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三年級上冊語文教學計劃范文(精選3篇)
日子如同白駒過隙,我們的教學工作又將抒寫新的篇章,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寫教學計劃吧。好的教學計劃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三年級上冊語文教學計劃范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小學三年級上冊語文教學計劃范文1
一、學情分析
我班現有學生42名,其中男生人,女生人。大部分學生天真聰穎,接受能力也較強,但小部分同學紀律散漫,行為習慣不好,學習沒有自覺性,經常作業不按時完成。所以存在著學習上的“貧富懸殊”。作為三年級的學生,已初步具備邏輯思維的能力,在聽方面,絕大多數同學能認真聽別人講話,能聽懂一段話和一件簡單的事。結合言語交際的訓練,多數學生能用普通話說幾句意思連貫的話。但也存在一些性格內向的學生有話卻不知如何說起的現象,還有待于提高。
寫字作為學生的強項,半數學生能做到真正的“入體”,結構美觀,線條流暢。在閱讀教學中,大部分同學朗讀課文能做到正確、流利,但缺乏感情;關于學習方法的教學有待于深入教給學生,讓學生掌握更多的學習方法,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在寫作方面,部分學生基本能寫出生動、具體且富有豐富想象的片段。部分學生寫的語句沒有條理,錯別字較多,且不會正確使用標點符號。作為三年級的學生,他們的作文基本功薄弱。大多數同學不能掌握基本的寫作方法,不懂得深化中心。語言表達不細膩。習作能力較差,不能抓住生活的細節,從細微處來體現人與人的情感。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的編排
本冊教材分4各部分:
1)、課文 8個單元 40篇課文
2)、古詩誦讀 8次 8首古詩
3)、綜合練習 8次
4)、作文 14次
課文分8個單元,每個單元5篇,共40篇課文。本冊教材的生字為348個,繼續積累詞語345個。課后練習分為三個部分。第一是“閱讀芳草地”,主要是提示閱讀要求,指導閱讀方法,激發閱讀興趣;第二是“詞句活動室”,安排少而精的字、詞、句練習,幫助學生理解,增加口語表達和交際的機會,提高學生的說話能力。每個單元前還編寫了學習“導語”,主要介紹本單元學習內容和閱讀練習的重點。本冊教材各單元閱讀訓練的重點為:一、二單元,預習課文;三、四單元,復述課文;五、六單元,理解詞句;七、八單元,提出問題。
“古詩誦讀”安排在各單元中間,每單元一首,全冊教材共8首、“古詩誦讀”的教學,重在朗讀和背誦,只要大致了解古詩的意思,不要做過多講解和分析。
“綜合練習”安排在單元末尾。本冊“綜合練習”的編寫,減少了單項訓練,增加了訓練的綜合性,讓學生在新的語言環境中復習鞏固字、詞、句,及時安排學生參加各種語言實踐活動,提高語言運用能力。為了確保“綜合練習”的訓練時間和訓練質量,本冊教材為每次“綜合練習”安排了2個課時。教師要保證課內練習時間,盡可能當堂完成,改變課內指導課外完成的不正常情況。
作文教材與閱讀教材分開編寫,編排在閱讀教材之后。本冊作文教材的命題與設計切合小學生生活的實際,讓學生寫自己熟悉的、親身經歷的、喜歡寫的事,也讓他們有充分想象、自由創作的機會,從而激發他們的寫作興趣,增強寫好作文的自信心。
2、教材的基本特點
1)、堅持以讀為本,幫助學生練好朗讀、默讀、復述等閱讀基本功,讓他們學會閱讀。
2)、改革練習設計,提倡探究、體驗、合作和實踐的學習方式。
3)、堅持以人為本,改革作文教材,讓學生自由寫作,輕松表達。
三、教學重難點
(一)、教學重點
1、聯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詞句的意思。學過的詞語大部分能在口頭或書面中運用養成積累語言的習慣。
2、借助字典或有關資料獨立閱讀程度適合的讀物,了解主要內容。逐步養成課前預習、課后復習、課外閱讀的習慣。課外閱讀量不少于10萬字。
