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濃濃的鄉情》教學反思范文
《小橋流水人家》是一篇很美的思鄉散文,結構清晰,語言優美。根據課文的重難點,在上課過程中,我重視從以下幾方面進行教學。
一、圍繞著思鄉這個主題開展。
課前誦讀、課文、拓展的文章、結束的小詩的選擇,都跟思鄉的主題有關,讓學生多角度去理解主題。
二、教學中,體現主題閱讀以文帶文課型的特點。
1、在課堂上圍繞著一個問題,進行批注式學習。給足夠的時間批注,小組交流、班上分享,其他同學進行補充。這樣能讓全部的同學都參與到學習中,以生為本。這時候老師的角色就是相機的表揚、及時引導、指導朗讀、小結。
2、注意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例如抓重點句子,修辭手法,聯系背景來體會感情,還有作者通過對景物、往事和人民的生活的`細致描寫,表達了作者對家鄉的熱愛和思念。
3、將在課堂中學到的方法運用于補充的文章中,做到了得法于課內,受益于課外。
三、讀寫聯動,以讀促寫
學完兩篇文章后,掌握文章表達情感的方法,布置寫故鄉的小練筆,運用課堂上學到的方法,引導學生思考可以從哪些角度去表達對家鄉的感情,在寫作時就有章法了。
四、多種方式讀,加大語言積累。
這是一片很美的散文,讓學生多種方式讀,默讀,分角色讀,齊讀,感受語言美,還通過補充課外閱讀,加大閱讀量,加大學生的語言積累。
上完課后,也發現了自己做的不足,需要繼續修改:
1、在學生交流時,如果我可以適當地提煉他們是從哪些方面進行交流,可能對語文水平不是很高的同學更有指導作用,慢慢地他們也能找到批注和交流的方法。
2、補充的文章《月是故鄉明》,是用了學習《小橋流水人家》的方法進行學習,但還不是很能體現出來對原有能力的一個提升。如果在每篇文章的學習中,學生掌握方法后,在另外一篇文章的學習中,能體現一個提升的話,對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更有幫助。
3、學生對文章的內容把握得比較到位的情況下,我可以提高要求,引導學生了解散文的特點。
上一節教研課,是一個鍛煉的過程,更是一次成長的機會。在以后的教學中,繼續多思考,多實踐,爭取通過自己的成長真正地促進學生語文能力的提高。
【《濃濃的鄉情》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濃濃的鄉情散文07-01
濃濃的鄉情詩08-26
濃濃的鄉情情詩10-09
濃濃的鄉情作文范文09-06
【精選】濃濃的鄉情詩歌12-02
濃濃的家鄉情作文03-30
濃濃的思鄉情-作文11-17
濃濃的思鄉情作文09-29
濃濃的思鄉情_作文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