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手做(一)》教學反思
身為一名人民老師,教學是我們的工作之一,在寫教學反思的時候可以反思自己的教學失誤,那么問題來了,教學反思應該怎么寫?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動手做(一)》教學反思,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動手做(一)》教學反思1
動手做(一)這節課是北師大版一年級數學下冊認識圖形的第二節課,學生在第一節已經認識了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和圓。本節課是在此基礎上,通過折紙、剪拼等活動,進一步認識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和圓以及它們之間的聯系。本節課是一節可視性、操作性都很強的課,主要讓學生通過參與活動來進一步體會平面圖形的特征。它無論從內容的選材上還是表現形式上都給人全新的體驗。針對新教材,我在設計本節課時力求體現《標準》的精神,把新理念融入課堂當中,整堂課都以學生喜愛的活動為主,讓學生親身體驗,實際操作,合作交流,讓學生在充分的參與中去感悟,去體驗。
引入部分我首先讓孩子們欣賞幾幅漂亮的折紙作品,問孩子們喜歡折紙么?今天我們就到紙工樂園去玩一玩!這么多的折紙作品,其中還有一架小飛機,瞧,它飛來了。這時我拿著一架紙飛機演示,提出問題:“如何讓這架飛機飛得又高又平穩呢?”孩子們會想到讓飛機的兩邊對稱,也就是完全一樣。板書“完全一樣”。接著我拿一張長方形的紙,演示如何把一張紙折成完全一樣的兩部分,其實在生活中,把一個圖形變成完全一樣的兩部分是非常有用的,今天我們就一起來通過動手做的活動好好研究一下。板書“動手做(一)”。整個引入部分巧妙的激發了孩子們的學習熱情,對于低年級的孩子來說,興趣是最重要的,本節課的引入這部分我比較滿意。
新授部分我設計了兩個大的環節,圖形大挑戰和創意大比拼。圖形大挑戰第一個活動是把正方形折成完全一樣的兩部分。孩子們拿兩個正方形獨自完成,他們想到了兩種方法,這時我演示最難的分成兩個梯形的方法。但是在上課中我折偏了,分成的兩個梯形沒有完全重合,這時我馬上想到讓孩子們嘗試一下,能否分成兩個完全一樣的梯形,有的孩子很快就成功了,然后我提出問題“怎樣折才能分成兩個完全一樣的梯形呢?”用PPT演示,橫著折與豎著折折痕的共同點,孩子們很快就發現了這四條線都經過正方形中心點。總結出來只要經過這一點的直線都可以把正方形分成完全一樣的兩部分。教材中對于梯形的方法沒有要求,鑒于我們學校的高度,在這里我設計了梯形的這部分,效果很好。圖形大挑戰第二個活動是把三角形、圓、長方形折成完全一樣的'兩部分,要求每個孩子先獨立折,再和小組同學交流,最先完成的小組優先匯報。這部分孩子們興趣濃厚,長方形想出了分成兩個小長方形的方法,有了剛才正方形折成梯形的經驗,孩子們又想到了把長方形折成兩個梯形的方法。把長方形折成兩個三角形孩子們沒想到,我演示后孩子們都能接受。學生匯報完后,我用PPT總結四種圖形的方法,直觀簡潔明了。
創意大比拼這一環節我首先演示了笑笑拼成的一個大三角形,讓孩子們猜是由哪一個圖形變的,孩子們想到是正方形,然后我讓孩子自己演示把正方形分成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再拼成一個大三角形。接著再拼回正方形。淘氣用這兩個三角形拼成了平行四邊形,讓孩子們動手拼。淘氣和笑笑一起拼出了長方形,兩個人合作用四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能拼出更多的圖形,還有更多的驚喜。孩子們非常興奮,也很想挑戰,兩個人一組,嘗試更多的圖形。教材中只要求兩個三角形,這部分我加大了難度,要求用四個三角形拼,孩子們在嘗試的時候遇到很大的挑戰,經歷了很多次失敗的嘗試,但是經過孩子們的努力,拼出了三角形、平行四邊形、正方形、梯形,很好的達到了目的。我讓孩子們把這些圖形在黑板上拼出來,給大家展示,但是沒有讓孩子們講一講自己是怎么拼的。最好還是讓孩子們自己說一說,今后我會注意在課堂上讓孩子們多表達。創意大比拼的最后一個環節是讓孩子們小組合作,在一張彩紙上用不同的圖形拼出一副美麗的圖畫!孩子們興趣高漲,開動腦筋,進行大膽的設計,在公開課前的試課中,每個班都有幾組能完成一副美麗的圖畫,本節公開課,九個小組都在有限的時間內設計出了精彩的作品,全部都展示在了黑板上。這部分比我預想的還要好!看來孩子們的潛能是無限的,只要好好的引導,能讓孩子們感興趣,孩子們都能學到很多知識!給我們很多的驚喜!
沒有思考就沒有真正的數學學習,有效的學習就是激勵學生積極自主的思考。在本課的教學中,學生通過折一折、拼一拼的活動,充分的發揮了小組間的合作交流,每個學生在有了自己的獨特的創意后又去觀察、吸收他人的智慧結晶。這樣不僅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又大大提高了合作學習的效率。這也是我第一次公開課嘗試活動課,收獲了很多,也有很多方面需要自己繼續努力!我會繼續加油,努力成為一名優秀的數學老師!
《動手做(一)》教學反思2
1、在課堂上給予學生足夠的時間觀察和了解七巧板,但在練習檢測時發現仍有很多學生對題目還是一知半解,說明教學設計還不是很全面,在這部分教學中還有遺漏,應該在今后的教學中注意說明。
2、在學生動手拼各種圖形中,教師的示范還不夠。導致學生在動手時沒有明確的目標。另一方面我沒有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去思考,實際操作中學生并不是很輕松的拼出書中的各個圖案。因此在今后的練習中應該加強這項訓練,多讓學生進行動手操作。
3、反思自己的教學綜合能力:
自己看自己的教學實錄,真是讓人感到汗顏。它就像一面鏡子,把真實的,平時自己不能看到的點點滴滴擺在眼前。也許是第一次面對鏡頭,感覺教態不如平常那么自然輕松。再聽聽課堂上的語言,有點單調,有時不夠簡潔,表揚語言很貧乏。雖然經過充分的準備,課堂的組織與調控有了些許進步,但總體教學效果不高。在一些環節,特別是動手操作上,給予學生的實踐引導方向不夠明確,導致學具操作上缺乏一定的有序性,沒有發揮學具的重要作用。整堂課教師對于放手度,引導度,小結度均離要求有一定距離。特別是在與學生互動方面,偏向于教師主導性局面,沒能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這所有的問題,都有待日后的教學中改進。
【《動手做(一)》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動手做做看教學設計匯編15篇01-12
動手做做看教學設計匯編15篇01-12
語文園地一教學反思01-21
初一歷史教學反思01-25
初一歷史教學反思01-26
初一語文教學反思_語文教學反思02-25
高一數學教學反思12-28
比一比教學反思12-16
初一作文的教學反思12-15
唯一的聽眾教學反思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