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往廣場的路不止一條》優秀教學反思
《通往廣場的路不止一條》是小語新課程五年級上冊的一片略讀課文。這是一篇富有哲理,引導人生,讓人終身受益的文章。是父親在我小的時候一句話,讓我有了在生活當中嘗試走“另一條路”的靈感和勇氣,最后我能走出困境取得成功的事實,讓人感悟到了生活的道理:通往“廣場”的路不止一條。 教師在備課之中注意到從題目入手引導學生理解課文中心,在教學之中能夠通過本單元的單元導讀指導學生學習理解文章的重點詞句以及中心句子,從而更好地理解了課文內容,對文章中心感受也比較深刻。但是,因為這是一篇外國譯文,課文上體現出一些與以往課文的不同,思維跳躍性比較強,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會有點困難。另外本文篇幅較長,又緣于對譯文的初次接觸,對于教學建議的一課時完成感到教學內容多,很好地完成教學感到有點困難。
在教學之中教師體現出來的不足:
首先表現在教師本身對精讀課文和略讀課文的把握不夠好,教師是以主觀意識擔心學生對課文理解不夠好,理解不夠深,所以在教學之中對課文的引導太多,因此問題設計也有些瑣碎,反而影響了學生的獨立學文理解。
其次,教師的備課深度不夠。如,教師能夠根據課題引導學生:“不止”是什么意思?不改變原句意思,你還可以怎么說?但是在學生分別說了很多“不止”的近義詞之后,也說出了還可以怎樣理解這句話之后,教師卻不能夠再深入地引導學生,既然“不止”的`近義詞這么多,這句話還可以換為很多種說法,那么文章為什么一定要用“不止”?用這個詞好不好?為什么?
第三、教師的課堂語言不夠精辟,不能簡潔準確地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
第四、教師對于新課程提出的教師角色轉變上認識和理解不夠好。在教學之中不能很好地體現出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由于教師過度發揮自己的主體作用,某些程度上限制了學生的思維,使學生讀文少,發言少,討論少。 一節課的教學之后,教師懂得,看似簡單的小學語文教學,如果不能認真再認真的備課是不能夠很好地完成教學任務的。這篇課文的不足之處說到底還是因為教師本身在備課之時認真程度不夠,不能很好地處理好一些關系,另外,自身的教學能力也有待進一步提高。
【《通往廣場的路不止》優秀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通往廣場的路不止一條的教學反思11-01
通往廣場的路不止一條教學反思11-04
《通往廣場的路不止一條》教學反思11-06
《通往廣場的路不止一條》 教學反思04-21
《通往廣場的路不止一條》的教學反思01-04
《通往廣場的路不止一條》的教學反思范文03-17
課文《通往廣場的路不止一條》教學反思11-01
課文通往廣場的路不止一條教學反思11-10
通往廣場的路不止一條教學反思范文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