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七年級信息技術的教學計劃

時間:2021-02-14 09:25:27 教學計劃 我要投稿

關于七年級信息技術的教學計劃

  篇一:七年級信息技術上冊_教學計劃

關于七年級信息技術的教學計劃

  學校:司前賡靖學校 學科:信息技術教育 年級:七年級(1)(2) 科任教師:溫壽清 時間:2014年9月3日

  一、教學指導思想

  根據學校工作計劃和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指導意見》以及學生的具體情況,明確信息技術課程的任務:培養學生對信息技術的興趣和意識,讓學生了解或掌握信息技術基本知識和技能,使學生具有獲取信息、傳輸信息、處理信息和應用信息技術手段的能力,形成良好的信息技術素養,為他們適應信息社會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礎。 二、教材分析

  使用的教材是廣東省高等教育出版社,初中共五冊,每學期一冊。七年級上冊的主要內容為信息及信息技術的含義、發展;利用因特網獲取與交流信息;文字處理軟件WORD的使用。 三、學生情況分析

  本年級2個班,平均每班46人。學生情況特殊,主要有如下兩方面:

  一方面,起點不一。有的學生在小學有過一些基礎,有的家里有環境,每天都有機會使用計算機,有的學生從未接觸計算機。所以進度要適中,同時兼顧落后和超前的兩部分學生。

  另一方面,學生對本學科的學習積極性比較高,因為信息技術課并不像語文、數學那么枯燥、單調,相對來說學生覺得比較新鮮,但是實際上學生感興趣的并不是計算機知識和技能的學習,而是打游戲和上網

  聊天。所以,本期有必要進一步對他們進行正確的引導,提高學生對信息技術課程的認識。 三、教學預定目標

  1、了解信息技術的應用環境和信息的一些表現形式。

  2、培養學生對計算機的感性認識,了解信息技術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培養學生學習、使用計算機的興趣和意識。

  3、初步學會盲打、并用計算機處理文字、圖形的技能。 4、養成良好的計算機使用習慣。

  5、通過學習使學生了解并掌握一些學習方法和技巧,培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自覺性,鼓勵學生之間相互交流,進行某些創新設計。

  6、對個別興趣愛好強烈的學生進行積極引導,鼓勵他們參加作品競賽。 五、教學措施設想

  本期主要采取理論授課、教師提點、學生自主學習、演練操作等方式。理論集中的部分在教室討論學習。其余課程均在機房,講解5到15分鐘,讓學生自學和演練操作是主要的。

  由于每一學期信息技術課時比較少,每周只有一節課,而且課外去

  學習和實踐操作的機會也很少。所以每節新課前要充分復習前節內容,反復提及和練習才能達到很好的教學效果教學。 四、教學進度安排

  篇二:七年級上學期信息技術教學計劃

  一、學情分析

  昌樂外國語學校建校伊始就高標準高質量的建設了全縣一流的五個網絡教室,為我校信息技術學科教學打下了優越的基礎。作為我校的第一屆學生,七年級的學生大部分來自農村學校,限于小學階段教學條件和師資方面的原因,大部分學生的計算機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還稍有欠缺,表現在對于windows系統的基本操作還不夠熟練或者不規范,少部分學生正確使用計算機的習慣還沒形成,考慮到七年級學生本學期的上課特點,所以,本學期將繼續激發學生學習計算機的興趣外,提高學生對計算機的應用能力,努力讓每個學生都能學到知識,提高計算機的應用能力,為下階段的計算機學習打下較扎實的基礎;部分來自城區學校,家庭條件優越的學生計算機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掌握的比較好,對此應繼續保持他們對信息技術學科的興趣,引導他們深入的探索計算機基礎知識和編程基礎知識,引導他們向嘗試完成較為優秀的計算機設計作品(電子報刊、電子繪畫、動畫設計)的方向努力。

  二、教材分析

  1、本學期教材的知識結構體系分析和技能訓練要求。

  知識結構體系分析:本學期教學內容共分兩大部分,第一部分是信息技術與計算機,介紹初中階段需要掌握的信息基礎知識和基礎的計算機軟硬件知識;第二部分是窗口操作系統,引導學生熟悉和掌握windows操作系統。

  技能訓練要求:通過本學期的學習能夠形成基本的信息素養,較為熟練的操作windows操作系統。

  2、本學期教材在學科教學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學期所學知識是制作多媒體作品的基礎知識,為以后深入學習計算機流行軟件打下扎實的基礎。教材所涉知識都是當今計算機應用方面的熱點知識,學生興趣濃,是學習信息技術的關鍵,培養具有獲取信息、傳輸信息、處理信息和應用信息的能力的學生,才能適應不斷發展變化的信息社會才能具備終身學習能力、自學能力。

