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四邊形面積》數學教學反思
新課標要求我們教師要引導學生通過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學習方式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技能、思想和方法。所以,在《平行四邊形的面積》一課的教學中,我讓學生動手實踐,自主探究,讓他們經歷了知識的形成過程。而本節課大部分時間都是學生活動,例如:學生借助已有的經驗和方格圖,讓他們初步感知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可能與它的底和其對應的高有關,再通過剪、拼等活動,讓學生在操作、觀察、比較中,概括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的計算方法,在此過程中教師還應注意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即“轉化”思想的滲透,讓學生學會用以前的知識來解決現有的.問題(例如放手讓學生將自己準備的平行四邊形,通過剪拼轉化成長方形,這樣學生有非常直觀的“轉化”感受。)此時,教師可以這樣對學生說:“探索圖形的面積公式,我們可以把沒學過的圖形轉化為已經學的圖形來研究。”這樣一來,學生比較容易想到將新的、陌生的問題轉化成相對熟悉的問題。從而促進學生主動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體會解決問題的策略,提高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
除此之外,在課堂練習設計分了3個部分:
1、基礎練習
2、提升練習
3、思維訓練,
題目以多種形式呈現,排列遵循由易到難的原則,層層深入,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使各個層次的學生都有面對挑戰的信心,激發了學生興趣、引發了思考、發展了思維。
【《平行四邊形面積》數學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數學《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教學反思01-18
《面積和面積單位》數學教學反思09-03
數學《平行四邊形面積》教學反思范文01-13
小學數學《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的教學反思01-22
關于數學《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教學反思08-01
小學數學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教學反思07-30
《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數學教學反思11-17
《梯形的面積》數學教學反思02-15
數學面積的含義教學反思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