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班主任教育教學反思范文
作為一位剛到崗的人民教師,課堂教學是重要的任務之一,寫教學反思能總結教學過程中的很多講課技巧,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學反思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一年級班主任教育教學反思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年級班主任教育教學反思1
班主任是一個班集體的組織者、教育者,是班級各項工作的協調者,是連接學校的紐帶,是培養學生成為有用人才的引路人。近兩個月的班主任工作,讓我由淺入深地了解了低年級的教學與管理的工作內容,也讓我的教師工作又多了濃墨重彩的一頁。一年級的小學生,剛剛從學前班走進正規的學校教育,雖說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都有一些基礎,但養成教育依然是教育管理的重中之重。班主任面對新的條件優越的孩子,從一出生就眾星捧月的他們天不怕、地不怕,“敢想、敢說、敢做”甚至有些肆無忌憚。面對這樣的小天使,我們的教學工作落實著實是要下些功夫,面對著這些天真可愛,幼稚無知的小孩子,我覺得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一、萬事巨細,指導適時。
作為一年級的班主任工作更要萬事巨細,隨時隨地的和孩子們靠近,了解孩子們的所需,使師生關系融洽,畢竟一年級是孩子們的人生起點,與老師的指導是分不開的,班主任對學生的成長起著重要的作用,因此班主任要成為學生學習的導師。班主任除了指導學生學習知識,更重要的是教會學生如何做人,教會他們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低年級尤其要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比如坐姿問題,學生堅持不了一會兒就歪歪扭扭了,老師需要提醒、督促矯正坐姿,幫助他們養成良好的習慣。
二、采用激勵的方法。
我覺得對于一年級的孩子來說,激勵這種方法更是體現了極大的優越性。因為他們年齡小,許多說教他們聽不懂,而你的聲色俱厲也只能讓他們短暫地照做,過一會兒可能就忘了,可是你一句表揚的話語,一顆小小的紅星,做一天的值日班長就可能讓他們特別的自豪,特別的興奮,而在一段時間內從自己的內心里讓自己去做好。所以,我在班級管理中大做“激勵”這篇文章,收效還不錯。我班的小常為了做幾天的值日班長,每天堅持做學生的小榜樣,學習習慣大有進步。
三、教學中注意動靜結合。
一年級剛入學的兒童,他們的注意力容易分散,所以一定要抓住他們好動、好奇的心理,利用各種活動調動他們的積極性,讓他們四肢、腦、眼、口相互配合,提高學生效率。孩子在注意力集中了一定的時間以后,就要溜號了,這時候,想辦法把他們的注意力再轉回到學習上來,比如:我們可以在他們讀的時候,讓他們配合上手和腳的動作,邊讀邊拍手呀,不要讓他們手腳有可乘之機,隨便亂動。這樣,手腳和大腦和眼、口一齊動起來,注意力又集中起來了,而且,也使學生的協調能力有所提高了。一舉幾得,何樂而不為呢!
四、注意和家長配合,做好家訪工作。
父母是孩于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教育對孩子的成長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學校教育需要家長的配合,班主任工作更需要家長的信任和支持。在教育過程中若能取得家長們積極配合,對學生的教育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而且在班級管理中也有著不可低估的作用,所以班主任和家長配合起來,共同教育好孩子。這樣,你在家長中有威信,自然也在孩子的心目中樹立起了形象,孩子也會相信你,喜歡你,按照你的要求去做。對學生進行家訪是我校班主任工作的一部分,開學初我們就要開展這—項工作。
這項工作的開展可以取得家長對班主任工作的信任與配合,也是班主任與家長共同商洽如何教育學生的一個好機會,更是班主任與家長相互了解的一個重要環節,有利于增強家長對班主任工作的信任。家訪是家校合作育人、統一教育理念、達成教育共識、協調教育目標、實現教育同步,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和諧發展的重要途徑之一。我們班主任要想做好班級管理工作,引導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就讓我們一起來做好家訪的工作。我班有一個小朋友叫小曹,行為習慣比較差,通過家訪才知道他在單親家庭中長大,家中覺得他缺少父愛,就一味的寵他,導致他習慣很差,跟他媽媽溝通之后,也認識到了教育的誤區,在家也一起糾正他的習慣,現在也不斷在進步。
