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六年級《山中訪友》教學反思

時間:2021-02-28 11:32:54 教學反思 我要投稿

六年級《山中訪友》教學反思范文

  《山中訪友》第六自然段的錦上添花

六年級《山中訪友》教學反思范文

  六年級語文第一課《山中訪友》是一篇文筆優美的文字,讀后如春風拂面,令人神清氣爽,心曠神怡。教學這樣的文字,豈能兒戲?于是,我細細地拜讀了多遍,課堂上出現了這樣的情況:

  教師:同學們,把你自己喜歡的段落讀給大家聽聽吧!

  同學們爭先恐后地讀,喜歡哪一段的都有。

  終于,有人讀到了第六自然段。

  “撿起一朵落花,捧在手中,我嗅到了大自然的芬芳清香;拾一片落葉,細數精致的紋理,我看到了它蘊含的生命的奧秘,在它們走向泥土的途中,我加入了這短暫而別有深意的儀式;捧起一塊石頭,輕輕敲擊,我聽見遠古火山爆發的聲浪,聽見時間隆隆的回聲。”

  教師:多美的文字呀!不過,似乎有的地方美中不足,這一段是不是還可以寫得更好?

  大家趕忙拿起書來拼命看。

  有人舉手了。

  方媛:大家請看,在最后一句“我聽見遠古火山爆發的聲浪,聽見時間隆隆的回聲”里,兩個“聽見”后面應該加一個“了”字。因為前面分別用到了“嗅到了”“看到了”“加入了”等詞語,如果用“聽見了”會使句子前后更整齊,而且語氣也舒緩多了。

  這樣的發現我不能不表揚。

  教師:把方媛同學改變的詞帶入課文中讀一讀,感覺一下。

  大家讀的得意洋洋。

  又有人發現了問題。

  唐誠言:老師,書上說“落花”用的是“撿起”,說“石頭”用的'是“捧起”,而說“落葉”時卻用的是“拾”,我認為用“拾起”比較好。理由和方媛的一樣。

  教師:大家也把唐誠言同學改變的詞語帶進課文讀一讀。

  從大家朗讀的聲調中我已經感到他們找到了體現本段美的表達方法。

  毛映涵:這一段用了兩個“捧”字,似乎都不是很準確。

  同學們都瞪大了眼睛──你老毛子腦袋有問題吧?

  教師也很感興趣:噢?說說你的理由。

  毛映涵:大家看,“撿起一朵落花,捧在手中”這句話。你們不妨試著撿個東西,撿起后再“捧”,是不是很別扭?“捧起一塊石頭,輕輕敲擊”這一句更怪,“捧”得用雙手,“捧”著石頭怎樣敲它呢?

  有些同學試了試,頻頻點頭,老師也首肯。

  教師:毛子的分析有些道理,哪,怎么改呢?

  毛子:我也不知道。

  大家議論紛紛,想出了好些詞。

  最后,大家意見比較集中比較滿意的詞是:“落花”用“拈”較好;“石頭”只好用最常見的“拿”了。

  教師:這樣一改是好些了,但“拈”“拿”兩詞有沒有“捧”在句子的含義呢?

  又是一陣思考和爭論。后,得出一個結論:“拈”字動作優美,和“捧”字都有喜愛落花的感情,可以換掉;“拿”字就體現不出這種感情色彩,所以,后一個“捧”字不換為好,可以理解為先捧起來,再用一只手托著,另一只手敲擊。

  我們把自己修改后的文字讀了讀,果然感到更順更美了。

  不過,說句心里話,我也不知道這樣改是不是一定就比原文好,但至少學生去認真讀了,認真思考了,咬文嚼字了,這種現象是好的。

【六年級《山中訪友》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山中訪友》教學反思06-17

《山中訪友》的教學反思06-10

山中訪友教學反思06-18

山中訪友教學反思11-24

《山中訪友》教學反思12-23

《山中訪友》教學反思05-08

《山中訪友》教學反思精選11-02

《山中訪友》教學反思11-03

《山中訪友》教學反思11-05

《山中訪友》教學反思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