廬山的云霧教學反思范文
《綱要》明確指出,“要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索、勤于動手”。在課文第二自然段教學中,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得到了充分地發揮,使他們懂得努力尋找方法去表現自己思考的內容,“如何使自己所畫的云霧更美”,在思考、分析和交流后,學生不僅鍛煉了動口能力,也鍛煉了動手能力。
新課程中指出,“要加強學科的綜合性,要重視學科知識、社會生活和學生經驗的整合,加強學科之間的相互滲透。”為了展現云霧的姿態,光憑老師的講解和觀察書中的圖片,難以使云霧在學生的'頭腦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于是,借助學生在美術課中所學的繪畫本領,結合學生平時所見的晨霧,讓學生用筆來“說話”。一下子,同學們的思維變得活躍起來,個個都在認真地讀著每句話、每個詞語。在接下來的交流中,直觀的畫面使他們快速地理解“籠罩”、“纏繞”、“彌漫”等詞語的意思,通過鼓勵他們進行想象繪畫,學生明白了想象還需要合理。
通過美術技能在語文課堂中的運用,使這節課充滿了生趣,學生更具有表現欲和創造性。
【廬山的云霧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廬山的云霧》的教學反思07-26
廬山的云霧的教學反思02-14
《廬山的云霧》教學反思07-22
《廬山的云霧》教學反思02-10
廬山的云霧教學反思12-25
《廬山的云霧》教學反思11-28
《廬山的云霧》教學反思07-21
《廬山的云霧》教學反思09-07
《廬山的云霧》教學反思范文10-30
關于《廬山的云霧》的教學反思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