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八年級數學下冊《等可能性》的教學反思
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是:
1、學生通過具體的活動體驗事件發生的等可能性,會判斷游戲規則的公平性。學會用簡單的分數幾分之一(幾分之幾)表示事件發生的等可能性。嘗試設計公平簡單的游戲方案。
2、通過猜測、驗證事物的可能性,明確事物的發生存在概率,并會合理的闡述事情發生的可能性。初步體會假設、驗證、應用的數學學習方式。
3、學生在學習探究活動中,感受探究數學活動的樂趣,體驗游戲與比賽的公平原則,體驗數學與生活間的密切聯系學生在潛移默化中養成公平、公正意識,促使學生正直人格的形成。
教學重點:學會用簡單的分數幾分之一(幾分之幾)表示事件發生的等可能性。
教學難點:通過猜測、驗證事物的可能性,明確事物的發生存在概率。
教學準備:課件、撲克牌、紙盒、轉盤、乒乓球、小正方體、長方體、油畫棒、記號筆。
本節課我是這樣設計的:(通過四個環節進行教學)
1.情境導入
從學生喜歡游戲入手引出可能性這個課題。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2.貫穿游戲,激發探究“可能性”的興趣
設計抽撲克牌游戲,在游戲中進一步引起學生思考,發現先拿的會贏,從而引起用什么辦法解決誰先拿是公平的問題。引入到抽撲克牌。學生通過實驗,猜想、驗證自己的發現。接下來引入拋硬幣活動,引導學生觀察、發現其中規律。發現當數據越大時,紅牌出現的可能性越接近二分之一。用游戲這根“線”將學生的身心和數學新知牢牢的維系串聯起來,讓學生學得輕松愉快、興趣盎然,讓教學變得自然流暢、有滋有味,讓深奧的史學知識變得淺顯易懂、親近“好玩”。
3.貼近生活,實際感受“可能性”的作用。
讓數學生活化,讓數學貼近學生的認知起點、貼近學生的生活經驗,是本節課的一個亮點。教學中,我利用我和同事要準備下跳棋這一情境引起學生的思考。從而解決書上的錯例。并嘗試在小組內設計公平的游戲規則。充分挖掘生活中的等可能性事件,充分挖掘數學知識中的生活原型,充分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巧妙而有效的體現了課改理念,讓學生較好的掌握了新知:體驗事件發生的等可能性及游戲規則的公平性,會求簡單事件發生的概率,更讓學生深深體會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數學知識技能在生活中的作用。
4.實驗操作,培養科學精神和綜合能力。
教學中,我適時組織學生認真耐心地進行實驗操作,并在小組中交流,在課堂上展示,讓學生經歷科學實驗的基本環節:實驗操作、記錄數據、觀察現象、得出結論、揭示規律;還適時引出科學家幾千次甚至幾萬次的實驗數據表,讓學生感受科學家那種一絲不茍、堅忍不拔的科學態度和科學精神,從小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和科學精神。
課的最后,我在學生已牢固建立諸如“要想公平必須要等分轉盤上各個區域”的知識和技能的基礎上,創造地進行了趣味提升,即讓學生感受“還有不等可能性的存在”的現象,使學生把已學知識靈活運用到事實中,實實在在地提高了學生的分析思考能力和綜合運用能力。
整堂課,我始終圍繞等可能性這個知識的主軸,以學生熟悉的游戲活動開展教學內容,使學生在積極的參與中直觀感受到游戲規則的公平性,并逐步豐富對等可能性體驗,學會用概率的思維去觀察和分析社會生活中的事物,潛移默化的培養了學生公平、公正的意識,促進學生正直人格的形成。
【八年級數學下冊《等可能性》的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可能性的數學教學反思02-10
《可能性》數學教學反思02-23
數學可能性教學反思12-12
可能性的數學教學反思范文02-08
《統計與可能性》數學教學反思02-10
《可能性》的數學教學反思范文02-22
《可能性的大小》數學教學反思08-09
可能性的大小數學教學反思10-23
可能性教學反思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