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北京版四年級數學下冊《平行線》的教學反思
教材根據現實生活情境,在識別直線相交與不相交的基礎上認識平行線。本課的學習目標是通過觀察操作,感知平面上兩條直線的平行關系,認識平行線。探索平行線的畫法,能借助直尺、三角尺等工具畫平行線。讓學生經歷從現實空間中抽象出平行線的過程,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一、在生活中學數學
數學來源于生活,數學又服務于生活,本節課王老師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身邊的事物出發,將教學內容與生活實踐緊密聯系,一開始給學生呈現生活化的校園照片,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問題意識,產生自主探索和解決問題的積極心態,通過畫面欣賞、分類辨析、勾畫特征,把抽象的數學知識形象的展現在學生的面前,讓學生經歷從現實空間中抽象出平行線的過程,同時引導學生用數學的眼光找一找身邊的平行線、生活中的平行線,讓學生感受到自己在學習有用的`數學,在學生活中的數學,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二、在做中學數學
做中學是新課程所提倡的,是讓學生通過動手操作,在做中思考、做中質疑、做中學習、做中得到發展。在教學中,通過讓學生擺一擺、折一折、畫一畫等活動,想辦法創造出一組平行線,讓學生在擺平行線、折平行線、畫平行線時親歷創造平行線的過程,同時在做的過程中體會到平行線的特點,加深對平行線的認識,使親身體驗創造過程,在做中學會知識,學會思考,學會創造. 三.在交流探索中學數學
在本節課王始終堅持讓學生在交流探索中學數學,而不是直接教給學生答案 ,在引導學生畫平行線時,王老師不是直接教給學生畫法,而是先讓他們自學課本,然后在探索與交流中掌握平行線的畫法,在交流于探索中體會平行線的意義、掌握畫平行線應注意的問題等,從而體現了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雖然在課堂上學生的交流有時不是很主動,農村的孩子膽小,口語表達不清晰,致使很多學生習慣于全班答,但王老師堅信,只要王老師有這種意識,持之以恒培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與人交流的能力,學生之間的交流、師生之間的交流會更主動,更積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