一年級的班主任,面對的是從幼兒向小學過渡的兒童,這個幼小銜接的過程很是不容易,一定要有耐心、有愛心,對孩子要和風細雨,對孩子心靈倍加呵護,這樣才能更好地讓孩子在你的雨露下成長起來。我想做好一名班主任不容易,我還要更廣泛細致地學習,更及時深入地反思,更有效地實地積累,才能更好地勝任班主任這個職業。
一年級班主任教育教學反思2
從事教育工作幾年,第一次擔任一年級的班主任,深感工作的不易和繁瑣,同時也能感受到在每天的課堂管理中的個人成長。在這個過程里離不開學校先進的育人理念、辦學宗旨和同事的幫忙提點。而能讓個人的教學管理能力不斷提升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便是自我反思。
一年級的孩子,由于年齡小,自制力差,再加上剛從幼兒園的教育模式中脫離,各種小學生行為習慣還沒有養成,所以上課出現不遵守紀律的現象在所難免。作為一年級的老師,遇到這種情況先不要著急,只要有愛心、耐心,再加上一定的教育措施,相信孩子們好的課堂行為習慣一定會養成。
一年級的孩子一入學,我就組織他們認真學習小學生一日常規要求,讓他們認識到小學和幼兒園的不同,早早做到心中有數。比如早晨到校先把一天需要用到的書本和文具放到桌子里,然后閱讀繪本。再就是一年級學生,天真活潑,以形象思維為主,對抽象的概念理解不夠,也把握不好尺度。為此,教師對學生提出的習慣要求不能太空洞,太籠統,要細、要實,要學生一聽就懂,知道做法。比如在要求學生上課要專心聽講時,就首先讓他們明白怎樣做才是專心聽講。為此我就編了一首兒歌“小朋友,要記住:小眼睛,看老師。小耳朵,聽老師。要發言,先舉手。頭正,身直,腳放平。有時學生上課開小差,做小動作,老師一說兒歌前半句,學生馬上接著說后半句,這樣既復習了上課聽講常規,又有效地提醒、督促了不守紀律的孩子。
小學生持久性差,意志薄弱,容易出現循環往復的現象。因此,培養學生的良好習慣是一項長期的、艱苦的工作。為了鞏固教育成果,我也挖空心思。一般情況下,每個人都想知道自己通過努力所做的事會得到人們怎樣的評價,一年級的學生更是如此。為了迎合學生的這種心理,對表現出色的孩子我都是及時大力表揚,這種表揚,有時是一種贊許的微笑,一次親昵的撫摸,一句由衷的贊養。有時是給一朵小紅花,送一顆小紅星等。當然大多時候都是當眾表揚。對那些不好的、退步的及時提醒,循循善誘。提醒方式也很多:可以是自身示范,可以是談心教育,可以是榜樣學習,總之都是以鼓勵為主,激發學生的信心。
一年級小學生年齡小,自我教育控制的能力差,處理不好學習和玩耍的關系。導致了上課拖拖拉拉,完不成學習任務。這首先需要老師在課堂上要創立一個自主學習的`環境。而要想使學生自覺主動的參與學習,學生要有足夠的情緒上、心理上的安全感,使學生有勇氣迎對學習的挑戰。為此,在教學中,教師要確定好自己的位置,“微笑著面對每一個學生”,尊重、愛護、喜歡每一個學生,善于蹲下來與學生談話,使他們感到老師是他們的學習伙伴,是他們的大朋友。使學生信任自己,這樣就拉近了師生間的距離,讓學生親其師,才能信其道。良好的師生關系無比重要,教師不能用不恰當的評價把學生推向消極的一方,尤其是一年級的小學生,需要更多的證明的鼓勵與肯定來讓學生獲取心理上的安全感,給他們創造了自主參與學習的良好環境。
老師還要讓課堂生動起來。這要求老師在課堂上的語言充滿童趣,更重要的是還要有符合兒童特點的,學生喜歡的教學方式。比如一年級的小朋友有意注意時間短,一般只有15至20分鐘,因此,我們可以利用孩子的無意注意,在學習中適當穿插兒歌,開展游戲,讓課堂動靜交替,讓學生保持較強的求知欲望。
再就是老師要大膽放手,給學生創造自主學習的機會。以前總覺得一年級的自我學習能力差,但逐漸放手后,發現不少驚喜之處,如讓個別同學充當小老師的角色,讓其帶讀;以四人小組為單位進行合作學習。并舍棄那些學生厭煩的過多的講解,在教學中,注重學生的參與,學生能做的,讓學生去做,學生能說的,讓學生去說。教師要多聽學生的意見,努力為學生創設自主學習的機會。這樣他們才能更好的體驗到成功的快樂,激發學習的興趣,從而以更高的熱情投入到學習中來。
以上是個人一個月以來從事一年級教學工作的體會和反思,我相信只要在日常教育教學工作中,遇到問題多動點心思,多費點力氣,多下些功夫,在駕馭課堂和班級常規管理的能力必定能逐步提升。
【一年級班主任教育教學反思范文】相關文章:
法制教育教學反思范文12-23
《入學教育》教學反思01-21
健康教育教學反思12-27
大班教育教學反思11-27
小學教育教學反思范文(精選6篇)12-28
一年級新生入學教育教學反思12-27
小班教育教學反思隨筆12-20
一年級期末教學反思范文12-28
小學語文教育教學反思范文5篇12-28
音樂教師教育教學反思范文(精選5篇)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