3、養成勤于觀察思考和樂于動筆的習慣,能在觀察的基礎上寫出比較具體的內容。學寫想象中的事物,能展開想象和幻想,不拘形式、自由地把自己的見聞和想象寫出來,內容具體,感情真實,語句完整通順。學會使用逗號、句號、問號、感嘆號、冒號和引號。學習寫日記。
4、用普通話清楚明白地說幾句話、一段話,做到語句完整通順,說話有禮貌。能在雙向互動的語言實踐中,提高口語交際的能力。能無拘無束地進行交流,在日常生活中積極主動地鍛煉口語交際能力。
(二)、教學難點
1、練習上下文或查字典、詞典加以理解不理解的詞語和句子。
2、了解課文的大意,理解詞語和句子。
3、理解課文內容,用自己的語言或課文中的文字復述課文。
4、把課文讀得自然、流暢,理解課文內容,復述課文。
5、掌握用聯系上下文、查字典、比較辨析、搭配運用、褒貶范圍等方法理解詞語;學習用聯系上下文、比較句子、抓住句中關鍵詞語等方法理解有關句子。
6、學習用各種方法理解詞句。
7、進行問題意識的培養,教給一定的方法,引導質疑問難。
8、學習質疑問難的方法,在閱讀課文中,對自己不理解的詞語、句子、標點等提出問題。
四、教學目標
1、繼續學習生字348個,要求讀準字音,認清字形,了解在語言環境里的意思。能比較熟練地運用音序和部首查字法自學生字,培養獨立識字的能力,養成主動識字的習慣。在閱讀和各項語文實踐活動中復習鞏固已學過的漢字,注意辨析同音字、音近字和形近字。
2、繼續鞏固漢語拼音,能正確熟練地拼讀音節,注意區別平翹舌音和前后鼻音,讀準三拼音。能借助漢語拼音識字、正音、閱讀。能用普通話朗讀課文,回答問題,進行口語交際。
3、積累本冊教材中學過的345個詞語,按要求積累其他詞語,不斷增加學生的詞匯量。能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意思,體會課文中關鍵詞語的作用。部分詞語能學習運用。
4、學過的句子會讀,能聯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意思。學習本冊教材中的常用句式,繼續積累句子,部分句子能學習運用。在理解語句的過程中,進一步學習句號和逗號的不同用法。了解頓號、冒號和引號的一般用法。
5、聽人說話,能養成專心聽講、認真思考的習慣,能抓住別人講話的主要內容轉達。能用普通話與人交流,注意禮貌語言。在交談中能聽清別人的意思,對不明白的地方,會提出詢問。
6、清楚明白地回答老師和同學的提問,在說話練習中能說幾句連貫的話,能具體地講述故事,能簡要轉述別人講話的主要內容,能講述自己的經歷和見聞。
7、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繼續提高默讀能力,能借助資料解決閱讀中的部分疑問。能復述課文大意,能初步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體會課文的思想感情。能熟記教材規定的名句,能背誦全部古詩,能背誦部分課文,積累課文中的優美詞語和精彩片段。
8、學習觀察生活,學習清楚明白地寫出自己的所見所聞。學寫簡單的日記、觀察作文、看圖作文和想象作文,做到有順序、語句較通順,學習使用標點符號。作文練習由大作文、課內片段練習和課外小練筆組成。大作文次數要求80次。
9、積極參加課內外的語言實踐活動。能主動參加收集資料、辦報、出專欄、討論會等活動。在活動中學習與人交流、合作,提高口頭表達和語言運用能力。
10、繼續學習在方格里書寫各種結構的字。要求書寫認真,做到規范、端正、整潔。繼續學習用毛筆描紅,繼續培養正確的執筆方法和寫字姿勢,培養良好的書寫習慣。
11、進一步激發學生的閱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能自覺進行課外閱讀,有自主地選擇閱讀材料的興趣和能力。閱讀總量達到20——25萬字左右。
五、具體措施
1、教師要樹立努力學習,終身學習的'思想。要摒棄得過且過的思想。要在實踐中思索。創新,不斷提高自己的各方面的素養,以人格魅力去感染學生,凈化學生。
2、優化課堂教學,實施創造教育,使學生處于主體地位,教師發揮主導作用,鼓勵和支持一切符合教學目標的創造性活動。
