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杯》教學反思
大多數學生能較好地演唱歌曲,并感受到了蒙古族歌曲的韻味和旋律特點,教師由淺入深地培養學生對音樂的感受和理解能力。 本單元是讓學生知道蒙古族,樂于主動了解蒙古族文化,喜歡蒙古族的音樂。在本節課的內容上,我選擇了歌曲《美麗的草原我的家》和《銀杯》兩首歌曲。
一、聽賞歌曲《美麗的草原我的家》
這首歌曲聽了兩遍,師生演唱一遍。第一遍聽,讓學生聽蒙古族人民是怎樣贊美草原的`,學生可以根據歌詞的內容說一說,第二遍聽,讓學生感受歌曲的情緒、表達的情感,歌曲情緒悠揚、抒情,表達了蒙古族人民意氣風發的精神面貌及對幸福生活無比贊美的歡樂心情。第三遍,結合多媒體課件,播放帶有視頻畫面的歌曲,讓學生隨著唱一唱。在幾遍的聽賞與學唱中,學生對蒙古族音樂的風格有了初步的了解。
二、學唱歌曲《銀杯》
在學習歌曲環節中,通過多次的聆聽——感受——表現,進而學會歌曲。第一遍聆聽,讓生感受這首歌曲的旋律特點,這是需要教師在學生聆聽中用手勢提示學生,感受歌曲的旋律起伏的特點,在引導學生演唱時,要注意引導學生的呼吸,尤其是一字多音處的大跳音程,這也是歌曲的難點處,教師要用手勢帶唱, 為了更好地體會蒙古族歌曲的特點,我再次范唱,讓學生聽一聽,歌曲的哪些地方民族風味特別濃,在師生的共同探討中,學生會說出如一音多字的運用,旋律中的大跳,及裝飾音的加入等為歌曲增添了濃郁的民族風味。這也是把音樂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學習有機地滲透在歌曲的教學中。
大多數學生能較好地演唱歌曲,并感受到了蒙古族歌曲的韻味和旋律特點,教師由淺入深地培養學生對音樂的感受和理解能力, 本節課的不足:首先,教師對歌曲的難點處預設不夠,雖然只有短短的三、四句,但歌曲氣息不容易把握,切分音及一字多音處的演唱還有部分同學唱不準。其次,教師的講解過多,沒有給學生足夠的時間思考,在教學環節中,有拽著學生學習的痕跡。相對六年級的學生來說主動性不強。教師個別問題的提出不夠明確。 在今后的教學中,教師要更充分地備好課,做好預設。
【《銀杯》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銀杯》說課稿01-11
教學教學反思12-08
《古詩》教學反思07-14
《歡慶》教學反思07-10
《病人》教學反思07-08
《國徽》教學反思07-02
《過秦論》教學反思07-02
《山雨》教學反思07-02
《鞋》教學反思07-04
《初冬》教學反思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