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數學教材章節《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教學反思

時間:2021-07-03 18:40:16 教學反思 我要投稿

數學教材章節《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教學反思

  教學目標:

數學教材章節《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教學反思

  1、教學技能目標:使學生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換律和加法結合律,并能夠用字母來表示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

  2、過程方法目標:使學生經歷探索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的過程,通過對熟悉的實際問題的解決,進行比較和分析,發現并概括出運算律。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使學生在數學活動中獲得成功的體驗,進一步增強對數學的興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獨立思考和探究問題的意識、習慣。

  教學重點:使學生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換律和加法結合律,能用字母來表示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

  教學難點:使學生經歷探索加法結合律和交換律的過程,發現并概括出運算律。

  教學準備:掛圖、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教學新課教學加法交換律。

  1、一年一度的學校運動會又即將舉行了,學校的同學們都在做充分的準備。從這張圖片中,你獲得了哪些數學信息?

  你能根據這些信息,提出幾個用加法計算的問題嗎?請學生回答。

 、賲⒓犹K的一共有多少人?

  ②參加活動的女生一共有多少人?

  ③跳繩的男生和踢毽子的女生一共有多少人?

 、軈⒓踊顒拥囊还灿卸嗌偃耍

  2、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研究其中的.這兩個問題:

  在黑板上張貼:參加跳繩的有多少人?

  參加活動的一共有多少人?

  我們先來解決第一個問題:參加跳繩的一共有多少人?

  3、你們能馬上口頭列式并口算出結果嗎?

  指名回答,教師板書:28 17=45(人)追問:還有其他的方法來解決嗎?在學生回答后,教師完成板書:17 28=45(人)

  為什么這兩個算式的結果一樣?

  4、你們能用一個符號把它們連接起來嗎?教師繼續板書:28 17=17 28

  這是一個等式,仔細地觀察一下這個等式,你們有什么發現?在等號的兩邊,什么地方相同?什么地方不同?(同桌交流并匯報)

  5、你們能夠自己模仿寫出幾個這樣的算式嗎?根據學生回答,教師相機板書算式,并追問:這樣的算式能寫幾個?

  6、我們再仔細的觀察這幾個算式,從中你們發現什么規律?(用自己的話來說一說)你能用自己喜歡的方法、符號或文字來表示你們的發現嗎?

  教師巡視,并作相應的輔導,板書學生回答的一些符號表示的算式。并追問:你這樣表示,每個符號分別表示什么?

  7、同學們都自己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示了你們的發現,那你們想不想把這些算式都統一呢?國際上一般用字母來表示這些規律,假如我們用a來表示第一個加數,用b來表示第二個加數,那這些算式能夠怎樣來表示呢?板書:a b=b a。

  8、教師小結知識點:在很平常的一些四則運算中包含了一些規律性的東西,我們把這些規律叫做運算律。板書:運算律。教師指著板書指出:我們剛才研究的就是加法交換律(板書加法交換律),學生齊讀一遍。

  9、其實加法交換律我們早就會用了,想想看,什么時候我們用過?(在驗算加法時用的就是加法交換律)

  二、學習加法結合律。

  1、剛才通過解決第一題,我們得到了加法交換律,現在我們再來研究第二個問題“參加活動的一共有多少人?”看看我們有沒有新的發現?

  2、你們會自己列式解決這個問題嗎?學生練習,教師巡視指導。

  3、學生回答,教師有意識的板書:

  (28 17) 23=68(人)

  28 (17 23)

  (28 23) 17

  28 (23 17)

  (23 17) 28

  23 (17 28)

  交流不同的算法。

  下面,我們就來針對這兩個算式開展研究:(28 17) 23 28 (17 23)

 。榱丝吹们宄覀兘o28 17添上括號)

  4、觀察或計算一下,這兩個算式有什么關系呢?(參與運算的數相同,運算結果一樣;運算順序不同)你們能用什么符號連接?教師板書:

  (28 17) 23=28 (17 23)

  5、出示:下面的Ο里能填上等號嗎?口算或計算一下。

  (45 25) 13Ο45 (25 13)

  (36 18) 22Ο36 (18 22)

  學生回答,教師板書:(45 25) 13=45 (25 13)

  (36 18) 22=36 (18 22)

  6、看著黑板上的板書,你們從中有了什么新的發現?把你的發現在小組內先交流一下。學生小組交流后大堂再交流。

  7、這樣的描述太長又難記,你們從第一個運算律中能得到啟發,用簡便的方法來表示你們的發現嗎?自己嘗試寫一下。

  板書:(a b) c=a (b c)

  a、b、c各代表什么?(a b) c表示什么?a (b c)表示什么?

