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算乘法》教學反思范文(通用5篇)
作為一位優秀的老師,課堂教學是重要的任務之一,教學的心得體會可以總結在教學反思中,那么大家知道正規的教學反思怎么寫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筆算乘法》教學反思范文(通用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筆算乘法》教學反思1
本節課課標要求
1、讓學生經歷探索三位數乘兩位數計算方法的過程,掌握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方法,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2、讓學生獲得運用已有知識解決新的計算問題的體會,體驗成功的愉悅,進一步樹立學習數學的自信心。
實際教學中,我采取學生獨立嘗試筆算,教師巡視課堂的思路,特別關注平時計算錯誤率高的同學,看看他們每一部分積的書寫位置和計算結果是否正確。
具體來說,先要求學生獨立完成,然后再請四位學生上臺板演,講評時請同學們說說計算步驟和要點。這樣既增加了學生的興趣,又突出了生本課堂的理念。
教學中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算理和算法都可以直接遷移到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中來。因此,學生對算理和算法的理解和探索并不會感到困難。但是,由于乘數數位的增加,計算的難度也會相應的增加,對于如何筆算145×12,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讓其獨立思考 ,嘗試用自己的計算方法來探索。對于學生多種不同的算法,只要他們講得出理由,都應加以肯定。交流時,重點放在討論豎式的計算方法上,并讓學生說一說每一步計算的算理。
《筆算乘法》教學反思2
《筆算乘法》主要解決筆算過程的書寫格式和豎式中每一步計算的含義問題,這是在學生會做表內乘法,整十、整百的數乘一位數的口算以及多位數乘一位數的估算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因為乘法豎式書寫與加法相似,加上筆算方法與口算方法有相通性,對學生來說書寫格式與算理理解并不是特別困難。因此教學時,我將一環節交給了學生自己去嘗試,去探究,最后自己來概括。另外在教學中,我有意識的滲透以下三個方面:
一、讓學生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
學生在解決問題時,往往采用正確計算的方法,不會主動的去用估算,甚至要求估算解決的問題,也會忽視而采用正確計算。教參中要求教學筆算前,先讓學生對例題進行估算,我覺得有種為估算而估算的味道,不利于學生自覺得應用估算。讓學生自覺得應用估算,能體會到做算的應用價值。當然例題中教學新知前也進行了口算方法的鞏固,算法交流中進行了口算方法與筆算方法的對比,意在讓學生明白,要計算正確的結果,不僅可以用口算,也可以用筆算,要視數據而定,培養學生靈活計算的能力,
二、培養學生類推遷移的能力。
例題是兩位數乘一位數,練習中最多也只是三位數乘一位數,為了讓學生真正得掌握多位數乘一位數的筆算方法。我在鞏固練習中通過做一做三道題的練習后的對比,使學生明白一位數去乘的次數與多位數有關,這樣為學生以后計算更多位數的數乘一位數作了鋪墊。這樣使教學不再局限于教材中的知識點,而是教給了學生學習的方法與能力。
三、通過練習拓展學生的思維。
其實我們在教學數學時要注意把握兩點:
一要充滿智慧挑戰,也就是數學味,發揮數學的思維價值;
二要有生活味,發揮數學的應用價值。那么要發揮數學的思維價值,在新授課教學時,教師除了要充分暴露學生的思維過程外,練習的設計是非常重要的。特別是像這節這樣知識點比較簡單的課,適當的設計拓展性的練習有利于學生思維的發展。最后的練習題應該還算算得上吧。
不足之處:
這節課學生的表現還算可以,但自己還有一點做得不到位:幻燈片口算小木棒并沒有與黑板呈現的板書做到順暢的過渡,導致新授時間過長。
《筆算乘法》教學反思3
我教學的是《筆算乘法》的第一課時,本課時的內容是學習《筆算乘法》的引路課,也是進一步學習多位數乘法的基礎。它是在學生已經比較熟練的掌握表內乘法,學會了整十、整百數乘一位數的口算、乘加兩步計算混合運算和萬以內數的組成的基礎上教學的。
上完這節課,我覺得有些地方還是很成功的。
我以教材例題為情景情境,讓學生經歷解讀信息,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在解決第1個問題的過程中,首先,讓學生了解筆算的必要必性;同時,通過幾個措施理清算理和算法。最后通過對比,將估算、口算、筆算建立聯系。問學生你有什么發現,結論是方法是一樣的,讓學生更深理解算理,同時感受到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萬變不離其中。第二個問題的解決是鞏固2位數乘1位數的算理與算法。第三個問題的解決,是讓學生體驗解決問題的多種策略,讓學生知道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算式不同,但結果是一樣的。綜合練習題目的是鞏固多位數乘一位數的基礎上,讓學生體驗算法的多樣化。
