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高二數學流程圖教學計劃

時間:2021-06-11 18:59:18 教學計劃 我要投稿

高二數學流程圖教學計劃

  一、教材分析:

高二數學流程圖教學計劃

  1、在《1.1 計算機解決問題的過程》教學中,本人以達芬奇密碼游戲為例,通過兩節課的時間引導學生體驗了計算機解決問題的步驟。其中,我將《1.2.1 算法》中算法和算法的特征穿插到“設計算法”環節,《1.3.2 程序設計語言的產生與發展》穿插到“編寫程序”環節,《1.3.3 程序的編輯和翻譯》穿插到“調試程序”環節。這樣做的目的,主要是將相關的知識以“計算機解決問題的步驟”為主線串聯到一起,讓學生有一個整體的印象。

  2、“可以證明,任何復雜的算法都可以用順序結構、選擇結構、循環結構三種基本結構組合而成的程序表示。”,所以算法的描述實際上就是三種基本結構的描述。基于此,我將《1.2.2 算法的描述》和《1.3.1.2 程序的基本結構》整合為一節課。

  3、因數學必修三中也有流程圖相應的內容,高考中也有讀流程圖寫結果的考點。所以我在最后增加了數學中的相應內容,以讓學生能更好地掌握流程圖,同時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二、學生分析:

  1、教學對象為高一的學生,剛接觸本模塊的學習,對計算機編程方面的知識了解還不夠。只是從《1.1 計算機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了解了計算機解決問題的步驟,并知道了算法、程序等相關概念和知識。同時數學科也暫未涉及到相關知識的學習。

  2、因為信息技術目前暫未納入高考,所以部分學生的學習激情不夠。因此為了讓學生能更好體會到流程圖的作用,加深對流程圖的印象,特將數學必修三中讀程序框圖的有關知識整合到本課,并通過一道數學高考題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3、學生日常生活當中也會經常接觸到一些諸如辦事流程圖、活動計劃等描述解決問題步驟的案例。

  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⑴ 知道算法三種描述方法的特點

  ⑵ 掌握程序三種基本結構的特點

  ⑶ 知道流程圖中各基本圖形的功能,并正確畫出算法對應的流程圖

  2、過程與方法:

  ⑴ 能根據具體問題靈活、正確地選用恰當的方式描述算法

  ⑵ 通過模仿、探索,經歷通過設計流程圖表達算法的過程

  ⑶ 能正確讀流程圖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⑴ 培養學生通過流程圖來表達算法的良好習慣,為程序設計的學習打下良好基礎

  ⑵ 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

  ⑶ 幫助學生初步形成嚴謹的邏輯思維習慣

  四、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⑴ 算法三種描述方式的特點

  ⑵ 流程圖的基本圖形符號和程序的三種基本結構

  ⑶ 根據算法正確畫出流程圖

  教學難點

  ⑴ 能綜合運用流程圖的基本圖形符號正確地畫出流程圖

  ⑵ 能讀懂流程圖,并寫出結果

  五、設計理念:

  本課的設計圍繞一個簡單的數學問題“求三角形面積”展開,教師通過任務和問題的提出,層層深入,引導學生在已有知識基礎上自主構建新知,讓學生在練習的過程中學習,從而實現學生的自主學習。具體說,教師先以簡單的數學問題“求三角形面積”如何描述引入,讓學生在現有知識基礎上自主表達,教師再通過對學生答案的點評和有側重性的介紹,讓學生了解算法的不同表達方式;接著再以“一題多練”、層層深入的方式,讓學生在任務中自主掌握用流程圖表示算法。最后再用一道讀流程圖,逆向鞏固所學知識,并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六、教學手段:問題法,演示法,任務驅動,講練結合法

  七、教學環境:多媒體教室

  八、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導入新課

  (5分鐘)

  復習:算法的概念

  學生思考回答

  在新課傳授之前,通過一個熟悉數學問題的不限方式表達,原生態地展現學生算法描述方式的多樣性和存在的問題,為后面的學習埋下伏筆

  1、練習1:輸入三角形的三邊a,b,c,利用海倫公式計算三角形的面積。設計一個求解算法,并用自己的方式清晰表達出來。

  2、教師展示、點評學生的作業,并統計各種不同的表達方式

  3、引出課題:算法的描述

  1、學生思考,并嘗試用自己的方式表達

  2、學生交叉瀏覽,看看誰的描述更清晰

  新 知 學 習 ( 30 分 鐘 )

  算 法 描 述 ( 14 分 鐘)

  1、問:在剛才的統計中,我發現同學們最多的是用純文字來表達算法,這種方法就是“用自然語言描述算法”,請同學結合自己的體會說說這種方法的特點?

