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認識浮力》課文反思
在現實社會中,教學是我們的任務之一,反思是思考過去的事情,從中總結經驗教訓。我們該怎么去寫反思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八年級《認識浮力》課文反思,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八年級《認識浮力》課文反思1
學生展示的課堂,同時也是多元評價的課堂。大家都說:好學生是夸出來的。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卻感覺不好意思夸,或者感覺麻木,那我們可以把這個任務交給學生。我認為這節課學生的'展示還不錯,就是缺少組間的評價,每組展示完畢后,要是有同學或老師給予肯定或者鼓勵,他會感覺自己的努力有人能看見,可能會更加樂于表現和展示。
我的課堂上缺少質疑的聲音,我的學生缺少質疑的眼睛和發現問題的意識。他們顯得太乖巧了,太聽話了。在課堂上或許是我沒有跟他們質疑的機會吧,他們總認為有問題老師就會指出來,久而久之學生就失去了質疑的能力和意識。
通過一節展示課我發現了如此多的不足和問題,反思是為了進步,進步還要靠"要敢想敢做,有想法就實施"。
八年級《認識浮力》課文反思2
許多結論和觀點是片面的,所以這一節讓學生通過實驗認識浮力,對于糾正學生的錯誤是至關重要的。
本節課給我的感受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要敢想敢做,有想法就實施
我在課改的過程中有許多觸動,許多想法,比如在一中報告廳聽課之后,我就想也讓我們的學生語言發生轉變,由于各種原因或者說是借口都沒有實施。這次在聽了宋玉兵老師的課后,我終于邁出了第一步,比我預想的效果要好的'許多。所以說在以后的教學過程中,我要努力做到敢想敢做,大膽實施。
二、要反復推敲,拿出最佳學案
課改的課堂是學生展示的課堂,那么學生自主學習和合作探究的依據是什么呢?學案。所以一份好的學案,一份表達清楚能引導學生學習,思考,討論的學案顯得至關重要。雖然這次《認識浮力》的學案我也是用了近四個小時備出來的,經過了多次修改,可是在上課的過程中,我還是發現用的并不是得心應手,有的表述不夠清楚以至于學生不知道問的是什么,該如何回答,所以學案要反復推敲,把自己放在學生的位置去想去做,這樣才能拿出最適合自己學生的學案。
【八年級《認識浮力》課文反思】相關文章:
《認識浮力》教學反思09-12
《認識浮力》課程教學反思06-13
《認識浮力》教學反思7篇10-21
《認識浮力》說課稿03-22
幼兒《認識浮力》活動課的教學反思06-23
八年級下冊《認識浮力》說課稿12-31
八年級物理《認識浮力》說課稿12-31
課文《倍的認識》教學反思06-29
課文《認識時間》的教學反思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