解決第一個問題時,我先讓學生估一估,并連問:你能估算嗎?怎么估?估大了還是估小了?因為之前剛剛學過,很容易就喚醒學生的已有的知識。估完后,問學生,能口算嗎?既起到了復習的作用,也起到了鋪墊的作用,也體現了尊重學生的知識起點。再通過引導,讓學生了解筆算乘法的必要性,展開新課。
練習設計有層次:基礎題:一組筆算題。3×223×2223×2之前面設及的都是兩位數乘一位數的筆算,此組題中有三位數乘一位數,先讓學生說說223×2算理與算法,再讓學生對比三道算式,通過對比得出結論,方法是一樣的,再在223前面添一個2,讓學生感悟。開放題:貫通算法,提升思維。
本課節也還存在著一些問題:
一、面對學生的多種解法,還可以站得更高。在解決第三個問題時,讓學生分類,按解題思路的.不同進行分類。對學生解題能力的培養會有所幫助。
二、31×2+33,應該問問學生31×2表示什么意思?而不只是為有新的解法而解題,是需要引導學生分析題意。
三、在開放題處,只局限于不進位,應適當滲透進位。
四、教師的話有些多,重復的太多。
《筆算乘法》教學反思4
本周初學筆算乘法,首先學習不進位乘法,問題不是很大;后學習進位乘法,問題就出現了,我認為原因是:
1.學生計算基礎差。有一部分學生口算加減法本身就不過關,乘法口訣背得亂七八糟,在進位乘法中計算過程有乘法還有加法,對這部分同學來說就更難了。
2.算理不明白。有一部分同學對豎式計算算理不明白,如向前一位進的數這部分學生都在最高位相加;還有一部分學生進的數與得數再相乘。所以錯誤百出。
3.計算步驟較多。多位數乘一位數不是相同數位上的數相乘,而是要用一位數分別去成另一個因數的每一位,再把所得的積與進位的數相加,其中計算步驟較多,要顧及的問題也很多,學生在計算過程中容易出錯。
針對以上問題,我認為解決的方法是:
1.加強口算訓練。
2.加強學生對計算理的理解。
3.多進行強化訓練,直到掌握為止。
《筆算乘法》教學反思5
兩位數乘兩位數筆算乘法,是在學生掌握了兩位數乘一位數的筆算方法、兩位數乘整十數的口算方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學生雖然在乘法筆算的順序和數位的對齊方面已有了一定基礎,但計算作為最根本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應該是我們教學的重點。所以本節課把教學目標定位在:使學生進一步理解乘法的意義,在弄清用兩位數乘兩位數算理的基礎上,掌握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方法和書寫格式,并能正確地進行計算。同時培養學生用“舊知”解決“新知”的學習方法及善于思考的學習品質,養成認真計算的學習習慣。教學重難點是理解乘數是兩位數筆算乘法的算理。本節課在設計時考慮力求體現以下幾點:
1、通過改進教學方法,促進學習方式的改變。
著名數學教育家弗賴登塔爾認為:“學習數學的唯一正確的方法是讓學生‘再創造’”。即讓學生通過數學活動自己去探究、去尋找正確的方法。這本節課中,在學習探究兩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方法時,通過交流,讓學生充分展示學習的思路,讓學生充分感受到知識發生、發展的過程。讓學生真正自己領悟數學知識掌握數學技能。組織學生創新,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觀點、介紹不同的計算方法。如“請在四人小組里說說你的算法,也聽聽別人的算法!”“誰愿意與同學們分享你的計算方法?”“在這些算法中,你比較欣賞哪一種算法?”等等,讓學生在交流中學會吸收,學會欣賞,學會評價。
2、提倡算法的多樣化,促進學生個性的發展。
算法多樣化是問題解決策略多樣化的一種重要思想,它是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基礎。新課標指出:筆算教學不應僅限于豎式計算,應鼓勵學生探索和運用不同的方法計算。學生的個性差異是客觀存在的,對同一道計算問題,由于學生的生活經驗、認知水平和認知風格存在著差異,常常會出現不同的計算方法和解題策略,這正是學生具有的不同個性的體現。在本節課教學24×12時,放手學生試算,學生出現了多種不同的計算方法,有根據口算的方法來計算的;有把因數拆成兩個一位數,利用以前學過的知識來計算的;有直接列豎式進行計算的;在學生獨立思考解決的基礎上,再讓學生發表自己的觀點,傾聽同學的解法,進行小組內交流,這樣的教學,有利于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問題和創新能力。有利于學生間的數學交流。而且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使每一個學生都獲得了成功的愉悅,使不同的人學到了不同的數學。
在本節課的教學中也存在著不足之處,老師還不能夠完全放手讓學生自己去探究問題,解決問題。如在筆算乘法時,教師講得過細。在以后的教學中要盡量克服這些不足,力爭課堂教學盡善盡美。
【《筆算乘法》教學反思范文(通用5篇)】相關文章:
筆算乘法教學反思(通用27篇)04-14
《筆算乘法》教學反思15篇04-15
《筆算乘法》教學反思(15篇)04-15
筆算乘法教學反思(15篇)04-06
筆算乘法教案04-06
筆算除法教學反思04-06
筆算乘法教案15篇04-06
小學數學筆算乘法說課稿(通用5篇)04-07
小數乘法教學反思04-15
《乘法公式》教學反思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