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菱》教學反思(通用5篇)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里,教學是重要的任務之一,反思意為自我反省。如何把反思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采菱》教學反思,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采菱》教學反思 篇1
還很清楚記得在四年級的音樂課教學中曾上過歌曲《采菱》一課,在當時的教學反思中我就寫到此歌比較適合再高一些年級的學生演唱(當時還不知道在老版人音教材六年級中出現)。因為這是一首富有濃郁江南水鄉色彩的歌曲,要有較好的氣息控制及體會愛家鄉的深切情感,F在的問題是對于四年級和六年級教授同一首歌曲目的和要求又有什么不同呢?
根據學生年齡和心理特點,在教案設計中我特別注重了對優美旋律的感受、對熱愛家鄉的情感體會。根據旋律畫出旋律線,有的學生就馬上告訴我,流暢起伏的旋律好似水波的流動、水的蕩漾,很美。
對于家鄉的情感,我首先介紹了自己的體會:雖然我們居住的城市——南昌雖不是生活水平、居住條件很優越,雖然我也曾經去過不少大城市,但在哪也找不到家的感覺。每次一回到南昌心里就覺得特別溫暖特別踏實,而且現在我們南昌發展迅速,還是世界動感都市呢,我為生活在南昌、為南昌的日新月異的發展感到由衷的高興。在我的話的帶動下,許多學生都紛紛介紹自己的家鄉并油然而生地表達了自己熱愛家鄉并會為家鄉做貢獻的想法,最后再唱這首歌曲時,學生將熱愛家鄉的情感表現得淋漓盡致。
在上完課后我有深刻的體會就是音樂課如果以情感人,一定是節成功的課!
《采菱》教學反思 篇2
第一課歌曲《采菱》每個班的孩子們都非常喜歡,特別是對采菱的好奇心,當孩子們了解了采菱的知識后,興趣都大大的提升了。
課前,我先問孩子們,吃過菱角嗎?它長的什么樣子?他的味道是怎樣的?你喜歡這種味道嗎?然后介紹他的外形,生長的環境,并且許諾等同學們都唱好了,老師會帶一些給唱的好的同學們嘗一嘗。學生聽后,馬上更加有精神了,學習歌曲的速度也比原來快多了。
這課的知識點是“切分節奏”我把他作為課前的節奏練習,先讓孩子們感受這種節奏的感覺,帶著他們拍一拍,學生在歌曲中就更容易唱好這個節奏了。
學生能很好的唱準歌曲的節奏,重點和難點都能很好的掌握,并且能用優美的歌聲表達歌曲,每個班的孩子都很喜歡這首歌曲,很愿意演唱。
《采菱》教學反思 篇3
這學期我擔任一、四、五年級音樂課的教學,在短暫的音樂教學中,我體會到在小學音樂教學中,音樂欣賞往往被忽視,但學生如果缺少必要的音樂欣賞能力,那么音樂的美感就不能為學生所感受,更談不上達到陶冶性情,培養情操的目的。在音樂欣賞中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體現老師的主導性,二者相互結合,從而達到教學目的。就四年級第一課《采菱》的教學,做以下反思:
一、了解歌曲內容,增加知識儲備
《采菱》這首歌曲是一首富有江南水鄉色彩的歌曲,在教學過程中,我發現學生對菱是怎么來的,如何采菱很有興趣,很想去了解它,甚至有一個班的一個學生還從家里拿了一棵菱的植物來給大家觀賞,所以我給大家介紹了菱的外型,生長環境,以及它的味道是怎么樣的等一些關于菱的知識,另外我還讓學生從書本上的圖片想像水鄉孩子采菱的情景,當學生們了解了菱的知識以后,他們學習歌曲的興趣也就大大提升了。
二、分層練習,解決節奏難題
歌曲的節奏較為復雜,在演唱過程中,我發現學生對十六分音符和切分音符這兩個節奏很難掌握,因此,我先讓學生學習這兩個節奏,并設計了兩條節奏讓學生練習,讓他們拍手打節奏,使他們熟悉節奏的特點,再用到歌曲中,這樣學生在學唱的時候腦子里就有了初步的印象。另外,四年級學生的識譜能力較弱,在看到旋律的時候不能一下就反應出來,尤其是這種旋律和節奏較為復雜的歌曲,所以,我盡量讓學生以聽范唱為主,跟著錄音一起把歌曲唱好。
