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課《會走的玩具》教學反思
教學反思主要是把自己的教學實踐作為一個認識對象放在歷史過程中進行思考和梳理。同時不斷地獲取學生的反饋意見,并把它作為另一個認識對象進行分析,最后把兩個具體的認識對象揉在一塊兒整合思考下面是小編給大家介紹的《會走的玩具》教學反思,歡迎閱讀。
《會走的玩具》教學反思1
上周市教研中心到我校視導,我執教了一節課題為《會走的玩具》的美術課,這節課是四年級的一節美術手工課,作為手工課學生會特別的感興趣,但課堂組織與課堂秩序等方面也會出現混亂,課堂局面不好控制等問題。于是,課前我就做了精心的準備,緊緊地抓住了“趣”這個特點,自己親自動手制作了“圣誕老人”和“多啦A夢”兩個同學們非常熟悉的動畫形象,在新課導入時搞了一場“小型模仿秀”,一下子就吸引了同學們的注意力,學生學習的興趣被激發起來了,心都從別處收回來了,下面的教學就順利多了。
學生的注意力集中起來以后,我引導學生思考“圣誕老人”和“多啦A夢”為什么會走?同學們通過觀察很快發現,“圣誕老人”是靠人的手指來“走”的,“多啦A夢”的兩條腿是可以自由活動的,人用手推著它就可以“走”了。思維的閘門被打開了,我馬上因勢利導:還有其他的方法讓玩具走起來嗎?學生們馬上聯系到自己的玩具上,想到還可以給玩具安上輪子等方法,激發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這一課的學習要求不但是讓學生用紙或廢舊材料做一個會走的玩具,還要讓學生學會畫設計草圖,而我們平時上手工課一般都不畫設計草圖,為了讓學生明白設計草圖的重要性,于是我就在課前以“圣誕老人”為例先畫了一張設計草圖,上課時對照草圖邊講解邊示范“圣誕老人”的做法,還組織學生討論“如果不畫設計草圖會出現什么問題?”同學們經過討論知道,如果不畫草圖可能導致圣誕老人各部位尺寸不合適,影響制作效果等問題,明白設計草圖的重要性,在接下來的制作環節中大部分同學都考慮到這一點,從而保證了制作的玩具比較成功。
接著我引導學生們欣賞了課本中展示的玩具范例,讓學生商討各種“會走的玩具”的設計思路和對制作材料的不同要求,以及不同的裝飾方法,鼓勵學生大膽創新制作出與眾不同的玩具,并采用畫、剪、貼等各種手段將玩具裝飾美化。但是在實際操作中,由于我示范了“圣誕老人”的制作方法,無形中產生了一定的框框,使得全班大部分同學都制作了“圣誕老人”,沒有什么新的創意。其實這也是美術課上的一個“老毛病”,不示范,學生無從下手,但一示范,又是全篇一律,沒有了學生自己的想法。我一直都能意識到這個問題,也在積極的尋求好的解決方法,希望可以改變這種現狀,盡可能的激發學生的創造力。
最后的作品評價階段,由于時間問題很多同學沒有完成自己的作品他們總是不停的做自己的,無心評價別人的作品,也沒有一個好的傾聽習慣,這就使得這一環節不盡人意,有些“虎頭蛇尾”的感覺。這也說明平時的課上就沒有很好的去培養學生的這些良好習慣。今后,我一定要注意平時課上對學生行為習慣的培養,在提高作品質量的同時對行為習慣也要提出相應的要求,讓每一位學生在美術課上獲得能力與習慣的“雙豐收”。
通過這節課教學,使我認識到教師要想真正上好一節課,必須認真領會課程目標,從調動學生積極性入手,調動了每個學生的每個感官,對學生加以引導,實施教育。總之,今后我一定會繼續努力,尋求更好的方法,讓我的美術課上得更有特色,更有成果。
《會走的玩具》教學反思2
《會走的玩具》這節課是四年級的一節美術手工課,本課的學習要求讓學生用廢棄材料做一個會走的玩具。作為手工課學生會特別的感興趣,我先讓學生回憶自己玩過的玩具,再出示自己制作的玩具,激發學生的興趣。學生的注意力集中起來以后,我引導學生觀察思考:這些玩具為什么會走?同學們通過觀察很快發現,玩具“走”的方式有很多種,一般都靠外力和動力。
