迫切需要教學反思的內容
只有明晰了反思內容,才能增加教學智慧。一堂課可能成為成功的經驗,也有可能成為失敗的教訓。教師將教學感受及時記錄下來,可能成為最有價值的第一手教學研究資料。校本教研中所強調的教學反思,我個人認為,應當涉及以下幾個方面:
反思教學理念。思想決定高度,理念決定方向。新課程理念倡導“以學生的發展為本”,我們就要多反思教學是否確立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反思教師角色轉換是否到位,反思課堂教學氛圍是否和諧、輕松,反思教學中是否做到了與學生平等對話,是否關注了學生的學習過程,是否體現了學生的自主、互動和創新精神。
反思備課過程。備好課是上好課的前提。按常規,備課包括:研究課標、鉆研教材,了解學生,設計教學過程,編寫教案。特級教師于永正說:“鉆研教材是備課最重要的一環。教學這法那法,鉆研不好教材就沒法。”簡簡單單的一句話,道出了備課的`關鍵。備課要做到把教材讀“厚”,也需要做到把教材讀“薄”。在備課過程中,我們要反思備課內容“厚薄”的取舍,反思備課是否備了學生、是否備了教材等環節,以便于在課堂上游刃有余。
反思教學設計。教學設計靠的是對課程標準的理解,對文本的理解,靠的是理念。設計是藍圖,設計的完備與否,需要在實踐中去調整,或者通過反思去矯正。在經歷了不斷的“實踐—反思—再實踐”這樣一個循環又螺旋上升的過程之后,教學設計就會越來越完美,課堂教學就會煥發出勃勃生機。
反思師生關系。良好的師生關系是教學成功的重要前提。師生之間心靈的對話能讓我們捕捉到新的動態信息,給我們的課堂教學帶來新思維、新方法。因為這種對話不再是一種泛化的交談,而是心靈間的相互溝通與碰撞。反思成就精彩,及時進行師生關系反思,會給教育教學帶來旺盛的生命力。
反思教學得失。在遺憾中反思收獲最大。再完美的教學設計也有可能有疏漏、失誤之處。對教學之中“敗筆”之處進行認真回顧、梳理,并對其作出深刻反思,找出形成的原因,探究解決的策略,才能形成教學經驗。教師應對自己的日常教學行為經常進行反思,尋找差距,發現問題后再通過對新課程的理論學習研究,重新構建新的教學對策,以便今后更好地進行日常教學。
【迫切需要教學反思的內容】相關文章:
教學反思要反思內容08-10
《童趣》教學反思的內容07-06
數學教學反思內容09-18
登山教學反思的內容06-27
《荷花》的教學反思內容02-20
《坐井觀天》教學反思的內容07-05
《貓》的教學反思內容01-01
《泉水》的教學反思內容12-07
關于教學的反思內容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