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稻秧脫險記語文教學反思
《小稻秧脫險記》是一篇科普性的童話故事,寓農業常識于生動的故事之中。課文有趣,學生很是喜歡。
在教學本課第二部分時,我采用了“讀讀、評評、演演、再讀讀”這樣讀演結合的方法。首先讓學生一邊默讀一邊思考并畫出不同人物對話的句子。在本文中人物的`刻畫不同,朗讀的語氣是不同的,如野蠻的雜草氣勢洶洶的話、噴霧器大夫洪亮的聲音、有氣無力的雜草的話語。在開展指名讀、齊讀、同桌之間練習朗讀,讓同學們在交流時進行通過自評、生評、師評多種評價方式,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和鞏固朗讀的技巧。其次,在充分朗讀的基礎上,分四人一小組進行分角色朗讀,再讓學生推薦一兩個小組代表上臺表演。這樣不但生動再現了課文描述的情節,還進一步地讓朗讀與適度表演結合到一起,進一步地深化了課文朗讀的層次,提高了學生朗讀的興趣。尤其是雜草的紛紛倒下和小稻秧獲救后的喜悅心情學生都演得淋漓盡致。臺下的觀眾更是響起了熱烈的掌聲。孩子們就在這樣輕松、愉快、自然的情境下又一次深入到文本。
【小稻秧脫險記語文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語文《小稻秧脫險記》教學反思11-19
小稻秧脫險記教學反思12-16
《小稻秧脫險記》教學反思02-20
《小稻秧脫險記》的教學反思02-18
小稻秧脫險記教學反思04-25
小稻秧脫險記的教學反思08-11
《小稻秧脫險記》教學反思01-02
《小稻秧脫險記》教學反思01-03
《小稻秧脫險記》的教學反思06-04
《小稻秧脫險記》教學反思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