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教學計劃三篇
時間真是轉瞬即逝,我們又將奔赴下一階段的教學,該寫為自己下階段的教學工作做一個教學計劃了,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教學計劃而煩惱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教學計劃4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教學計劃 篇1
一、教學指導思想:
以教育部《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指導綱要(試行)》為指導。培養學生對信息技術的興趣和意識,讓學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術基本知識和技能,了解信息技術的發展及其應用對人類日常生活和科學技術的深刻影響。通過信息技術課程使學生具有獲取信息、傳輸信息、處理信息和應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學生正確認識和理解與信息技術相關的文化、倫理和社會等問題,負責任地使用信息技術;培養學生良好的信息素養,把信息技術作為支持終身學習和合作學習的手段,為適應信息社會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礎。
二、教材分析:
本套教材是青島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術》。 教材中設有一些固定欄目。[閱讀與思考]欄目是給學生提供了與知識、技能、情感和價值觀相關的問題情境,引發大家進行思考,進而引出個性化的問題,以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為下一步的學習做好鋪墊。 [學習目標]明確了本單元的知識目標、技能目標和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學習與探究]本欄目設置了范例精講、加油站等是基本知識和技能學習的主要環節。 [實踐與創新]學生可在學習過程中靈活運用基本知識與技能、進行自我評價。[我的收獲]本欄目是引導學生對本節課的學習進行總結。教材注重培養學生探究信息技術的興趣,通過一些學生感興趣的主題探究活動,培養學生信息收集、加工、分析問題、語言表達、與人協作等方面的能力。
三、班級情況分析:
本學期七年級共八個班,據了解,個別學生的家里有電腦,而且大部分學生在小學學過計算機,對計算機知識有了一定的了解,也掌握了一定的操作,學生對信息技術這門學科比較感興趣。但從學生上課情況看來,學生的水平參差不齊,各人接受水平不一,所以今后要做好培優輔差工作。同時,學生都還是小孩子,心態好玩,自我控制能力比較低,所以在上課時,還要注意各班的上課紀律,讓他們養成良好的上機習慣,保證上課順利進行。
四、教學目標及要求:
培養學生對信息技術的興趣和意識,讓學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術及其應用對人們日常生活和科學技術的深刻影響;通過信息技術課程,使學生具有獲取信息、處理信息和應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學生正確認識和理解與信息技術相關的文化、倫理和社會等方面的問題,負責任地使用信息技術;培養學生良好的信息素養,把信息技術作為支持終身學習和合作學習的手段,為適應信息時代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礎。
擬定本學期教學目標: 教學強調基礎知識,重視教學方法、教學技能;注重教學生動形象,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思維能力、提高教學效果,課堂中注重小組互助合作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加強學生上機實踐操作管理和引導教育加強學生上機紀律管理,完善機房管理條例,約束學生不良行為、組織優勢生輔導后進生上機實踐操作,實現小組互助合作學習與教學。
五、教學內容及課時安排:
第一單元:信息與信息技術
第1課:信息的特征 1 課時
第2課:現代信息技術與生活 1 課時
第3課:計算機探秘 1 課時
第4課:使用計算機管理文件 2 課時
第5 課:信息安全信息道德 1 課時
教學計劃 篇2
一、指導思想:
學習社會發展常識與中國基本國情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培養學生初步整理歸納知識以及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理解人類社會發展和國情知識對個人成長的重要意義。提高愛國熱忱,弘揚民族精神,增強社會責任感,促進學生更好地成才;培養學生的探索創新精神和參與社會實踐活動的能力,推進素質教育。
