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分數混和運算(二)》教學反思
在快速變化和不斷變革的今天,我們要有很強的課堂教學能力,反思過往之事,活在當下之時。那么應當如何寫反思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分數混和運算(二)》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分數混和運算(二)》教學反思 1
《分數混合運算(二)》是北師大版數學五年級下冊的教學內容。具體內容是一道稍復雜的分數乘法應用題。即:第十屆動物車展,第一天成交量65輛,第二天成交量比第一天增加了1/5,第二天的成交量是多少輛?憑以往的教學經驗,這個內容即使老師講一部分學生學起來都感到困難。如何在老師不講或少講的情況下,讓學生自己能學懂呢?我在課前,認真鉆研教參和教材,了解本節課學生要學習的知識和學習要求,結合學生已有的知識和方法,以及認知水平,精心編寫教案,本節課學生在教案的引領下,能自主快樂地學習。
課始,先匯報交流課前的復習題,讓基礎差一點的學生說。給他們一個好的開始。再讓學生自己根據條件提出問題在解答,先獨立思考,再小組討論。提問:你是怎樣理解第二天成交量比第一天增加了1/5這句話的?從這句話里你能獲取什么信息?(關鍵讓學生能夠找出標準量,理解1/5是標準量的'1/5)
學生各抒己見,最終明確此話意思是第二天增加的是第一天的1/5.
師:標準量1是什么?請劃下來。
然后引導學生畫線段圖,再次理解題意。
計算、討論交流。畫圖對我們有什么作用?學生在彼此的交流中慢慢地領悟,特別是結合線段圖的討論,學生在分析、討論、質疑、提問中,有效地探索不同的算法。
結果,學生得到如下的幾種解題方法:
方法1:65+651/5=65+13=78(輛)
方法2:65(1+1/5)=656/5=78(輛)
方法3:655(1+5)=136=78(輛)。
理由:把第一天的成交量看作5份,第二天的成交量比第一天多一份,先求出一份是多少,再求第二天的6份是多少。
學生學習的過程就是不斷積累和反思的過程。因此在解決問題后,我還注意組織學生討論畫圖在解決問題過程中的作用,幫助學生反思這一策略的價值。同時在探究完新知后還安排一個環節總結策略:剛才我們一起解決了一個有關分數知識的實際問題,下面我們一起回顧一下是怎樣解決的,其中有哪些比較好的解題策略,說說你的想法。這樣讓學生在反思中建立起解決問題的模型,讓他們知道今后在解題過程中可以借助哪些方法,從而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不足之處:
1、在分析問題時忽略了讓學生找數量關系應該根據不同學生選擇不同方法,有的學生可以通過題意直接解答有的學生可以根據寫數量關系解答,有的學生畫圖解答,必要時畫圖也可以。
2、分析畫圖不夠透徹沒點到著整體1要多突出1/5是誰的1/5來突破難點。
3、練習時不但要注重結果更要關注過程,練習題型少些。4在選擇情境引課時要以學生身邊例子更好選一些學生容易懂的情境會更好。
《分數混和運算(二)》教學反思 2
1、掌握策略,學活數學
數學是思維的體操,如果單純去記憶各種題型的話,只會讓你感到力不從心,更加疲憊。所以人們常說要掌握方法,舉一反三,才能學活數學,也就是要掌握一定的解題策略。這也是本套教材一直堅持的,在幾年的學習中,學生已經掌握了一些解題策略,也有這樣的自主探究意識。所以當新問題出現時,我并不急于讓學生作出解答,而是先分析題意,首先從文字上分析,雖然這樣有一定難度,比較抽象,但對于高年級學生來說需要訓練他們的抽象能力。接著是進行有依據的估算,加強估算是新課程實施過程所提倡的,本節課的估算對題意的進一步理解起到了關鍵作用。使的后面的思路不會發生太大的偏差,對結果有一定的預測和檢驗。在前面這兩個環節的基礎上再通過畫圖更直觀的分析題中的數量關系,和前面的文字分析的抽象,估算起到了前后呼應的效果,從中感受到圖在解決問題中的作用。結合對圖的討論學生不僅理解了題意,而且有效的探索了不同的算法。通過這樣直觀抽象的前后對比學生深刻感受到掌握策略在學習數學中的重要。在解決問題后,我還組織學生討論畫圖在解決問題過程中的作用,幫助學生反思這一策略的價值,學生學習的過程就是不斷積累和反思的過程。教學就是引導學生在解決現實問題的過程中,獲得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和體驗。