3、發掘學生思維活動的閃光點,引導學生獨立、自主地學習,逐步學會學習,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4、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及其生理和心理發展的實際情況,運用多種手段,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鼓勵他們多讀、多思、多寫,擴大他們的閱讀面,豐富自身的語言積累。
5、課堂教學中,注重“讀”的指導,讓學生在朗讀的過程中將課本中的語言內化為自己的語言。
6、改變以往單調的評價方式,對學生進行綜合性評價,在評價的過程中注重引導學生關注自己學習過程和學習方式是否科學。盡量避免學生間的“橫”向比較,而多進行自身的“縱”向比較,多鼓勵,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7、利用有利時機,給學生提供口語訓練的機會,內容讓學生自主選擇,說他們自己感興趣的事,可以是小故事,可以是一則新聞,強調說的過程中語言的規范與生動。
小學三年級上冊語文教學計劃范文2
一、學生基本情況
三年級一班共有學生41名,其中男生21名,女生20名。從整體看,本班屬于前面優等生出色,后面后進生較多這種情況。優等生能要求上進,在課堂上認真聽講,養成了主動閱讀的好習慣,并有一定的語文素養,發展也比較全面。
后進生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不能自覺做好上課準備,不能積極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上課聽講不夠專心,課下閱讀時間少,課外積累欠缺。在本學期對他們需要多一些關注與指導,幫助他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教給學習方法,使他們能和大家一起快樂學習,共同進步。
由于學校條件所限,學生閱讀量窄,閱讀能力低,口語交際能力有待提高。習作能力有待進一步訓練。
二、教材分析
本冊共有八個單元,每個單元組織一次語文活動共8個語文活動,8個單元共學習30篇課文、6個口語交際內容和8個習作片段;第三、七單元學習4首古詩。教材最后是生字表,全冊要求認識的字,有317個;要求會寫的字,有244個。
三、課時計劃
本學期從9月1日開學開講到元月1630日左右末考,大約5個月21周,除去中秋節、國慶節和元旦節以及中考末考等有效教學時間大概有18周左右。每周7個課時總計126課時。
四、教學目標
1、繼續復習、鞏固漢語拼音,借助漢語拼音識字、正音。
2、認識317個字,會寫244個字。要求認識的字能讀準字音,結合詞句等語言環境了解意思。需要特別指出的是,要求認識的字不要作過細的字形分析,也不要求書寫。要求會寫的字則要能讀準字音,認清字形,了解意思,正確書寫,并練習運用于口頭和書面語言表達之中。有主動識字的愿望,在生活中自主識字。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書寫規范、端正、整潔,感受漢字的形體美。
3、繼續使用音序查字法和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培養獨立識字的能力。
4、喜歡閱讀,對閱讀有興趣。學習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背誦指定的課文和自己喜歡的課文片段。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習默讀,做到不出聲,不指讀。
5、能聯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了解課文中詞句的意思,在閱讀中主動積累詞句。
6、能閱讀淺顯的課外讀物,能與他人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想法。養成愛護圖書的習慣。
7、學習使用句號、問號和嘆號,體會所表達的不同語氣。
8、積累自己喜歡的成語、對聯、古典詩詞、格言警句。
9、逐步養成講普通話的習慣,積極開展口語交際,增強愿意與人交流的意識,認真聽別人講話,能聽懂主要內容。能主動與別人交談,講述簡短的故事和見聞。說話時態度自然大方,有禮貌。有表達的自信心,能就感興趣的話題發表自己的意見。
