悟,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

  主題活動和游戲是教和學的載體,因此,本教材特別注重兒童活動的設計。教材以圖文并茂的形式呈現各種活動的過程,旨在充分發揮教科書的對話功能,引發兒童的興趣,并引導兒童體驗和感悟,促進其身心的全面發展。同時,主題活動和游戲為學生提供了學習的方式,讓他們在實踐和體驗中提高。這種設計會有效地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

  3、重視學習方法的引導,單元內主題構建模式多樣化。

  單元主題構建形式靈活多樣,有效的體現學生學習方式與教師教學方式在教科書中的統一。各主題的呈現由主題的性質、內容來確定:有的以體驗方式為主,引導兒童在生活中發展提升;有的以問題解決為主,培養兒童的問題意識和初步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的以探究為主,引導學生通過對某一問題的調查訪問、搜集資料等方式探求知識。書中留有空間讓學生參與其中,學生不再是教科書的旁觀者,而是一個參與者、對話者。

  4、注重活動中的個性評價,促進學生的主體性發展。

  評價不僅是激勵學生發展的手段,更是課程的內容資源。教科書引導學生學會鼓勵、尊重、欣賞,在活動中善于發現,通過自評、互評、教師評、家長評,進一步促進他們發展。教科書中的評價是即建立在關注學生發展的基礎上的,強調關注學生在活動過程中的表現,加強人文性教育引導,促進學生情感、態度、行為習慣、知識技能的和諧發展。

  三、教學措施

  小學品生課是一門教育性、情感性很強的課程,“激情、明理、導行”是品社課教學的三要素,而激情則是重要因素。因此,品社課更要摒棄空洞說教,注重情感教學,引導學生以積極的情感體驗參與教學的各個環節,在愉悅的情緒狀態中學習、掌握、深化道德認識,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與行為習慣。

  1.以趣激情,導入新課。依據教材特點和學生實際,善于發現和利用教材中能激發學生情感的因素,力求把課導得巧妙、新穎、有趣,達到引人入勝的效果,使學生的學習情緒不斷高漲。以趣激情的導課方法多種多樣、因文而異、因人而異。

  2.知中生情,學文明理。學文明理是思想品德課的一個重要教學環節。這個階段主要通過學習課文,分析歸納,讓學生悟出道理,初步形成道德認識,而情感是在認識客觀事物中產生的,“知之深,愛之切”,因而教師要善于在學生學文明理過程中,在學生形成道德認知前后,因勢利導地激發學生的道德情感。

  3、渲染課堂氣氛,產生情感共鳴。小學生善于直觀體驗,側重形象思維、易受感動。我要力求將課文中的道德知識點與學生情感上的激發點結合起來,利用現代媒體手段,把靜態的文字、抽象的術語、干巴的數字變成形象生動的語言或畫面。讓學生在具體認知中受到感染,產生情感上的共鳴,激起敬慕道德榜樣行為的情感。

  4、精心設計問題,增強心理體驗。要讓學生理解課文、明白道理,很關鍵的一點就是要根據教材的重難點,精心設計一些富于啟發性的問題引導學生,并借助假設聯想、想象對比、角色互換、心理移位等心理體驗,把學文與明理,知識上的接受與情感上的認同有機結合起來。

  5.情理交融,辨析導行。學生要將學文明理中形成的道德認知化為具體實踐中的道德行為,“辨析導行”十分重要。

  6、要注重感情的評價標準。小學生由于受年齡、家庭和周圍環境的影響,對道德評價標準難免存在片面性和局限性。

  7、認真學習《全日制義務教育道德與法制課程標準》,把握課程的實質。樹立開放的、綜合的課程觀。樹立科學的學生觀,充分尊重學生的人格,創設寬松、和諧、活躍的課堂氛圍。確立新的教學觀,教學方式服務于學習方式。尊重學生的差異,進行開放性的、發展性的、鼓勵性的評價。創造性的使用教科書,開拓性地尋找和使用教學資源。

【二年級道德與法制上冊教學計劃范文】相關文章:

《道德與法治》教學計劃03-25

道德與法治教學計劃15篇03-28

小學二年級上冊的音樂教學計劃范文03-22

小學語文上冊教學計劃范文03-15

二年級語文上冊教學計劃05-11

二年級體育上冊教學計劃05-06

二年級語文上冊教學計劃05-10

音樂二年級上冊教學計劃03-22

二年級音樂上冊教學計劃03-22

二年級體育上冊教學計劃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