2、交流中學習,感受成功的快樂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做舟,學習不是一件簡單的事,但如果總是感到力不從心,遭受失敗再有毅力的人也會退縮,更何況是十來歲的孩子呢?從小就在學習中感到失敗,畏縮,今后還有信心去做其他的事嗎?孩子最不能失去的是自信,我們要讓孩子體驗到學習的成功,這樣他才能從學習中感受到快樂。這并不是簡單的表揚幾句,或給幾個簡單的問題讓他回答就能解決的,孩子渴望得到尊重,得到平等的對待,能象大多數學生一樣學會當堂的知識,解答一般的問題,感受那種從不會到會的過程的喜悅,交流是一種非常好的學習途徑。從課始復習分析題意讓基礎稍差的學生分析,給他一個好的.開始。出現新知剛開始分析時會讓部分學生有點畏難,這不急,難題大家都會碰到,我們就把難的那部分挑出來分析,說說各自的理解,在彼此的交流中慢慢領悟。接下來的估算比較輕松,畢竟有生活經驗,不管你是哪個層次都能估出正確的范圍。好了,成功一半了,有沒有更直觀的辦法理解題意呢,那就掌握畫圖的策略吧,學習上受挫的學生其實求知欲很強的,非常愿意嘗試這些好方法。通過交流至少掌握一種畫圖方法吧,這樣分析題意就不難了,再去對照文字就能理解意思了吧。解答出第一種方法應該就容易了,問題是第二種有些難,多看看圖,多想想,多聽聽同學們的想法,一定能明白的。課堂上學習補救的機會是很多的,作為教師要抓住這每一個瞬間幫助這些孩子。他們欣喜的眼神就透露出成功的快樂!
《分數混和運算(二)》教學反思 3
優點:
1、充分利用情境圖創設問題情境
能夠創造性地使用教材,把問題情境改為學生所熟悉的校園特色團隊作為學習 素材,以此激勵學生的學習情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建構主義認為:學習是學生主動的建構活動,學習應與一定的情境相聯系,在實際情境下進行學習,可以使 學生利用原有知識和經驗同化當前要學習的新知識。在新課程背景下,計算教學不再是單純的技能訓練,而是把它作為解決問題的一個組成部分。新課前充分利用教 材中的情景圖創設一個問題情境,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自主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和途徑,并進行相互之間的交流,對自己或他人的活動過程、結果進行評價反思, 從而使學生正確地選擇了計算方法,按照一定的運算順序進行計算,列出分步、綜合算式也就是建立數學模型。學生在觀察、思考、操作、交流等活動中,感受運算 順序的自然生成。通過這種教學方式,成功地促進了學生學習方式的生成。
2、關注學生的學情
學生在解答所提出的問題時,自 覺地利用了分數(一步計算)的解答方法,通過畫示意圖、寫等量關系、找到了解題步驟與關鍵,通過由先分步,再列出綜合算式這一過程,學生很自然地將整數 的'運算順序遷移到分數的運算順序,這足以說明學生有自己豐富的數學現實,并能用之進行自由的、多角度的思考,實現知識的自我建構。注重對學生的課堂 生成的及時捕捉和對比反饋,讓學生在觀察、交流、比較中,進一步體會分數連乘、連除或乘除混合運算的計算方法,同時注意培養學生良好的計算習慣,注意格式 的規范,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計算習慣。
3、重視數學的體驗發展提升數學素養
在教學過程中,我設計了讓學生動手、動腦、動 口的數學活動,使學生在活動中去體驗、去感受、去應用,從而加深對數學的理解。如在通過畫示意圖,列分步、綜合算式,著重說明綜合算式先算什么,再算什 么,從而讓學生理解算理,掌握運算順序這個環節上和通過讓學生分組解答不同的提問,回答這道題要先求什么等思維活動,來加深學生對數學的體驗。在學完本 節課后,讓學生談這節課的收獲,使學生又體驗到豐富的數學內容,而且在這種氛圍中,師生之間的情感也達到了和諧統一。
4、能結合實際問題情境,引導學生在觀察、操作的基礎上開展探索與交流,鼓勵學生在嘗試、交流中學會分數連乘、連除或乘除混合運算的計算及其方法,體會一次性約分可使計算相對簡便。體會整數的運算定律同樣適用于分數運算。
不足:
教師放手不夠,應當給予學生更多的觀察、思考、比較、分析,和充分表達的時間,更好地確保學生的主體地位。
【《分數混和運算(二)》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五年級下冊《分數混和運算》的教學設計09-24
《分數混合運算》教學反思10-13
分數混合運算教學反思04-02
分數混合運算教學反思03-05
分數混合運算教學反思07-26
分數混合運算(一)教學反思04-06
北師大版五年級《分數混和運算》教學設計09-24
《分數四則混合運算》教學反思10-07
《分數混合運算》教學反思(精選21篇)10-11