  2、教師小結、補充學生的答案

  學生結合自己的作業,思考回答教師問題

  因為用自然語言描述是最易采用的方法,因此,教師只需對學生的答案稍作補充即可

  1、過渡:除了剛才的方法之外,我還發現有幾個同學采用了箭頭指示的方式,這種方式其實類似于我們將要介紹的'“用流程圖描述算法”。

  2、練習2:輸入三角形的三邊a,b,c,利用海倫公式計算三角形的面積。請參考P11表1-4,畫出對應的流程圖。

  3、展示點評學生作業,加深對畫流程圖的理解。

  1、學生自學流程圖各符號的功能

  2、嘗試模擬完成練習2

  因學生平時生活中都會接觸到一些辦事流程之類的流程圖,再加上練習2比較簡單,所以放手讓學生自己自學模擬完成,教師以點評形式鞏固。

  1、教師展示:問:大家能看懂這段代碼嗎?

  2、教師講授:用偽代碼描述算法

  學生感受體會

  因學生還為正式開始學習編程,所以對于此種方法以教師講授為主,學生只作大概了解就可以了

  1、練習3: P12頁表1-5 算法描述方式的比較

  2、教師小結,并強調流程圖的重要性

  學生根據自己的練習體會,在教師的引導下完成練習3

  在前面練習1和2的基礎上,教師可放手讓學生以練習的方式完成第一部分的小結,只需要對“偽代碼”描述做一些補充即可

  練習4:輸入任意的三個正實數a,b,c,若能構成一個三角形,則利用海倫公式計算三角形的面積;否則輸出“不是三角形”。請畫出對應的流程圖。

  學生在練習2的基礎上完成練習4

  加強學生對選擇結構的認識

  練習5:輸入任意的三個正實數a,b,c,若能構成一個三角形,則利用海倫公式計算三角形的面積;否則輸出“不是三角形”,并返回重新輸入。請畫出對應的流程圖

  學生在練習4的基礎上完成練習5

  加強學生對循環結構的認識

  教師小結:

  1、 程序三種結構的流程圖特點

  2、 畫流程圖的規則

  學生結合自身體會,分析歸納得出結論

  1、通過知識總結,強化學生對三種結構的認識。

  2、養成良好的畫流程圖習慣

  練習鞏固

  (5分鐘)

  練習6:看流程圖寫結果。若輸入則輸出 , 。

  學生先根據程序框圖描述出程序的執行過程,再寫出結果

  1、學科整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以另一種形式鞏固新知

  九、教學評價

  學生自評表:

  A(優秀)

  B(良好)

  C(一般)

  D(要努力)

  自評

  算法的三種描述方法

  知道三種方法的特點,并能說出三種方法的區別

  知道三種方法的特點,但說出前二種方法的區別

  知道三種方法的特點

  基本知道三種方法的特點

  用流程圖描述算法

  能熟練使用流程圖清楚表達復雜算法,并能讀懂流程圖

  能熟練使用流程圖清楚表達簡單算法,并能大致讀懂流程圖

  能使用流程圖表達簡單算法

  能使用流程圖表達簡單算法,但讀流程圖較困難

  程序基本結構

  知道三種結構的特點,并能熟練使用流程圖清楚描述

  知道三種結構的特點,并能熟練使用流程圖清楚描述

  知道三種方法的特點,但只能用其中1種方式大概描述算法

  基本知道三種方法的特點,但不會描述

  十、教學反思

  優點:

  1、練習的設計層層深入、有針對性,能較好幫助學生掌握相應的程序結構和算法的描述方法。從課后的作業情況來看,學生大部分能完成所有的練習。

  2、能結合數學知識,從畫流程圖(正向)和讀流程圖(反向)強化學生認知,同時練習6(2008高考題)也能極大調動學生積極性,增強自信心。

  3、教學設計思路清晰:先以求三角形面積為例,讓學生自己表達算法,再以作業點評的形式引出“自然語言描述”和“流程圖描述”,對于學生未見過的“偽代碼描述”則以教師講授的方式完成。在第二部分的學習中,教師通過對同一案例稍作演變,讓學生在完成練習的過程中接受程序的基本結構。最后通過小結和一道數學高考題,完成本節知識的鞏固。

  4、詳略得當。對于一些簡單的知識(如用自然語言描述算法、順序結構),教師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盡量少講;對于一些重點知識(如循環結構)則以分析的方式引導學生構建。

  不足:

  1、因練習1的算法比較簡單,學生用自然語言和流程圖都可清晰表達,所以流程圖優點凸顯不夠

  2、因任務多,教師擔心時間不夠,所以講得還是稍多。建議給學生更多的時間,讓學生更多、更主動地參與到教學。

【高二數學流程圖教學計劃】相關文章:

高二數學的教學計劃01-26

高二的數學教學計劃03-31

高二數學教學計劃08-29

高二的數學教學計劃12-10

高二數學的教學計劃精選03-24

高二數學教學計劃05-10

高二的數學教學計劃06-26

高二數學的教學計劃01-21

高二數學教學計劃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