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感謝》的教學反思
本節課,我通過播放歌曲、創設情境、“鮮花傳遞”游戲等環節,營造了和諧、融洽的學習環境。我和學生平等友好,臺上與臺下互動,加上樂曲的渲染,師生、生生互動,讓學生感受到了感謝的美好,喚起了學生的情感期待,使學生進入一種渴望情感表達和交流,希望投入到情感活動中去的躍躍欲試的積極狀態。接著我通過引導學生聯系實際生活,啟發學生回憶以往感謝的經歷,讓學習內容走進學生生活把感謝放在身邊的同學身上,這樣就有了真實的對象,而不再是憑空想象,有了真實的交際情景,從而有了交際的可能。,拉近了學生與教學內容的距離,讓教學建立在學生已有經驗的基礎上,進而再了解表達感謝的更多方式。在教學的第三個環節,我適時幫助學生打開了記憶的閘門,營造了開放的語言環境,引導學生相互交流、相互練習,給每一位同學提供了實踐的機會,讓學生毫無拘束、暢所欲言;并適時組織學生模擬表演、評議,實現了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群體互動,使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進一步發展提高。這樣調整后,終于見到了成效,在課堂上同學們敢說,也愛說,并且能表達自已由衷的謝意。
上完本課,我有以下兩點思考:
一、口語交際是雙向及多向互動的言語活動。
課堂片段:
生1:謝謝你,在我有困難的時候是你幫助了我!
生2:……(不知道該如何回應)
既然是“交際”那么就不應該是單向的,因此在課堂中教師應該創造條件,使學生由單向“述說”轉化為雙向或多向“交流”,構成交際關系,并模擬生活實際進行訓練,使學生在動態的雙向或多向的活動中完成口語交際的訓練,從而增強口語表達能力、交往能力。
正因如此,所以教師應該在課堂教學中鼓勵引導學生進行互動交際,包括:生生間的交際、師生間的交際、小組成員之間的交際……當學生表達感謝時,應該引導另一名學生做出回應,讓交際得以實現。
在這一節課中,學生能夠進行交際的'形式卻不夠多,也不夠豐富,只存在簡單的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際。同時,在兩名學生進行展示時,其余的同學又應該怎樣的參與到交際中來呢?
二、讓學生自主評價是增強表達能力的重要方法。
生:“謝謝你,是你幫我找回我的課外書。”
師:“說得真好,表達的真清楚!真是個懂禮貌的孩子!”
教育家布魯姆曾說過:“沒有評價便沒有教育,教師需要不斷評價、反饋、矯正,才能保證目標的達成。”教師的評價是課堂中不可或缺的,但在口語交際教學中,評價的主體更應該是學生,教師應該起到指導示范及矯正的作用。在學生參與到評價中,做到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價。
口語交際教學中應該通過多種方式促進學生的表達能力,而自主的評價便是其中重要的方式。因此在這一節課中,我應該把評價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做一個傾聽者與指導者。讓學生參與到評價中,可以更清楚的認識表達感謝是應該要達到的要求,并能讓他們集中精神學會傾聽,從而使課堂的參與度更高,也能形成評委與表演者之間的交際,讓交際的形式更加豐富。
口語交際教學時一種內容豐富多樣且多變,思維、表達靈活機制,雙向或多向互動的口語交際能力訓練。教師在教學中應該努力創造機會,形成雙向互動及多向互動,同時讓學生參與評價,在評價中得到更多的練說機會,促成表達能力的發展。
【《學會感謝》的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學會感謝》教學反思07-12
《學會感謝》的教學反思范文01-19
《學會反思》教學反思05-17
學會的教學反思07-06
關于《學會反思》教學反思04-20
學會道歉教學反思12-02
《學會道歉》的教學反思12-29
《學會鼓勵》教學反思10-09
《學會安慰》的教學反思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