二、教學要求 :
本學期根據學校工作調整,本人上期是從事七年級思品教學,這期從事九年級政治教學,本期的主要教學[復習]任務:七年級、八年級、九年級的教材復習,時政熱點等。由于是新接手九年級,三個班的教學進度不一樣,有的班級已完成新課教學,而個別班還有相當一部分新課未上完,可能要在第一學月才能完成,結束新課教學,這樣給復習帶來了一定的難度。
三、教學措施
1、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積極性,以學生為中心開展教學,以中考為目標,進行全面的復習,樹立為學生負責的教育思想;
2、采用互動式教學,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活躍課堂,激發學生主動學習;
3、扎實基礎、突出重點,培養學生堅強意志,能夠堅持學習。
4、充分運用新課程理念,加強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注重教學的過程和方法,知識和能力,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三維目標的落實。
四、教學過程與方法:
通過教學[復習],讓學生了解我國的國情、國力,提高了愛國熱忱,弘揚民族精神,增強社會責任感,促進學生更好地成才;培養學生的探索創新精神和參與社會實踐活動的能力,推進素質教育。
根據九年級政治學科的教學要求和中考的要求,先結束新課,已經結束新課的班級,組織復習,待六個班教學進度統一后,進行總復習。具體教學進度如下:
1、第一至第二周:完成第四單元的教學任務;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我們所面臨的機遇與挑戰,人類社會發展的基本規律和歷史發展趨勢;了解我國近幾年來所發生的變化,我國新世紀的奮斗綱領和奮斗目標;能夠聯系實際認清歷史發展趨勢,明確歷史使命,增強社會責任感。要求懂得“科教興國”的重要意義,當今的世界的是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的競爭。社會主義建設事業需要大量的、多種多樣的人才。每個青少年應該根據自身條件和祖國的需要,確立成才目標,努力成長為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合格人才。明確自己肩上的重任,承擔起神圣的歷史使命,為國家的繁榮昌盛貢獻自己的力量。
3、第三周,對第四單元的內容進行復習,并進行檢測。
4、第四至八周:以初中思想政治教材為依據,進行第一輪的系統復習。然后進行一次(第一次診斷適應性考試)綜合性測驗。
5、第九至十三周:完成時政的教學任務;對時政要點、熱點結合教材進行第二輪復習。完成初三思想政治的綜合練習。
6、第十四周至學期結束:進行綜合性復習;挑選適量的符合中考要求的綜合性題目進行訓練。要求學生運用所學的有關理論知識,分析社會生活的實際問題和青少年成長的實際問題,在理論和實際的結合中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迎接中考的到來。
通過一學期的學習,讓學生能明確自己的歷史使命,努力學習,刻苦鉆研,提高覺悟,學好本領,準備擔負起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任;通過學習,師生能夠在學習中國共產黨同進步。同時力爭讓學生在中考中取得好的成績。
教學計劃 篇3
一、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內容有:六個單元,每個單元包括“音樂欣賞”、“器樂”、“樂理知識”等等內容,這些內容均有機的聯系在一起。本學期教學內容包括唱歌、欣賞、器樂、視譜等,其要求如下:唱歌:學習用正確的口形唱歌,咬字吐字清晰,學習正確的呼吸及連音演唱方法,能夠很好的表現歌曲的情感。欣賞:欣賞優秀的歌曲、樂曲、民歌、民間歌舞、民間器樂曲。了解人聲的分類和演唱形式,常見的樂器和演奏形式,了解中外杰出音樂家。感受音樂的不同情緒。器樂:練習豎迪的演奏姿勢與方法,培養初步的齊奏、合奏的能力。視譜:通過學習認識四二拍,四四拍的強弱規律。
二、學情分析:
四年級的學生思想已經有所成熟,總體來說,女生對音樂中的音準與節奏及動作的模仿能力普遍比男生要好。學生們的唱歌習慣不是很好,喊唱的現象還比較多。他們的識譜能力很差,一首比較簡單的曲譜對他們來說也比較困難。而且我發現學生的節奏感不是很好,唱歌時還不是很明顯,特別是跟音樂做動作時就算經過老師的反復提醒、強調、練習還是會有很多的學生跟不上節奏。通過音樂教學,突出其學科的特點,把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精神的培養滲透到音色教育中,啟迪智慧,培養合作意識和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使學生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全面發展的新人。
