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一年級上數學《認識6-9》課后教學反思

時間:2023-05-04 10:34:09 教學反思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蘇教版一年級上數學《認識6-9》課后教學反思(通用7篇)

  在社會發展不斷提速的今天,我們都希望有一流的課堂教學能力,反思過往之事,活在當下之時。那么什么樣的反思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蘇教版一年級上數學《認識6-9》課后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分享。

蘇教版一年級上數學《認識6-9》課后教學反思(通用7篇)

  一年級上數學《認識6-9》課后教學反思 篇1

  本節課教學認識6-9各數,教學這部分的知識是在學生認知1-5各數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在此之前,學生已經知道如何從情景圖中抽象出數的學習方法,因此,本節課教學通過讓學生觀察情景圖引出6、7、8、9這幾個數,在觀察的時候,學生很快就能說出情景圖中有些什么,數量是多少,在學生說完以后教師小結,再通過讓學生動手在計數器上撥一撥來認識然后再聯系實際說說生活中還有什么物體的數量可以用這幾個數表示,體現數學與生活的密切關系,加深理解各數的'含義。在教學書寫這幾個數的時候,我先讓學生說說這幾個數像什么,教師先示范,再讓學生進行書寫,可以進一步加深學生的印象。教學認識完這幾個數以后,讓學生觀察直尺,通過直尺認識數的順序,從大到小、從小到大的讀一讀,能理解數的位置關系、大小關系等。整節課下來學生對于這部分的知識理解較好,學生基本上理解了6-9各數的含義。

  本節課不足:在教學6-9的時候,每個數教學的方法所用時間都是一樣的,沒有變化,后面8、9的教學可以讓學生自己去說說對這些數的認識,練習書寫這幾個數字的時候要多強調8 的書寫。課下還要再強調這幾個數的書寫方法。本節課沒有合理安排好時間,以至于后面的練習題沒有時間完成,所以整節課只教學了6-9這幾個數字以及書寫,因此教學內容比較單一,沒有完成教學任務。

  一年級上數學《認識6-9》課后教學反思 篇2

  今天雖然是一節練習課,但是教學效果卻很好。原因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

  一、語言兒童化。

  在做第4題時,我先讓學生找一找“1”,然后問:它的鄰居是誰?2的鄰居呢?看看它的鄰居有誰不在家?5和7的鄰居你能幫他們找找鄰居嗎?學生對鄰居這個詞很新鮮,本來非常枯燥的填數通過這個形象化的`語言就變得非常生動有趣了,一方面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另一方面學生又能更深地體會數的順序、感受數軸上數的大小關系了。

  二、多給一些時間給學生思考。

  在教學第5題時,師提問:請同學們看著直尺說一說,5離8近一些還是離1近一些?為什么?生1:5離8近一些。因為這一段距離比5離1短一些。生2: 5離8近一些。因為5與8之間只有3個格子,而5與1之間有4個格子了。我并沒有滿足于此,然后又問了一下:還有什么方法來判斷?學生們想了一會兒,有一個孩子說:5到8之間只有兩個數6、7,而5到1之間有三個數2、3、4。另一個孩子說:5加上3得8,5減去4得1,3比4小,所以5離8近一些。這里多給一些時間給學生思考,使孩子們的思維得到了發展和提高。

  不足之處:

  在6-9寫字教學上沒有多加指導,我想這是上節課剛剛指導的,應該不會有什么問題,可孩子們有些注意點又忘記了。比如8的交叉點是在橫中線上,7、9的豎都像1一樣斜直的。這些都需要不斷強化提升。

  一年級上數學《認識6-9》課后教學反思 篇3

  今天學習6-9,還是老問題,進度慢,慢在課堂管理,紀律方面,老是有小孩走神,發出聲音,摸摸這個,看看那個。把數字6-9都寫完了,但是習題沒做。早上第一節課在4班,整個課堂氣氛低迷,小朋友萎靡不正,蔫頭蔫腦,像泄了氣的皮球,本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方面我就做的不夠好,今天氣氛出奇地沉悶,怎么調動都調動不起來,太累了。嗓子也受不了。5班紀律要好一點,但是明顯也沒有前幾天好。許睿聰、鐘一宏、胡文博、孫昊天,經常大聲講話,紀律性很差。那些寫完數字拍了好幾下手的,隨便喊老師的,甚至下位的,一定要嚴格要求,嚴厲批評,批評也要講究藝術,藝術從何而來,看書學習。人數太多,老師顧不過來,可以同伴互相欣賞,覺得寫得好的'就可以推薦給老師看。

