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孤獨的牧羊人教學反思范文
身為一位優秀的教師,我們要有一流的教學能力,借助教學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們的教學能力,優秀的教學反思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孤獨的牧羊人教學反思范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孤獨的牧羊人教學反思 1
1、這節課我采用了多種教學方法,首先運用多媒體教學法,通過視聽結合,增強教學的直觀性,使學生更深刻地感受和理解音樂作品的內容和背景;其次,運用比較選擇法,讓學生通過自己的分析、比較,選擇出答案,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再次,采用實驗法,讓學生帶著想象去表演喜歡的人物角色,加深對歌曲情緒的體會,激發表現的欲望。
2、襯詞部分的學唱是難點,但我認為在本節課上有了很好的突破,教歌過程設計的很有層次性和邏輯性,先初步聽,打節奏,劃旋律線、然后“啦”學唱旋律、唱音符、加詞唱,師生對唱、加動作唱,樂理知識的講解貫穿其中,循序漸進,化繁為簡,難點解決好,整首歌曲也迎刃而解了,由此使我想到,我們運用教歌的方法有很多,但關鍵是靈活運用,一定會找到適合的'方法來。
3、這節課的重點是通過聽賞歌曲,讓學生感受作品所表現出的情感和意境,在教學中我很注意讓學生多聽,認為自己在這一點上做的很好,在學生聽賞的過程中沒有打斷他們的思路和感受,學生能認真聆聽,對歌曲所表現的情感作出正確的反映和判斷。
不足之處:
1、襯詞環節,聲音的處理不夠細致
2、對于學生的具體表現,回答的問題,不能及時,靈活的處理。
3、課堂的前20分鐘,師缺乏激情,導致學生比較沉悶,課堂氛圍比較緊張,這是我在以后的教學中,需要認真研究的問題。
孤獨的牧羊人教學反思 2
上本課時,我運用多種方式指導學生感受歌曲歡快的情緒,喚起學生對音樂作品的興趣和熱情,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和表現欲。充分挖掘作品所蘊涵的音樂美,用自己對音樂的感悟激起學生的情感共鳴,加深了學生對音樂的理解。同時,運用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讓學生在藝術氛圍中獲得審美的愉悅,做到以美感人,以美育人。
因為網課的形式,只能通過老師的言語和更多的視頻來吸孩子們的注意力。大家這種形式中鑒賞音樂、理解音樂、表現音樂、創造音樂,讓學生獲得審美體驗,獲得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和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
本課主要體現了以下幾個特點:
1、整體構思清楚,能從不同角度設計、穿插多種學習活動,最終實現預期的教學目標。
2、注重面向全體學生,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從培養學生的音樂興趣出發,運用多種藝術形式來調動學生主動參與的積極性,提倡個性張揚。在愉悅的`學習氣氛中體驗、表現和享受音樂,提高音樂感受與鑒賞能力,并獲得心靈感悟和情感體驗。
3、教學中注重培養學生自主感受美、表現美的意識和能力,教學生學會學習,學會探究。
不足的是:
本課的主要目的在于感受樂曲的幽默和約德爾調的風格,所以拓展時選擇影片中具有活潑快樂情緒的音樂進行欣賞,讓學生感受這樣的情緒,逐步培養他們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如果能找到更多的約德爾調的歌曲作為拓展欣賞曲目,效果會更好些。
孤獨的牧羊人教學反思 3
在本次《孤獨的牧羊人》音樂教學中,我通過多種方式引導學生感受歌曲的獨特魅力,在回顧教學過程后,我進行如下反思。
從教學目標達成來看,基本實現了讓學生學會演唱歌曲并體會其歡快風格的目標。通過展示電影《音樂之聲》中演唱這首歌的片段,學生很快被歌曲活潑的節奏和有趣的歌詞吸引,對歌曲的`旋律有了初步的感知。在教唱環節,逐句教唱與分組練習相結合,大部分學生能夠較為準確地把握音準和節奏,清晰地演唱歌曲。