  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要求掌握的具體知識點如下:

  信息的概念;信息技術的基本概念;了解信息技術對人類社會的影響;養成良好的信息素養;了解計算機的基本結構和工作原理;了解計算機的相應的軟硬件知識;掌握windows的基本操作。

  (2)過程與方法:

  培養學生對信息技術的興趣和意識,讓學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術基本知識和技能,了解信息技術的發展及期應用對人類日常生活和科學技術的深刻影響。通過信息技術課程使學生具有獲取信息、傳輸信息、處理信息和應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學生正確認識和理解與信息技術相關的文化、倫理和社會等問題,負責任地使用信息技術;培養學生良好的信息素養,把信息技術作為支持終身學習和合作學習手手段,為適應信息社會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礎。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對計算機的演示操作,激發學生對信息技術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和科學的學習方法,培養學生熱愛科學以及關心社會的情感,從而使學生認識到自己肩負的重任,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祖國的繁榮昌盛而努力學習。

  四、教學重點和難點。

  1、信息的概念和意義,初步養成良好的信息素養;

  2、計算機中的信息表示;

  3、計算機的基本結構和基本工作原理;計算機的軟硬件基本知識;

  4、windows的基本操作。

  五、教學措施

  1.教學中以教學大綱為綱,從教材和學生實際出發,在開學初制訂出切實可行的教學計劃。認真落實“五認真”具體措施:

  (1)認真備課:力爭集體備課,明確教學重點、難點關鍵,探索、研究疑難問題及有關微機實踐。分析學生情況,統一教學要求,盡力做到超前1—2周,做到每課必備,寫好教案。領會大綱精神,鉆研教材內容。

  (2)認真上課:以啟發式教學為原則,以操作訓練來強化概念,形成技能、技巧,體現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思想,精講多練,前后連接,板書規范清楚,教態親切、自然,采用多種切合學生實際的教學方法和手段,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注重學生能力培養,及時總結,做好教學后記。

  (3)認真布置作業:要求學生每節新課前做好預復習工作,以利于鞏固教學重點和克服薄弱環節,有利于強化信息技術術語、信息技術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訓練。

  (4)認真組織輔導:根據學生實際情況采用多元化的輔導,幫助分析原因,啟發思維,尋求正確的操作習慣和方法。采用多關心、多提問幫助學困生,激發學困生的學習興趣。對于特別有興趣的同學可以組織課外活動興趣小組,以培養學生的特長。

  2.提優補差的內容、途徑和方法。

  對于優秀生可以適當學課本以外的知識來充實自己,并在學習中逐步形成自己的技能、技巧;對于學困生在課上、課后給予更多關心、

  幫助和指導。對于特別有興趣的同學可以組織課外活動興趣小組,以培養學生的特長。

  六、教學進度

  篇三:七年級下冊信息技術教案及教學計劃

  一、 指導思想

  根據學校工作計劃和中學信息技術《課程指導意見》以及學生的具體情況,明確中學信息技術課程的任務:培養學生對信息技術的興趣和意識,讓學生了解或掌握信息技術基本知識和技能,使學生具有獲取信息、傳輸信息、處理信息和應用信息技術手段的能力,形成良好的信息技術素養,為他們適應信息社會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礎。

  二、學生情況分析

  現任教的`八年級學生中大多數在家學習過或使用過電腦的學生,他們和其他大部分沒有接觸過計算機的學生的基礎相差較大。喜歡表現自己,以至于在機房上機時更改機房里學生機的某些配置,造成管理上的困難。還有小部分同學熱衷于玩游戲,不大樂于學科知識的學習,因此要對學生進行良好的上機素養教育,培養學生學習專業知識的興趣。

  絕大多數同學還是初次接觸Word 2003文檔處理和Excel 2003表格處理等軟件,學生對此既陌生又充滿新奇感,教師要利用這一特點充分培養學生對信息技術的興趣,提高信息技術能力。

  三、教材分析

  學生現在所使用的教材是由河南省基礎教育研究室編寫的《信息技術》七年級下冊。

  1、教材特點:教材實用性強,淺顯易懂,圖文并茂,是比較適合初中二年級的學生使用的。

  2、教材內容:《信息技術》七年級下冊總共有二個單元,第一單元為Word 2003文檔處理,第二單元是Excel 2003表格處理。

  3、重、難點:本冊書由點到面系統地講授了Word 2003和Excel 2003的功能和用途。通過本冊的學習希望能夠為學生以后的學習和生活帶來更多的幫助。其中對Word 2003和Excel 2003中各種類型工具的使用是學習的重點和難點。