  在教學6-9的時候忘記讓學生用手指表示了。在看圖數數的時候節奏太慢了,應該一開始引導孩子按順序數數,數的時候把話說完整,圖上有幾個什么等等。

  最后教學語言要簡潔,課前準備要做好,嚴!在一年級培養行為習慣的時候嚴格要求,不能有絲毫放松。

  一年級上數學《認識6-9》課后教學反思 篇4

  1、情景創設法

  活動導入部分既要讓幼兒發現問題,引出下面一系列的疑問及探索,又要通過幼兒感興趣的方式設置懸念,因而我設計了“春姑娘請客送禮物”這一問題情景,并圍繞這一問題情景設置環節,通過情景問題的解決啟發幼兒思考解決數學問題,教學反思《認識數字10的教學反思》。

  2、演示討論法

  根據幼兒具體形象思維占主要地位和幼兒語言發展特點,我采用了演示討論法。演示就是讓幼兒去看,在自由寬松的環境中充分刺激幼兒視覺。討論就是讓幼兒去說,更好的發展幼兒在數學活動中的`表述能力。

  3、游戲法

  新《綱要》指出:“學習用簡單的數學方法解決生活和游戲中某些簡單的問題。”整個活動程序的安排,能遵循《綱要》中組織與實施中的教育性、互動性、針對性的原則,也符合幼兒的學習特點和規律。因此,我想通過這樣的一個活動,孩子們不僅能認識數字10,知道10所表示的意義,進一步感知數字與物體數量之間的關系。而且發展幼兒的觀察能力和操作能力,激發他們對數學活動的興趣,提高幼兒主動學習的積極性。使幼兒通過本節課積累知識,學習技能,更重要的是使幼兒明白在以后的學習、生活中遇到困難時要通過動腦思考、動手操作及與同伴交流等方法來解決問題。真正體現數學來自生活,服務生活、

  不足之處:

  1、復習數字9以內的數過多。

  2、認識數字10這個環節可以再增加些。

  3、讓幼兒連線這個環節可以讓幼兒自己在小黑板上操作一下。

  一年級上數學《認識6-9》課后教學反思 篇5

  《10的認識》這節課的主要目標是讓學生會讀、會寫10,會比較10以內數的大小,學會用不同的方式去數數。學生也感受了生活中很多東西都是和數學有關的。

  一年級學生上課很活躍、積極,為了讓他們都用到學習上,就要盡量多地去創設一些學習情境,讓學生自己去動手。讓學生用計數器撥一撥數字;上黑板數一數;動手擺一擺……這些小小的互動游戲能幫助集中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習興趣,學生在玩中學習,在一種輕松的氛圍中學習,在觀察和實踐中學習,這是很重要的'。在課堂中要注意學生語言能力的培養,回答問題要完整,表達要清晰,準確,善于表揚積極動腦的學生,讓學生建立信心,從而對學習更有熱情。

  本節課教學目標完成,感覺學生聽課效率很好,也積極回答問題。但在教學中還存在一些不足之處:

  1、計數器撥10的時候只說了9填上1就是10,沒有強調這個10除了表示10立珠子,添上的這一粒還表示“第10”。讓學生在直尺上找出10,然后讀一讀,之后插了一個問題“比5大比7小的數字是誰?”,而下面的一道練習又是“數出10根小棒,捆成一捆。”這個插進去的問題感覺不合適,沒有什么太大的意義。本來是想讓學生猜一猜數字,比較一下10以內數的大小,但由于時間關系,只問了一題,所以這個地方的教學設計還需改進一下

  2、學生課堂上很積極,但我可能每道問題問了一個學生,他答對之后就過了,沒有去多問幾個同學,數一數也請了一位同學上來演示,之后是老師重復一下大家一起數,這一點在以后教學中要改進,多讓幾位學生回答,如果大家多回答對了,那就省去老師重復。雖然目標是讓學生多說,但是在實踐中教師還是說的比學生多了。

