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規律》教學反思最新
身為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我們要在教學中快速成長,在寫教學反思的時候可以反思自己的教學失誤,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學反思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找規律》教學反思最新,歡迎大家分享。
《找規律》教學反思最新1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重要的數學概念與數學思想宜逐步深入。”本課是一年級下冊教材中的《找規律》一課的延伸,與之相比,不同之處是圖形排列規律復雜一些,呈現出形狀和顏色的循環變化。
教學目標設計為:
1、使學生通過觀察、猜測、實驗、推理活動發現圖形的排列規律;
2、培養學生的觀察、操作及歸納推理能力;
3、使學生發現和欣賞數學的美,感受數學就在生活中,培養學生認真觀察的良好習慣。教學過程分為“感受規律→認識規律→創編規律→自主總結”四大環節。
本課的教學內容貫穿在一系列的數學活動中,活動性和探究性比較強,采取合作學習的方式比較合適。要注意的是合作必須建立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不要讓思維敏銳的孩子獨霸課堂,要避免思維不敏銳的孩子被遺忘,“關注灰色兒童”,要給他們足夠時間和空間,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
教學伊始,以生活中常見的方格布為切入點,引導學生發現規律。對于學生發現的規律,教師予以肯定,對循環排列的規律還可以借助多媒體方式動態展示。模仿拼擺方格布的活動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學生內心中初步建立規律的表象,為下面的學習奠定基礎。
例1的規律與主題圖一致,區別是不再按方陣的。形式排列,而是排成了一行,每組圖形呈循環排列。“做一做”的基本規律與例1一致,只是每組圖形循環變化的方向相反。我采取先扶后放、先獨立思考再相互交流的方式,引導學生把自己發現的規律正確表述出來。
通過參與前兩項數學活動,學生已經具備創編規律的.能力。小組合作動手操作成為水到渠成的事。展示作品是本節課的高潮,各小組爭先恐后地展示自己的作品。有的說自己設計的是彩色的花手絹,有的說自己設計的是水果圖案的瓷磚,還有的說自己設計的是彩帶,是花布……學生在實際操作中感受到找規律的方法,感受到數學的美,感受到數學就在生活之中。
孩子們笑了,他們為圖案的顏色而爭執,他們爭先恐后地說出自己的見解,他們覺得自己成為了設計師,充滿了自信,體驗了成功,這正是教學成功之處。
《找規律》教學反思最新2
反思教學活動的整個過程,我認為是比較成功的,其成功之處在于充分體現數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這一理念。激發學習興趣,注重學生主動參與,讓孩子在數學活動中學習,在活動中思考。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設計游戲情境,激發學習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課初能否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將直接影響課堂教學效率。在上課的開始,設計游戲,有意識地按規律呈現,讓學生積累感性經驗,從而初步感知規律。這一環節以學生喜愛的游戲形式激發學生參與,學生憑直覺做出判斷,人人能夠參與,有利于面向全體學生。給學生的學習提供了思考、嘗試的機會,在猜想中感知到規律的存在,幫助理解知識。
二、轉變學習方式,強調合作與交流。
有效的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找規律內容具活動性和探究性,既具有挑戰性,又具有趣味性,“找規律”的內容不能用“對或錯”來簡單的判斷其正確與否,而是要聽學生介紹“找的規律”有無道理,這樣就要求學生在自主探索的基礎上,充分與同學展開交流活動,注意傾聽同學講的有無道理,聯系原有的數學知識結構做出判斷,不斷地及時地優化自已的數學知識,在合作交流中獲得了發展。
三、聯系生活實際,感受數學的作用
數學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應用于生活在,因此,數學教學要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這個案例從主題圖——學生熟悉的學校舉行聯歡會的具體情境引入,讓學生體會到現實生活中的有規律的排列原來包含有數學問題,有利于產生學習和探索數學的動機;還有在學生掌握初步的`規律之后,從自己的身邊著手,尋找生活中的規律現象,讓學生在舉例中初步感受到數學的奇妙和無所不在,從而對數學產生親切感。把所學的數學知識應用到生活中,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體會數學的美和作用,以激發學生進一步學習數學的需要,促使學生主動的學習數學。
本節課的不足之處:一是我本想讓學生先用學具擺出有規律的圖形,再利用彩筆設計有規律、美麗、有創新意識的圖案,可學生沒有帶彩筆,這一步就沒有得到較好的執行。二是在這節課上我發現自己平時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還不夠,體現在讓學生獨立或合作設計幾組有規律的動作或圖案時,學生大多偏愛用學具而且也沒什么新意。三是結束時,沒有組織學生有規律的走出教室。
【《找規律》教學反思最新】相關文章:
最新《找規律》教學反思范文07-04
最新找規律教學反思范文04-20
最新《找規律》的教學反思(精選6篇)05-09
找規律教學反思06-28
《找規律》教學反思05-28
《找規律》的教學反思04-13
找規律的教學反思04-01
《 找規律》的教學反思07-04
《找規律》教學反思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