教學方法上,采用了情境創設法,為學生營造出電影中輕松愉快的氛圍,讓他們仿佛置身于音樂的世界,有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但在互動環節,小組討論的深度和廣度稍顯不足,部分學生參與度不夠高,沒有充分發揮出小組討論應有的效果。另外,在引導學生進行歌曲情感表達時,方式稍顯單一,僅僅是口頭描述,沒有結合更多具體的音樂元素分析,導致學生對歌曲情感的理解不夠深刻,演唱時情感的投入不夠。
課堂管理方面,整體秩序良好,但在播放電影片段時,由于學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在片段結束后,沒能迅速將學生的注意力拉回到課堂講解上,浪費了一些時間。
基于以上反思,在今后的教學中,我會優化小組討論環節,提前明確討論主題和要求,鼓勵學生積極發表見解,提高參與度。在情感表達教學上,深入剖析歌曲的節奏、旋律、和聲等元素對情感表達的作用,讓學生從本質上理解如何通過演唱傳達歌曲情感。同時,加強課堂節奏把控,在播放多媒體素材后,采用有趣的互動方式快速將學生的注意力拉回課堂,提升教學效率,讓音樂課堂更加高效、精彩。
孤獨的牧羊人教學反思 4
在完成《孤獨的牧羊人》這堂音樂課的教學后,我進行了深刻反思,希望能在總結經驗的同時,找出不足,為今后的教學提供參考。
從教學目標的完成情況來看,整體達到了預期。通過播放《音樂之聲》中《孤獨的牧羊人》這一經典片段,成功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了他們對歌曲的興趣。在隨后的教唱環節,借助逐句示范、學生模仿跟唱的方式,大部分學生能夠掌握歌曲的基本旋律和節奏,也基本了解了歌曲所具有的美國鄉村音樂風格特點,比如 “來咿噢嘟” 處的'假聲唱法。
在教學方法上,我采用了多媒體教學法,讓學生通過視聽結合的方式,更直觀地感受歌曲歡快、活潑的氛圍,效果顯著。同時,在教唱過程中,采用了循序漸進的方式,從初聽歌曲感受節奏,到逐句學唱,再到加入動作、表情完整演繹,逐步加深學生對歌曲的理解和掌握。在講解襯詞部分這一難點時,先讓學生打節奏、劃旋律線,接著用 “啦” 學唱旋律,再到唱音符、加詞唱,最后通過師生對唱、加動作唱等方式,將復雜的難點逐步化解,讓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掌握了演唱技巧。
不過,教學過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在聲音處理的環節,尤其是襯詞部分,對學生聲音的強弱、音色等方面的指導不夠細致,導致學生演唱時在聲音的表現力上有所欠缺。另外,在課堂互動中,對于學生的回答和表現,反饋不夠及時、靈活。當學生提出一些新穎的想法或觀點時,沒有充分挖掘和引導,錯過了拓展學生思維的機會。課堂前半段,我自身的教學激情不足,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課堂氛圍,使得學生的積極性沒有被充分調動起來,課堂稍顯沉悶。
針對這些問題,在今后的教學中,我會更加注重聲音細節的指導,通過示范、對比等方式,讓學生學會控制聲音,提升演唱的表現力。對于學生的反饋,做到及時、準確且富有啟發性,鼓勵學生積極思考、大膽表達。同時,時刻提醒自己保持飽滿的教學熱情,用積極的情緒感染學生,營造輕松、活躍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在更愉悅的環境中學習音樂、享受音樂。
【孤獨的牧羊人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孤獨的牧羊人》教學反思11-01
孤獨的牧羊人教案含反思(精選10篇)12-10
孤獨牧羊人教案05-24
植樹的牧羊人教學反思04-05
《快樂的牧羊人》教學反思08-17
《植樹的牧羊人》教學反思09-17
植樹的牧羊人教學反思09-15
植樹的牧羊人教學反思08-05
《孤獨的牧羊人》的教學設計(通用10篇)11-20
《植樹的牧羊人》教學反思最新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