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數是6、7加法》教學反思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師,課堂教學是我們的工作之一,寫教學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們的教學能力,那么優秀的教學反思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得數是6、7加法》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得數是6、7加法》教學反思1
一、 變書本數學為生活數學
源于生活的教育是最無痕的教育,從生活情景入手,使學生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問題存在,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問題是產生求知欲的根本原因,這里讓學生融入情景中,積極主動地提出問題,并嘗試用學過的知識來解決問題,并嘗試用學過的知識來解決問題,比讓學生來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更能激發學生的探索意識。
如:本課中教師綜觀全課都創設了一系列的生活情景:課始的植樹情景,根據植樹情景來提出數學問題,并嘗試來解決這個問題。還有試一試中的媽媽買菜椒的情景來提出數學問題,并列出2道算式。通過學生自己來擺圓片來算一算說一說;幫助小青蛙跳水的情景,使學生在情景中鞏固新知;小動物說一說對一對的趣味游戲,熟練了一得數對2道算式。給勤勞的小蜜蜂分一分游戲,讓學生能有序地說出了得數是6、7的所有算式。
二、變被動訓練為自主探究
《數學課程標準》提出的“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數學學習活動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數學的學習方式不應是單一的、枯燥的、以被動聽講和練習為主的方式,而應該是一個充滿生命活力的歷程。
如:通過學生自己來擺圓片來算一算、說一說,交流說說是怎樣算的?每組算式的得數相同嗎?拿出6個圓片,你還可以分成哪兩部分,請你說說。給勤勞的小蜜蜂分一分游戲,讓學生自己探索怎樣才能把6、7只蜜蜂有趣的分成兩份,并寫出相應的算式。
皮亞杰認為:“兒童的思維是從動作開始的,切斷動作與思維的聯系,思維就得到發展。”手是腦的'老師,腦過百變,不如手做一邊。讓學生通過操作,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學習計算,在動手的過程中發現算式中的規律,對好動的學生來說是他們喜愛的方式。學生通過操作對今天所學到的知識進行了鞏固,有序地整理,培養了學生有條理地思考問題的習慣。
三、變接受知識為解決疑問
給老師解疑這一形式能夠激起了學生學習的興趣,正好抓住了一年級學生的向師性強的特點。
如:在“探索1+5和5+1”時老師問:“怎么會有兩個不同的算式?兩個不同的算式為什么得數一樣呢?老師有點不明白了,你能解釋解釋嗎?小組討論。”學生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到這一疑問上來了,這樣既學會了兩道得數等于6的加法,又體會到了兩道題之間的聯系。在這一環節中,有師生的互動,也有全班學生的集體交流互動。這樣,一方面形成了良好的學習氛圍,另一方面又可以促進學生仔細聽講、正確表達的、質疑問難、合作交流等多種能力的協調發展。
《得數是6、7加法》教學反思2
這部分內容教學得數是6、7的加法,它是在學生了解加法的含義和學習了6、7的分與合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教材從前面的“一圖一式”過渡到“一圖兩式”,讓學生通過學習,感受相應的兩道加法算式之間的聯系。
例題從植樹這一公益活動引入,加強環境保護意識,迅速轉入數學學習,并首次用文字呈現“一共來了多少人植樹”這一問題,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觀察畫面,領會蘑菇卡通和蘿卜卡通說出的不同加法算式:5+1=6、1+5=6,使學生認識到這兩個算式都表示把5個和1個合起來或把1個和5個合起來,都可以算出“一共來了多少人”。
“想想做做”第1、2題,讓學生通過操作學具和獨立思考,學會計算在例題和“試一試”中未涉及到的其余得數是6、7的加法算式。第3題通過學生感興趣的形式,鞏固得數是6、7的加法計算。第4題通過題組練習,讓學生體會算式間的聯系,引導學生掌握規律,靈活計算。第5題讓學生通過看卡片說算式的活動,進一步練習得數是6、7的加法。第6題是一道開放題,通過看圖填不同算式的練習,引導學生自主總結得數是6的加法算式,感受這些算式的排列規律。
學生進入正規的一年級學習生活已經一個月多,一些學習常規已經知曉,良好的學習習慣也在逐步養成。在前一階段的學習中,學生已經掌握了10以內的分與合和得數是3、4、5的加法、有關0的加減法,為今天的學習奠定了基礎。學生可能在得數是6的加法算式的基礎上自主、有序寫出7的加法算式會出現困難。
新知:得數是6的加法得數是7的加法學生在此之前,已經掌握了10以內數的分與合和得數是3、4、5的加法,在頭腦中已經初步形成了知識結構。在教學時,想通過例題讓學生學習、感受“一圖兩式”,并體現算法的多樣化。
得數是6、7的加法算式的完善,是想通過6、7的分與合遷移過來,也要體現出有次序。想直接通過大問題的提出,充分把學習的時間和空間都交給了學生。
練習:在現實的情境、趣味的游戲、開放的活動和務實的作業中綜合練習,進一步強化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的訓練,使學生再次感受到了數學學習的有趣、有用和挑戰性,讓學生再次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
總之在整個教學中通過學生擺一擺,算一算,說一說,使學生既動手又動腦同時又動嘴,注意力更集中。孩子的天性是愛玩,用做游戲的發式進行練習,不僅能使他們學會合作學習,又能再次激發學習興趣。
聽童話故事是學生最喜歡的活動,在乏味的練習之后出現“青蛙練習跳傘”這樣有趣的情境,使學生產生好奇感,頓時,學生的學習熱情再次被激發。
【《得數是6、7加法》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得數是9的加法和相應的減法說課稿12-04
進位加法教學反思12-26
加法運算律教學反思范文(精選6篇)12-23
加法交換律教學反思12-26
進位加法教學反思(15篇)12-26
數學加法交換律教學反思12-26
加法交換律教學反思【范文】12-26
進位加法教學反思范文【五篇】12-25
進位加法教學反思范文【三篇】12-25
加法交換律教學反思15篇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