三、情感提升,抒發愛鄉之情
通過多層次的聆聽和欣賞,由教師范唱、錄音范唱、學生演唱等途徑,讓學生通過聆聽與感受和教師的解說與范唱活動,學生體會到歌曲的.優美情緒和對家鄉對生活的熱愛之情,較好地把握了歌曲的演唱風格。因此,難點的突破要注意選擇合適的教法。最后學生各自抒發了對自己家鄉的熱愛之情,都盛情邀請老師和同學們有機會去游覽自己的家鄉。
這堂課在一幅和諧和美好的氣氛下,伴隨著優美的《采菱》旋律聲中結束了。
通過本單元的學習我感到學生的演唱表現力有了很大進步,但是這首歌是一首富有江南地方色彩的歌曲,旋律流暢、婉轉,音比較高,演唱有一定的難度。有些學生的演唱還存在高音上不去、音色不統一的現象。因此,如何訓練出優美的音色和統一的聲音將是我今后教學努力的方向之一。
《采菱》教學反思 篇4
《采菱》是四年級上冊第一課《水鄉》一首具有江南風格的歌曲。旋律優美、流暢,曲調婉轉起伏,節奏比較復雜,針對剛上四年級的學生是有一定的難度。根據上述情況,我在上這課時下了一些功夫,課堂效果不錯。
一、激趣導入、揭示課題
課的一開始,出示課題提出問題,我問學生課題中的“菱”指的是什么?學生七嘴八舌的告訴我,有的說是蓮藕、有的說是菱角,于是我告訴大家是菱角,并出示圖片和學生一起共享菱角的有關知識如:它是生長在哪里?長什么樣等等。學生通過此環節的學習掌握了與生活有關的課外知識,又激發了學習歌曲的興趣。
二、學習歌曲,解決難點
一首新歌曲的教學,我認為首先是讓孩子聽熟,聽之前向孩子交代清楚,要聽歌曲的旋律、曲調、節奏、速度、情緒等,久而久之養成良好的聆聽、會聽音樂的習慣,對后期的唱歌曲、演歌曲的有效性起到很好的作用。針對這首歌里出現的前十六、后十六分節奏;附點四分節奏、八分節奏;切分節奏要想掌握好并運用到歌曲中唱好、唱準它,需要單獨練習、重點解決。在聆聽哼唱數遍后,我讓學生自己找出歌曲的難點節奏,并讓學生先試著找出解決難點的好辦法,和大家一起探討試行,通過認節奏、拍節奏、讀節奏、唱節奏……師生“共渡難關”,順利解決歌曲中的難點節奏。解決了難點后順利進入演唱環節,本課的歌曲音比較高,我先給歌曲降到學生唱的較舒服的調練習歌曲,等學生唱熟后,再恢復原調進行演唱,由于平時我在課上都會對孩子進行聲音訓練,有了一定科學發聲的基礎,隨意恢復原調后我要求用“輕、高、美”的聲音演唱歌曲,學生心領神會很快就拿下歌曲。另外我又采用男女對賽、小組比賽的形式來鞏固練習歌曲,學生們興致很高,積極性空前高漲、意猶未盡?粗⒆觽兂錆M激情的演唱、聽著學生們悠揚動聽的歌聲,我仿佛置身于江南水鄉秀美的風景之中。
《采菱》教學反思 篇5
這是一首江南民歌,在教學中我發現學生對節奏很難掌握,因此我把切分節奏提至師生問好處,讓學生有初步印象,這樣在教唱歌曲時學生易找到和掌握這一教學難點。
本節課我安排了學生分組創編這一環節,學生分組匯報創編的結果大大超出了我和聽課老師的預想:第三組在演唱自己創編的歌詞時竟然還能采用不同的演唱形式;第二組創編動作能分層次表演。由此可見教師如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是上好一節課的關鍵。
在推進課程改革的今天,作為教師既要讓學生掌握基本知識技能,還要注意合理教學方法和手段的應用。
【《采菱》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采菱的教學反思06-21
《采菱》歌曲教學反思07-10
《采菱》教學反思范文03-21
《采菱》音樂教學反思01-16
歌曲《采菱》教學反思07-30
《采菱》教學反思3篇08-29
采菱音樂教學反思(通用5篇)05-18
課題《采菱 》教學課件04-01
采菱教學說課稿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