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皂泡教學反思
身為一名人民教師,我們要有一流的教學能力,通過教學反思可以快速積累我們的教學經驗,我們該怎么去寫教學反思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肥皂泡教學反思,歡迎閱讀與收藏。
肥皂泡教學反思1
課前,為了更好地和學生融合在一起,能夠使課堂氛圍自然、活躍,我和孩子們一起翻花繩,走入他們中間,學生非常積極,愿意參與其中,甚至教我如何翻花繩。恰好本課《肥皂泡》也是冰心用文字帶給我們對于早些時代游戲的回味,傳遞著一種簡單的游戲形式所帶給我們特有的快樂。翻花繩也是傳統游戲之一,放在課前形成了不錯的效果。
本節課的亮點在于導入部分和學生一起了解父母、爺爺奶奶他們所玩的游戲樣式,激發了學生的興趣,自然而然進入本課學習。在對文章體現出的表達順序的學習上進行了延伸拓展,促使學生學會抓住動詞并按順序表述,結合生活常見事例填空練習,為學生搭梯子,讓學生說得有樣子。另外課堂上真正和學生一起體驗了吹泡泡,吹不只為單純活躍課堂氣氛,教師吹,吹時引導學生說說自己的心情,從而感知作者對于吹泡泡時心情的表達。說說看到泡泡的樣子,并相機引導學生理解較為難懂的詞語,例如學生一說的泡泡很小,很輕,一碰就會破的樣子。教師引出“玲瓏嬌軟”,學生提到泡泡在空中不穩,亂晃,師引出“顫巍巍”等幾個詞語,做到隨文并結合實際生活識字、解詞。最后的拓展環節,將冰心代表作出示并讓學生說說單憑看到的題目自己最想讀哪部作品,在交流時引導學生,激發閱讀興趣,帶著對作品的好奇走出課堂。
《肥皂泡》是一篇唯美、清新的文章,在指導學生朗讀、美讀的方面在本節課不夠充分,期間有配樂,有引讀,形式充分,但在情感上,在具體指導上不是非常扎實。教師期望通過一個課時將本節課從識字到讀文再到拓展相對完整地展示出來,因此在有限的時間里可能也使得讀文成了遺憾。在今后的教學中,會將環節分布考慮得更周全。
肥皂泡教學反思2
泡的顏色、形狀及變化都進行了描寫,也寫出了吹肥皂泡時的心情和美妙的想像,在文章結尾,作者又從隨著肥皂泡而產生的'種種美好的想像中回到現實的世界中,言語中顯露出淡淡的傷感。本文的教學重點是:
1、了解兒時的作者是怎樣玩吹肥皂泡的游戲的。聯系自己的游戲體驗,以現實生活為依托進行口語交際及小練筆的練習。
2、體會作者對游戲過程描寫得有序及細致,并體會作者由玩吹肥皂泡的游戲產生的美好想象。
一、教學效果
圍繞本課教學教學目標,我取得了以下教學效果:
1、創設情境,拉近學生與文本的距離。
《肥皂泡》不僅介紹了吹肥皂泡游戲的方法和過程,還把吹肥皂泡的美好心情寫了出來。因此,學習本文除了感受語言文字的美,還應體會作者的情感和態度。為此,課前讓孩子們回憶自己娛樂休閑的游戲,創設一個快樂自由的情境,拉近了學生與文本的距離,為更好地理解課文奠定較好基礎。
2、親身實踐,切實感受語言文字的精美。
課中,特安排了吹肥皂泡的實踐活動,既讓學生對吹的動作有了更深的體會,又為理解下文描寫肥皂泡的美麗作了鋪墊,讓學生把語言文字和感性體驗結合起來,減緩了理解的坡度,以更好地體會作者文筆的細膩與精美。
3、拓展想像,培養學生豐富想像力。
肥皂泡給孩子們帶來夢幻般的感覺,教學中不僅要留意作者的美好想像,還要挖掘省略號可能隱含的內容,引導學生開展豐富的想像,讓學生更加深刻地領會作者的心情。
4、以讀為主,深刻體會作者情感和態度。
借助讀加深詞句理解,借助讀升華情感,借助讀體會意境,通過讓學生反復讀,以讀進入夢幻般的泡泡世界,也把聽者帶到意境中去。
5、學練結合,促使閱讀教學綜合高效。
課后布置學生再玩吹肥皂泡,把自己所看、所想記錄下來,以通過小練筆使生活體驗與情感體驗互相交融,更好掌握文章表達方法的學習與運用,以切實提高學生讀寫結合的運用能力。
二、成功之處
在上這節課的時候,我最大的成功之處是:本文的重點是理解描寫肥皂泡樣子的詞語和句子,并能體會其用法的精妙,為了解決這一重點,我先讓學生自讀課文,再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展開討論:吹起來的肥皂泡是什么樣子的?學生抓住了輕清透明、玲瓏嬌軟、顫巍巍等重點詞語,了解到肥皂泡的美麗,從而體會到作者對肥皂泡的喜愛之情。
三、不足之處
比如在學習作者制作肥皂泡的過程時,教學形式比較單一,造成學生的積極性不是很高。學生的概括能力欠缺,口語表達能力還有待提高。以后我還要繼續向各位老師學習,自己也要多鉆研,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四、改進措施
