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小學《品德與生活》一年級下冊教學計劃
《品德與生活》一年級下冊教材共編排了四個單元,共16項主題活動,每單元四項。規劃約課時28完成(每單元7課時)。每周2課時,每學期余下的3周6課時應補充校本德育類課程資源或地方課程資源進行教學。
本冊教材共四個單元,16篇課文。
第一單元:我愛我家 第二單元:我的生活好習慣
1、我的一家 5、我掉了一顆牙
2、我是家中小成員 6、眼睛與耳朵的訴說
3、在爸爸媽媽關心下成長 7、喝水的學問
4、過家家 8、在餐桌上
第三單元:愛心行動 第四單元:火熱的夏天
9、關心老人 13、雷雨來了
10、他們需要關愛 14、夏天的小蟲
11、小手拉小手 15怎樣才涼快
12、別把小草弄疼了 16、過好暑假
整冊教材的總目標:培養孩子初步的自我保護意識,有應付挑戰的勇氣,并熱愛勞動,熱愛家庭,熱愛生活,愿意親近自然,能與人合作,交往,誠實友愛,積極向上,養成主動探究的習慣,學習探究的方法和良好的生活習慣。
第一單元:我愛我家
童年是兒童一生中最為快樂和燦爛的時光。在這兒,孩子們被一切無私寬容的愛暖暖地包圍著,沒有風雨,似乎只有陽光。小到家庭成員的親情,大到社會大環境的關注。他們都被寄予太多夢幻般美好的期待,他們的心中理應充盈著想象的激情,蓄積著創造的欲望,撲楞著感恩的愛心……
我們感到遺憾的是,本應是和諧的“互愛”的友好氛圍,可是“小皇帝,小公主”這些不雅之音卻頻頻出現(甚至愈演愈烈變本加厲),孩子們往往意識不到他人的關愛,認為接受對方的關心是天經地義,凡事都習慣以“自我為中心”,這不得不引起教育者的重視。
“教育的第一位問題是使孩子擁有一個幸福快樂,健康成長的童年。”可見,利用品德與生活教學對小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是新世紀的重要課題。
一、本單元教材定位:
家庭是學生的第一所學校,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位教師。家庭環境對兒童的影響很大。兒童家庭的組成,與兒童共同生活的成人的教育態度、方式、價值觀以及家庭日常的.生活習慣、氣氛、人際關系將直接影響兒童的健康成長。因此,與家庭合作,為兒童創設良好的家庭環境,讓兒童在和諧、民主、溫暖的家庭中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學會關愛,學會負責,就成為學校教育的一向重要任務。
二、課時安排:本單元設計了四個主題活動:7課時完成
1、 我的一家 1課時
2、 我是家中小成員 2課時
3、 在爸爸媽媽關心下成長 2課時
4、 過家家 2課時
三、單元的主題結構及關聯分析:
由介紹家庭情況,回憶家庭生活——認識自己是家庭小成員,喚起兒童的責任意識——尋找深層次地體會自己在父母的關心下成長,感悟“家”的含義——再現家庭生活精彩片段的游戲活動,感受家庭生活的情趣。
本單元的四個主題活動以家庭生活為核心,以“情感”為線索,逐層展開,逐步深入,引導兒童了解家庭,感受親情,學習溝通,學會負責。
【小學《品德與生活》一年級下冊教學計劃】相關文章:
品德與生活下冊教學計劃01-21
人教版《品德與生活》下冊教學計劃06-13
一年級下冊品德與生活教學計劃08-01
一年級品德與生活下冊教學計劃07-06
一年級品德與生活下冊的教學計劃07-07
一年級《品德與生活》下冊教學計劃01-11
一年級下冊品德與生活的教學計劃06-13
品德與生活一年級下冊教學計劃03-31
一年級下冊品德與生活教學計劃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