  四、教學目標

  1、養成良好的計算機使用習慣。

  2、培養學生對計算機的理性認識,了解信息技術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培養學生學習、使用計算機的興趣和意識。

  3、初步學會使用計算機建立站點制作網頁。獲取布局網頁、編輯美化網頁、建立超級連接、制作動感網頁等技能,能熟練掌握其中的一些主要功能。

  4、學會Word 2003和Excel 2003中各種類型工具的使用。通過學習,使學生了解并掌握這些工具的操作方法和技巧,初步達到獨立處理圖像的能力。

  三、主要措施

  針對以上幾點,主要措施如下:

  1、每班上機都編好坐位。在上機時,要求每位同學嚴格按照學號坐在自己的坐位上。詳細制定機房紀律在班上宣布,如上機時不得下位、調位,不得大聲喧嘩,有問題時舉手提出來等。

  2、采用回答問題、做示范、交作業、作品展示等教學策略。

  3、每節課均采用演示——操作——提問——解疑的方法,讓學生在觀看演示后自己動手操作,在操作的過程中發現問題,然后師生一起解決問題。這樣使學生可以即學即用,提高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加深學生印象。

  第1課時 Word2003工作窗口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學會啟動和退出Word 2003的方法;熟悉并能說出Word 2003窗口的各個組成部分。

  過程與方法:讓學生熟悉教材后多媒體演示并獨立操作。

  德育目標:培養動手能力,加強愛國、愛計算機科學教育。

  【教學重難點】 Word2003的主要特點。

  【教學方法】講授、討論、練習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Word 2003中文版是一個在WindowsXP平臺上運行的功能強大的文字處理系統,它是微軟公司出版的辦公套裝軟件Office2003中文版的組件之一,使用它可方便地進行各種體裁的文稿的編排打印、表格制作、書籍編輯、小報制作等,不僅如此,它還具有傳真、電子郵件、簡單HTML和Web主頁制作等多種功能。

  演示:用Word 2003制作的各種作品。如:公文樣式、會議通知、多種形式的表格、科技論文的樣稿、制作的小報等。

  二、啟動Word 2003

  1、教師講解、演示

  方法1: 單擊任務欄上“開始”按鈕,指向程序,單擊“Microsoft Word”,即能進入Word 2003窗口。

  方法2:雙擊桌面上Word 2003的快捷圖標。

  2、學生練習,教師巡視指導。

  三、Word 2003的窗口結構

  (教師講解)典型的Word 2003窗口由以下幾部分組成:

  1.標題欄(Title bar)—— 位于窗口最上端,其左邊顯示正在處理的文件名和Word的軟件信息,右上角的“ ”分別為“最小化窗口”、“最大化窗口”和“關閉窗口”按鈕。

  2.菜單欄(Menu bar)—— 位于窗口上端第二行,上有“文件(F)”、“編輯(E)”、……“幫助(H)”等九個主菜單選項。每一主菜單項下又包含一個可折疊的下拉子菜單,其中包含了Word所有可用的菜單命令。

  3.工具欄(Tool bar) —— 菜單欄以下的若干行為工具欄,最常見的有常用工具欄和格式工具欄,它們以形象化的圖標形式列出各個工具按鈕,這些工具按鈕提供了對常用菜單命令的快速訪問。

  4.文檔窗口(Document windows)—— 位于Word窗口的中央,用于文檔的輸入和編排。其中閃爍著的豎線形光標稱為插入點(ion point),用于指示文字輸入的位置。文檔窗口的頂端及左側是標尺,其作用是給文本定位。文檔窗口的底端和右側是滾動條,用于滾動調整在文檔窗口中顯示的內容。

  5.狀態欄(Status bar)—— 位于窗口最底一行,用于顯示當前編輯文檔的狀態信息及一些編輯信息。

  學生自由觀看、小聲討論交流。

  四、退出Word 2003

  1、教師講解、演示

  方法1:單擊“文件(F)”菜單,選擇“退出(X)”命令。

  方法2:單擊標題欄右端的關閉按鈕“ ”。

  方法3:使用快捷鍵:Alt+F4。

  2、學生練習: Word 2003的啟動、Word 2003的退出、熟悉Word 2003的窗口組成。

【七年級信息技術的教學計劃】相關文章:

七年級信息技術教學計劃02-08

七年級的信息技術教學計劃03-27

七年級信息技術的教學計劃03-30

七年級信息技術教學計劃06-04

七年級信息技術教學計劃05-08

七年級信息技術教學計劃08-11

七年級信息技術教學計劃范文11-24

初中七年級信息技術教學計劃02-18

七年級下冊信息技術教學計劃02-17

七年級上冊信息技術教學計劃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