并以大公雞為例,讓學生了解制作的方法,欣賞了課本中展示的玩具范例,讓學生商討各種“會走的玩具”的設計思路和對制作材料的不同要求,以及不同的裝飾方法,鼓勵學生大膽創新制作出與眾不同的玩具。學生制作出會走的圣誕老人、大公雞、小娃娃等等,并采用畫、剪、貼等各種手段將玩具裝飾美化。學生在游戲比賽中體驗到自制玩具的樂趣,但有小部分學生沒能及時完成作業。
《會走的玩具》教學反思3
做玩具對于學生來說已經是一個挑戰了,而本課又更加有難度,學習的主題是做“會跳的玩具”。雖然學生會對本課的題目比較感興趣,但是又怕自己不會做,或是做不好而缺乏自信心。針對學生的心理特征,我采用多種方法和手段,拉近學生與本課的距離。我首先讓學生了解什么動物會跳,并讓學生進行模仿小動物是怎么跳的'。很快就拉近了與學生的距離,并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教學之前,我讓學生收集了一些會跳的物體,這樣既鍛煉了學生的收集資料的能力,又可以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和觀察能力。在教學中我讓學生把自己收集到的物體拿出來,相互展示交流,開闊了學生的思路。接著,我出示了用卡紙做的兔子,讓學生想辦法使它們跳動起來。當學生一時不知如何回答時就啟發他們,看看能不能利用你手中的會跳的物體使這只小兔子跳起來?通過我的啟發,學生的思維一下子被打開,有用衣夾的,還有用鐵絲自制彈簧的……這樣發散了學生的思維,培養了學生的想象能力。
教學中我還讓學生欣賞教材中的學生作品,他們做的是什么,用了什么方法,激發學生的創作靈感,構思自己的玩具。我還通過讓學生自主的交流和討論的方法,讓學生主動探究知識,自主的掌握會跳玩具的制作方法,培養了學生的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接著我再以自己做的小老虎來激勵學生,讓學生體驗到制作過程的輕松愉悅和取得成果的興奮。接下來就是學生大顯身手了,學生表現得很積極,作品的完成也很順利,這樣學生在玩樂中自然的掌握了本課的重點,緊緊扣住了學生的心弦。
《會走的玩具》教學反思4
看到這課讓我回憶到自己兒時的玩具,那時候哪能和現在的孩子們的條件相比,但是我們能拿幾個瓶蓋變著花樣玩半天,開心的不得了呢!而現在的孩子們今天爺爺買個玩具,明天外公送個玩具,各種高檔玩具找一個專門的柜子來裝,而孩子的興趣呢?可能就幾天的熱情,就將幾十元甚至幾百元的玩具“冷凍”到柜子里當擺式了。
本課的學習要求讓學生用廢棄材料做一個會走的玩具,實現我請學生自己看教材上的圖片,自己收集所需的材料,我沒有明確要求必須帶什么,完全讓學生自己做主帶學具,上課時,聰明的學生們都想好要做個什么作品了,不就是讓玩具“走”起來嘛!學生們還不等我問“怎么樣使玩具走起來”這個問題,就開始象個小老師一樣來教我了,“把一次性紙杯用剪刀剪個小口,把手指放進去當玩具的“腳”不就可以走了嗎?”“還可以做幾個輪子拉著走呢!”
學生作品仿照教材上的作品多,會走的圣誕老人、會走的大公雞等等。
【美術課《會走的玩具》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美術課《會走的玩具》教學反思范文09-25
《會走的玩具》教學反思04-16
關于《會走的玩具》教學反思07-06
美術課《會跳的玩具》的教學反思11-08
美術課會爬的玩具教學反思06-02
美術課《會爬的玩具》教學反思07-11
美術《會走的玩具》教學反思范文07-11
《會走的玩具》教學設計11-06
會轉的玩具教學反思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