10、對習作有興趣,能把看到的、想到的寫下來。在習作中學習運用閱讀和生活中學到的詞語。根據表達需要,學習使用逗號、句號、問號、感嘆號。學習寫習作。
11、對周圍的事物有好奇心,樂于觀察大自然,熱心參與學校、社區活動,并能表達自己的感受。
五、教學重難點
1、繼續掌握正確的讀寫姿勢,并養成習慣,養成愛惜學習用品的習慣。培養專心聽講、積極發言的習慣。繼續培養勤于朗讀背誦、樂于課外閱讀的習慣,養成認真完成作業和查字典的習慣。
2、鞏固漢語拼音,利用漢語拼音識字,學習普通話,認識隔音符號。
3、能按筆順正確默寫生字,能按字的結構把字寫端正、勻稱。
4、能在觀察圖和事物后,用普通話說幾句意思完整通順的話。
5、繼續練習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習默讀課文。
6、能聯系語言環境和生活實際,理解常用的詞語。憑借語言文字理解課文內容,想象課文所描繪的情境,知道課文的大意。借助字典學習生字,初讀課文,提出問題。
7、能按要求完成習作,掌握基本的寫作技巧和思路,具備基本的寫作能力和技能。
六、教學措施
1、讓學生借助漢語拼音讀準字音,分析記憶字形,看圖或聯系上下文理解詞義。發揮創造性,設計活潑多樣的教學方法,在游戲中、在活動中、在語言環境中鞏固識字。注意糾正學生的寫字姿勢,培養良好的寫字習慣。
2、重視朗讀指導,采用多種方法,每篇課文都要給學生充分朗讀的時間,充分利用插圖,聯系生活實際,幫助學生在語言環境中理解詞語和句子的意思。
3、注意每個單元教材在內容上的聯系,從整體上把握教材內容,設計教學方案,創造性地使用教材。
4、教學時要充分發揮"學習伙伴"的作用,借以引導學生認真思考,展開豐富的聯想和想象,積極參與交流、討論和語文實踐活動。將游戲、唱歌、猜謎語、表演等引進課堂,也可以帶領學生走出校門,走進自然、社會,走進沸騰的生活,使學生在生活中學語文、用語文。
5、引導學生積累好詞佳句、優秀篇段并復習鞏固學過的字詞,利用周末作業和學校作業展示的要求,進行語文基礎知識的綜合練習。教學時,要鼓勵學生獨立完成練習,主動積累詞句,將積累的詞語運用于口頭和書面語言之中。
小學三年級上冊語文教學計劃范文3
一、教材內容
本冊教材共有課文32篇,其中精讀課文24篇,略讀課文8篇。此外,教材后面還附有8篇選讀課文,每個單元包括導語、課例和語文園地三大部分。在第一單元和第五單元還各安排了一次綜合性學習,分別是“我們的課余生活”和“生活中的傳統文化”。
二、教學目標
本冊教材要完成以下教學任務:
1、識字與寫字
(1)有初步獨立識字能力,會運用音序檢字法和部首檢字法查字典、詞典。
(2)認識240個生字,會寫300個生字及教參中要求的帶生字的詞語。
(3)能使用硬筆熟練地書寫正楷字,做到規范、整潔。
2、閱讀
(1)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背誦要求背誦的課文、段落。
(2)學會默讀,做到不出聲不指讀,逐步做到邊讀邊思考。
(3)能借助字典、詞典和生活積累理解生詞的意義;注重詞語的運用和積累。
(4)能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句子的意思,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5)能抓住段中的重點句,理解自然段的內容。
(6)能初步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動的形象和優美的語言,感受作品中人物的喜怒哀樂,并能與他人交流自己的閱讀感受。
(7)體會逗號、句號的不同用法,學習冒號、引號的一般用法。
3、習作
(1)留心觀察周圍事物,樂于把自己感興趣的見聞,經歷過的有趣的情景用一段話寫下來,并能讀給別人聽,與人分享習作的快樂。
(2)學寫觀察日記、請假條兩種應用聞。
(3)看圖作文,能根據多幅圖展開想像,把圖中描繪的內容寫清楚寫明白。
(4)根據表達的需要正確使用逗號、句號、問號、嘆號、冒號、引號等常用的標點符號。
4、口語交際
(1)能用普通話交談,培養講普通話的習慣。