如果我再重新上這節課的話,我會這樣做:首先課前讓孩子們回憶自己娛樂休閑的游戲,創設一個快樂自由的情境,拉近了學生與文本的距離,為更好地理解課文奠定較好基礎。接著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讓學生用自已喜歡的方式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思考:課文主要寫了哪些內容?讓學生多讀,目的是想讓學生們對課文內容有更多地了解。然后討論交流:了解兒時的冰心是怎樣玩吹泡泡。游戲的,并勾畫出表明先后順序的詞語,如然后、再等。再讀課文,找出自已喜歡的語句,做上標記,并認真體會。最后聯系生活,感受體驗:回憶一下你們平時最愛玩什么游戲?怎樣玩的?都想到了什么?在我們剛才交流的基礎上,學著向冰心奶奶一樣有序的寫一寫你們的游戲吧。
在教學中的也存在不足之處。課堂中不能照顧全體學生;學生感悟的少,老師講的多;學生的美感不足,指導朗讀不充分。我想以后再講這節課,我會提前讓孩子們進行練筆,寫出自己吹肥皂泡的過程以及肥皂泡的樣子。將他們自己的作文與冰心的作品進行兩次比較,一次放在第一課時之前,起激趣作用。另一次則放在學習文章之后,再一次將自己文章與冰心的文章進行比較,感受冰心語言的語言魅力,使孩子們對冰心產生敬佩之情,對冰心其人、其作,產生濃厚興趣,并能在閱讀中主動學習她的寫作方法,積累更多好詞好句。這樣就可以做到授之以漁,相信這樣他們會更愛學語文,做到真正學語文。
肥皂泡教學反思3
活動目標:
1、能積極主動參與活動。
2、知道洗澡能讓自己的身體變干凈和舒服,體驗洗澡帶來的樂趣。
3、閱讀繪本,講述小動物洗澡的事情,喜歡聽故事,感受故事的主要情節。
4、理解散文的內容,初步學習朗誦散文。
5、能安靜地傾聽別人的發言,并積極思考,體驗文學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PPT
2、音樂:我愛洗澡
3、泡泡機
活動過程:
一、導入,激發興趣。
1、出示課件PPT2、"看,這是什么?(泡泡)這么多的泡泡,好看嗎?"2。"老師也帶來了一本有關泡泡的書,叫"肥皂泡泡。"二、觀察畫面,理解故事情節。
1、觀察封面PPT3、"小豬在干什么?你從那里看出來的?"2。觀察PP4、"今天天氣真好,小豬準備洗個香香的澡嘍,看,它手里拿著什么?(浴巾),這還不夠呢,洗澡還需要用到什么呢?"(肥皂)出示PPT5、幼兒討論:洗澡用品:沐浴露、搓揉球、浴巾、香皂。
3、觀察PPT6、"小豬會用肥皂干什么?""小豬會用什么洗澡呢?""小豬在用肥皂干什么?共有幾個泡泡?我們一起來數一數吧。"4。觀察PPT7、"小豬準備洗澡嘍,你們想不想也一起來洗澡呢?跟著老師我們一起動起來吧!"播放"我愛洗澡"音樂,隨音樂做律動。
出示PPT8、"洗完澡,小豬變得怎樣了?""小豬還會請誰來洗澡呢?"5。觀察PPT9、觀察動物的局部特征,猜猜小豬的朋友。
"洗完澡,小熊變得怎么樣了?""洗完澡,小兔變得怎么樣了?""小朋友們,你們什么時候會洗澡?是怎么洗的?洗完澡后感覺怎么樣?"小結:我們每天都要洗澡,每個地方都要用肥皂和沐浴露擦一擦,用水沖干凈后,我們的身體就會變得非常干凈了,感覺好舒服呀!
6、觀察PPT10"洗完澡了,小熊、小兔、小豬在干什么?""他們吹出的泡泡一樣嗎?"(比較泡泡大小和顏色)"最大的泡泡在哪里,最小的泡泡在哪里?""你最喜歡那一只泡泡,為什么?"三、游戲:吹泡泡。
"小動物都能吹出這么漂亮的肥皂泡泡,你們想不想也來吹一吹呀?"一起玩"吹泡泡"游戲。
附:有一塊奇怪的肥皂,肥皂。小豬拿去洗澡,洗澡。
嗨,先吹泡泡,泡泡。泡泡越吹越大了,大了。
泡泡不會破掉,破掉。大家都來洗澡,洗澡。
洗完澡,小豬變干凈,干凈。
洗完澡,小熊變干凈,干凈。
洗完澡,小兔變干凈,干凈。
哈,奇怪的肥皂,肥皂。
教學反思:
從這堂課下來,我覺得這種新穎的繪本教學方式非常適合我們幼兒,幼兒很容易被色彩豐富的圖畫所吸引,讓他們有表現的沖動,語言表達能力也就得到了提高,教師也不用準備太多的材料,只要精煉自己的提問,抓住幼兒的興趣,幼兒便會自然而然地隨著教師的思路走下去,從中我也體會到了自己在教學上的不足之處,在今后的教學活動中我會更加注意,相信在一次次的總結反思中,我會有更多進步的。這節活動,我雖是用了繪本教學,但沒有局限在觀察與說,而是融入了音樂的說說跳跳、數學的數數比比和色彩的一些認識,旨在通過這些讓孩子們更親近閱讀、更快樂地閱讀。當然這僅是個開始,做得很膚淺,相信在一次次的總結與反思中,會越來越好!
【肥皂泡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肥皂泡》教學反思09-03
《肥皂泡》優秀教學反思07-15
肥皂泡教學反思(精選10篇)06-17
肥皂泡教學反思(精選9篇)04-22
《肥皂泡》教學反思(精選15篇)04-29
《肥皂泡》教學反思(精選6篇)07-13
《肥皂泡》教學反思15篇06-11
《肥皂泡》教學反思精選5篇03-29
《肥皂泡》教學反思(精選9篇)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