  3、由于時間問題,做練習題的時候都是我讀題,學生做。老師引導。以后要慢慢讓學生自己讀題,自己去學會讀題、做題。

  一年級上數學《認識6-9》課后教學反思 篇6

  上了達標課《認識數字8》,效果相當的不理想。那在什么地方出了問題呢?通過課后自己的深刻反思及與中心領導的交流,我發現了著問題出在以下幾個方 面。

  一、要培養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

  興趣是幼兒學習數學的動力。它可以激發幼兒的求知欲和學習動機,還影響著幼兒的學習態度和學習自信心,因此要讓幼兒產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而我在這節課的教學過程中就沒很好的調動小朋友的學習興趣。例如,我在教學中使用了一些常規的教具與學具,沒有很好的使小朋友們興奮起來,,對這節課充滿了濃厚的興趣,另外,教學內容必須是在幼兒原有知識的基礎上,經過一定努力能理解和掌握的,過難或過易的知識都會降低幼兒學習的興趣。

  二、數學教育活動的設計要有游戲性

  數學教育活動的設計是教師組織幼兒學習數學活動的先決條件。要使數學教育活動能有目的、有計劃地開展,必須重視數學教育活動的設計。在設計教育活動時,不光要注重活動設計的科學性、可操作性。尤其要注意它的游戲性。而我在這節課中設計的兩個游戲,沒有多大的趣味性,而相應的教學內容對他們來說又有一定的難度,當然村子里面的孩子的動手能力以及思考能力都與我的`教學內容有相當大的距離,所有這些都造成我這節課設計的兩個游戲都沒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數學教育活動要注重集體教育與個別教育活動的結合

  在數學教育活動的過程中不能只重視集體活動而忽視、取消幼兒選擇性活動,也不能強調個別活動而放棄了集體活動。在整個教育活動中,既要保證一定的集體教育活動時間,又要為幼兒提供充分的、個別化活動的機會。

  四、數學教育活動的操作材料要能引起幼兒的興趣

  幼兒親自動手操作材料,在擺弄物體的過程中進行探索,從而獲得數學經驗、知識和技能,這是最適合幼兒認知結構特點和水平的一種方法,是獲得數學概念的必經之路。這種活動能充分調動幼兒學習數學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幼兒學習數學的操作材料有分類、排序、比較、分類計算、計量等,教師提供的操作材料要能引起幼兒的操作興趣,激發幼兒探索的愿望,可為幼兒準備各種小材料、小學具,如小棍、紐扣、小積木塊、卡片、分類板等,做到人手一套學具,都有足夠的操作材料。

  一年級上數學《認識6-9》課后教學反思 篇7

  教學《1-5的認識》這節課中,主要是把認數與生活相聯系。本節課根據小朋友喜愛小動物的特點,讓學生一起到動物園游一游。學生們一開始便情緒高漲。他們積極思考、踴躍發言、爭著搶著回答問題,充分體現了“我要學”的愿望。在游覽動物園過程中,我先讓學生說說喜歡的.小動物,然后數一數喜歡的小動物的個數,最后用相同個數的小圓片表示出來。通過創設的情景和擺圓片的操作過程,鞏固了學生認識數1-5這一知識點。

  不足之處:

  1、在看圖數數時,并沒有和學生一起在圖上點著圖來數數,應該訓練孩子們自己用手在圖上一個一個的數數;

  2、上課時語言欠準確,同學們在圖上數完數后就讓他們在教室數一數,同學們回答不準確是時候沒有及時更正,同學們說“一個紅旗,一個黑板”都不準確,應該是“一面紅旗,一塊黑板”。老師應及時指出學生錯誤,規范學生語言;

  3、在擺正方形寫數字時,“1、2、3、4、5”沒有寫在對應的正方形下邊,這可能會影響小孩子對數的大小認識。

【一年級上數學《認識6-9》課后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認識6-9教學反思12-17

認識6-9的教學反思11-02

數學課后教學反思03-23

數學課后教學反思01-07

6和7的認識課后教學反思03-08

《認識分式》的課后教學反思(精選16篇)10-24

6和7的認識課后教學反思03-08

10的認識課后反思06-18

《認識分數》的課后反思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