三、教學目標:
。ㄒ唬└惺芘c鑒賞
1、音樂表現要素
。1)對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種音響感到好奇和有趣,能夠用自己的聲音或樂器進行模仿。能隨著熟悉的歌曲或樂曲哼唱,或在體態上作出反應。
。2)能聽辨不同的女聲和男聲。知道常見的中國民族樂器和西洋樂器,并能聽辨不同類型其音色。
。3)在感知音樂節奏和旋律的過程中,能夠初步辨別節拍的不同,
能夠聽辨旋律的高低、快慢、強弱。
。4)能夠感知音樂主題、樂句和段落的變化,并能夠運用體態或線條、色彩作出相應的反應。
2、音樂情緒與情感
。1)聽辨不同情緒的音樂,能用語言作簡單描述。
。2)能夠體驗并簡述音樂情緒的變化。
3、音樂體裁與形式
(1)聆聽少年兒童歌曲、頌歌、抒情歌曲、敘事歌曲、藝術歌曲、通俗歌曲等各種體裁和類別的歌曲,能夠隨著歌曲輕聲哼唱或默唱。
。2)聆聽不同體裁和類別的器樂曲,能夠通過律動或打擊樂對所聽音樂作出反應。
(3)能夠區別齊唱和合唱、齊奏和合奏。
。4)能夠初步分辨小型的音樂體裁與形式,能夠聆聽音樂主題說出曲名,每學年2—4首。
4、音樂風格與流派
。1)聆聽中國民族民間音樂,知道一些有代表性的地區和民族的民歌、民間歌舞、民間器樂曲和戲曲、曲藝音樂等,了解其不同的風格。
。2)聆聽世界各國民族民間音樂,感受一些國家和民族音樂的不同風格。
。ǘ┍憩F
1、演唱
。1)樂于參與各種演唱活動。
。2)知道演唱的正確姿勢及呼吸方法,并能在唱歌實踐中逐步掌握和運用。能夠對指揮動作及前奏作出恰當的反應。
。3)能夠用自然的聲音、準確的節奏和音調有表情地獨唱或參與齊唱、合唱。
。4)能夠對自己和他人的演唱作簡單評價。
。5)每學年能夠被唱歌曲4—6首。
2、演奏
。1)樂于參與各種演奏活動。
。2)學習課堂樂器的演奏方法,參與歌曲、樂曲的表現。
。3)能夠選擇適當的演奏方法表現樂曲的情緒,并對自己和他人的演奏進行簡單評論。
。4)每學年能夠演奏樂曲2—3首。
3、綜合性藝術表演
。1)能夠主動地參與綜合性藝術表演活動,并從中享有樂趣。
(2)在有情節的音樂表演活動中擔當一個角色。
。3)能夠對自己、他人的表演進行簡單的評論。
4、識讀樂譜
。1)用已經學會的歌曲學唱樂譜。
。2)結合所學歌曲認識音名、音符、休止符及一些常用記號。
。3)能夠識讀簡單樂譜。
(三)創造
1、探索音響與音樂
。1)能夠自制簡易樂器。
。2)能夠運用人聲、樂器聲及其他音源材料表現自然界或生活中的聲音。
2、即興創造
。1)能夠即興創編同歌曲情緒一致的律動`或舞蹈,并參與表演。
。2)能夠以各種音源及不同的音樂表現形式,即興創編音樂故事、音樂游戲并參與表演。
3、創作實踐
(1)能夠創作2—4小節的節奏短奏。
。2)能夠創作2——4小節的旋律。
。ㄋ模┮魳放c相關文化
1、音樂與社會生活
(1)關注日常生活中的音樂。
。2)喜歡從廣播、電視、磁帶、等傳媒體中收集音樂材料,并經常聆聽。主動參加社區或鄉村的音樂活動,并能與他人進行音樂交流。
(3)樂于聽音樂會或觀看當地民俗活動中的音樂表演。
2、音樂與姊妹藝術
(1)接觸與了解戲劇、舞蹈等表演形式,認識音樂在其中的作用。
。2)能夠用色彩或線條表現音樂的相同與不同。
3、音樂與藝術之外的其他學科
。1)能夠選用合適的背景音樂,為兒歌、童話故事或詩朗誦配樂。
(2)知道一些不同歷史時期、不同地域和國家的代表性兒童歌曲。
四、教學策略與措施:
本學期我將針對四年級各班級學生學習的情況,采取靈活多樣的方法進行教學,強調以音樂為本、注重情感體驗,在注重審美體驗的同時加強學生的基礎樂理知識的學習。教師是教學的組織者和指導者,是溝通學生與音樂的橋梁。教學中要正確處理自己和學生的關系,提倡民主教學,使學生的心情愉快、想象力豐富,使學生以充滿自信的態度迎接每一次的學習。
教學進度計劃
單元
教學內容
課時
1
1、音樂課常規教育
2、趕海的小姑娘
3、欣賞:大海啊,故鄉
4、小螺號
4時
2
1、草原放牧
2、守株待兔的老農夫
3、聆聽:哪吒再生
3課時
3
1、我們的田野
2、田野在召喚
3、聆聽:田園隨想
3課時
4
1、牧童
2、村晚
3、聆聽:牧童短笛
3課時
5
1、快樂的潑水節
2、聆聽:金蛇狂舞
2課時
6
1、愉快的夢
2、侗家兒童多快樂
3、欣賞:匈牙利舞曲
4課時
7
期末考試:每人進行單獨表演
1課
【【推薦】教學計劃三篇】相關文章:
社團教學計劃05-05
就讀教學計劃04-28
歷史教學計劃05-17
美術教學計劃05-11
科學教學計劃05-11
音樂教學計劃05-17
數學教學計劃05-08
體育教學計劃05-09
科學教學計劃05-08
歷史教學計劃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