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的切線的判定教學反思
身為一位到崗不久的教師,我們的工作之一就是課堂教學,我們可以把教學過程中的感悟記錄在教學反思中,那么大家知道正規的教學反思怎么寫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圓的切線的判定教學反思,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設計理念:
基于學生的實際情況,根據學校的教研活動的主題: 整節課在設計以學生合作學習為出發點,讓學生在動手、動腦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并體會數學課的快樂。
反思:
一、合理設計課堂結構和問題。
新課程理念及新基礎教育理念都提倡“把課堂還給學生,讓課堂充滿生命活力”,讓學生真正“動起來”,我認為“動”不應當是表面的、外在的,而應當使學生的思維處于活躍狀態,積極思考問題,這種內在的、深層的動,才是數學課堂需要的動。動得有序,動而不亂。課堂教學要的不是熱鬧場面,而是對問題的深入研究和思考。
因此,根據這節課的教學內容,我設計了三個活動:
(一)、在動手畫圖的過程中,經歷動腦思考、歸納、總結的過程。得到“經過半徑外端且垂直于這條直徑的直線是圓的切線”的結論。
(二)、分析結論。應用好命題的前提是理解好命題。為了能讓學生更好的理解命題我設置了三個問題,并且畫圖幫助學生理解分析。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得到證明一條直線是圓的切線的兩個思路“連半徑,證垂直和做垂直,證半徑”。
(三)、應用命題。根據活動二的兩個結論,我設計了兩個不同類型的例題。因為有活動二做鋪墊,所以例題解決的很順利。
二、注意培養學生的解題能力。
根據學生的數學學習情況和明年就面臨中考的現實,教學中我注意引導學生認真分析每個已知條件,由每個條件可以得到哪些信息,結合要證明的結論及信息之間的聯系,分析哪些信息有用,哪些沒用。再理清思路,然后整理出來。
三、注意多種評價手段的運用。
教學中面向大多數學生,并且給予及時的`鼓勵。一個會心的.微笑、學生的掌聲、翹起的拇指、真誠的語言…讓學生及時感覺到被認可,他就更有動力投入到學習中。
不足:
1、課堂上師生的互動還不夠充分,只是小組討論、個別提問和全班齊答的形式。針對各個環節不同的教學目標,讓學生板演、小組展示、互改糾錯等多種形式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參與性,體現學生主體地位。所謂教無定法,一切以為教學服務為大前提,向學生展示并傳遞學習的快樂,無所畏懼,靈活變通。平時要多讀多看有關的資訊,多開動腦筋,讓課堂“活”起來、“有效”起來、“優質”起來!
2、教師的激情不足。教師在教學中的“導”不僅是“導學”在情緒上也有對學生的引導作用,教師要用自己的情緒來感染學生,讓學生精神抖擻的來學習。這也是我在今后的課堂上要注意的問題。
【圓的切線的判定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判定10-12
關于圓的周長教學反思04-01
關于圓的周長教學反思04-01
圓的周長教學反思15篇01-26
《直線和圓的位置關系》教學反思12篇04-19
《圓的周長》教學設計04-01
圓的面積教學設計03-30
圓的面積的教學設計03-09
中班美術公開課教案及教學反思《奇妙的圓》09-22
關于圓的面積教學課件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