  教師揭示:這就是我們今天所學的第二個運算

  律——加法結合律(板書:加法結合律)。

  四、鞏固練習。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題。

  以游戲的形式進行,女生代表交換律,男生代表結合律。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題(出示小黑板)說說是怎么想的。

  3、完成“想想做做”第3題第1行。

  4、插入“朝三暮四”的故事,來聽個“朝三暮四”的成語故事。

  戰國時代,宋國有一個養猴子的老人,他在家中的院子里養了許多猴子。日子一久,這個老人和猴子竟然能溝通講話了。這個老人每天早晚都分別給每只猴子四只桃子。幾年后,老人的經濟越來越不充裕了,而猴子的數目卻越來越多,于是他就和猴子們商量說:“從今天開始,我每天早上給你們三只桃子,晚上還是照常給你們四只桃子,不知道你們同意不同意?”猴子們聽了,都認為早上怎么少了一個?于是一個個就開始吱吱大叫,而且還到處跳來跳去,好象非常不愿意似的。

  老人一看到這情形,連忙改口說:“那么我早上給你們四只,晚上再給你們三只,這樣該可以了吧?”猴子們聽了,以為早上桃子已經由三個變成四個,跟以前一樣,就高興的在地上翻滾起來。聽了這個故事,你們有哪些想法?

  讓學生通過故事得出:猴子很愚蠢,因為總量不變,只是老人采用了加法交換律。

  5、完成“想想做做”第4題。

  男生做第一行,女生做第二行。表揚女生快,知道為什么嗎?

  使學生初步感受應用加法運算律可以使計算簡便。

  6、完成“想想做做”第5題。

  師:你能很快地找出哪兩片樹葉上的數的和是100嗎?

  學生在書上連線,同桌相互校對。

  師:看來,在計算過程中,要有一雙敏銳的眼睛,看到數字就能很快地判斷出能不能湊成整百數。

  五、課堂總結。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新的收獲?

  教學反思:這節課主要教學加法的交換律和結合律,從創設的貼近學生的生活情境出發,讓學生自由地提問,可以培養學生

  的發散性思維,并培養學生

  的問題意思。同時也符合新課程“創造性使用教材”理念。在教學中主要通過讓學生觀察幾組算式,從中總結出加法的交換律和結合律。學生能較快的體會出這兩種加法的運算律,但在總結、交流加法的結合律時,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較差,教師應適當的進行指導和幫助。同時要鼓勵學生用自己最喜歡的方法記憶加法的運算律,提高學生掌握能力。學生的記憶方法過于單調,教師應在開發學生思維上多下功夫。幾個層次的練習,內容豐富,提供了具有價值的學習內容,使全體同學都參與到有趣的數學學習中,從驗算中明白了其理論依據,從故事中分析出了其中蘊涵的運算律,既體會到了數學的樂趣,又復習鞏固了全課的內容。在練習“想想做做”第1題第4小題時,注意讓學生說清應用的運算律,這樣才能為以后教學應用運算律進行簡便計算作好鋪墊。很可惜,我引導得不是最合適,學生自己發現的不多。整節課,由于新授部分花時較多,顯得稍有拖沓,導致了有些練習來不及處理。

【數學教材章節《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教學反思03-30

《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教學反思07-10

《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教學反思11-25

《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教學反思范文09-05

《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教學反思范文07-29

《加法交換律與加法結合律》教學反思范文12-20

加法交換律和加法結合律教學反思01-04

《加法交換律和加法結合律》教學反思11-21

《加法交換律和加法結合律》教學反思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