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年和閏年》微課設計與教學反思
一、復習引新,揭示概念。
1. 我們調查了20xx 年至20xx年的每月天數。回想一下:這些年份的每月天數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
除了2月以外,其余各月的天數都是相同的。
有的年份2月是28天,有的年份2月是29天。
2. 引新:
根據二月份的天數,這些年份可以分成幾類?怎么分?
生:20xx年、20xx年、20xx年、20xx年分一類,這些年份二月都有28天;20xx年、20xx年分一類,它們的二月都是29天。
3. 揭示平年和閏年概念:像上述年份中,二月只有28天的年份是平年,二月有29天的年份是閏年。(板書)
4. 說一說:我們調查的這些年份中,哪些是平年,哪些是閏年?
【教學反思:自然地引出了“平年”“閏年”的含義。更重要的是;學生經歷了一次分類思考的活動過程;積累了思維活動經驗。】 二、自主判斷,探尋規律。
1. 出示1997年至20xx年的2月份月歷卡。
根據每年二月的天數,找一找:哪些年份是平年,哪些年份是閏年?并用“平”或“閏”字樣在旁邊標出來。
2. 指名匯報。板書如下:
平 平 平 閏 平 平 平 閏 平 平 平 閏 平 平 平 閏
3. 找規律。
從1997年開始,大家讀一讀平年和閏年的排列,有沒有規律?能否讀出來?
生(讀):平平平閏 平平平閏 平平平閏 平平平閏。
誰能說一說,從1997年開始觀察,平年和閏年的排列有什么規律?
“平平平閏”一組一組地依次不斷重復出現。
(教師同時圈出:平平平閏)
像這樣每4年為一組,從1997年依次向后第50組的第1年是什么年?(平年) 那如果從1997年向前數第100組的最后一年呢?【教學反思:要求學生以“讀”助“找”,符合低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學生不斷試讀的過程,其實也就是探索規律的過程。當學生能夠按照“平平平閏 平平平閏……”每四字一停頓、有節奏地讀出來時,就充分說明學生已經發現了平年和閏年排列的一般規律。然后,在此基礎上,分別引導學生適當地向前、向后聯想延伸:“像這樣每4年為一組,從1997年依次向后第50組的.第1年是什么年?你是怎么知道的?”“那如果向前數第100組的最后一年呢?”這樣,不僅進一步深化了學生對平年和閏年“排列規律”的認識,更重要的是,為學生理解和掌握判斷閏年的一般方法做好了充分的思想準備。】三、應用規律,構建算法。
經過努力,我們已經找到了平年和閏年排列的一般規律,那就是通常每4年里有3個平年、1個閏年。應用規律,就能判斷某一年份是不是閏年。比如,要判斷20xx年是不是閏年,怎么想呢?
方法1:從20xx 年開始依次向后寫,平平平閏。
方法2: 20xx年按照每4年分一組,可以分成多少組?列式計算:20xx÷4=504(組)。
師:通過計算,我們知道20xx年按照每4年分成一組,可以分成504組。但第504組里平年和閏年的排列方法是看不到的,怎么辦呢? 因為第504組里平年和閏年的排列方法跟黑板上的“第一組”排列方法是一樣的。“第一組”里最后一年是閏年,所以20xx年也應該是閏年。
你認為以上這兩種方法,哪一種比較好?為什么?
接下來,判斷:20xx 年、1971年、1988年、20xx年是平年還是閏年?
觀察這些豎式,你有什么發現?(結果有余數的都是平年,而結果沒有余數的都是閏年。)
(出示“你知道嗎?”材料)我們居住的地球總是繞著太陽旋轉的。地球繞太陽轉一圈需要365天5時48分46秒,也就是365.2422天。為了方便,一年定為365天,叫做平年;這樣每過四年差不多就要多出一天來,把這一天加在2月里,這一年就有366天,叫做閏年。通常,每四年里有三個平年一個閏年。公歷年份是4的倍數的,一般都是閏年。
按照每四年一個閏年計算,平均每年就要多算出0.0078天,這樣經過四百年就會多算出大約3天來,因此,每四百年中要減少三個閏年。所以規定,公歷年份是整百數的,必須是400的倍數的才是閏年,不是400的倍數的就是平年。
指出:通常公歷年份是4 的倍數的是閏年。并說明,如果是整百年份,須是400的倍數才是閏年。【教學反思:以判斷20xx年是不是閏年為例,鼓勵每個學生基于自己的認知水平獨立思考、自主探索。學生或“寫”、或“算”,體現了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但無論學生選擇“寫一寫”“數一數”,還是“算一算”,都是基于對平年和閏年排列一般規律的充分理解和把握基礎上的自主建構。 對比優化“ 計算法”作為判斷閏年的一般性方法。接下來,學生在繼續判斷“20xx年、1971年、1988年、20xx年是平年或閏年”的過程中,不斷地感知、思考和體驗,進而發現“結果有余數的都是平年,而結果沒有余數的都是閏年”。最后,通過引導學生閱讀“你知道嗎?”材料,整合經歷探索發現的深切感受和豐富體驗,不僅理解了平年與閏年“規定”的合理性,而且實現了判斷“方法”的有效建構。】
【《平年和閏年》微課設計與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音樂課教學設計與反思04-01
《背影》微課教學設計09-24
背影教學設計與反思1課時10-19
教學設計與反思03-30
背影教學設計與反思設計10-28
《獅子和鹿》教學設計和反思12-16
欣賞與設計教學反思04-02
趙州橋教學設計與反思12-16
《背影》教學設計與反思10-29
背影教學設計與反思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