(2)在交談中要努力把自己的意思講清楚;聽的同學要認真傾聽,有不明白的聽完后再提出;在交談中養成向人請教,與人商討的習慣。
5、綜合性學習
(1)結合語文學習,觀察生活,觀察社會。
(2)在兩次“語文大課堂”活動中,要精心準備,積極參加。在活動中通過自主、合作、探究,動口、動腦、動手,把活動——表達交流——習作結合起來。
三、教學措施
(一)精讀課文的教學
1、繼續重視字的教學。識字仍然是三年級閱讀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要堅持在語言環境中識字,在閱讀教學過程中完成識字任務。使學生能比較熟練地查字典,自學生字,具有初步的識字能力。注重培養學生認認真真地寫字,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除了在課堂教學中注意識字和寫字的聯系外,還要靠經常不斷地練習提高寫字的技能。鋼筆字逐步做到寫得正確、端正、整潔,行款符合要求;用毛筆寫字能正確地執筆、運筆,寫得端正、紙面干凈。要嚴格要求,嚴格訓練,不斷提高寫字質量。
2、繼續加強詞句訓練。詞句訓練是整個小學階段的一個教學重點。進一步加強詞句訓練,更是本冊閱讀教學的重點。中年級的詞句訓練可從以下幾點進行:一是對課文中的重點詞句,要避免以詞解詞,要鼓勵學生結合語言環境、聯系生活實際或查字典理解詞句的能力,逐步做到能自行理解;二要鼓勵學生摘抄好詞佳句,加強語言的積累;三要重視詞句的運用,加強與說、寫之間的聯系。
3、語文園地的教學。語文園地重視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獨立思考,提出問題,發表個人的感受和見解。學習表達相結合,培養整體把握和綜合運用的能力。采用多種形式引導學生積累語言,努力體現讓學生自主選擇,主動積累。
4、要加強朗讀、默讀訓練。朗讀是最經常、最重要的閱讀基本功,課上一定要有瑯瑯的讀書聲。要多讀少講,把更多的時間用于朗讀;指導朗讀,不單純從朗讀技巧上指導,重在引導學生入境入情,而后用朗讀表達出思想感情。默讀也是重要的閱讀基本功,要指導學生學會一邊讀,一邊想,在獨立閱讀和思考中培養閱讀能力。
(二)略讀課文的教學:略讀課文的教學,著重指導學生把在精讀課文中學到的讀書方法用于閱讀實踐。教學略讀課文,教師更應該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要圍繞課文的重點、難點,憑借課文前的“閱讀提示”,引導學生讀書、思考、討論,不要把略讀課文上成精讀課文。
(三)口語交際的教學:明確教學要求,培養他們交際的能力,創設情境,讓他們在具體的交際情境中進行讓學生大膽交流,勇于發表觀點、見解,全員參與,共同評價并為他們的寫作下鋪墊。
(四)習作教學:重視培養習作興趣,使學生樂于表達,加強習作與閱讀,口語焦急、綜合性學習的聯系,多給他們提供說的機會,寫的機會,多鼓勵多表揚。
實踐活動:語文實踐活動要能體現學生的自主性,激發學生主動探究的興趣,培養團結合作的精神,在實踐活動中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語文實踐活動是課內語文學習的擴展,是語文能力的綜合運用。要充分開發和利用各種語文教育資源,創造性地組織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
四、授課進度安排
(略)
【小學三年級上冊語文教學計劃范文(精選3篇)】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上冊教學計劃范文03-15
最新小學三年級語文上冊教學計劃范文03-15
語文小學三年級上冊教學計劃05-03
小學三年級上冊的語文教學計劃范文03-15
人教版小學三年級上冊語文教學計劃05-03
小學五年級語文上冊教學計劃范文03-15
三年級語文上冊教學計劃05-10
三年級語文上冊教學計劃05-08
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教學計劃范文03-15
三年級上冊語文教學計劃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